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
苹果是美国在华最大的“捞金王”。苹果2019财年全球总营收2590.42美元,中国营收436.78美元,占比近17%。
作为智能手机的先行者,苹果手机自从在华推出以来一直备受追捧。截至2017年,中国成为iPhone全球最大的市场,拥有2.43亿用户,占全球总销量的1/3,“卖肾买iPhone”一时间成为网络流行语。
2、英特尔
CPU是高端技术,不是谁都能造的。英尔特的CPU主要在美国本土生产,在中国有开设工厂,进行一些封装测试工作。
中国一直是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市场。2019年,英特尔预计营收超过700亿美金,中国市场营预估收达170亿美金。
如英特尔这样的科技巨头,自己赚钱的同时还为戴尔和惠普两家美国计算机公司提供CPU,这两家公司每年也会从中国赚取几十亿美金的收入。
3、高通
英特尔是PC端CPU的霸主,高通称霸的则是手机端商用CPU领域。市面上的安卓机除了华为的麒麟CPU和三星自主CPU,大部分采用高通CPU,包括oppo、vivo、小米等。
但高通并没有自己生产CPU的能力,其产能主要靠台湾的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完成,这两家企业均有美资背景。
高通2019财年营收242.73亿美元,按中国市场份额占比65%计算的话,中国市场营收约158亿美金。
4、沃尔玛
名副其实的全球零售业巨头,世界500强NO.1(营收排名),2019全球营收5144亿美金。
2019年沃尔玛中国营收预计超过100亿美金,占其海外收入的10%,增长6.3%。近日沃尔玛宣布,将于未来5-7年计划在中国新开设500家门店和云仓。
目前,沃尔玛在中国180多个城市开设了443家商场,和腾讯、京东达成深度合作,其电商业务登录了京东。
5、美光
美光是全球半导体存储巨头,份额仅次于三星和海力士,位列第三。前几年,借着手机等电子设备内存需求的急速增加的东风,内存市场狠狠的捞了一笔金,美光着实风光了几年,在2017的中国收入排名中名列前茅营收达104亿美金。
高通开始向华为供应芯片
随着鸿蒙系统的正式上线,美国对于我们软件系统的封锁彻底宣告失败,如今的问题似乎只剩半导体芯片等硬件技术设备。
然而,谁曾想到,近日不断有消息传出高通已恢复了对华为的芯片供应。
果然,华为近期发布的Mate Pad 系列产品中,有一款10.8寸大小的Mate Pad Pro,所搭载的核心处理器正是高通的骁龙870,只不过,这款骁龙870芯片并非5G,而是高通设计的4G版本。
虽然只是4G芯片,但对于无芯可用的华为来说,此时也是雪中送炭。哪怕华为智能手机从5G降维到4G,但仍维持了品牌的延续,至少华为保留了重新崛起的希望,只待国产芯片突破封锁。
值得注意的是,从芯片禁令至今,陆陆续续有多家企业恢复了对华为的供应,然而却是清一色的美国本土企业。至于台积电、ASML这些在专项领域内非常突出的非美本土企业,尽管多次发出呼吁,然而却仍被严格限制出口。
台积电被美国摆了一道
结合老美近两年在其本土芯片产业上做出的布局就不难发现,台积电结结实实地被摆了一道。
首先,限制台积电、ASML对中国市场的出口,让它们只能依赖西方和欧洲市场。
其次,以500亿美元的补贴和EUV光刻机的优先采购权为筹码,邀请台积电赴美建厂,以带动提升其本土芯片制造水平,从而弥补短板。
最后,对台积电实施核心技术转移,然后将全球高精度芯片供应链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尽管台积电知道在美国建厂的成本有多高,但是碍于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美系技术,同时又想以此为筹码换取出货自由,最终便答应了这个请求,并决定投资270亿美元,建造6个5nm晶圆厂和1个3nm晶圆厂。
据外媒报道,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已经开始动工,这意味着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美国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台积电呢,迟迟没有等来想要的供应许可。
该认清现实了
在中美的这场“科技博弈”中,台积电虽然对老美言听计从,且扮演着“恶汉”的角色,可到头来得到了什么,除了大陆企业的断供“仇恨”之外,或许就只剩老美的空头许诺了。而美国的芯片制造水平却随着台积电的到来而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届时台积电将失去自己在代工领域中的唯一性。
这或许才是美国的真实目的,一方面遏制我国高科技的崛起,另一方面又能弥补自己的短板,摆脱对台积电制造技术的依赖,甚至实现对台积电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在芯片禁令期间,所有美系企业基本都蒙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失,然而高通等美国本土企业却可以通过部分供应许可,在中国半导体消费市场继续捞金。
不得不说,台积电真的该认清现实了。与损人利己的老美捆绑在一起,无异于是“与虎谋皮”,最终又能得到什么好结果呢?倒不如背靠自己国家这个巨人,一起实现“去美化”,彻底摆脱对美的依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