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与国创中心合作 开放ARCFOX极狐平台

北汽蓝谷与国创中心合作 开放ARCFOX极狐平台,第1张

日前,北汽蓝谷与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ARCFOX αT打造世界级开源整车验证平台,并利用各自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领域实现优势互补。

这次签约意味着,ARCFOX αT所使用的整车平台BE21将向行业开放。BE21是北汽蓝谷与全球知名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联合打造的首款全冗余架构电动硬件平台。ARCFOX αT是该平台上的首款车型。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全冗余架构的BE21平台将向行业开放,实现开源整车验证,并吸引生态合作伙伴,充分调动优质资源,搭建资源共享的支撑体系。此举将打破汽车企业和用户的边界,主机厂和供应商的边界,为汽车产业创新技术、前沿零部件提供开放开源的实车搭载环境,服务创新链,支持产业链新技术验证和评价,实现一站验证、行业通用。

国创中心总经理原诚寅介绍说,“实车开源验证平台基于前瞻技术搭载验证、产品技术评估、关键技术研发、智能汽车车端前瞻技术自研、国产车规半导体器件上车5个业务方向,立足车规级、量产级设计标准,加速推进新技术量产上车应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必争之地,又是国内各大汽车企业的争锋之所在。国创中心将致力于真正实现产业技术自主掌握、科技成果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表示,北汽蓝谷将本着开放共享原则,BE21平台将面向全行业开放,进行新技术验证,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提升。该平台可为前瞻供应商提供“拎包入住”的便利条件,加速创新技术上车应用,帮助整车企业降低前瞻技术评价投入和风险,助力创新零部件企业压缩上车周期和成本。

国创中心是国企。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成立于2018年3月,是科技部推动建设的第二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是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标志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进入正式建设运营。

国创中心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共性需求,在汽车芯片、智能网联、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电驱动、混合动力、电子电控、整车集成、轻量化、前瞻技术等领域联合共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研发能力;为行业内提供“开放开源整车验证平台、前瞻技术检测评价平台、知识产权共享共用平台、孵化创投生态建设平台”的优质技术服务。

国创中心积极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生态圈,整合国内外各类资源,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及上下游、大中小各类企业积极性,采用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建立多元、跨界的合作体系,建立新能源汽车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9]2022年9月,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参观暨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办。

全球“缺芯”危机自去年年底爆发以来,至今仍在持续蔓延。

3月26日,蔚来 汽车 对外宣布,由于芯片短缺,公司决定自2021年3月29日起,将合肥江淮蔚来制造工厂暂停生产5个工作日。事实上,蔚来 汽车 对“缺芯”带来的影响也早有预估。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3月2日举行的蔚来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芯片对供应链的影响非常大,对蔚来二季度的 汽车 生产确实有一些影响,但是目前来看基本上还是能够满足正常的计划,不过还是有很高的风险。”

多家车企减产停工 芯片短缺影响多大?

4月1日,蔚来 汽车 公布2021年3月及一季度交付成绩。数据显示,蔚来3月交付7257台,创 历史 新高,同比增长373.4%。蔚来一季度共交付20060台,首次达成单季交付2万台,同时也完成了此前发布的20000-20500辆交付预期。虽然此次停产并未对蔚来一季度交付量产生影响,但受芯片短缺和电池供应限制,蔚来 汽车 月产1万辆的产能,目前仅能达到7500辆的月产,若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势必会严重影响蔚来 汽车 之后的交付。

据市场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统计,截至到2021年3月29日,全球共六家 汽车 制造商因芯片短缺而减产的 汽车 数量达到6.5万辆。截至目前,芯片短缺已致全球 汽车 市场累计减产115.7万辆。预计2021年全球 汽车 市场将因此减产超200万辆。

在蔚来发布停产公告的前两日,特斯拉宣布上调Model Y的起售价,这次涨幅,不仅是价格上的冲击,同时也暴露了在全球电动化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隐患”——芯片供应不足。

与此前中美贸易对抗,美国对华为进行芯片制裁不同,此次芯片危机是全球性的,不仅是中国车企受到影响,“缺芯”成了全球车企最真实的写照。此前福特、通用、本田、大众等车企均因芯片问题被迫减产,菲亚特克莱斯勒、日产、戴姆勒、斯巴鲁等多家车企被迫停产。缺芯原因很复杂,主要是上游产能不足、自然灾害以及供需时间错配。3月31日,IHS Markit数据显示,最近美国得州的暴雪及Renesas芯片厂火灾使得第二季度的 汽车 产量和第一季度一样受到全球缺芯的影响,半导体供应可能要到第四季度才稳定下来。

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

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关键部件,也是我国 科技 发展的短板。随着新产业生态的到来,我国 汽车 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拓展,尤其是智能化、电动化、自动驾驶的蓬勃兴起,导致车载芯片的用量也越来越高,对芯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芯片的开发研制,不仅是一轮新的变革,也是技术水平和供应链的较量。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芯片公司大部分在欧美,其中欧洲企业占比约37%,美国企业占比约30%,日本企业占比约25%。在全球20家顶级 汽车 半导体公司中,只有一家是中国公司。

如果不是这次“缺芯”浪潮来势汹汹,恐怕很少会有车企想到会被芯片“逼”到停产这一步。根据国创中心的数据,国内85%以上的 汽车 半导体都依赖于进口,几乎没有本土自研芯片,这表明我国在芯片供应链上有着极大的不稳定性。

“2020年全球 汽车 芯片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而我国自主 汽车 芯片产业规模仅约为70亿元,占比小于2.5%,且主要分散在低附加值和低可靠性领域。在新能源三电系统、底盘电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开发及主要芯片生产被国外企业垄断。”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十四五会议上表示。

面对“缺芯”,蔚来也并非坐以待毙。自2020年四季度开始,蔚来团队就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一起,调整供应情况,甚至和生产芯片的公司都有直接的接触,以打通整个芯片的供应链。李斌还曾表示,“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并不难,比手机芯片容易。”由此来看,芯片的短缺,也让蔚来 汽车 在研发上面动了心思。

除此之外,还有五菱表示将组建TDC芯片国产化工作小组,上汽乘用车也宣布与智能 汽车 芯片企业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此前长城 汽车 也宣布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确认对地平线进行战略投资,正式进军芯片产业。

在众多车企中,已经实现自给自足的比亚迪就显得格格不入。2005年,比亚迪就开始着手研制芯片,当时市场不看好的声音比比皆是。不少资深的 汽车 分析师都表示,“在今后五六年内,如果比亚迪放弃电动车项目完全在情理之中”。而现在,比亚迪的车硅级IGBT芯片比现在主流车载芯片还要先进。

目前,我国已将芯片产业作为未来重点扶持对象,尽管不少企业已经入局,但我国在芯片制造领域仍存在较大短板,长久依赖国外厂商,导致自主研发难度较高,许多技术短期内仍无法形成突破,这也是当前芯片国产化的困局。而无论材料断供还是技术短板,解决芯片短缺问题仍需要一段时间,究竟谁会率先完成自救,还需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27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