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在三月份的时候推荐大家关注CS新能车指数和相关指数基金,
后来在五月份科创50ETF低迷的时候,推荐大家关注科创50指数和芯片半导体行业,
最近这两个行业成了市场最热门的“赛道”,累计涨幅也很可观,
但是对于这两个行业的长期未来前景,市场争论也异常激烈,
昨天我们发了一个图片简版内容,主要是想说从昨天开始对这两个行业的推荐暂告段落,
这段时间开始不再推荐之前未持有相关行业个股或者基金的投资者再往里冲了,
对于已经持有相关行业个股和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可以继续持有看情况再决定后续 *** 作。
所以我们今天的更新主要从行业本质和市场对行业发展周期的反馈这两个角度说一下,
为什么我们要暂停对这两个行业的推荐。
我们之前就说过“缺芯”和自主化战略对于芯片行业有积极作用,
所以我们对含“芯”量比较高的科创板指数予以重点关注和积极参与,
其实芯片行业是个两级分化比较严重的行业,
自主化战略和“缺芯”刚好影响的就是这个行业当中的两级,
我们之前被“卡脖子”,目前努力谋求自主化的主要是应用在高端手机和PC上的高端芯片,
所以市场也因为自主化战略对芯片行业予以了重点关注,
那一波行情主要发生在2019年初——2020年7月份,
之后整个行业经历了一波大幅的调整,直到回踩了周线MA99均线,
又遇上“缺芯”的影响,以及从其它抱团股撤离的资金到芯片行业上抱团,
才有了最近这几个月的加速上涨行情,经历这两轮上涨之后,整个行业的估值已经比较高了。
但是还会有投资者觉得,芯片行业是高新 科技 ,估值再高也是正常现象,
万一我国在高端芯片上获得了彻底的突破,那多高的估值都能撑得起来。
但是我们冷静的横向对比一下,世界上已经掌握先进制程的芯片企业目前的估值,
美国高通,骁龙芯片的生产厂家,市盈率18倍,市净率21倍,总市值1690亿美元;
英特尔,市盈率12倍,市净率2.6倍,总市值2179亿美元;
超威半导体(AMD),市盈率38倍,市净率18倍,总市值1288亿美元。
我们能明显的看到,世界顶级的芯片企业估值不是按 科技 股在美股的估值并不高,
不是按照新兴行业或者 科技 行业的估值给的,而是按照高端制造业给的估值。
再看看中国目前处于努力追赶期的芯片相关上市公司,
北方华创,市盈率368倍,市净率32倍,总市值2145亿人民币;
中芯国际,市盈率104倍,市净率5.1倍,总市值2604亿人民币;
中微公司,市盈率234倍,市净率11倍,总市值1414亿人民币。
我们能明显的看到,中国芯片行业的头部企业,
其估值按照高新 科技 企业给的话,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了,
高 科技 行业产品越落地越成熟,估值水平也会从前景估值向成长估值甚至传统估值转变,
大家可以算一下,要是中国的芯片行业估值水平和国际接轨,给20倍—25倍的高端制造业估值的话,
以目前这几家芯片相关企业,净利润水平要到什么程度才能撑住现在的总市值和股价?
如果中国高端芯片获得彻底的突破,国产手机和PC肯定会优先使用“中国芯”,
但是不会增加全世界对高端芯片的总的需求量,
说白了我们突破后要去瓜分国际巨头占据的存量市场,而不会带动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
前景估值期的阶段性泡沫和非理性高估,我们会用一定的技术分析方式进行追踪,
就像我们现在也手握含“芯”量很高的科创板,
但是我们不会把现阶段的估值和情况当成长期未来,
在风口期即将过去之前,会适当退出,等它变成成长型时再进入,
成长性消退我们再退出, 等到它变成传统价值股或者周期股之后,
再按照对待传统价值或者周期股的方式再进入。
因为所有的行业都不可能永远处于新兴期,早晚要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
而“缺芯”主要表现在中低端芯片上,这一块我们技术上问题不大,
但是企业纠结的是长期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也就是说,最近的“缺芯”是受疫情影响和市场短期需求增长导致的,
这种情况有点像交通部门每年都要应对的春节和黄金周交运高峰,
如果交通部门按照春节和黄金周的需求量去铺设基础设施和运行车次的话,
春节和黄金周期间确实能增加收入,也缓解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
但在非春节和黄金周的大多数时间里,都要背上沉重的支出包袱。
中低端芯片扩张产能的投入非常高,但是整个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利润率又比较薄,
所以相关企业对快速扩张产能这个事,一直都比较犹豫,
如果想通过涨价来转嫁成本的话,又会导致使用中低端芯片的企业压力上升,
这个是国家和消费者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所以产能发力比市场预期慢,
而且即使在产能上发力的话,长期收益的增长并没有投资者想象的那么大。
因此,我们对整个芯片行业在目前的估值水平下,
高端芯片突破情况暂不明朗,中低端芯片利扩产和利润率上升不确定的情况下,
只能从之前的趋势性机会推荐转入到谨慎保守状态当中,
短期只要芯片行业指数暂时没有走出明确的头部形态,
持有相关个股和基金的投资者倒是可以继续跟进观察,有异常情况再退出也来得及。
说完芯片行业,我们再看一个行业指数的走势图,
看这个行业指数的走势图,很多投资者的第一反应会觉得这个新能车行业,
其实不是,这个行业指数是2010年——2015年的高铁行业指数。
这个才是CS新能车行业指数,两者之间的走势是不是有很高的相似度?
我们之前讲过价值投资的三大流派之间的分歧,
前景价值——成长价值——传统价值看似是分歧很大的三个方向,
但很有可能最后这三派投资者在不同的事情看好的是同一只股票,
典型的代表就是高铁行业,2011年的时候市场视高铁为战略性新兴行业,
市场对其的期待不亚于今天的新能源 汽车 和光伏,
凡是和高铁相关的个股股价都有大幅上涨。
但是在之后的几年当中,高铁行业的营收并没有到达出投资者对其预期的广阔前景冲冲冲的状态,
于是全行业遇冷,低迷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把高铁当“赛道”追逐的资金就很惨。
之后2014—2015年牛市期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
一下子点燃了市场对这个行业的新一轮期待,
同时行业内耗减少,高铁兴建加入加速期, 高铁行业的盈利状态进入到了成长期,
市场基于其成长性和市场热度给予了极高的热情,
于是出现了在那轮大牛市当中的疯狂涨幅,
在这两个阶段,市场看重的是高铁全称高速铁路的前两个字——高速,
由于是与之前的普通铁路相比,高铁的 科技 属性看起来很强,
市场拿它当新兴行业和 科技 行业来进行前景预期和估值。
但随着2015年的牛市结束,高铁进一步普及,
大家终于发现,高速铁路也是铁路,最终按交通运输行业给它估值,
对生产列车的中国中车也不再按 科技 属性估值,而是按照一般制造业进行估值,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近几年看到的中国中车为代表的高铁行业股价长期低迷的原因。
前景价值派喜欢2011年的高铁,成长价值派喜欢2014年的高铁,传统价值派对现在的高铁有兴趣,
说白了,三种流派喜欢的不是三种不同的股票,他们喜欢的是同一种股票不同的生命周期。
同理,新能源 汽车 现阶段炒的是新能源三个字代表的 科技 属性,
但归根结底新能源 汽车 还是 汽车 ,早晚要按照 汽车 行业的估值水平和市场容量对其进行估值。
光伏产业现阶段炒的是技术突破导致成本下降,以及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未来可能全国大普及的前景, 但光伏产业归根结底是什么?
不过是发电的方式,最终还是要服从与电力行业的估值和逻辑。
新能源 汽车 是在传统燃油车之外打开了一个没有天花板和上限的全新空间么?
显然不是,新能源车还是要和燃油车竞争,吃 汽车 保有量的存量市场,
全国的 汽车 市场总量就是新能源车的终极天花板,搞得好还能从海外市场争一部分市场份额,
就像当年的高铁虽然帮交通运输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但是它依然要受限于交通运输行业最终总需求的天花板。
光伏和清洁能源的终极天花板也是全国用电总量。
现阶段市场给予这些行业高估值,除了市场内流动性的原因之外,
主要是因为它们距离各自的天花板还很远,想象空间比较大,行业也处于高速增长期,
但是很明显,过高的估值不会永远保持下去,越发展估值越接近行业本质特征而不是新兴属性。
这个就像房价一样,原本不通地铁的小区,房价不高,
一旦有传闻说规划中的地铁要途径就开始涨价,传闻变真的规划再涨一波,
规划到动工还能再涨,但等到高铁修的楼下并通车的时候,也就涨到头了。
所以,大家对上述几个行业的短期火爆保持适度的冷静吧,
不要单纯因为短期涨幅而头脑发热,毕竟春节之前追白酒的惨烈教训并不遥远。
半导体公司在美国香港属于夕阳产业,没有想象空间,没人愿意炒作半导体公司,就是Intel、高通的市值相对于他们的营收来讲都很低,但是在国内,还是国家急需的行业,有炒作空间。 都说同方国芯市值两千亿了,其实把现在的股价放到定增后的市值。但两千亿市值高吗?它的定增800亿,还有其他一些融资渠道估计到两百亿,在加上目前公司本身的固定资产几十亿,我也就是说定增成功后,公司光“现金+固定资产”就超过1000亿,那么股市市值达到2000亿算高吗?这个比例为2(是不是叫市净率?),我想A股也只有银行股票才这么低吧。再估算市盈率,定增后36亿股本,每年利润100亿,每股收益2.8元,按目前股价算市盈率是25,A股的半导体市盈率25算是最低的了。 那么大家又当心Flash厂是否能够成功运营的问题,半导体公司要成功需要三个关键因素:资金,人才和市场。
首先定增后资金有了。
二是人才,大家可能都认为半导体太神秘,国内这方面人才少,厂办成了也找不到人来。但实际情况和此恰恰相反,中国是全球半导体人才最充裕的地方(不是最顶尖)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半导体高才生,美国、日本、欧洲国家都纷纷把半导体研发移到种,或者委托给中国,他们国家的人力成本高是一方面,但还有个主要因素是他们国家这方面的人才很少,尤其是日本。就连美国本土的半导体公司的也有相当比例的中国人(美籍华人或者工作签证之类的),新加坡半导体也很厉害,那里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在做。所以人才反而是一个大优势。
最后一个市场因素,这个大家都看得到,全球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那么memory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在加上紫光收购的产业链,包括展讯、华三,入股的西部数据,sandisk,都需要庞大的memory需求。
同方国芯有了资金、人才、市场这三个优势,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资讯,您可以进入http://ic.big-bit.com/看看再做出自己的应有的理解。
新闻原文:11月14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一份文件中表示,其持有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约6010万股ADS,超过41亿美元,这是巴菲特对科技行业一次罕见地大举进军。巴菲特给大家的印象是价值投资,对于科技股,大家一般都是嗤之以鼻的,认为巴菲特错过了特斯拉,高科技股只有苹果支撑门面。那么这一次巴菲特为何买入高科技的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
龙头护城河优势
台积电的护城河是它在半导体代工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占到了全球的59.5%的市场份额,被他甩在身后的还有英特尔、三星、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财务指标来看,台积电的营业利润率都在40%以上,比同行业半导体代工15%的平均水平高出了很多。
台积电还有其高科技制造的护城河属性。台积电在领先世界的先进制程,有高通、英伟达等大客户加持,未来几年5nm市占率在90%左右,3nm则介于80%-90%,打遍业内无敌手。
和我国的半导体制造龙头中芯国际相比,工艺水平方面,台积电目前是已经量产4nm,预计2022年年底会进入3nm的量产。而中芯国际目前能够量产的是14nm。从14nm到4nm中间还隔了10nm、7nm、5nm三代工艺。
而体现在工艺方面的,台积电主要靠先进工艺赚钱,55nm及以上工艺贡献的份额只占18%,而5nm贡献19%、7nm贡献31%、16nm贡献14%,这里就合计占了64%了。另外28nm贡献11%、40/45nm贡献7%。
而中芯国际主要靠成熟工艺,55nm及以上工艺贡献的,占比达到70%,然后FinFET/28nm贡献15%、40/55nm贡献15%。所以我国的半导体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半导体周期下行结束
这张图是半导体市场规模,可以看到高高低低,有明显的周期性。其中比较小的起伏都是因为库存周期导致的,也就是在半导体上行周期中加大产能,但是在产能释放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周期下行的情况,因此出现库存积压被迫降价。但是比较巨大的下行都伴随着经济衰退,比如2008年。
半导体产生周期性的原因是供需错配,也就是当半导体需求增加的时候,这些芯片厂商一般会下单给台积电去制造,那么台积电制造需要一个时间的间隔。这段时间之后,很可能芯片的市场就降温了,从而产能就过剩了,多出的芯片卖不出去,只能降价,从而进入下行周期。上行周期是一样的,也就是大家都缩减产能,然后芯片慢慢的供给缩减,价格开始上升,然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周期。
现在半导体不仅处在库存周期的下行,而且还遇到了美国继续加息导致的经济衰退。那么半导体周期何时重新上行呢?
据SIA数据和中信证券的研究,2022Q2,全球半导体库存天数约为108天左右。从半导体行业库存水平来看,大概率已经在今年的Q3见顶开始回落,因此股价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产能去化后会见底回升。不过我查询了半导体的库存天数,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规律,所以半导体的周期是挺难把握的。
另外,美股半导体的业绩依然是处于下行周期,美股的主要半导体企业的业绩一致预期,开始进入下调区间。
尽管现在半导体的企业的估值和2018年底下行周期的底部水平比较相似,但这些更多的是因为2020年之后,美联储QE带来的放水式的业绩提升,那么随着美联储的加息缩表、回收流动性,这些因为放水多出来的业绩会被回收回去,所以这个估值是有一定水分的。
并且本次半导体的下行遇到了美联储史无前例的激进加息。苹果砍单潮影响的就是消费电子所使用的半导体,消费电子市场的疲软就是经济衰退的体现,也会负面影响半导体销量。
利率和2008年引发次贷的利率相近,所以本次半导体受到了需求端的扰动,那么股价能否快速的上行依然是比较不确定的。
因此,中信证券的研究指出,尽管可能受益于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半导体走出反d,但是本轮的反d的幅度一定是因为需求萎缩而较小的。
总结:半导体周期接近底部,但仍需确认。不过目前的估值很有吸引力。虽然我还是比较谨慎,但是再过半年半导体大概率能够触底。
和苹果、科技发展的联系
台积电是苹果最大供应商之一,可以说,iPhone的普及带来了半导体销售的放量。苹果公司2007年发布iphone,从此智能手机取代诺基亚的板砖手机,带动了半导体的销量,从而使半导体的主要客户从个人电脑转向智能手机。因此,09到18年,半导体企业的业绩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三倍。
相对于被担忧用户见顶的互联网公司,半导体可以说是数字化科技之母。从曾经的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到现在的新能源车,无一例外的需要使用半导体作为原料。例如新能源车需要的功率半导体。所以,随着科技的进步,半导体的业绩大概率能够稳健增长。
另外,半导体还被用于高性能计算,例如英伟达的显卡大多用于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因此,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半导体带来的数字化。
晶圆厂扩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台积电准备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建设晶圆代工厂,这将会为未来的芯片供给提供放量,从而能够带动业绩的提升。
这些产能释放后,结合届时经济很有可能已经反转,将会为芯片半导体带来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这有助于带动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增长。
根据机构的预测,这些晶圆厂的扩产将会在未来为台积电带来年复合19%的增长率。
估值
台积电市盈率是13.15倍,目前处于较为低估的位置。同时,台积电的股息率也达到了惊人的2.61%,这对于一家成长股来说非常的不容易。
总结
台积电拥有半导体代工的龙头护城河优势,同时半导体的周期下行有望结束,重回上行,同时也是巴菲特最大的苹果的最大供应商之一,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台积电本身也积极的扩产,有望受益于未来的需求爆发,估值也处在低位,所以巴菲特可能因为这些原因去选择建仓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