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据该公司称,新的 NAND 已经以有限的数量交付给客户和 Crucial 英睿达 SSD 产品,今年晚些时候将进一步增加产量。美光表示,232层NAND 技术 可以 支持资料中心和汽车应用所需的先进解决方案和即时服务,也能提供行动装置、消费性电子产品和 个人电脑所需的回应速度及沉浸式体验。最终可能有 4 座 600,000 平方英尺无尘室,达 240 万平方英尺,约相当于 40 个美式足球场。
纽约工厂将采用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和工具,包括极紫外线(EUV) 光刻技术 ,以巩固公司在DRAM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二、在2031年-2040年期间,美光将致力于推动DRAM在美产量
的增长,目标是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
总统拜登盛赞美光投资是美国又一次胜利,创造数以万计高薪工作。不过近期存储器市场放缓,美
光执行长 Sanjay Mehrotra 也表示个人计算机和智慧手机需求放缓,到 2023 财年资本支出下降
30% 以上,金额约 80 亿美元。
从市场预期看,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将保持增长,但是增幅低于2021年。根据Gartner数据显
示,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1年达到5529亿美元,同比增长26%;预计到2022年将进一步增长9%,
达到6014亿美元。从arrow报告趋势来看,存储芯片的交期和价格趋于平稳。据相关机构调查显
示,自6月以来,DRAM现货价格开始下滑,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下滑了近20%。
美光是一家基于DRAM、NAND、3D XPoint内存、NOR等半导体技术的内存和存储产品制造商。
总部位于爱达荷州博伊西 ,在中国台湾、新加坡、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都建有工厂,并通过某些外包进行生产。
三、以美光和关键品牌的形式销售产品,包括晶圆、元件、模组、
SSD、managed NAND和MCP产品。美光的四个业务部门:
计算与联网业务(CNBU,约占收入的43%):主要负责为云服务、企业、图形处理和互联网等市
场提供存储产品。据
移动业务 (MBU,约占收入的27%):包括销售到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市场的内存产品,包
括NAND、DRAM。
存储业务(SBU,约占收入的18%):主要是为企业和云存储市场提供固态硬盘和组件及解决方
案。
嵌入式业务 (EBU,约占收入的13%):该部门主要负责为汽车和工业等市场提供存储产品,包括
各种DRAM、NAND 和 NOR。
美光是美国第一大、全球第三大内存芯片 公司,市场份额超过20%,不过主要生产并不在美国,
而且三星及SK海力士 两家韩国公司就占据了全球70%的内存份额。
但美光近日宣布他们的下一代 232 层 NAND 已经开始出货。这是存储的分水岭!美光的第六代
3D NAND 技术 232L 将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大的芯片尺寸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光推出了目前
业界最密集的 1Tbit TLC NAND 芯片。
四、关于NAND,我记得长存的进展是192L。芯片法案的产物
《芯片与科学法案2022》总额2800多亿美元的科技补贴法案,其中针对半导体领域的就有520多亿
美元,开始给美国的芯片行业输血补贴。旨在重振美国国内芯片制造,提高美国竞争力。尽管美国
生产的半导体占世界供应总量约10%,但全球另外75%的半导体生产都依赖于东亚地区。
该法案也促使高通(Qualcomm)决定从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纽约工厂加购价值42亿美
元的芯片。美光表示大型半导体工厂将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厂区,完工后可创造约 50,000 个就业机会,第一阶段投资金额预估 200 亿美元,将在纽约州克莱镇 新建一个巨型内存工厂,2023 年开始场地准备工作,2024年开始施工,2025年实现量产,并在2026年-2030年间根据行业需求逐步增产。
作为全球领先无晶圆半导体公司,高通宣布计划在未来5年将其在美国的半导体产量增加
50%。
同样,英特尔在一月份曾宣布计划投资1千亿美元用于在俄亥俄州建造新的芯片厂区,启动资金高达
200亿美元。该项目的全面建成也离不开此芯片法案 的资助。
五、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在《芯片和科学法案》预计带来的补贴和支持
下,这项投资案将在美国制造最先进的存储器,并将美国国内内存产量从不足全球市场的2%推升至
10%。低端制造业的战略无法执行,中端的汽车呢?好像也不乐观。
高端的航空航天和芯片,至少波音这
边翻车连连,但好在私营部门的空x进展顺利;半导体这边英特尔的服务器至强芯片出了12版还没
能量产,也并不是那么顺利。
所以镁光这个扩产计划,理论可行,实际上美国也能干预全球芯片市场(只有中美日韩四个国家做
存储,都受美国约束)。
但实际执行成什么样,还不确定。
包括英特尔的ucie,fab2.0,都是非常漂亮,理论上万事俱备的概念,但说实话我确实想不明白,富
士康为啥都搞不起来。
所以,无论是英特尔镁光的扩产,还是台积电三星在美国建厂,都还需要看后续。都是很漂亮的计划,但按照经验来看执行是有难度的。
“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的马来西亚Muar工厂因新的疫情,继之前数周关厂,昨晚被当地政府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近期表达了对芯片产能的担忧,“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将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
近日,马来西亚疫情形势愈发严峻,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近2万人,原定于6月28日结束的“全面封锁”措施将再次延长,具体结束日期未有说明,这或将导致全球汽车市场 “芯片荒”进一步加剧。
由于疫情的反复,很多半导体企业被迫停工停产。以英飞凌为例,其在马来西亚有3座工厂,今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自6月1日-6月14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行动管制令”,英飞凌在当地的工厂也被迫暂时关闭。据悉,虽然目前该工厂已经恢复运营,但英飞凌仍面临高达数千万欧元的损失。
此外,意法半导体麻坡(Muar)工厂因疫情,多次被关闭,其芯片产品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至关重要,如L9369-TR 芯片物料,以其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在中国主机厂的整体需求覆盖率达到7.5%。
公开资料显示,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产品第七大出口国。目前有超过50家半导体厂在当地设厂,其中不乏英特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等国际半导体巨头,当地封测产能约占全球封测产能的13%。
马来西亚半导体工厂停产带来的影响,已经传导至整车厂的生产端。当地时间8月10日,日产汽车宣布,由于马来西亚新冠疫情蔓延导致芯片短缺,其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士麦那的大型工厂将从周一开始关闭两周,预计8月30日恢复生产。这是自去年底芯片短缺开始影响全球汽车生产以来,美国大型汽车工厂中停产时间最长的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业界此前普遍认为,汽车芯片短缺二季度将达到最高峰,下半年情况开始缓解。目前来看,这一结论或言之过早。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8月9日,因疫情导致的汽车产量损失已达585.3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减产约112.2万辆。
有企业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已无芯片现货可扫”,芯片及供应链上游压力,将持续传导至中国汽车产业。近日,本田中国发布数据显示,7月,本田在中国市场上终端汽车销量为10.8万辆,比去年同期的13.7万辆下降20.9%。本田方面表示,是“受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
此次马来西亚疫情引发的芯片停产断供,或导致汽车“芯片荒”再度升级。初步调研结果显示,仅博世公司一家预计将中国汽车市场8月近90万辆汽车的生产,仅整车制造产业对GDP影响便达千亿级。8-9月,国内汽车行业减产或将达到200万台。
马来西亚芯片停产将影响整个汽车工业产业链;预计芯片短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将持续到明年春季。这无疑是所有汽车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开展对汽车行业的“摸底”调查,了解芯片“缺口”,并引导上下游产业链协作,整合全球资源应对“芯片荒”难题。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