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之前用的芯片是不是全球最先进的

华为之前用的芯片是不是全球最先进的,第1张

说到芯片,不得不提的就是高通了,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曾经也是芯片市场中的佼佼者,毕竟拥有足够的技术优势。除了高通之外,还有高通的老对手联发科,在芯片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比起这些企业,华为似乎成为了一个另类,长期的研发,华为将中国芯片的设计提高到了全球最为领先的水平。5G来临之前,华为是不如高通苹果的。海思的性能虽强,但是比起高通的骁龙以及苹果的A系列芯片。这一点似乎一直以来都没有悬念。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高通苹果成炮灰

前段时间的华为mate 40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在发布会中展示出了全球第一款SOC 5纳米芯片。据说,这种芯片上,植入了153亿个晶体管,比起苹果的A系列还要多30%。

要知道,一样的芯片,性能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晶体管的数量,也就是说,晶体管数量越多,那么性能就越高。而在GPU以及CPU方面,麒麟9000也是更胜一筹。比起高通的骁龙865块了52%、10%。而在运行速度上,麒麟9000比骁龙快了5倍。

除了在以上方面,在跑分、下行速度上等等,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更胜一筹。这样看来,此次苹果的A14芯片以及高通的芯片在已经成为了华为海思麒麟的炮灰。

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让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成为了全球最强的芯片。虽然在芯片的制造上,我们现在遇见了非常大的难题,不能够解决在芯片制造上的难题。但是目前我们已经全力进军半导体领域,并且在光刻机领域上,也即将集中精力。

拿什么去竞争?

这也就意味着,在将来我们会在半导体领域中展现我们的功绩。虽然前方的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是即便是前方荆棘满满,我们都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芯片禁令实施之后,我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自主研发之路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没有掌握技术的自主性以及可控性,所以我们才会被有机可乘,遭到了此次的芯片危机。

这样看来,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非常强势,高通以及苹果方面的A系列芯片就要逊色很多了虽然海思麒麟芯片现在遇见了难题,但是我们正在全力解决这个难题,华为在不断成长,相信海思麒麟芯片也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到那个时候,高通和苹果要拿什么去跟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竞争呢?

首先,H3C和华为的竞争,主要是集中在数据通信领域,如果是和华为比无线、比传输,H3C连业务都没有,是肯定不会超过华为的。

H3C和华为实际上有点同源的意思,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美国的反对,H3C早就被华为收购了,最早H3C和华为的命令行都是类似的,华为的路由器配套的就是H3C交换机,直到后来H3C被HP收购后,华为才开始做自己的高端交换机。

H3C和华为分家之后,H3C在企业网领域做的风生水起,而且自身也在逐步摆脱华为的影子。现在H3C和华为的在企业网竞争的很厉害,在紫光入主H3C后,H3C也逐步进入了三大运营商的集采,看起来好像H3C和华为在企业网分庭抗礼,并且H3C在逐步蚕食华为运营商的份额,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H3C在数据通信领域可以超过华为?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相对HW来说,H3C的短板太明显了。

首先华为在数据通信解决方案上的积累比H3C深厚的多,尤其是在高端路由器的积累。这点H3C远远不如华为,这个原因也是因为华为在路由器里的积累太深厚了,从芯片到功能,H3C的能力都远远不如华为,尤其在核心路由器领域,华为的核心路由器已经是全球第一了,H3C还有很长的道路才走。

这个原因和芯片有关系。最早H3C的交换机采用的是ASIC芯片,这在交换机没问题,H3C把交换机改个外观,直接换个名字当路由器卖也应该没有问题,毕竟企业的流量比较小。但是随着企业云化的发展,企业的流量越来越大,而且H3C已经介入运营商领域,ASIC架构已经不能在路由器使用了。H3C介入NP架构的路由器的时间比较短,因此这方面的能力不如华为也很正常。

其次就是华为在数通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也远超H3C。华为现在在企业领域越来越不靠单机,而是靠解决方案来打市场,这对H3C就很尴尬。因为在企业招标内,华为解决方案的能力作为技术参数写入,H3C就很难受,面临着无法满足行业客户需求,只能拼单机价格。

所以,H3C要真正重视行业的解决方案,利用自己的优势推动自身的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避免仅作单机,发展一些领先技术自己的能力,这个对H3C是有利的。

最后,H3C要真正的重视产品,不能总是靠包装产品或者改改官网参数拿下项目,这个对H3C是不利的。H3C如果要超越华为,就一定要参与运营商的蛋糕,运营商都是要集采的,都是实打实的能力比拼。

过去H3C其实带坏了企业市场的风气。交换机包装一下换个名字就是路由器,为了投标官网的参数随便改,各种功能找一些恰饭的测试机构随便出报告,导致整个企业网都开始改参数作假,这点很不好。H3C需要正视自己的能力,未来才有可能超越华为。

H3C个人不认为能全面超越华为,但在部分领域倒是有可能赶超华为,前提是能持续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

1、先看看H3C的起源

H3C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华三,这家公司的起源其实就是华为,是当年华为和美国3Com合资组建的一家专门用来在海外市场和思科进行火拼的企业,其核心业务也就是华为之前的主营之一:通讯设备。最初的核心人员构成,包括一些专利技术也都来自于华为。

不过,后来由于各种因素华为将其出售了,之后华三先后归于3com、惠普,最终在2015年时被紫光收购,至此华三开始了新的征程。

2、华三近年来的整体发展

并入紫光后的华三(现在称为“新华三”)相当于拥有华为当年的底子,又有了紫光的国企背景,整体实力大增。紫光集团这些年来一直在布局 科技 产业,除了通讯领域的华三,还有半导体领域的展讯芯片、紫光存储、长江存储等厂商。这样一来,华三以及其他紫光的兄弟企业组合作战已经是相当于另一个华为。

目前华三的核心业务主攻的仍是通讯领域,其产品线有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等,以上这些业务大部分其实和华为处于正面竞争状态。业内有传言称,华为面对这一友商时,有时候也得绕着走,可见华三业务能力还是可以的。

因此,如果说华三能在这些核心业务上给力,那倒是有可能在这个领域追上华为。当然前提还是需要在研发上下功夫,有自研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3、不可能完全超越华为

至于超越华为显然是不可能,现在整个紫光都还不如华为,更不要紫光旗下的一个子公司。现在的华为拥有太多的技术力量了,不说8万件的授权专利,光说现在的业务体系就已经不是华三能比拟的。

从业务体系上来说,华为现在除了有运营商业务,还有消费业务,企业业务,而消费业务这块根本不是华三可以追赶的,全球销量第二的手机,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拥有各种自研芯片(麒麟、巴龙等),包括未来即将全面启用的 *** 作系统,以及领先5G技术等等。这些业务和产品线都是华三所不具备的,也根本不可能再短期内予以发展出来。

Lscssh 科技 官观点:

因此,华三想要全面赶超华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至于紫光集团个人倒是希望未来能追赶上华为,毕竟这家集团已经进军半导体领域多年,其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整体实力。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 科技 官】,谢谢~~

    在企业网领域,H3C有一定的优势,早在2003年,H3C就开始做企业网,华为当时还没有企业网,因为非竞争协议的限制,华为当时没有企业网,专攻运营商。后来,H3C被HP买去了,华为才开始发展企业网,所话说“姜还是老的辣”。

    H3C的“坎坷身世”

    可以看到,大东家依次是: 华为、3com、HP、紫光。

    H3C的优势

    华为在运营商领域做到了全球第一,特别是近些年来的5G网络,这些年来发展企业网、终端市场,获取了很大的成功。

    H3C的优势在于企业网 ,华为和H3C分家那年,签署了非竞争协议,华为不能涉足企业网,也就是说华为专攻运营商、H3C专攻企业网。后来,H3C被HP买去了,华为这才大力发展企业网,大概是2011年的时候,相比H3C要晚8年的时间,以前公安等国家部门的骨干网,基本上是清一色的H3C,这些年逐步更换称了华为的产品。

    总之,华三是不可能超过华为的,撇开终端市场不说,在运营商领域差距太大。在企业网领域,华为这些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很多企业、政府机关将H3C、思科的路由器、交换机换成了华为的数通产品。

我觉得不可能。原因如下:

H3C后面统一称华三

1、 华三的业务广度远不如华为

华三的核心业务一直都是围绕企业网展开的,而且起步比华为早很多,也势必在行业里树立起了自己的标杆形象,但是这几年华为也开始在企业网发力,且后来居上,同时华为还有几大华三不具备的业务板块,比如运营商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这些,要知道这些都是大客户,每次招标都是百亿级的大胆,还有一块就是当今如火如荼的终端业务,最典型的就是手机,华为和荣耀目前是除三星外出货量最高的手机制造商。

2、公司文化

华为讲究狼性文化,内部管理和晋升机制都很严明,同时大家都有很强的奋斗精神和危险意识,华为的高薪高年终在业内也是人尽皆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华为恰好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管理逻辑和管理方法,这也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说说华三,华三目前被紫光收购了,可以说华三慢慢参杂了更多的国企化背景,企业危机意识会更淡泊一些,同时华三的薪资和人才吸引力方面也远不及华为。

综上,华三要追赶华为从目前来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谓的H3C,其实指的就是紫光集团下面的新华三,而这个新华三跟华为之间又颇有渊源,一会儿我们详细说。

先回到这个题目中来“H3C未来有可能超过华为吗?”,其实问题不能这么问,一个独角兽和一个巨无霸怎么比?如果说综合实力的话,新华三肯定是比不过华为啊,这个不用解释。

甚至在很多细分领域,两者也都是没有太大可比性的,比如手机、PC等硬件,以及芯片研发方面,不过如果说起网络服务这一块,二者可谓就是各分天下了,运营商这部分华为更厉害,企内网这部分却是新华三更具优势。

先说下华为和新华三的关系,两家公司光名字听起来就挺像的,long long ago~华为跟新华三之间有过非竞争协议,内容是华为一定时间内不涉足企业网,当时华为本身还就是新华三的控股方,华为占股51%,3COM占比49%,所以当时新华三还被称为华为3COM。

事情到了后来,华为跟3COM角色颠倒,华为占比49%,3COM占比51%,成了控股方,但是习惯上还是将其成为华为3COM,然后过了几年3COM完全收购了华为的那一部分股份,100%控股新华三,当然在名字上人们还是习惯的称之为华为3COM,再到后来3COM挂了,最终新华三随着3COM一同归入HP门下,这个时候才改名为华三,故事到了最后,华三全外资背景实在混不下去了,干脆最终被紫光集团收购了51%的股份,到此紫光成为华三的控股股东,这个时候华三也正式更名为新华三。

所以说起华为和新华三,二者还是有这么点渊源的,在业务方面,最开始因为她们签订了非竞争协议,所以很早一段时间,华为并没有涉足到企业网,把这一部分市场留给了新华为,因此在企业网方面,新华三相对华为还是有比较大的先发优势的。

应该是03年把,新华三就已经开始在做企业网这块的业务了,而华为一直到了11年才开始在企业网上面发力,自然二者的功底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哈,近几年华为在很多领域都在发力,什么芯片啊、智能家居啊、物联网等等很多领域都是如此,在企业网方面,华为也正在着力的布局自己的生态,女里跟他的网络服务、硬件设备能够起到更大的协同效应,因此二者的差距也正在进一步的缩小。

但是,话说回来,美国给华为这么一打压,而且还是联合起整个亲美势力一同给华为施压,这对华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性的,华为在未来还能不能继续保持目前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个还需要看华为的韧劲儿怎么样了。

有人说,H3C底蕴不足,毕竟成立于2003年;而华为这家1987年成立的公司,它的市场,底蕴,以及技术更足。

可是,你在2019年企业级存储市场IDC机构排名中可以看到。华为在2019年的企业级存储市场出货份额达到29.5%,排名第一,同比出货排在第二的是H3C 11.8%,同比增长3.8%,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

它似乎以一种我们很难想象的进步,迅速成就了在它领域的成功。

但是,你也得知道的是——

H3C拥有全线路由器和以太网交换机产品,重点在于网络安全、云存储、云桌面、硬件服务器、WLAN、SOHO及软件管理系统等领域发展。

华为可不仅仅在这方面有发展,我们在2019年华为年报可以看到, 华为目前是三大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以及运营商业务。特别是在消费者业务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手机终端,华为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H3C它主攻的领域和华为所主攻的领域还是有不同的地方,华为的综合性更强,而且它每年的技术投入,就决定了它的发展,这方面确实是H3C所不能够比拟的。

能不能够达到华为的地位?我觉得难,但并不是没有机会。不过在现在 社会 ,企业发展迅速的阶段,是不是有更多的新兴企业来挑战它们呢?市场竞争激烈,可能也为它超越华为铸就了一道高墙。

认识一些曾经的华为3com一员,不可否认华为3com是个好公司,但是时光流逝,现在的新华三和老华三已经不是同一级别了。

华三呢,就是一个本分的农民,种好自己的地,果实成熟自然有人要吃。每年都是按照规则把该做的做好做完,这样也就有了生存的资本。

华三和华为的技术和产品,对大多数用户和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无非就是品牌的知名度有不一样罢了。

目前市场占比,华为40%左右(中高端市场),华三30%左右(中低端市场),目前市场的蛋糕被划分的比较有秩序,大家互不干扰。

最后总结,没有第三方强大实力的搅局,会持续几十年!

日前(4月1日)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了2019 Q4季度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市场份额数据。华为在2019年的企业级存储市场出货份额达到29.5%,排名第一;而出货排在第二的变是H3C。

H3C与华为的“渊源”

其实H3C早先是从华为独立出来,但现在是两个不同的公司。H3C的前身是华为+美国知名企业3com的合资公司。

后面的多次股权变更问题,3com也拿到了全部股权,从而更名为H3C,也就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后面华为是打算收购H3C的,但失败告终。再后来H3C被惠普公司收购,从此与华为撇清关系。

H3C与华为“异同”。

H3C主要提供IT基础架构产品及方案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它和华为的竞争,主要是集中在数据通信领域。至于服务器、储存、安全等方面的业务,其实是在HP收购H3C之后新增的,但也没什么起色。

华为方面,许多人会更加熟悉。华为侧重于生产以及销售通信设备,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包含主要的三大业务模块。

说到这方面,H3C在企业网板块是有优势的。这要从H3C成立那会说起,一些说法是当时H3C和华为有竞争协议,也就是华为主要立足运营商业务,而H3C主要是企业网范畴。从那以后H3C在企业网领域也是弄得风生水起。在企业网和一些大型网络的接入层中,H3C的交换机设备还是挺常见的。

“本是同根生”,而H3C后面反而抢华为的市场,有点懊恼吧!但是综合而言,H3C除了企业网市场占有优势外,其它方面是比不上华为的。本身华为在数据通信解决方案上的积累比H3C深厚的多,华为现在在企业领域也不单纯单机打拼了,而是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来提升优势。

本身H3C要超越华为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整体上H3C的业务规模限制明显,只是需要坦诚的是H3C某些领域有所优势。未来还要取决于H3C整体的运营,战略规划和市场的变化把握…

华三很难超过华为,基本不可能

1.东家更换太频繁了,企业文化不稳固

2.并无太突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产品线单一,而华为,除了企业网,运营商业务,个人产品,都很强大。到关键时候,企业网产品可以不赚钱,华三不敢。

3.华为现在的爱国牌太厉害了,不仅是产品,就算是集成业务,拼几个运营商以及央企,都无压力,华三更不是对手。

但华为也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隐患,就是末端腐败,尤其是企业网末端的销售团队,仗着华为的品牌和爱国这张牌,极其贪婪和张狂,如果任老不来一场内部革命,彻底消灭这帮蛀虫,华为必毁!

华为是国内一家 科技 企业,一家致力于做研发的公司,所涉足的领域是比较广泛的,其中手机业务也是华为的核心业务。从一组数据就可以清楚,手机业务对于华为有多重要。

2020年的上半年,华为的销售收入为4540亿元人民币,其中消费者业务收入达到了2558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是以手机为主的,可想而知在收入这一块,华为的手机业务创造了半壁江山。

不过随着去年9月15日之后, 华为余承东也透露出,麒麟芯片或将成为绝唱的说法,缺芯或将可能影响华为的手机业务。要知道芯片对于手机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且数码产品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高端的手机机型需要匹配领先的芯片制程。然而近期对于华为的手机业务的发展趋势,很多人也表示了不解。

疑问一:华为到底有多少库存。之前余承东表示Mate40系列手机或将成为绝唱,因为麒麟9000芯片将成绝版,但是有消息表示,华为还会推出新机,并且所搭载的还是麒麟9000芯片。难道余承东放了一个烟雾d。

疑问二:就在近期,华为推出了一款7nm5G芯片,华为推出了一款新的旗舰手机华为 nova 7 SE 5G 乐活版,这款手机所搭载的就是麒麟820E 5G 芯片采用 7nm 制程工艺,因此用户表示,即便没有台积电华为也能够生产芯片吗?

早前有消息表示,华为已经准备出售手机业务,对此华为正面回应了,表示完全没有这回事,并且表示华为将会继续打造高端智能手机品牌,这表明了华为并不会放弃手机业务。

那么在缺芯的情况下,华为又如何实现自救呢?现实的问题已经摆在了眼前,短期内实现芯片国产化已然不太现实,因此华为所采用的是一种曲线挽救手机业务,以有限的芯片来延长华为手机业务周期。

对于上面的疑问一,华为已经给出了答案,华为方面表示,麒麟9000芯片以800万的囤货量,如果要卖的话早就已经卖完了,因为华为提前预留一部分出来,就是为了用于之后的新机P50以及Mate50系列。

那么对于华为传来刚传来的消息,新推出的7nm5G芯片,是怎么回事?

华为 nova 7 SE 5G 乐活版新机所搭载就是麒麟820E 5G 芯片,这款芯片所采用的是7纳米制程工艺,相比起5纳米来说确实有一点差距,但是也是目前领先的制程工艺,目前能够量产的也只有三星和台积电。

国内的中芯国际也仅能够量产14nm芯片,那么如果说华为能够自行量产显然有点不太现实,因此很多人表示,这或许是华为之前的存货,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是5纳米芯片,因此对于其他制程的芯片关注度并不高。

这样似乎就能够说得通了,目前麒麟 820E 5G 芯片是一款7纳米芯片制程,但是依旧还是库存。

这一次华为的nova 7 SE 5G 乐活版,因为所搭载的芯片并不是最领先的5纳米芯片制程,所以在定价上也是非常的平价,售价只有2299元。

这款机型采用的是双曲面玻璃机身,配备了8GB内存与128GB的机身存储,6.5英寸屏幕,所搭载的系统是基于 Android 10 的 EMUI 10.1 系统。

在芯片上虽然不是麒麟9000但是麒麟 820E 5G 芯片表现也是可以的,拥有着3 个 2.22GHz 的 Cortex-A76 核心与 3 个 1.84GHz 的 Cortex-A55 核心。

在相机上,所搭载的麒麟 ISP5.0 影像升级,即便是在暗光下,拍照或者是拍视频也非常的清晰。目前这款新机已经正式上线了。

不难看出,华为以有限的芯片在延长手机业务周期,其实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因此芯片国产化也迫在眉睫,华为也表示了将全面进军半导体领域, 并且加大对海思的投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1994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