李爱珍:申请中科院院士4次遭拒,但为何一次就被美国评为院士?

李爱珍:申请中科院院士4次遭拒,但为何一次就被美国评为院士?,第1张

一个优秀的人总是想要获得别人的肯定,仿佛得到肯定,心中就能踏实下来。在我国繁荣富强的背后,总有那样一群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他们无私的向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渴望国家给予他们肯定,所以国家每两年会进行一次院士的评选。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院士的名称,那么可以很肯定的判断出这个人为人类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评选院士的过程非常困难,毕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评上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她为国家付出了很多,但在四次申请院士的过程中却一直都被拒绝。

1958年的时候,李爱珍从中国比较有名的大学——复旦大学中毕业,在复旦大学中,李爱珍所在的院系是化学系。众所周知,复旦大学是我国非常优秀的重点大学,培育出了很多先进人才,是很多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梦想。在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之后,李爱珍成功进入了研究所工作,这所研究所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能够进到这里面也可以知道李爱珍多么优秀。李爱珍主要从事的是半导体研究方面的工作,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项工作应该会很无聊,因为整天在实验室里与这些实验材料打交道,是个人就会厌烦。但是李爱珍并不这样觉得,她十分喜欢自己的工作,受再多的苦也不觉得累。

因为自身对于自己专业的喜爱,所以跟旁人比起来,李爱珍更多出了自己的一份热情,她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一生都致力于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在1984年的国际会议上,在自己所在的半导体领域上发表了一篇十分优质的论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对中国半导体做出改变的李爱珍也改变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看法。也因为自己所做出的成就颇多,所以李爱珍女士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受到很多圈内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扬,更有甚者称她为中国“国宝级”的专家。

从年纪轻轻到步入老年,李爱珍从事半导体研究方面的工作已经过去了50年,在这50年当中,李爱珍从来没有拥有过可以休息的机会,全心全意的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半导体的研究工作上。而且为人低调质朴,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她的名字。

中科院一直是国内所有科研人员们内心向往的高塔,总盼着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院士,很显然,他们肯定不是看重院士可以得到多么丰厚的待遇,最看重的应该就是国家给予自己的肯定。李爱珍作为一个中国国内著名的女科学家,自然也想成为一名光荣的院士,但是她在一次次申请中科院院士的过程中,却一直没有机会被评上。在第一次申请落选的时候,李爱珍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能力还有欠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肯定有比她更厉害的人存在,自己还不够优秀,还要继续发展。

在落选之后,李爱珍继续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默默的付出着,蓄势待发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下一次评选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令李爱珍失望的是,自从第一次失败之后,她又连续申请了三次,但最终也都以失败告终,这让李爱珍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当中,特别是最后一次拒绝她的理由竟然是因为她的年纪太大,不适合当选院士。这个理由无非是在告诉李爱珍,她这辈子可能与中科院院士无缘了,这让李爱珍十分郁闷,自己这几十年来的努力得不到国家的肯定,总会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连续四次申请中科院院士都没能成功入选的李爱珍受到了美国科学院的重视,因为她在国际中所做出的显著贡献,早就有很多别的国家注意到了她。令人意外的是,李爱珍最后成为了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而且还是一次就成功了,在成功成为院士之后,美国向她递出了自己的橄榄枝,李爱珍平时一直坚持着做事先做人的原则,虽然美国承诺给予她的报酬很丰厚,但是她还是拒绝了这次机会,选择了继续为国效力。

小结

一个国家除了培养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留住人才。通过李爱珍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留学之后选择留在国外不是没有原因的,在针对人才的政策方面,不得不说外国确实比我们做的好,况且,像李爱珍这样默默无私奉献,不善言辞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而这些人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也是最需要被挖掘的。

科学家李爱珍,四次申请院士都被拒,但是根据公布的今年两院院士推荐候选人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有一个人的出现引发了人们的激烈讨论。根据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的消息,今年两院院士增选总人数不超过16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73人,工程院院士不超过88人。在候选人名单中,有一个人却引起了网友的讨论。这个人就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难道现在院士的身份就这么大众化了吗?烟院士,酒院士,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

一、科学家李爱珍。

和酒院士引起强烈对比的是,我国一位顶级的科学家李爱珍,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泰山级人物。李爱珍从复旦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工作。但是后来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研究方向从冶金转到了半导体,主要领域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和器件”方向。

二、李爱珍的研究对中国意义非凡。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一直就分子束外延设备对我国实施禁运。在这种局面下,李爱珍带领研究团队做出中国自己的分子束外延设备,直接迫使西方国家取消禁运,这个成就对中国意义非凡。在研究期间,李爱珍获得了21个专利和1个国际发明展银奖。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大贡献的人,四次申请院士均被拒绝,理由是能力不够和年龄太大。但是2007年,李爱珍却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三、李爱珍比王莉差在哪里?

两个人的实力相比,真的不想再说了,王莉的荣誉有国家白酒评委,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李爱珍的荣誉则是数不胜数,先后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奖16项。可是在评选院士,李爱珍却输给了王莉。希望院士的评选标准,能用实力说话,而不是用背景和金钱说话。

藤岛昭院士团队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必将对材料与化学学院的综合科研实力起到巨大的辐射和推进作用,助推材化学院材料与化学学科相关专业的快速发展。

2021年8月3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藤岛昭院士团队一行到材料与化学学院进行了走访和调研,材料与化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贵生等陪同。

藤岛昭院士长期致力于半导体电化学研究,是国际光催化学科的鼻祖,2006年至2008年,担任日本化学会会长,2003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藤岛昭简介

藤岛昭生于1942年,197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86年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2003年,藤岛昭从东京大学退休,担任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席一职,同年他还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9年,他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0年至2018年3月,藤岛昭担任东京理科大学校长。

多年来,他也是日本诺贝尔奖获奖呼声很高的科学家。藤岛昭的研究领域是光电化学,被誉为“光催化之父”。上世纪50年代发明半导体之后,出现了半导体电化学领域,但是直到1972年藤岛昭等人发现“本多—藤岛”效应,这一领域才拓展为光电化学。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理工大学-藤岛昭院士团队一行到材料与化学学院走访调研

以上内容参考:科学网-培养出3位中国院士!这位日本顶尖学者全职加盟上海理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60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