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者的那些事

双语者的那些事,第1张

关于双语者的那些事

双语现象是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关于双语者的那些事。

会说两种语言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不同民族的交往总会产生一些土生土长的双语者而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欧洲知识阶层学习拉丁语,俄国彼得大帝改革学习法语,都是一些更主动学习双语的例子。然而二十世纪末可能来了一次双语者人口比例的爆发,学校教育逐步把外语当作必修课。对于我们中国人,有着近二十年持续不断的英语热。外语是“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这句话对于不少八零后都耳熟详。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造就了更多双语者。根据2007年美国社区研究(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的一项报告,美国有20% 的人口在家中说非英语语言,较之1980年,这个数字增长了140% 。

大概也正是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双语现象爆发,让科学家对于我们如何说两种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显而易见,儿童时期就接触两种语言的人,不论是生活在多民族地区,还是父母双方就说不同语言,掌握第二语言似乎自然而然。而对于大多数人就没那么好运了。很多人小学甚至更晚才开始学习外语。他们不仅感到学习很吃力,最后掌握的程度往往也没有那些早期双语者好。外语学习可能存在一个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而这种关键期暗示我们,研究双语问题,能帮我们揭示人类认知的很多秘密。

我该教我的孩子说英语吗?

“我该教我的孩子说英语吗?”搜索一下,在各种育儿、教育类论坛,这个问题可不少见。当然,要不要学英语这样的问题家长们并不困扰,他们困扰的是要不要教自己还在咿呀学语的孩子说外语。

如今,不仅很多家长已经是双语者,很多人也有条件聘请外语教师,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就给与双语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创造双语环境。小孩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如同那些民族地区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第二语言。

但是等等,正如家长疑惑的,这么早就教会孩子第二外语,真的没有不良影响吗?这种担忧其实早已存在,甚至一开始有些学者干脆怀疑双语儿童不如单语儿童。首先去验证这种怀疑的是加拿大学者:全国大量的英语、法语双语者,促使一些学者担忧,两种语言的学习会阻碍儿童的语言能力,甚至影响到他们其他非语言的认知能力。早在六十年代佩尔和兰伯特(Peal and Lambert)两位学者就在蒙特利尔开展了调查。他们预计,双语儿童不仅在语言上不如单语者,而且各项基本认知任务的得分也会比较差。结果让他们很是惊讶,双语儿童几乎所有测试的成绩都更好。之后几十年后续的研究也发现,双语儿童对于逻辑推理、图形识别等非语言任务都有优势,尤其是注意力等能力表现更好。毫无疑问,儿童时期学习第二语言,不会对孩子各项认知能力有负面的影响。考虑到这时学习双语的优势,不少家长也许可以稍稍放心了。

并非只有益处

这是否是说,学习双语对我们完全有益无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是两个问题,答案却紧密相关。但让我们稍等一下,先来看看双语者可能遇到的问题。研究发现,双语者语言能力确实有所降低。这种降低表现在多个方面:词汇量、语言流畅性、口语产生等。

测试中,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的词汇量更小,可能因为他们要学习两套完全不同的词表他们说话会稍许不流畅而看图命名实验,就是出示一个图片时说出图上物品的名称,双语者的错误率和速度也稍稍差一些。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变化和我们的语言环境也是相关的,林克等人(Linck, Kroll, and Sunderman)在2009年发现,英语、西班牙语双语者尽管主要说英语,在西班牙语环境中生活一年后,英语流畅程度显著降低而回到英语环境后,流程程度又回升到原来的水平了。对这种现象,兰斯代尔和菲舍勒(Ransdell &Fischler)认为,两种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对于双语者毕竟使用频率更低,所以表现就差了。但是科斯塔等学者(Costa et al。)则认为这是因为两种语言互相干扰所致,切换语言需要努力,哪怕这种努力是无意识的`。2007年,英国学者希雷(Thierry)和来自中国的学者吴彦京(音)通过研究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发现即便是使用英语时,只要相应的英语单词对应的中文存在读音相近,就存在干扰。也就是说,一个双语者即便使用第二语言,他的第一语言并不是“关闭”了,而可能以其他方式影响第二语言的加工。这些研究为揭示双语的秘密提供了窗口。

切换代价

既然会存在两种语言的互相干扰,那么两种语言在大脑中是什么状态呢?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揭示大脑如何处理语言问题提供了方法。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就发现对于双语者,不管处理哪一种语言,大脑中活动的区域是非常相似的。两种语言共享着相同的语言区域,却在一个时间只需要处理一种语言,这种矛盾造成了新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抑制控制模型等理论,解释我们的大脑如何产生目标语言,而抑制产生非目标语言。另一些学者则解释,我们的大脑是在两种语言中进行选择。不论这些假说哪个更接近真实,都意味着双语者的语言过程可能多了一些步骤。

这些步骤是需要代价的。相对于单语者,双语者在语言方面的劣势很可能就来自于这种抑制。近年来,对于双语者如何抑制非目标语言的研究出现了很多。研究这种机制不仅可能帮助学习第二语言,还有可能揭示一些新的问题。格林、阿布塔来比(Abutalebi)等学者通过脑成像的方法,发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脑区:他们发现前额叶皮层、前部扣带回、顶下小叶和基底神经节都和在进行语言切换任务时激活。而且,这些脑区本来就是我们处理各种执行功能任务(注意、选择、抑制干扰等)时需要动用的脑区。在两种语言中切换,就如同在做那些需要注意集中,抑制干扰的工作一样。而很可能因为这种切换需要付出代价,让双语者在语言任务中表现比单语者要差一些。

意外的馈赠

可是,双语者不是在各项认知测试里成就都更好吗?如前所述,学习双语的好处和坏处,都来自于大脑处理双语的机制。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让双语者出现一些语言上的劣势(尽管小到需要专业测试才能显示出差异),却让双语者获得了意外的馈赠。比阿莱思托(Bialystok)等学者追踪了几十年,从儿童到老年人,从一出生就在双语环境,到成年后才学习第二语言,各种双语者的状况。他们发现和大家一致,双语者的语言能力确实被削弱了。但是正是因为长期双语经验对这些执行功能脑区的塑造,双语者的执行功能却增强了。

不管是抑制干扰,还是同时处理两件事情,种种需要注意力等执行功能的认知任务中,双语者表现都更好。而且,执行功能更好意味着更集中,更高效,构成了我们认知能力的很大一部分。双语者的这种优势,让他们在语言之外也更容易脱颖而出。

不仅如此,比阿莱思托的一系列研究引起了很多媒体的报道。早在2004年,她的研究团队就发现,对于双语者来说,老龄化造成的认知能力减退比单语者轻,平时经常使用两种语言的老年人,在Simon任务重表现更好。而2007年他们统计了老年人中痴呆综合征的病例,2011年统计了很多阿兹海默氏综合征的病例。结果发现,双语老年人对于这些严重的退行性种疾病有着更好的抵抗能力。在400余个阿兹海默氏综合征病人中,双语者患病的时间拖后了5 到6 年。对于这些痛苦的疾病,双语者的这种优势足以引发大家的重视了。

也许有家长还要继续追问,双语有哪些好处?自然,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国际视野”。而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向我们揭示,双语者掌握两种语言并非没有代价。但这种代价却是值得的——更好的认知能力,甚至对退行性疾病的抵抗力。也许你已经成年,但是学习新东西,永远都不太晚。我们不妨把这些能力提升之类的事情先放一放,一门语言,同时也是一扇通向其他文化的门。多一扇门,何乐而不为?

Tip:Simon任务:屏幕的左右两侧出现色块,要求被示根据色块的颜色按键,例如黄色按左键,蓝色按右键。但有时色块出现在被示的同侧手,如黄色按左键,色块出现在屏幕左方有时却是异侧手,如按左键,却出现在右方。当出现在异侧时,方向会对被示造成干扰,让他的准确率下降,反应速度降低。通过统计准确率和反应速度,就可以发现实验者抑制干扰,注意集中的能力。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2Jg71h1R_DouUFBOndqmw

?pwd=trb5 提取码: trb5

艾美奖获奖动画选集《爱、死亡 &机器人》第三部回归,由蒂姆·米勒(《死侍》《终结者:黑暗命运》)和大卫·芬奇(《心灵猎人》《曼克》)担任监制。恐怖、想象力和美在新剧集中完美融合,从揭示古老的邪恶力量到喜剧般的末日,剧集以标志性的巧思和创造性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令人震惊的奇幻、恐怖和科幻短篇故事。

在二战中日军不仅杀人成性,而且更是视财如命,他们的疯狂掠抢在整个亚洲战场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了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地掠夺亚洲人民的财富,专门有一个叫山百合会的秘密组织机构,在日本军方、皇族的直接领导下,专司秘密搜刮转移隐藏在占领地掠夺来的巨大财富。

所以,日军上下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不仅日本政府掠夺了大笔财富,甚至连普通士兵都借机大发横财。有“马来亚猛虎”之称的山下奉文,就是横征暴敛的一个代表。在指挥日军入侵东南亚时,就把掠夺来的黄金等财宝埋藏于山洞等荒郊野外。

山百合会埋藏宝藏的手段相当残忍。二战中投降日本人的朝鲜人。为表忠心转而把q口对准其他国家。在埋藏宝藏的过程中,这些朝鲜人被迫建筑地下工事,或者将废弃的矿井等设施改造成藏宝点,为了不使藏宝地点泄漏出去,大批朝鲜劳工都被灭口。1945年5月,山下奉文和皇族人员从埋藏宝藏的密道撤离,之后炸毁出口,把工程设计人员和其他所有知情者一律封锁在山洞中。类似的手段是山百合会的拿手绝活,有无数的知情者死于非命。所以,藏宝点的下落鲜为人知。

尽管如此,还是百密一疏。山百合会在灭口的过程中,一个知情的侍从,菲律宾人本·沃尔莫里斯幸免一死。后来,他把日本埋藏宝藏的事情告诉了美国人。日军在撤退时,菲律宾游击队不经意间发现日军炸毁一个山洞。战后找到山洞,里面放着的都是装满黄金的箱子。

然而,这些财富只是日军在二战中掠夺财富的九牛一毛而已。日军埋藏的大批宝藏到现在也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很多专家认为,这些财富中的相当一部分,在日本投降后,是皇室和高层用来与盟军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

从总体情况看,日军掠夺的海量金银财宝,不仅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还有被占领地区的个人、教堂、寺庙、银行、公司以及地下经济团体。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有人曾估计,日本在东南亚地区获得近千亿美元财富,这当中还不包括无法说得清的大量的无价奇珍异宝。

那么,这么海量的金银财宝到底被山百合会弄到哪去了呢?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体有五个去向。

一是运回了本土一些

1940年,裕仁天皇命令日军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荷属东印度和法属印度支那掠夺的部分财宝,通过船队运回日本。这些宝藏存放在一些废弃矿井中,还有一些藏在长野县的群山里,以备不时之需用。日军用数万名朝鲜劳工在这些地方挖掘了巨大的地下工事群,然后把这些劳工秘密杀害,以防泄密。

二是沉入了海底一些

1942年,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战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巡逻,多次大量击沉日本运输船,其中就有运送宝藏的运输船队,被击沉的日本“阿波丸”运输轮竟装有40吨黄金,12吨白金,15万克拉工业金刚石。

三是埋藏隐藏了一些

日军在菲律宾全境有175处的宝藏埋藏点,二战后大部分被美国人获取。

由于美国海军加大了海上巡逻力度,使得日本掠夺的海量金银财宝无法海运回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护好掠夺来的财富,天皇命令山百合会迅速将这批财宝登记注册,分散埋藏于菲律宾全境175个地方。日本这样做的原因是,还幻想与盟国有条件停战,并保住对菲律宾的占领,如此这些宝藏就有运送回国之机。

但是,随着1945年美军逼近菲律宾,日本的幻想彻底破灭,开始对这些宝藏做最后的处理。5月,日本山百合会部分负责人安排藏宝点的工程人员,在菲律宾吕宋岛深山里的一个“8号地道”里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那个地道距离地面有67米,整齐堆放着一排又一排的金条。

午夜时分,负责藏宝点建设的日本菲律宾方面军山下奉文大将和皇族成员们偷偷溜出了“8号地道”,起爆威力极大的炸药封闭住了通道出口,工程人员与财宝一起被埋葬。这样,那些藏宝点就成了外人根本无法知道的秘密。3个月后,山下奉文向美国军队投降。

山下奉文因犯有战争罪被审判。审判他的美国官员设法在审判中获取日本在菲律宾埋有财宝的秘密。而山下奉文坚决不肯吐露财宝的秘密。这时为山下奉文开车的司机小岛少佐引起了美方审判人员的注意。菲律宾裔的美国情报官罗曼拉指控小岛犯有虐待罪把他抓捕,并秘密审判从其嘴中挖出日本人在菲律宾藏宝的秘密。在罗曼拉多次诱导下小岛于1945年10月上旬说出了藏宝的秘密,并带罗曼拉到了12个藏宝点现场。之后陆续更多的藏宝点被找到,美国人悄悄地挖走了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金砖、白金和钻石。

美国战后获取的最多黄金是在菲律宾的圣罗马纳。一名美国战略情报局的少校当时和菲律宾游击队在一起,无意间发现日军把大批沉重的箱子运到一个山洞中,然后炸毁洞口把出口封死。这位美国少校记住了这个藏宝地点。战后挖开山洞所有箱子都是满满的黄金。

从1945年到1948年,这批价值约几百亿美元的黄金先后被运回美国。把日本侵略者搜刮东南亚人民的钱财窃为已有,分别把这些黄金存入了42个国家的176家银行,其中以“兰斯代尔”名义在瑞士联合银行日内瓦分行开设了一个拥有上百亿美元的黄金账户!成为美国总统和中情局管理的账面外资金。

更让人惊异的是还有一部分黄金中饱了美国人私囊,其中最大的账户是以麦克阿瑟的儿子的名义在苏黎世的瑞士信贷银行开设的数目高达近百吨的黄金帐户,而美国前总统胡佛在瑞士信贷银行的私人账户上也有7.5吨黄金!美国得到的这些大量宝藏,为日后进行冷战大大增加了资本。

杜鲁门政府把美国在亚洲找到的财宝,连同美国在欧洲搜罗到的德国法西期所掠夺的财宝,合在一起作为“秘密政治行动基金”,用于冷战中与苏联对抗的经费。

四是被当地政府挖掘了一些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意识到菲境内一定还存有不菲的黄金,曾多次进行官方的秘密挖掘并中饱私囊。马科斯在瑞士银行存有数额巨大的黄金。还给自己的亲密合作伙伴沙特阿拉伯军火巨商阿德南·哈肖吉一大笔黄金。

马科斯及其代理人经常都在伦敦、香港、悉尼等地的黄金市场上秘密出售大批黄金,有时一次卖出的金锭数量就多达10多吨,比已知的菲律宾所有的黄金储备还多。根据已出售的数量估算,马科斯的黄金价值约上百亿美元。不过,马科斯总统在1986年被推翻后,黄金被迫转交给了美国。为了运这些黄金,美国动用了“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

五是被民间挖宝弄走了一些

国际或民间秘密探宝组织和个人,私自到菲律宾寻找日军埋藏财宝的不计其数。其中上世纪70年代在菲律宾就发生过著名的“罗哈斯事件”。

罗哈斯就是菲律宾一位私人寻宝者,1970年他在吕宋岛北部山中发现了一尊纯金佛像,重约1吨,体内还藏有大量稀世珠宝。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听闻命令军队抢走金佛像,引起菲律宾公众哗然。后来,马科斯迫于舆论压力归还了一尊实心铜佛像。根据专家估算,仅这尊金佛像本身的价值就超过2.6亿美元。1996年,罗哈斯家族在美国法院起诉马科斯及其继承人,要求赔偿损失。1998年法院判决,马科斯的妻子伊梅尔达必须把金佛像归还给罗哈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11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