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没有好的元器件或芯片检测机构?

国内有没有好的元器件或芯片检测机构?,第1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企业放弃测试环节的产能扩充,而将其测试需求委托给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企业,独立的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企业正逐步成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第三方测试企业可以减少测试设备的重复投资,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测试费用,缩减产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下的第三方测试企业能够更加快速地跟进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更新,及时为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及封装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测试服务。

目前第三提供的检测服务通常包括可靠性分析(RA)、失效分析(FA)、晶圆材料分析(MA)、信号测试、芯片线路修改等,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可靠性分析、失效分析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失效形式有多种类型,如根据电测结果,失效模式有开路、短路或漏电、参数漂移、功能失效等;根据失效原因可以分为电力过应、静电放电导致的失效、制造工艺不良导致的失效等。

根据中国赛宝实验室的数据,在分立器件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开路、参数漂移、壳体破碎、短路、漏气的占比分别约为35%、28%、17%、15%、4%,集成电路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短路、开路、功能失效、参数漂移占比分别约为38%、27%、 19%、10%。失效分析主要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服务,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已成为引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根据2019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产值分布来看,IC设计业占比将达40.6%、IC制造占比约28.7%、IC封测占比约30.7%。根据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9年会上发布的数据,2015-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分别为736、1362、1380、1698、1780家,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4.7%,未来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崛起,预计国内半导体设计企业数量仍将保持较快速增长。2019年IC设计销售收入达到3084.9亿元,同比2018年的2576.9亿元增长19.7%,在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市场的比重首次超过10%。

随着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上下游半导体企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链,这些企业对实验室分析存在切实需求,但众多企业的需求量不足以投入百万或千万美元级的资金设立实验室和采购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端设备。另外,人员成本和技术门槛日益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第三方采购相关分析设备建立商业实验室应运而生。

国内的一些半导体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下:

国家通用电子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集成电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用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际电工委员会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的中国国家监督检查机构(NSI)独立实验室(国内唯一)

中国科技成果检测国家级检测机构

知名大公司指定的电子元器件质量评价与确认试验室

美国UL的TP/TDP数据交换体系成员

加拿大CSA认可的检测机构

德国TÜV,欧洲ITS,香港IECC、STC、SGS的合作伙伴

美国FCC、英国UKAS的列名试验室

除了以上这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封装测试企业往往也有对外的测试服务,主要是CP测试和FT测试,比如京元电子科技、日月光、Powertech Technology Inc、Amkor Technology Inc. 、Chipbond等都有相关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仅涉及失效分析或可靠性试验的检测机构往往业务复杂,并非单纯的半导体或芯片第三方检测机构,其半导体业务仅为其一小部分业务,且多集中于元器件或LED领域,在IC领域涉足较少,这可能和集成电路检测与测试技术难度大有关。

随着第三方半导体检测机构的兴起,IC企业的研发门槛和成本将大幅度降低,整个集成电路市场将持续发展,第三方半导体检测机构将采购大量的相关仪器设备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半导体检测需求。与此同时,芯片制造生产技术快速发展迭代,新的技术对检测仪器设备提出了多样化需求,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不断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这将进一步促成相关仪器市场爆发。

工地塔吊林立,厂房拔地而起,机器轰鸣作响……入秋的南安,在各处项目现场、企业生产车间,发展的浪潮扑面而来,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处处涌动着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热潮。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南安自觉扛起责任,勇担时代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

科牧5G灯塔工厂。

翻开十年的成绩单,南安经济发展“含金量”令人瞩目: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93.85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1536.36亿元,年均增长8.8%;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20亿元,为2012年的1.68倍;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234.80亿元,是2012年的2.97倍;2020年,规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亿元,比2012年增长329.9%。如今,南安的“江湖地位”持续攀升,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29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第9位、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第31位、工业百强第11位……

十年的发展今非昔比,十年的成绩鼓舞人心。十年来,南安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8年 南安市 经济总量迈入千亿城市行列,成为海西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数据看跨越创新驱动数字赋能

走进位于雪峰开发区的福建省乔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东”),林立的厂房彰显着这家企业的蓬勃活力。10年前,乔东还是一家小型加工厂,占地仅有20多亩。多年拼搏奋进,如今的乔东已转型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是全国卫材领先龙头企业。目前企业占地120亩,销售覆盖全国及东南亚、韩国、土耳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2016年搬进新厂区,乔东深谙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日,在新厂区的厂房里,工人们忙着对新型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这是公司最新的生产设备,投产后,水刺无纺布生产能力能新增年产3000吨,新增年产值4500万元。“这些年,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超千万元。”乔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雷志辉介绍,不论是设备研发还是工艺改进,乔东都力求以创新驱动生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乔东只是南安企业创新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南安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产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5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26家,省级“创新之星创业之星”实现零的突破……

十年来,创新正日益成为南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2021年,规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69亿元,比2012年增长351.9%;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2.97万元/人,比2012年提高25.91万元/人,提高151.9%。

经济的发展,除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的作用也不言而喻。近年来,南安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数字化变革,做好数字经济发展文章。

在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九牧走在了南安前列。早在2015年,九牧就开始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与华为、西门子、中国电信等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如今,九牧可以通过精准的数据指令指导生产,智能控制物流终端、商品入库存储、搬运、分拣等作业,高清摄像头质检终端实时分析,使检测数据更精准。

不仅是在卫浴产业,南安其他传统产业也在强势推进数字化。紧跟科牧智能电子数字化工厂、鹏翔耀升5G智能制造工厂等数字化改造项目,南安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数字化转型方面策划一批、培育一批、推广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试点示范项目,将龙头企业数字化先进经验向行业企业辐射推广。截至目前,南安累计培育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3个、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2个。

在南安,数字赋能势头强劲,高质量发展进程迎来更为强劲的“数字动能”。

得益于十年的精心培育,南安在传统和新兴两条产业赛道上,并排跑出世界石材之都、中国水暖之城、高端装备智造之城等一批遐迩闻名的产业名片,石材陶瓷、日用轻工迈入千亿集群,80家省级“小巨人”企业、10个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竞相涌现,支撑带动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659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1536亿元,十年连跨十个百亿台阶,跻身全国县域14强。

项目看发展凝聚发展积蓄后劲

项目建设是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年间,南安紧盯大项目、好项目,围绕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了一批强链补链的重大产业项目。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快速集聚、大项目加快建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起澎湃动能。

今年国庆节前,南安举行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总投资203亿元的56个项目在众人的期盼中拉开帷幕。国庆期间,全市243个各级各类已开工在建重点项目“不打烊”,上演项目建设“加速度”。

马不停蹄开工、加班加点不停工,一直是南安项目建设的“常规动作”。

走进位于石井镇的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随处可以听到轰鸣的机器马达声,项目施工现场一辆辆大型工程机械车来回穿梭,企业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设备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派热火朝天的背后,是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建成。

今年7月,泉州芯谷南安新能源智造产业园暨金阳新能源20GW异质结电池项目正式开工。作为首个入驻园区的新能源项目,金阳新能源20GW异质结电池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将成为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的示范应用工程,全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400亿元,带动就业预计超3000人,将助推南安光伏电子和新能源产业的新一轮高速发展。

金阳新能源20GW异质结电池项目只是园区引进的项目之一。作为全国首个直接定位发展“化合物半导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短短几年,“泉州芯谷”园区从无到有;着眼当下,园区建设已硕果累累,以三安等企业为产业龙头,集研、产、服为一体的“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链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十年来,三安、海尔、共享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接踵落地,一个个发展“火车头”的隆隆轰鸣声,让南安大地始终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

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离不开南安市不断靠前做好服务,提供全过程、全周期保障,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的有力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安先后制定出台《南安市重大项目全过程服务链条化管理闭环式推进暂行规定》等文件,对策划生成、招商选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等7个阶段实行闭环式管理,确保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同时,对项目建设进行全流程导办,在全省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智慧导办平台,为项目业主提供全天候、个性化、全流程导办服务,全力提速项目建设。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抗疫与招商引资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对接投资的模式上,南安迅速转入“云招商”模式,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借助互联网手段突破疫情“封锁”,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项目对接不掉线,招商力度不减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81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