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杉资本

什么是红杉资本,第1张

红杉资本于197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 。红杉作为第一家机构投资人投资了如Apple,Google,Cisco,Oracle,Yahoo,LinkedIn等众多创新型公司。

红杉资本于197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红杉资本始终致力于帮助创业者成就基业常青的伟大公司,为成员企业带来全球资源和历史经验。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是2005年9月由沈南鹏与红杉资本共同创办。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专注于科技/传媒、医疗健康、消费品/服务、工业科技四个方向的投资机遇。自2005年9月创立以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了500余家企业。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投资组合包括京东商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今日头条,摩拜单车,饿了么,滴滴出行,爱奇艺,蔚来汽车,新浪,360,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瓜子/车好多,酒仙网,

一下科技,华大基因,贝达药业,诺亚财富,中通快递,再鼎医药,药明生物,中持水务,中曼石油,DJI大疆创新,威马汽车,运满满&货车帮,英雄互娱,找钢网,优客工场,VIPKID,斗鱼,蜜芽宝贝,安能物流,达达-京东到家,依图科技。

扩展资料:

红杉资本与半导体产业渊源颇深,并且很早就意识到芯片在科技产业中的重要性。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早年就职于仙童半导体公司,离开之后,他创办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可以说,在他职业生涯的前半部分,始终专注在半导体产业。

1972年,当他创办红杉资本开启投资之旅后,很快挖掘出了一批当时潜力巨大的芯片领域初创企业,并帮助这些公司实现长远发展。

例如上世纪90年代,在 NVIDIA 第一代GPU发布之前,红杉资本就对其进行了投资,GPU的发布极大地推动了PC游戏市场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并彻底改变了并行计算。目前,NVIDIA 公司已经是全球视觉计算技术的行业领袖。

此外,红杉资本投资的世界上第一个可编程芯片公司 BarefootNetworks 在2016年同时接受了来自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杉资本

最近,半导体巨头高管接连跳槽。短短时间内,英特尔接连挖走了苹果Mac系列架构总监Jeff Wilcox、AMD首席独立GPU架构师Rohit Verma、美光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等高管。

此外,在苹果工作了近三年的高级工程师Mike Filippo已入职微软担任首席架构师,负责Azure服务器芯片的开发。

半导体领域又开始了一轮高管跳槽潮。

我们先来看看被挖角的苹果架构总监Jeff Wilcox。这次英特尔从苹果挖来的是其M1芯片产品的总设计师,他从2013年就加入苹果,迄今为止已经在苹果有9年的工作经验。

在Jeff Wilcox工作的九年时间里,他负责过苹果T2安全芯片以及M1系列处理器的开发,在他的带领下,苹果电脑芯片实现了历代提升和革新,简单来说,Jeff Wilcox是苹果芯片,甚至可以说是苹果电脑幕后的技术支柱。

但我们仔细看Jeff Wilcox的履历,Jeff Wilcox最早在英特尔工作,当了三年的PC芯片组领导架构师,之后被苹果挖走。因此,很多人对Jeff Wilcox的跳槽评价为是一种“回归”。

实际上,同样被英特尔挖走的AMD首席独立GPU架构师Rohit Verma也曾在英特尔工作,本次也是“二进宫”。1999-2013年期间,他在英特尔担任首席SoC架构师14年之久。

自2013年加入AMD工作后,在其八年的职业生涯中从事的项目涵盖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独立显卡以及涉及CPU、GPU、结构、电源管理和安全性更广泛的SoC架构设计。

有趣的是,Verma与现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 Pat Gelsinger 的生涯重叠度相当高。1979年,18岁的Gelsinger加入英特尔担任质量控制技术员。当 Verma 于 1999 年在英特尔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时,Gelsinger 已担任英特尔台式机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并于 2001 年成为英特尔的首位CTO。

可以看出,在最近的高管离职中,被英特尔收入囊中的高管与英特尔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2021年Pat Gelsinger作为新任CEO重返英特尔,英特尔便开启了进击的时期,频频从其他公司挖角大牛,尤其是曾经与其共事过的“老团队”。

在Linkedin上,Rohit Verma也发消息称,对自己重返英特尔感到兴奋。

除去“回归”本家外,公司未来规划的变动释放出的机会也成为吸引高管的重要原因。

微软正在加速布局云计算服务器和Surface设备开发定制芯片,在其招聘岗位中放出了SoC架构总监的招聘信息。

在苹果工作近三年的Mike Filippo入职微软,担任首席架构师,负责Azure服务器芯片的开发。

我们翻阅Mike Filippo的履历。在其加入苹果前,他在ARM担任首席CPU架构师、首席系统架构师和ARM Fellow,负责开发Cortex-A76、Cortex-A72、Cortex-A57以及即将推出的7nm+和5nm芯片,他还在AMD和英特尔分别工作了8年、5年。

实际上,除了公司高管,半导体领域曾因布局元宇宙而掀起过挖人浪潮。

微软的AR团队,在过去的一年里也流失了100余名员工,他们当中约70人原属于HoloLens团队,其中又有40人跳槽到Meta,包括前HoloLens用户反馈主管查理·汉(Charlie Han)、前HoloLens演示团队成员约什·米勒(Josh Miller)等。

苹果也是被挖角的重点地区,接连失去M1处理器研发高管、自动驾驶 汽车 团队高管、甚至在2021年被Meta挖走100多名前苹果员工。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避免被Meta等竞争公司抢走更多人才,苹果公司向部分工程师和软件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笔股票福利。这笔额外收入的金额从5万至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114万元)不等,它们将以限制性股票形式发放,限制期为4年。苹果借此希望减少资深员工跳槽。

在谷歌,如何留住员工成了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每周高管会议的讨论议题。同时,谷歌还开始向员工提供额外的股票奖励,避免人才被人挖走。

但有时候钞能力不是万能的,至少对于高管来说并不是。前英特尔硬件负责人和首席工程师Venkata Renduchintala博士在宣布离职前,其年度总薪酬约为2688万美元,是英特尔公司内部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

在英特尔的官方公告中,由于Renduchintala领导的TSCG小组将拆分为5个小组,小组领导者直接向CEO汇报工作,这些变化使得Renduchintala离职。

此前,谷歌副总裁苏罗吉特就离职去了最大的虚拟货币交易公司Coinbase,成为该公司的首席产品官。目前Coinbase上市,苏罗吉特在该公司的股权价值已超过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亿元)。

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说,高管的多次跳槽算不上是一件坏事。

当年的仙童“八叛徒”,在离开仙童后,诺伊斯带着戈登·摩尔与工艺开发专家安迪·格鲁夫创立了英特尔;仙童销售部门主任杰里·桑德斯带着几名员工创立了AMD半导体公司;克莱纳创办了 KPCB 风险投资;瓦伦丁创立了国家半导体公司,之后又成立了红杉资本。

在 1970 年前后的半导体浪潮中,可以说大部分半导体公司都起源于仙童半导体公司。这一批半导体公司可以说是奠定了硅谷的 科技 基础。

面对“八叛徒”的纷纷离去,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而AMD Zen架构之父的吉姆·凯勒也先后在AMD、英特尔和特斯拉担任高管,多次跳槽以寻求新的挑战。

铁打的高管,流水的大厂。人是整个产业的核心,中国半导体产业受政策和资本的驱动,现在正是好光景。半导体人才的待遇普遍显著提升,对于吸引人才更有优势。

在高管的跳槽潮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消息。原英伟达高管杨超源正式加入国产GPU厂商壁仞 科技 ,任副总裁兼董事长特别助理。

杨超源曾在英伟达、台积电工作,在英伟达任职期间,他负责架构设计、研发、流片和团队管理,在上海组建了英伟达在美国总部之外的首个海外研发中心,并担任英伟达上海总经理。

巨头高管加入国产厂商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风向,这意味着中国国内半导体厂商的吸引力在增加。如今的中国半导体正在从拿来主义过渡到真正的自我创新,这一过程需要研发投入的坚持,也需要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在瞄准半导体发展的坚定目标下,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巨头高管加入国产厂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2285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