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管理风险案例分析介绍

资金管理风险案例分析介绍,第1张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血液,资金风险管理也是企业 财务管理 的重点内容之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资金管理风险案例分析,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资金管理风险案例分析篇1

近年来,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众多贪污、挪用等经济案件,在互联网上,更是可以搜索到涉案金额达百万、千万甚至近两亿元的大案。很多人在锒铛入狱的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令人扼腕叹息,痛心不已。但追根溯源,这些案例,其实都与单位内部控制失灵有关。现代审计理论提出,审计工作重点应由先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服务为主,促使审计对象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经济运行安全。为此,本文剖析了内部控制失灵案例的种种表现和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降低内部控制风险的具体 措施 。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失灵的表现形式

(一)现金收入延期或没有入账

1是不打字据收取现金

这种手法是相关人员收取现金,不出具任何凭证给对方,趁机挪用或中饱私囊,或者是直接收进集体小金库。特别是在商业门面、仓库、住房等租金,以及商业回扣、废品废材销售、部分行政事业性服务费等款项的收取方面,发生的经济案例司空见惯。如1991-1994年,原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户政科长李某某贪污挪用百万巨款,其中5。5万元外卖户口款,就以没有开 收据 形式贪污。

2是开具白条收取现金

所谓白条,是指非财政或税务部门监制的收入凭证,至少也不是单位统一印制的资金收入凭证。最简单的就是白纸一张,内容随意写就。其实,这同不打收据实质上没有多大差异,收入极有可能被挪用贪污,或放进小金库。这样的的案例也是难以胜数。如某单位违反财政性资金收支两条线和票据管理规定,使用从市场购买的收款收据,收取复印费4000多元,直接购买年货发给工作人员。

3是隐匿销毁收入凭证

有的当事人当时按照制度规定,开具了发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等正式凭证,私下里却瞒天过海,隐匿甚至销毁部分凭证,以达侵占集体资产目的。如某市中医院财务科女收款员张某,在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采取隐匿业务收入日报表等办法,先后截留医疗业务收入26万余元。除个人作案外,也有的集体单位为了能够支付一些非正常的开支,故意让一部分资金体外循环。

4是提现少入或不入账

有的出纳从银行提取现金不记账,月末却以所谓的“未达账项”形式,挪用现金。有些表现得稍微隐蔽一些,一是利用银行管理疏忽,另行购买一本支票,专门用于作案二是只让部分资金入账,比如实际提取3万元,移动一下支票存根金额小数点,入账金额就变成了3000元同时月末编造虚假银行对账单,蒙蔽总账会计。某市农林局女出纳吴某2002年10月至2004年7月,曾以此手法挪用公款263万元,最终110万元无法归还。

(二)非法支付或转移货币资金

1是暗渡陈仓转移资金

将款项转移到预定账号,套取资金。如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小会计、自诩“国内首富”的卞某,多次采用做假账等手段将近2亿元“掉包”给多家私人企业使用,从中取得现金回报。

2是同一事项重复报支

同一事项重复报支形式主要有二:一是利用现金、银行存款两种不同的支付方式作案。某单位出纳根据要求购买某一物品的文件通知,通过银行,信汇款项,直接列支处理。数月后收到了正式发票,出纳人员再次作了现金报销处理。二是一张单据两次列支。已报销单据,大都审批手续完备,拿来重报,只存在审批时间上的障碍。特别是有些定额发票,大多没有载明开票时间,风险性更大。某市中医院张某,就曾利用被其截留的预交押金单,重新报支21万元,贪为己有。

3是篡改增大报销金额

篡改单据,增大报销金额,主要利用总账会计与本单位办公地点分离,领导一时“管不到”和总账会计“不知情”之漏洞进行作案。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报账员张某某,1999年至2008年,通过涂改报销凭证数据,把发票的数额扩大等方式,贪污公款近1000万元。几百元的单据,她拿给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在原数据前再加上两位数,就变成了几万元原本单位负责人已经签过的报销单据在其涂改后,报销数额就变了原来的几倍或者几十倍,然后到区会计核算中心套取现金。

4是摹仿他人签字报销

有的人直接摹仿领导笔迹,在虚开发票、假发票、捏造事实的自制单据上签字审批,然后拿去进行报销。由于经过潜心研究和多次练习,伪造的笔迹可能较为逼真,难以辩别。如原三门峡市扶贫基金会出纳郭某某,1993年至2001年间,虚开票据并摹仿签名,以支付房租、会议费等名义,贪污公款11万元。

(三)团伙合谋作案侵占公款

一个单位由于存在内部牵制,一般单个人作案容易防范和发现。但如果是团伙作案,多人共同参与,牵制就会失灵。这是因为关键岗位的员工长时间在一起工作,没有适时实施轮换,导致既得利益集团得以形成。例如,甘肃省嘉峪关市关城文物管理所包括会计、售票员和票据管理员在内的5名女职工,在2001年4月到2005年10月,采用少填出库单、多发门票、事后做假账等手段共同作案,截留、贪污门票款1070多万元。

(四)利用领导权力侵吞公款

近年来,一些单位领导干部利用手中之权,职务之便,大肆贪污、挪用公款,甚至直接指使会计人员编造假工资单、假材料单等单据。例如,广东省东莞市某镇长李某某,贪污、挪用1。1亿元,用于澳门赌博原重庆经济开发区主任唐文峰自1997年至2008年挪用公款2。18亿元。这些“一把手”、“一支笔”手握重权,作奸犯科,下属人员往往很难阻止,即使有内控制度,也可能是摆设。

二、货币资金内控失灵的原因

(一)个人思想道德滑坡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引进国门,一些人表现为心理失衡,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物质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有的因为江湖义气,一诺千金,挪用公款有的因为手头拮据,爱慕虚荣,监守自盗有的甚至包养情妇,挥霍公款有的沉迷赌场,埋头股海,直至东窗事发,身败名裂。此外,有的人本来生活非常优裕,却不可思议,鬼使神差般走上犯罪道路。这些直接经手现金,或掌管资金大权的人,早已成了“高危人群”。

(二)牵制稽查机制不全

一是因为基本没有制度,导致案例发生。如某镇巨额招商引资资金,任由张某支配使用,既无须集体讨论,也无任何制度约束,最终为其挪用1700万元资金去澳门豪赌,大开方便之门。重庆市潼南县原清退办发生了挪用百万公款抄股案,重要原因是该办谷某一人身兼领导、出纳、总账会计三职。二是虽有内部制度,却形成虚设。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生近两亿元经济大案,就是因为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地进行监管。

(三)内部会计技术落后

有一道程序出了问题后,如果后续控制到位,也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情况进一步恶化。部分案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不少相关监管人员工作能力不强,会计专业技术欠佳,没有从蛛丝马迹中早早发现问题。如某市中医院总账会计平时没有登记客户押金往来明细账,余额出现了反常的负数,却熟视无睹同时对票据管理粗心大意,集体收入流进他人腰包,还蒙在鼓里有的总账会计未关注作废支票的去向,并与银行对账,致使银行资金被掏空。

(四)单位领导重视不够

一个单位发生贪污、挪用案件,“一把手”实难辞其咎。有的领导认为财务工作,非本单位主要工作,对上级也出不了成绩,所以关心不多,警惕性不高。特别是任用的关键岗位上的“守门员”不很精干,最后出了安全事故。还有的领导对下级部门,约束不力,致使个别“一把手”长期在赌场潇洒纵横,挥霍国家资财。

三、降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风险的对策

大多犯罪分子采用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和有多巧妙。只要控制到位完全能够避免。国法不可侵,审计是盾牌,如能制贪渎,岂在多刑杀?本文认为,应以人为本,积极预防,降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风险:

(一)一把手重视内控建设

常言道,“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事实上只要领导高度关心和支持,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私营企业发生的类似案例非常罕见,是因为老板深知资金管理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前国家朱镕基也曾告诫,当好领导,必须“用好人,理好财”。所以,领导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职责,慎重选拔财务人员,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努力防范风险。

(二)健全牵制稽查制度

以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指导具体的内控工作,要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管理规范,实行职责分开行政事业单位应对社会全面公开收费标准和所用票据,防止白条和不开收据行为发生健全登记明细账,定期与客户核对往来款对单位重大资金支付,实行领导集体讨论和审批签名制度,有效约束“一把手”,防止豪赌高官再现。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熟悉下级单位人事和工作内容的优势,积极开展稽查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使一些心存不良动机的人杜绝邪念,悬崖勒马。

(三)规范各类票据管理

货币资金收取本身离不开各类票据,加强票据管理同时就是把好资金进口关。一是实行票据专人管理,统一购领、限量发放、定期缴销。。使票据管理、开票收款和总账核对(核对开票收入是否入账)“三权分立”。二是通过健全会计记录,监督票据连续使用。会计记账凭证摘要栏登记票据号码。三是规范支票使用管理。印鉴保管者,备查登记所购银行支票开具支票时,存根金额大写处理定期同银行核对收支情况。如果银行账号比较多,出纳应汇总编报货币资金收支结存日报表。

(四)加强人员培训轮岗

在慎重选配会计人员同时,还需要加强思想 教育 和业务培训。因为一些人的坏思想一旦形成,就不会按正常牌理出牌,令人防不胜防。要有计划加强外部培训,并提倡自学,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要注意吸取外单位的管理 经验 和案例教训,创新控制管理,不断升级“防火墙”。此外,还应适时实施轮岗。各单位之间会计轮岗,可以取长补短,也有助于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形成和团伙作案。

(五)健全集中核算内控机制

目前各地纷纷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会计中心等等机构,这些机构由于办公地点与服务对象相互分离,如果监管不严,极易出现问题。深圳报账员张某贪污挪用千万,福田区会计核算中心监督不严是重要原因。为此,必须未雨绸缪,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集中核算规模不宜太大。一些地方县市的会计核算中心,看起来很象会计工厂,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的会计凭证和账簿,很难保证没有风险。每名总账会计记账量也不宜过多,否则穷于应付,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查找问题。其次,必须加强服务双方的联系,让会计熟悉对方工作内容,尽量克服集中核算的弊端,提高服务和监督水平。最后,负责人应对本单位上个月已装订的会计凭证进行“二次审核”,鉴定本人审批签名的真实性,防范他人篡改票据和摹仿签字报销行为。即使笔迹仿冒得很逼真,也能通过回忆事项的真实性来甄别。李鬼让真李逵来对付,必能取得绝对的效果。

资金管理风险案例分析篇2

在20世纪末期,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而快速的变化,汽车产业的竞争早已越 出国 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产逐年上升,占整个汽车工业总资产的比例也由2002年的5%左右跃升至2006年的35%左右。当前,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整个汽车工业中上游产业,它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球市场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散乱,产业集中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既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也缺乏研发能力,根本无法研制出先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诸如低效率的结构性等问题不但妨碍了中国的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整车制造行业产生了相当的牵制。

随着整车企业竞争压力的加剧,竞争压力也随之传递到零部件企业,要想治理好零部件行业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使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做大规模则必须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所以人们开始强调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核心竞争能力、强调集团化管理,通过兼并重组组建企业集团一直以来是汽车零部件 企业管理 者关注的焦点,未来将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宏观政策引导下,实行同行业联合重组或者不同行业之间进行并购,尽可能地实现市场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从而达到做大规模与外资企业抗衡的目的。总而言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实现跨越性的飞跃,只有通过组织创新寻求发展、通过管理创新迎合市场、通过国际合作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得到更快的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诞生于1988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中信兴业投资控股的合资企业,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汽车铝合金轮毂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开拓创新,以技术为核心、视质量为生命、奉客户为上帝,凭借大量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在铝合金轮毂领域迅速崛起,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2004年以来,随着戴卡集团公司的组建,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翻了几倍,一跃成为一个年产1500万只轮毂的世界级铝合金轮毂制造基地,目前公司总销量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全球前三位。

企业集团是企业间以各种形式的资源有机结合为统一战略整体的组织行为,它促使产业中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关系发生改变。因而,企业资源配置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本文充分分析了戴卡集团所处的国内、外大环境,深入研究了戴卡公司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五大竞争优势,以少量资金及品牌资产先后入股了十几家轮毂生产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战略,并探索出了特有的集团公司经营模式--“本部核心+制造基地”。集团公司本部作为同步开发商(WSD),是该模式的核心部分,承担了产品设计、模具开发、样品试制等同步开发功能和25%产品的生产制造,各制造基地作为公司的OEM制造商,则承担了75%的产品生产制造。各制造基地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制造,向集团本部供货。集团本部承担制造检验、质量保证,以及市场服务职责,并将制造基地和自身生产的产品一起向整车厂进行品牌销售,提供系统供货服务。在集团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戴卡集团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集团管理原则--“五个统一原则”,即:

统一产品开发:集团公司本部负责产品开发阶段的全部工作,包括产品质量的前期策划、工程图纸的设计、模具的制造,各制造基地仅负责按照集团本部分配的订单计划进行生产。统一品牌:各制造基地生产的产品都必须统一使用“戴卡”商标,并在每件产品上永久标注“Dicastal”标识。统一技术质量管理:各制造基地需要按照集团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集团的《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的管理,方能进行批量生产,各制造基地全面接受集团技术质量部的管理。在产品技术标准上必须要满足集团的全部技术标准要求。统一销售:各制造基地所生产的产品全部由集团统一销售及进行售后服务,各制造基地不得自行销售产品。统一生产计划指挥安排:制造基地按照集团下发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计划的按时完成。在产品的包装方式、发运等物流系统上,制造基地要按照集团的统一要求进行。

通过“本部核心+制造基地”的集团经营模式,戴卡集团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带来的风险,整合了国内汽车铝合金轮毂资源、接管了市场、加快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并最终达到迅速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同时我们看到,在企业集团组建、运营背后实际上是一整套管理思路与方式的运作。对于组建企业集团来说,培养管理能力比培养资本实力更重要,具备组建整合水平比具备企业规模更重要,企业集团组建的意义就在于:优势企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扩大资本规模,增强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因而这种方式被公认为是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但是在集团组建、运营过程中,必须加强集团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 企业 文化 、人力资本、战略、财务等建设。对于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来说,规模扩张是较容易的,但管理水平的培养是相对困难的,因此,在集团组建过程中培养出色的管理能力是戴卡公司管理创新的一大亮点。

通过对中信戴卡集团案例的深入研究表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佼佼者,现在正是快速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增加产能,与世界顶级对手同台竞技的时刻。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8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收购、重组意向,并且他们有的欠缺资金,有的欠缺经验。那么,希望通过分析戴卡集团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给国内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资金管理风险案例分析篇3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1995年60%以上跌至2007年的12%!

10年前,摩托罗拉还一直是引领尖端技术和卓越典范的代表,享有着全球最受尊敬公司之一的尊崇地位。它一度前无古人地每隔10年便开创一个工业领域,有的10年还开创两个。成立80年来,发明过车载收音机、彩电显像管、全晶体管彩色电视机、半导体微处理器、对讲机、寻呼机、大哥大(蜂窝电话)以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先后开创了汽车电子、晶体管彩电、集群通信、半导体、移动通信、手机等多个产业,并长时间在各个领域中找不到对手。

但是这样一家有着煊赫历史的企业,在2003年手机的品牌竞争力排在第一位,2004年被诺基亚超过排在了第二位,而到了2005年,则又被三星超过,排到了第三位。

而在2008年5月,市场调研厂商IDC和战略分析公司StrategyAnalytics表示,摩托罗拉可能在2008年底之前失去北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摩托罗拉的当季报也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下降39%,手机部门亏损4。1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增加了80%。

败于“铱星计划”

为了夺得对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主动权,并实现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无线手机通信,以摩托罗拉为首的美国一些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于1987年提出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星座系统——铱星。

铱星系统技术上的先进性在目前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铱星系统卫星之间可通过星际链路直接传送信息,这使得铱星系统用户可以不依赖地面网而直接通信,但这也恰恰造成了系统风险大、成本过高、维护成本相对于地面也高出许多。整个卫星系统的维护费一年就需几亿美元之巨。

谁也不能否认铱星的高科技含量,但用66颗高技术卫星 编织 起来的世纪末科技童话在商用之初却将自己定位在了“贵族科技”。铱星手机价格每部高达3000美元,加上高昂的通话费用,它开业的前两个季度,在全球只发展了1万用户,这使得铱星公司前两个季度的亏损即达10亿美元。尽管铱星手机后来降低了收费,但仍未能扭转颓势。

营销战略失误

——迷失了产品开发方向。不考虑手机的细分发展,3年时间仅依赖V3一个机型。没有人会否认V3作为一款经典手机的地位,正是依靠V3,摩托罗拉2005年全年利润提高了102%,手机发货量增长40%,摩托罗拉品牌也重焕生机。尽管V3让摩托罗拉重新复苏,更让摩托罗拉看到了夺回市场老大的希望。然而,摩托罗拉过分陶醉于V3带来的市场成功。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05年以前是明星机型的天下,一款明星手机平均可以畅销2-3年,而过了2005年,手机市场已成了细分市场的天下,手机行业已经朝着智能化、专业拍照、娱乐等方向极度细分,而摩托罗拉似乎对此视而不见。在中国市场,2007年摩托罗拉仅仅推出13款新机型,而其竞争对手三星推出了54款机型,诺基亚也有37款。

——价格跳水快,自毁品牌形象。在新品跟不上的情况下,降价成了摩托罗拉提高销量不得不采取的手段。许多摩托罗拉的忠实用户把摩托罗拉的手机称为“(价格)跳水冠军”。以V3为例,从刚上市时的6000多元的高端时尚机型跌入4000多元的白领消费群,再到2000多元的普通时尚消费群,直到停产前的1200多元。短期的大幅降价让不少高端用户无法接受,同时也对V3的定位产生了质疑,后果就是对摩托罗拉品牌彻底失去信任。

——推广没有突出卖点的产品。手机消费者在手机厂商的培育和自发发展下,需求变化日益飘忽不定。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外观方面,苛刻的消费者更多地开始关注手机的配置、功能特色等内在技术因素。以技术见长的摩托罗拉本不应在技术方面让消费者失望,但是现实还是让消费者失望了。从手机零售卖场那些列出来的一目了然的参数中,摩托罗拉的像素、屏幕分辨率、内存几乎都落后于诺基亚等竞争对手的同类机型。自从推出V3之后,摩托罗拉发布的绝大部分新品手机无论是U系还是L系,甚至是K系就再也抹不去V3的影子,尤其是其金属激光蚀刻键盘设计。V3的键盘设计的确是经典,但再经典的东西被反反复复无数次拿出来用,也会引起消费者的视觉疲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对于那些换机用户。

组织结构不能支持战略的发展需要

摩托罗拉是一个很重视产品规划的公司,此前摩托罗拉每开发一款新产品,通常先提前数月预测消费趋势。但在快速升级换代的手机行业中,制造商们试图提前数月预测消费者需求是非常困难的。

再加上摩托罗拉是一家技术主导型的公司,工程师文化非常浓厚,这种公司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唯“技术论”,从而导致摩托罗拉虽然有市场部门专门负责收集消费者需求的信息,但在技术导向型的企业文化里,消费者的需求很难被研发部门真正倾听,研发部门更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在那些复杂系统的开发上,从而导致研发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另外,摩托罗拉内部产品规划战略上的不统一、不稳定,还使得上游的元器件采购成本一直降不下来,摩托罗拉每一个型号都有一个全新的平台,平台之间大多不通用,这就带来生产、采购、规划上的难度。对于全球顶级通信设备商而言,同时运营好系统设备和手机终端两块业务,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摩托罗拉资深副总裁吉尔莫曾说:“摩托罗拉内部有一种亟须改变的‘孤岛传统’,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此迅捷,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苛刻,现在你需要成为整个反应系统的一个环节。”

滥用福利

当外部环境使得摩托罗拉进入战略收缩期,赢利空间不再,高福利的企业传统便有些不合时宜。

据了解,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每年的薪资福利调整前,都对市场价格因素及相关的、有代表性企业的薪资福利状况进行比较调查,以便使公司在制定薪资福利政策时,与 其它 企业相比能保持优势和具有竞争力。摩托罗拉员工享受政府规定的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障。在中国,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班车,并成为向员工提供住房的外资企业之一。

猜你喜欢:

1. 风险管理成功案例

2. 风险管理论文案例分析

3. 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

4. 6个管理学成功案例分析

5. 财务管理论文案例分析

1、第一大进口工业品是集成电路。2016年进口了2271亿美元,占了整个工业品进口总额的19.3%。

2016年,中国第一大半导体公司海思半导体销售额为303亿人民币,按照6.9的汇率,43.9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公司英特尔营收为549.8亿美元,相差12.5倍。

当然,海思是纯设计公司,没有工厂,和英特尔这种设计+制造的IDM比不公平,那么我们就把海思和世界纯IC设计第一名高通比较,高通2016年营收为154亿美元,是海思的3.51倍。

实际上,海思的芯片设计还是基于ARM的架构,中国真正算得上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龙芯,2015年销售收入只有1亿人民币,和英特尔是1000倍以上的差距。

芯片制造领域,中国第一大制造商中芯国际2016年销售额为29亿美元,世界第一大制造商台积电2016年销售额创纪录为297.65亿美元,差距为10倍。

我们再看看上游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半导体生产设备不只是用来生产电子产品用的芯片,我们的LED灯,太阳能产业同样也需要。

全球第一大企业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2014年营收79.4亿美元,而中国的龙头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两大研究所四十五所+四十八所加起来营收为8.09亿人民币,相差63倍(2014年汇率按照6.4)。坏消息是半导体生产设备我国世界市场占有率只有1%。

好消息是半导体生产设备世界上的主要玩家也就是美国,日本,荷兰三家,其他国家都是渣渣,我国努把力就可以混到世界第四。

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在芯片设计这个环节,我们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3.5倍。

到了芯片制造这个环节,我们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10倍。

到了芯片生产设备这个环节,我们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63倍。

这说明什么呢,只有我们的下游国产需求方强大了,才能带动上游的发展。

2、中国进口的第二大工业品是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2016年进口746.1亿美元,占工业品进口的6.34%

我们就查世界五百强数据,2016年财富世界五百强公布世界营收最高的汽车公司德国大众营收为2366亿美元,世界第二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收入为2365.9亿美元,几乎不相上下。然而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汽集团收入是多少呢?1066.8亿美元。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2.22倍。

我们再看下汽车零部件,2016年按照福布斯的世界汽车零部件厂家百强榜,世界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德国博世集团,营收448.25亿美元。

全球汽车零部件前100名只有两家中国公司,还有一家是中信戴卡,营收24.3亿美元,和第一名的差距是18.45倍。

3、我们进口的第三大工业品是仪器仪表,2016年总共进口449.6亿美元,我国尤其是科研领域,非常依赖从国外进口高端科研设备,虽然国产仪器仪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总体来说差距仍然非常大,例如基本上实验室的高端科研仪器还是依赖进口。

2016年我国仪器仪表整个行业的营收才9355.4亿元,而进口就有3000亿人民币以上,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4、我们进口的第四大工业品是初级形状塑料,2016年进口413.2亿美元,这个可能是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初级形状的塑料包括各种以聚开头的化工品,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等等。

初级形状塑料里面有没有高科技产品呢,当然有,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个低端的工业产品。

2016年我国进口了2570万吨的初级塑料,其中聚乙烯994.3万吨,那么聚乙烯产品我国是从哪些国家进口呢,是以中东及东南亚国家为主,其中伊朗占比28%位居首位,沙特占比26%,位居第二,阿联酋占比18%,位居第三,接下来是新加坡,泰国,卡塔尔,基本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5、显示面板是我国进口第五大工业品,2016年进口总额为318.5亿美元,由于前面的初级形状塑料和仪器仪表都是个大类,所以也可以说液晶显示面板是我国进口的第三大工业品。

2016年我国第一大龙头企业京东方营收是688亿人民币。

2016年世界第一大显示企业三星显示的营收是1632亿人民币(按照韩元兑换人民币165的汇率),差距为2.37倍。

6、中国进口的第六大工业制品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2016年进口了278.3亿美元。

我们当年玩台式机的时候就在想,主机+显示器,就TM的机箱是国产的,从CPU,主板,硬盘,显卡,声卡,内存条全部是台湾或者外国的,这个今天有所好转,因为个人用的计算机销量在下滑,并且有的部件实现了国产化,例如显示器国产很多了,紫光和西部数据也成立合资公司了。国内也有例如长城科技公司,2016年营收691亿人民币。

实际上,今天大部分计算机整机和零部件生产都是在中国大陆进行,很多是台湾企业在大陆设的厂。

7、中国进口的第七大工业品是未锻轧的铜及铜材,2016年进口了263.8亿美元,不过这个主要是资源型的初级工业制品。

8、中国进口的第八大工业品是医药品,2016年进口了220.9亿美元,其实中国非常重视药物的国产化,因为保障14亿的人的健康并非小事,但是依然有药物需要依赖进口。

如果加上西药的原料,那么进口金额高达295.62亿美元,可以排在第六位

9、中国进口的第九大工业品是飞机和航空器,2016年进口203亿美元,我们为什么要自主研发ARJ21和C919,因为这是进口排在前十的工业品。

在民用航空领域,如果非要和波音和空客对比,我们大飞机是零。

不过2017年5月5日,大家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C919首飞。

10、中国进口的第十大工业品是电子元器件,2016年进口了200.1亿美元,这个大家可能有疑问了,为啥进口金额比我们感觉的要低?

我们用的手机里面最值钱的是各种集成电路(包括手机处理器,DRAM,闪存,基带芯片,功率放大器,数模转换,射频器件等等),例如让韩国三星和海力士利润暴涨的内存芯片,这个是算在集成电路进口里面;然后是显示面板很贵。

我们对比下日本六大电子零部件企业之一的村田制作所,2017年预计营收为12250亿日元,大约752亿人民币,差距在26倍。

11、中国进口的第十一大工业品是医疗器械,2016年进口184.05亿美元。

中国进口的第十二大工业品是钢材,没错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依然有部分钢材需要进口,2016年进口131.5亿美元,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汽车用的钢板进口的比较多,主要是有些在华外资车企也有固定的国外供应商。

另外还有农业机械,2016年我们进口了进口了120.78亿美元。

基本上,中国进口比较多的工业品,主要就是这13类,其他还有天然和合成橡胶87.1亿美元,其中合成橡胶有部分是高端产品。

这些产业目前升级情况如何呢?

1、毫无疑问国家最重视的是金额最高,占了工业品进口五分之一的集成电路。这个产业伴随着中国下游电子品牌的崛起,已经开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当然由于基数太低,落后会是长期现象,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我会写专文介绍。

2、汽车和零部件产业我不太担心,未来十年是中国自主品牌大逆袭的十年,国产零部件产业也必然随着自主品牌崛起,今年一季度国产汽车零部件公司业绩全部在猛涨。

3、同样受到国产电子品牌的带动,国产面板份额在飙升,而液晶面板的进口正在迅速下降,2012年顶峰的超过500亿美元,2016年已经下降到318亿美元,京东方净利润在连创新高

4、航空器大家也知道,ARJ21已经商用,C919也在试飞了,未来五年可以商用。未来是可以预期的,但是这个产业和集成电路一样,要做好10年,20年长期竞争的准备。

5、电子零部件产业,我国由于下游品牌的崛起,带动国产电子元器件在以20%的速度增长,平均四年翻一倍,但是这个产业同样基数低,还需要时间,这个我也会花时间写。

6、仪器仪表,大家都知道,我国科研仪器高度依赖进口,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公司的总收入才9355.4亿,而进口高达450亿美元,超过3000亿人民币,2016年我国仪器仪表公司收入增长为9.1%,利润增长8.2%,而进口下降了1.13%,形势是在向好的一面发展,但是差距还非常大,进口替代的空间广阔。

7、医药品工业,我国2016年国产医药制造业的企业收入为2.806万亿人民币,增长为9.7%,利润增幅更高达13.9%,而进口医药品+原料为超过290亿美元,增长为1.92%,国产的增长快于进口,也处于进口替代提升的趋势。

8、医疗器械2016年我国市场规模为3700亿人民币,增长20.1%,而2016年进口为184亿美元,增长为6.28%,进口的增长慢于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说明进口替代也在进行中。

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及其零部件),2016年我国出口高达1374亿美元,下降9.8%,进口为273.8亿美元,下降1%左右。巨额顺差。

10、还有钢材,我国2016年钢材产量超过11亿吨,而进口只有1300多万吨,主要来自日本,韩国等,进口依赖度只有1%,而日韩的进口,很多也是用于在华车企用钢。

11:、国产农机,2016年中国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7.7%,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4516.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8%。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24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51亿元,增幅仅为1.39%。

农机在去年是属于不景气的,表现为利润增长慢,但是收入增长仍然有5.8%,相比下农机进口金额去年下滑了7.6%,仍然在不断进行进口替代。

当然还是那句话,差距还是很大,体现高端产品需要进口。

除了这些进口工业品大类外,我国还进口了很多初级工业品,例如2016年进口纸浆122.4亿美元,纺织纱线和织物167.4亿美元,矿物肥料和化肥24.1亿美元等等,这些初级工业制品,很多是来自资源国家的初级工业工厂的产出,我国进口是合理的,中国的发展还是要让世界雨露均沾比较好,这也是中华文明实现和谐世界人类大同应该有的理念。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27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