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寸碳基芯片发布,华为破解芯片难题,未来可期

8寸碳基芯片发布,华为破解芯片难题,未来可期,第1张

近期,上海举行的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出现了一则 科技 亮点。一块只有8英寸的石墨烯单晶晶圆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作为取代硅基芯片的新一代半导体,碳基芯片正在阔步走来。

早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已经有传言称,国内正在研发碳基芯片,并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当时,因为碳基芯片处于萌芽状态,网上认为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走出实验室。没有想到,传言属实,在部分领域已经开始运用8寸石墨烯碳基芯片,制作成熟产品。

与传统硅基芯片相比,碳基芯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并且相同的面积算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倍以上。考虑到碳基芯片,具有3D叠加性质,未来出现超过硅基芯片100倍性能的手机处理器也不足为奇。

在今年9月之后,华为受限制终止了对外芯片采购。未来想要打开对外采购通道,暂时没有确切的时间表。石墨烯为基础的碳基芯片,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发展到了8寸的水平,为未来华为解决逻辑芯片困境埋下了新彩蛋。

目前,华为正在开发光芯片,而国内量子芯片、碳基芯片均在路上。如果碳基芯片率先实现批量生产,并将工艺提升至90纳米,甚至28纳米,那么,将会给华为提供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根据现在的数据可以推测出,华为使用90纳米碳基芯片,至少可以达到9纳米的水平。如果未来拥有28纳米碳基芯片,即便不考虑良好的导电、散热、易拓展等性能,也远好于台积电3纳米芯片。

相比华为的芯片供应未来可期,台积电将面临泰山压顶的压力。碳基芯片是外界认为,除了量子芯片之外,最理想的芯片之一。在综合性能上,远远胜过硅基芯片,如今已经实现了8寸批量生产。随着碳基芯片产业的原始资金积累,未来增加研发投资规模,提高产量,以商养商科研循环,必然能够使碳基芯片成为市场主流产品。相反,作为传统半导体的坚定维护者,台积电现有硅基芯片生产制程工艺,已经处于理论性死亡阶段,未来必然会退出半导体舞台。

我就是做这方面的工艺的。

目前国内有生产的。我们通常使用的是上海中芯国际、宏力,长虹的片子,而且,现在国内通常使用的是你所说的片子,国外基本都是12寸的,也就是300mm的,8寸的马上就要淘汰了……

不知道你问这有什么用??

摘要:

1、华为 汽车 : 华为智能 汽车 “云-端-管”为核心架构 ,形成 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五大业务,聚焦增量部件,而不是造车,产业链涉及到 整车、零部件、云平台以及运营商 等,根据各环节参与者,机构推荐关注 中国汽研、宁德时代、四维图新、中科创达、德赛西威

2、扬杰 科技 : 国内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2019年业绩低开高走, 2020年一季度延续高增长 ,其中 扣非净利润暴增126% ,全年有望维持高增长;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需求广阔,公司积极拓展高端MOS、IGBT以及第三代半导体等产品线, 与中芯国际达成八寸线合作 ,并与 华为、海康、海尔等国内巨头合作 ,未来成长空间较大。

3、兆丰股份: 汽车 轮毂轴承单元生产商,产品供应奔驰、宝马、奥迪、福特等海外一流车企,2019年 境外收入大幅增长(+92.2%) , 汽车 轮毂轴承产品种类齐全,目前共有三代产品,年产360万套 汽车 轮毂轴承和年产3000万只 汽车 轮毂精密件, 预计均在今年12月竣工, 有望带来明显增量业绩。

正文:

1、华为 汽车 的五大核心业务,机构重点推荐五只行业细分龙头(国信证券)

①华为 汽车 的五大业务和潜在产业链梳理

近年来华为积极布局智能 汽车 业务,以 “云-端-管”为核心架构 ,云即智能车云,管即智能网联,形成 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五大业务。

华为 汽车 的定位为 智能网联 汽车 增量部件供应商 ,聚焦核心增量部件,产业链涉及到 整车、零部件、云平台以及运营商 等。

整车方面,华为已和上汽集团、长城 汽车 、比亚迪等十余家车企合作;智能网联(管)、智能车云(云),与 千方 科技 、启明信息、四维图新、中国移动 等企业合作。

端方面,智能电动与宁德时代合作,智能驾驶与四维图新合作,智能座舱与上海博泰、航盛电子合作。

②充电运营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华为HiCharger有望解决相关痛点

充电设施的便利性、安全性、可演进性、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动 汽车 行业 健康 发展的瓶颈。

华为推出新一代HiCharger,其直流快充模块的优势在于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低噪音、失效率低,有望解决上述问题。

在充电领域,华为利用车云和终端的强大生态, 助力充电运营商实现业务导流

③产业链相关上市标的

华为 汽车 并不是造车,而是建立智能 汽车 产业链生态,有望带动相关硬件、软件企业的发展,建议关注 中国汽研、宁德时代、四维图新、中科创达、德赛西威

2、被低估的功率半导体龙头!业绩不输斯达半导,扣非净利润暴增1倍

扬杰 科技 是国内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2020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19.7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5%。

①一季度扣非净利润暴增126%

扬杰 科技 以IDM模式供应二极管/整流桥/MOS等产品,在诸多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占率。

公司自上市以来维持高增速,2014年-2018年,营收复合增速为30%, 2019年业绩低开高走,Q4营收增速达到 23.67% ,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在疫情影响下, 2020年一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 扣非净利润暴增126% ,全年有望维持高增长。

②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2018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391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国,市场需求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 ,然而供给却跟不上需求。

然而国内功率半导体市场基本被海外企业所垄断,MOSFET、IGBT等领域较为薄弱,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扬杰是国内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中排名第一的企业 ,2019年营收为20亿元,体量远超斯达半导,和海外巨头相比,成长空间较大。

③积极拓展半导体产品线

在自身优势产品二极管、整流桥基础上,开拓高可靠性沟槽肖特基芯片、Trench MOSFET 和 SGT MOS 系列、IGBT以及第三代半导体等产品。

四寸线产能100万片/月,以二极管芯片为主;六寸线产能5万片/月,以肖特基芯片为主;八寸线与中芯国际合作,提供2000片/月产能,主要是高端MOS和IGBT芯片。

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下游开拓工控、 汽车 电子、5G通信等行业需求,同时与 华为、海康、海尔等国内巨头达成合作 ,未来有望收获可观的增量订单。

3、 汽车 轮毂轴承新星!供货海外一流车企,重磅项目年底落地(华西证券)

①供货海外一流车企,境外收入大幅增长

兆丰股份主营 汽车 轮毂轴承单元,产品覆盖奔驰、宝马、奥迪、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大众、本田、丰田等海外高档乘用车。

2019年实现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12.4%;归母净利2.1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 境外收入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92.2%

②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

汽车 轮毂轴承产品种类齐全,目前共有三代产品,产品质量获得国际45个国家认可。2019年公司毛利率为48.2%,同比提升4.1pct,其中第三代 汽车 轮毂毛利率为50.5%。

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代 汽车 轮毂占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同时配套主机厂加大研发。

③积极布局主机厂,重磅项目年底落地

积极布局 汽车 主机厂,配备了相应的产品工程和应用工程团队,初步进入自主品牌主机厂供应链,目前已通过北汽和比亚迪的资质审核,将逐步增加供货,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年产360万套 汽车 轮毂轴承单元扩能项目,以及年产3000万只 汽车 轮毂精密锻车件项目, 预计均在今年12月竣工 ,大幅提升公司产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07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