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以来,半导体硅片长期被日本信越、日本胜高(SUMCO)、环球晶圆、德国Siltronic、韩国SK Siltron等少数寡头企业垄断。2019年,行业前五大企业合计销售额占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销售额比重高达92%,我国90%以上的硅片需求依赖进口,基本不在国内生产,目前,硅片垄断局面还在加剧。
11月30日,德国硅片制造商Siltronic AG表示,正与环球晶圆开展深入谈判,后者拟以37.5亿欧元(约合45亿美元)将其收购,双方预期在12月第二周,取得Siltronic监事会及环球晶圆董事会核准后,进行BCA签署。
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指出,双方都认为结合后的事业体会有很好的成效,将更能互补地有效投资,进而扩充产能。
并购前,德国Siltronic为全球第四大硅晶圆厂,市占率约为7%,环球晶则为全球第三大厂,市占率达18%,收购完成后,环球晶在全球硅晶圆市场占有率有望一举跃升至25%,逼近日本胜高的28%,同时意味着全球晶圆市场将呈现日本信越、胜高、环球晶圆、SK Siltron四强争霸的格局,进一步垄断市场。
根据IC Insights的报告,今年仅ADI收购Maxim、英伟达收购ARM、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存储业务、AMD收购赛灵思四起收购案的交易额就高达1050亿美元,外加Marvell100亿美元收购Inphi、环球晶45亿美元收购德国Siltronic,2020年半导体并购金额已经创下 历史 新高。
去年,韩国SK Siltron为防止日本出口限制,收购杜邦碳化硅晶圆事业部,在区域全球化抬头的当下,各巨头抱团取暖,通过并购来加强各自的优势,以应对快速变化和复杂的局面。
以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为例,在2018年之前的几十年内,应用材料长期稳坐全球半导体设备第一供应商的位置,凭借的就是全面且强大的产品线,特别是在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半导体制造前道设备,该公司具有相当深厚的技术功底。
但从 历史 来看,应用材料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并购,来加强自己实力的,虽然从1967年-1996年的30年间,应用材料只有一次核心业务相关的并购,但在1997年-2007年十年间,先后发起了14起并购案,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构成。
截至目前,应用材料的产品线涵盖了半导体制造的数十种设备,包括原子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离子注入机、刻蚀机、化学抛光及晶圆检测设备等,预计2020年,应用材料半导体设备的市场份额将从去年的15.9%提高至18.8%。
查阅了近几年的国内半导体海外并购案例,主要有五起:
2013年紫光集团17.8亿美元收购展讯,2014年9.07亿美元收购锐迪科,后合并成为紫光展锐;2015年合肥瑞成18亿美元收购高性能射频功率放大器厂商AMPLEON;2016年中信资本、北京清芯华创投资与金石投资19亿美元收购CMOS传感器厂商豪威 科技 ;
2016年长电 科技 以7.8亿美元收购新加坡封测厂金科星朋;2017年建广资产27.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标准件业务,今年6月安世半导体正式注入闻泰 科技 。
其他的海外收购基本都在5亿美元以下,特别是国产替代加速的最近三年,鲜有海外并购的大案例,想着国内半导体厂不差钱,但为何还是买不来?
实际上,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特别是半导体海外并购还真不是钱多就能解决的问题,早在1996年,西方42国就签署了集团性限制出口控制机制——《瓦森纳协定》,简单来说,就是成员国内技术转让或出口无需上报,但向非成员国转让需要上报,以此达到技术转让监管和控制的目的。
并且这份协定很与时俱进,以大硅片为例,2019年底修订的《瓦森纳协定》,就新增了一条关于12英寸大硅片技术的出口管制内容,直指中国集成电路14纳米制程工艺,以及上游适用于14纳米工艺的大硅片。
封锁的还不止拉高纯度单晶硅锭的设备和材料,更是从切割抛光好的硅片具体参数上进行了限制,专门针对适用于14纳米制程工艺的各种硅片。所以说,小到具体产品参数都能安排的明明白白,更别说直接并购先进企业,基本没有可能。
如果说美国单方面打压华为是凭借自身实力,那么通过《瓦森纳协定》限制技术出口,就相当于是在全球拉圈子,限制圈内技术出口,圈外想用,就只能用廉价劳动换取圈内输出的高附加值成品,《瓦森纳协定》相当于“金钟罩”。所以并购不来的公司,只有自己造。
实际上,光伏用硅片已经被国内的厂家玩出白菜价,半导体用的硅片之所以被国外垄断,难度在于单晶硅的纯度和内部缺陷的控制,我们做的不好。
在纯度上,光伏用的硅片6个9就够了,但半导体硅片需要11个9,也就是99.999999999%,问题就在这个纯度上面,拉出来的单晶硅锭纯度不够,内部缺陷、应力、翘曲度也跟国外有差距,做出来的芯片良品率就比较低。
所以为了良品率,晶圆厂都愿意愿意花高价买更高质量的硅片,而不愿意花低价买低质量的硅圆片,因为会导致最终芯片的良率,我国生产的硅圆片打不开国际市场就是凭证。
对于单晶硅的提纯和晶体缺陷控制,需要基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现场错误的总结,这是各个厂商的高度保密的技术,因为这方面的因素,国外硅片厂都没有在国内设厂。
目前,沪硅产业打破了我国12英寸(300mm)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0的局面,推进了我国半导体关键材料生产技术自主可控的进程;中环股份现也已具备3-12英寸全尺寸半导体硅片产品的量产能力。
总的来说,当下全球市场主流的产品是12英寸,使用比例超过70%,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计算机、人工智能、固态硬盘等高端芯片上。目前4-6英寸的硅片已可以满足国内需求,8英寸也日渐成熟,进入大规模国产替代阶段,但12英寸才刚刚进入初级阶段,还面临EPI、位错等诸多难题待解决,替代之路仍任重道远。
乾照光电:20cm第三代半导体板块前排
1、2020年2月21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与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 ,在该平台上研发的技术包括但不仅限于氮化镓和Micro-LED。
2、公司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 LED外延片、芯片、高性能砷化镓太阳电池外延片、Mini-LED/Micro-LED以及VCSEL等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拥有超过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洁净厂房,上万台(套)国际最先进的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等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 数码、点阵、显示屏、交通信号灯 等领域;生产的高效砷化镓 太阳电池外延片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研制的多颗卫星。
3、随着行业细分领域Mini LED产业链渐趋成熟,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国际大厂下半年有望将其导入主流产品,带动LED价格复苏,将给LED产业链带来新的业务增长动力。据Trendforce预计, 2024年全球Mini LED/Micro LE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2亿美元。
4、8 月 27日,乾照光电披露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4.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7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98.0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2.0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448.68万元;基本每股亏损0.25元。
5、公司业绩的大幅亏损主要受新冠病毒疫情及整个行业环境的影响,LED芯片市场 价格持续走低 ,同时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投产计划、以及 南昌蓝绿芯片项目上半年仍处于产能逐步释放阶段 ,致使设备稼动率处于低位,从而产量与固定成本不匹配导致单片完工成本偏高,综合上述两方面不利影响致使毛利率同比下降约18个百分点。
6、 2020年半年报告期内,公司坚守LED主业,通过扩产及规模战略布局, 红黄光领域 ,公司在扬州实施的红、黄光LED芯片及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扩产项目,高端倒装芯片、红外芯片等产品已经批量生产并对外供货; 蓝绿光领域 ,公司南昌基地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产能逐步提升; 高端化合物芯片领域 出资15.9亿元建设VCSEL、高端LED芯片等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按照计划建设中;目前公司已具备大规模量产和出货VCSEL的能力。
7、6月12日,乾照光电的 VCSEL、高端LED芯片等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 举行了项目开工奠基仪式。据乾照光电相关公告, 该项目总投资约15.97亿元,预计建设期1.9年,建设的第2年投产。 项目投产后,预测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66亿元, 达产年利润总额2.37亿元 ,达产年投资利润率17.71%,投资利税率18.63%,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72%;投资回收期6.01年。
聚灿光电 GaN+35亿氮化镓、砷化镓芯片投资
1、020年2月19日互动:公司的主要产品为GaN基高亮度蓝光LED芯片及外延片。2019年12月20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坚持聚焦资源、做强LED主业的发展战略。公司主营高光效LED外延片、芯片,并非OLED方面。所有LED芯片都属于公司业务范围,因此公司布局了miniLED方面的技术。
2、9月4日午间公告 子公司签订《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项目进区投资合同书》,聚灿光电扩产项目主要产品为Mini/Micro LED氮化镓、砷化镓芯片,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 300000 万元(含设备投入 270000 万元以上)。投资原因是随着技术进步、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以及行业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国内LED芯片行业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LED芯片高端新兴应用的市场规模快速提高。
3、公司主营业务为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并围绕LED照明应用为核心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GaN基高亮度蓝光LED芯片及外片。2017-2019年净利润为1.10亿、2037万和814万,2020年中报净利润1367.83万元,同比去年增长76.02% 。2019年LED芯片及外延片营收7.72亿,占比67.52%。
4、公司的主要产品为 GaN 基高亮度蓝光 LED 芯片及外延片,公司所生产的高亮度蓝光 LED 芯片经下游封装后可广泛应用于照明及背光源等中高端应用领域。 公司产品位于 LED 产业链上游,技术门槛和附加值均较高 。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积极推动实施“高光效LED芯片扩产升级项目”,在实现产能攀升的同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目前高压、倒装、背光及高光效产品外, 重点发力以Mini/Micro LED、车用倒装芯片等为代表的高端LED芯片产业布局。
易事特 碳化硅、氮化镓+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1、2020年2月26日互动:易事特作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基地(南方基地)第二大股东及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发展的核心成员单位,现主要负责碳化硅、氮化镓功率器件的应用技术研发工作。公司已经研发出基于碳化硅、氮化镓器件的高效DC/AC, 双向DC/DC新产品。
2、易事特主要围绕智慧城市&大数据、智慧能源(含储能系统、微电网、充电桩、云计算、逆变器)及轨道交通(含监控、通信、供电)三大战略新兴产业。2017-2019年净利润7.14亿、5.65亿和4.12亿,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0.95% 。
3、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优质供应商。公司在国内 UPS 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约为 15%。公司以自产高端智能模块化 UPS、蓄电池、精密空调、精密配电柜、微模方、监控系统等数据中心建设配套的系列产品为基础,大力开展数据中心业务,推广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电能质量转换领域技术积累深厚,模块化数据中心 PUE 指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20年上半年公司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营收为147,551.47万元,占比72.93%,同比增长38.85%。
近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电力设备占数据中心建设成本近半,运行稳定性是首要关注因素。在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中,电力设备成本最高,其占比达 55.6%。而运营成本则主要是折旧及电费,其占比分别为 26%、28%。UPS 能够持续稳定不间断提供电能,是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全球 UPS 市场上,伊顿、施耐德、艾默生三强鼎立,构成 UPS 行业第一梯队。国内以易事特、科华恒盛、科士达为代表的本土厂商构成第二梯队。公司在国内 UPS 行业中技术领先,在不同功率不同应用场景下市占率约为15%-20%。
3、 易事特是新能源 汽车 充电设备环节重要厂商,其大功率直流充电技术领先行业。公司生产的充电桩兼容性强,可满足市面上所有车型充电需求;可靠性高,已在海岛、严寒、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成功应用。充电桩建设释放千亿级市场空间,充电设备业务迎爆发式增长。受益于电动 汽车 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申万宏源预计在 2020、2025 年国内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将分别达到 1165 亿元和2378 亿元。 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及充电设施、设备等相关销售收入为4,129.36万元,占比2%,同比下降30.45%。
4、 储能系统逐步实现产业化,有望形成业绩新增长点。公司积极布局储能系统及微电网技术,现已研制开发出了全系列储能变流器产品、双向直流变换器产品、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关键产品,以及储能电站及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微网与储能系统已逐步实现产业化,有望形成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5、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华发集团,国资背景有望加强公司资金、资源优势。2018年11月华发集团将采取现金收购方式,收购东方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 29.9%的股份,华发集团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拥有以城市运营、房产开发、金融产业、产业投资四大核心主业,以商贸服务、文体教育及现代服务等为综合配套业务的“4+2”业务格局,2016 起连续三年入榜中国企业 500 强,最新排名为 352 位。 (部分资料来自于申万宏源证券)
民德电子:投资晶睿电子布局半导体大硅片
1、6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向3家对手方合计收购广微集成45.95%股权,股权转让金额为4341.9万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共持有广微集成73.51%的股权。公告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可以进一步深化半导体产业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现有主营条码识别业务芯片的定制设计能力,促进条码识别产业的半导体化。
2、7月24日公告,拟向浙江晶睿电子 科技 有限公司增资9000万元,增资完成后目标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由2000万元增至2818.1818万元,公司持有其29.0323%股权。晶睿电子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
晶睿电子目前在筹办期,拟建设半导体硅外延片生产项目,建设完成后, 公司主营业务为6、8、12英寸高性能硅外延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其主要产品包括在硅抛光片上的外延,器件工艺过程中的埋层外延,以及功率器件Cool MOS中的外延等。同时, 晶睿电子会从事硅基GaN和SiC外延的研发和小批量生产。
晶睿电子项目为“老团队,新平台”,以张峰博士为首的核心技术团队,是 国内最早从事半导体大硅片技术攻关的技术骨干,承接过一系列与大硅片有关的国家技术攻关项目,见证了中国大硅片生产技术的演进和发展 。该团队有丰富、成熟的大硅片产业化经验,行业上下游资源积淀深厚,对半导体以及大硅片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迭代路线有着清晰、深刻的理解。
4、公司通过参股投资晶睿电子布局半导体大硅片业务,此次投资契合民德电子的战略发展规划,有助于民德电子进一步深化半导体产业布局,从而延伸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增强公司产业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与晶睿电子发挥协同效应,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效率,从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9年华为实体名单事件以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共识。从上游的半导体材料、设备,到中游设计、制造及封测领域,都成为政策和资本培养与扶持的对象。
2020年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而目前我国半导体自给率仅36%,任重而道远。
综合各家机构研报的分析,可梳理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各大龙头:
{1}沪硅产业:国内半导体硅片龙头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大陆地区规模最大和技术最先进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也是我国大陆地区率先实现SOI硅片和300mm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公司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包括台积电、台联电、格罗方德、意法半导体、Towerjazz 等国际芯片厂商以及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长江存储、武汉新芯、长鑫存储、华润微等国内所有主要芯片制造企业,客户遍布北美、欧洲、中国、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
{2}南大光电:光刻胶国产替代龙头
半导体光刻胶目前国内自给率极低,供给端基本被日美企业垄断,行业前五市占率达87%。其中g线/i线光刻胶自给率约为20%,KrF光刻胶自给率不足5%,而ArF光刻胶完全依赖进口,对我国芯片制造形成“卡脖子”风险。公司继去年12月通过50nm闪存平台认证通过后,近日又再次获得55nm逻辑电路平台认证,成为国内通过产品验证的第一只国产ArF光刻胶,打破了国内先进光刻胶受制于人的局面。公司目前已完成两条光刻胶生产线的建设,预计未来光刻胶年产能达25吨(干式5吨和浸没式20吨)。
{3}华特气体:国内特种气体龙头企业
公司作为国内特种气体龙头企业, 已实现了高纯四氟化碳、高纯六氟乙烷、高纯八氟环丁烷、高纯三氟甲烷、稀混光刻气等 20 多个产品的国产替代。公司在集成电路领域,对 8 寸芯片厂商的覆盖率达 80%以上, 2020 年年内也已基本覆盖了内资 12 寸芯片厂商,同时有多个产品实现了 14 纳米先进工艺的批量工艺, 其中高纯三氟甲烷产品已进入台积电 7 纳米工艺的供应链体系,部分氟碳类产品已进入目前最为先进的 5 nm 工艺产线中。
{4}安集科技:国内抛光液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是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是国内抛光液龙头企业,主要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台积电、联电等。
{5}鼎龙股份:国内抛光垫产品和技术布局最完善的供应商
公司已通过 28nm 产品全制程验证并获得订单,市场布局方面已形成了北方(北京,天津) -武汉-合肥-上海(无锡) -重庆(成都) -广东-厦门的完整销售链体系,目前公司 CMP 抛光垫已全面进入国内主流晶圆厂的供应链体系,产品型号覆盖率接近 100%。受益于公司技术、市场布局等优势, 21 年抛光垫产品在多个客户开始稳步放量,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6}江丰电子:国产溅射靶材龙头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芯片用高纯溅射靶材生产商。公司主要产品为各种高纯溅射靶材,包括铝靶、钛靶、钽靶、钨钛靶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液晶面板、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的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用于制备电子薄膜材料。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平板显示器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高纯金属靶材领域,公司成功打破美国、日本跨国公司的垄断格局,填补了国内电子材料行业的空白。公司已经逐步建立了高品质、高纯度溅射靶材专业生产商的良好品牌形象。
{7}康强电子:国内半导体封装材料龙头
公司主营半导体封装材料行业。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引线框架生产企业,有32台高精度自动高速冲床、17条引线框架高速全自动选择性连续电镀生产线,连续多年在引线框架产量、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方面国内同行排名居前。
{8}北方华创:半导体国产设备龙头
公司多款产品如硅刻蚀机、金属刻蚀机、PVD/CVD/ALD、氧化扩散炉、清洗机均具备28nm国产替代的能力,主攻的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PVD、CVD)占半导体设备总体市场规模的近一半,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近年公司多款产品不断导入多个晶圆厂的产线,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
{9}中芯国际:大陆晶圆代工龙头
公司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产能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商。在技术领域,公司在大陆率先实现14nmFinFET量产,代表集成电路国产替代的最先进制造水平,并拥有24nmNAND、40nmCIS等特色工艺。在产能方面,公司目前有3个8英寸晶圆和4个12英寸晶圆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超过50万片/月。
{10}长电科技:国产半导体封测龙头
公司可为客户提供从设计仿真到中后道封测、系统级封测的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和全球第三大封测企业。
{11}兆易创新:存储&MCU双龙头
公司作为全球 NOR Flash 的龙头公司之一,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全球第三。 随着市场空间与市场份额的同步提升,公司的 NOR Flash销量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公司作为国内 MCU 市场的龙头公司,2020 年销售接近 2 亿颗, 2021 年公司业绩将伴随着工控等领域的快速放量,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12}景嘉微:GPU国产化龙头
公司图显、雷达产品主要应用于军事装备,在国内机载图显领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GPU芯片产品正由军用向信创及民用市场拓展。
{13}圣邦股份:模拟电路芯片龙头
公司作为国内模拟 IC 领先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公司致力于高品质、高性能模拟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营业务涵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迄今已拥有 25 大类、超过 1600 款在售产品,消费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
{14}斯达半导:IGBT龙头
公司深耕IGBT模块的研发和销售,作为国内IGBT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具备先进的模块设计及制造工艺,亦拥有自主研发设计的IGBT芯片和快恢复二极管芯片的能力。在IGBT模块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排名中,公司排名第7位,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1位,成为世界排名前十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市场优势地位显著。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观点整合梳理自各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不承诺投资收益,不作任何投资依据,投资者应自主作出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