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一次函数 y=kx+b (k为任意不为零常数,b为任意常数)
正比例函数 y=kx(k为常数,且k≠0)
反比例函数 y=k/x (k为常数,k≠0)
二次函数 y=ax^2;+bx+c(a≠0,a、b、c为常数) 顶点式:y=a(x-h)^2+k或y=a(x+m)^2+k
交点式(与x轴):y=a(x-x1)(x-x2)
·········································································································
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sin):角α的对边比上斜边
余弦(cos):角α的邻边比上斜边
正切(tan):角α的对边比上邻边
余切(cot):角α的邻边比上对边
正割(sec):角α的斜边比上邻边
余割(csc):角α的斜边比上对边
sin30°=1/2
sin45°=根号2/2
sin60°=根号3/2
cos30°=根号3/2
cos45°=根号2/2
cos60°=1/2
tan30°=根号3/3
tan45°=1
tan60°=根号3
··················································································································································································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Sin2A=2SinA�6�1CosA
Cos2A=Cos^A-Sin^A=1-2Sin^A=2Cos^A-1
tan2A=2tanA/1-tanA^2
三倍角公式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半角公式
和差化积
sin(a)+sin(b) = 2sin[(a+b)/2]cos[(a-b)/2]
sin(a)-sin(b) = 2cos[(a+b)/2]sin[(a-b)/2]
cos(a)+cos(b) = 2cos[(a+b)/2]cos[(a-b)/2]
cos(a)-cos(b) = -2sin[(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积化和差
sin(a)sin(b) = -1/2[cos(a+b)-cos(a-b)]
cos(a)cos(b) = 1/2[cos(a+b)+cos(a-b)]
sin(a)cos(b) = 1/2[sin(a+b)+sin(a-b)]
cos(a)sin(b) = 1/2[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π/2-a) = cos(a)
cos(π/2-a) = sin(a)
sin(π/2+a) = cos(a)
cos(π/2+a) = -sin(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tanA=tanA = sinA/cosA
万能公式
词语:万能公式
释义:应用公式sinα=[2tan(α/2)]/{1+[tan(α/2)]^2}
cosα=[1-tan(α/2)^2]/{1+[tan(α/2)]^2}
tana=[2tan(a/2)]/{1-[tan(a/2)]^2}
将sinα、cosα、tanα代换成tan(α/2)的式子,这种代换称为万能置换。
推导:(字符版)
sinα=2sin(α/2)cos(α/2)=[2sin(α/2)cos(α/2)]/[sin(α/2)^2+cos(α/2)^2]=[2tan(α/2)]/[1+(tanα/2)^2]
cosα=[cos(α/2)^2-sin(α/2)^2]=[cos(α/2)^2-sin(α/2)^2]/[sin(a/2)^2+cos(a/2)^2]=[1-tan(α/2)^2]/[1+(tanα/2)^2]
tanα=tan[2(α/2)]=2tan(α/2)/[1-tan(α/2)^2]=[2tan(a/2)]/[1-(tanα/2)^2]
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 = 1/sin(a)
sec(a) = 1/cos(a)
双曲函数
sinh(a) = [e^a-e^(-a)]/2
cosh(a) = [e^a+e^(-a)]/2
tg h(a) = sin h(a)/cos h(a)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 sinα
cos(2kπ+α)= cosα
tan(2kπ+α)= tanα
cot(2kπ+α)= 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 -sinα
cos(-α)= cosα
tan(-α)= -tanα
cot(-α)= -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 -sinα
cos(2π-α)= cosα
tan(2π-α)= -tanα
cot(2π-α)= -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以上k∈Z)
这个物理常用公式我费了半天的劲才输进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A·sin(ωt+θ)+ B·sin(ωt+φ) =
√{(A^2 +B^2 +2ABcos(θ-φ)} �6�1 sin{ ωt + arcsin[ (A�6�1sinθ+B�6�1sinφ) / √{A^2 +B^2; +2ABcos(θ-φ)} }
√表示根号,包括{……}中的内容。
三角函数公式有积化和差公式、和差化积公式、三倍角公式、正弦二倍角公式、余弦二倍角公式、余弦定理等。
1积化和差公式。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2、和差化积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3三倍角公式。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
4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关系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有三种:
1函数声明:function函数名称(参数:可选){函数体}。
2函数表达式:var express= function函数名称:可选(参数:可选){函数体}。
3构造函数:var fun =new Function(参数:可选)。
函数实参
函数作为另一个函数调用的实际参数出现。这种情况是把该函数的返回值作为实参进行传送,因此要求该函数必须是有返回值的。例如: printf("%d",max(x,y)); 即是把max调用的返回值又作为printf函数的实参来使用的,在函数调用中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求值顺序的问题。
所谓求值顺序是指对实参表中各量是自左至右使用呢,还是自右至左使用,对此,各系统的规定不一定相同。
excel常用公式函数有:IF函数、SUMIFS函数、COUNTIF、VLOOKUP函数,LOOKUP函数。
1、IF函数
IF函数一般是指程序设计或Excel等软件中的条件函数,根据指定的条件来判断其“真”(TRUE)、“假”(FALSE),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从而返回相应的内容。可以使用函数 IF 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
语法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功能
IF函数是条件判断函数:如果指定条件的计算结果为 TRUE,IF函数将返回某个值;如果该条件的计算结果为 FALSE,则返回另一个值。
例如IF(测试条件,结果1,结果2),即如果满足“测试条件”则显示“结果1”,如果不满足“测试条件”则显示“结果2”。
参数
(1)Logical_test 表示计算结果为 TRUE 或 FALSE 的任意值或表达式。
例如,A10=100 就是一个逻辑表达式,如果单元格 A10 中的值等于 100,表达式即为 TRUE,否则为 FALSE。本参数可使用任何比较运算符(=(等于)、>(大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运算符))。
(2)Value_if_true表示 logical_test 为 TRUE 时返回的值。
例如,如果本参数为文本字符串“预算内”而且 logical_test 参数值为 TRUE,则 IF 函数将显示文本“预算内”。如果 logical_test 为 TRUE 而 value_if_true 为空,则本参数返回 0。如果要显示 TRUE,则请为本参数使用逻辑值 TRUE。value_if_true 也可以是其他公式。
(3)Value_if_false表示 logical_test 为 FALSE 时返回的值。
例如,如果本参数为文本字符串“超出预算”而且 logical_test 参数值为 FALSE,则 IF 函数将显示文本“超出预算”。如果 logical_test 为 FALSE 且忽略了 value_if_false(即 value_if_true 后没有逗号),则会返回逻辑值 FALSE。
如果 logical_test 为 FALSE 且 value_if_false 为空(即 value_if_true 后有逗号,并紧跟着右括号),则本参数返回 0(零)。VALUE_if_false 也可以是其他公式。
2、SUMIF函数
SUMIF函数是Excel常用函数。使用 SUMIF 函数可以对报表范围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值求和。Excel中sumif函数的用法是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
语法
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1)range 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2)criteria 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相加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文本、表达式或单元格内容。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 32、"32"、">32" 、"apples"或A1。条件还可以使用通配符:问号 () 和星号 (),如需要求和的条件为第二个数字为2的,可表示为"2",从而简化公式设置。
3)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
3、Countif函数
Countif函数是Microsoft Excel中对指定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计数的一个函数,在WPS,Excel2003和Excel2007等版本中均可使用。
该函数的语法规则如下:
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range 要计算其中非空单元格数目的区域
参数:criteria 以数字、表达式或文本形式定义的条件
4、VLOOKUP函数
VLOOKUP函数是Excel中的一个纵向查找函数,它与LOOKUP函数和HLOOKUP函数属于一类函数,在工作中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可以用来核对数据,多个表格之间快速导入数据等函数功能。功能是按列查找,最终返回该列所需查询序列所对应的值;与之对应的HLOOKUP是按行查找的。
参数说明
Lookup_value为需要在数据表第一列中进行查找的数值。Lookup_value 可以为数值、引用或文本字符串。当vlookup函数第一参数省略查找值时,表示用0查找。
Table_array为需要在其中查找数据的数据表。使用对区域或区域名称的引用。
col_index_num为table_array 中查找数据的数据列序号。col_index_num 为 1 时,返回 table_array 第一列的数值,col_index_num 为 2 时,返回 table_array 第二列的数值,以此类推。如果 col_index_num 小于1,函数 VLOOKUP 返回错误值 #VALUE!;如果 col_index_num 大于 table_array 的列数,函数 VLOOKUP 返回错误值#REF!。
Range_lookup为一逻辑值,指明函数 VLOOKUP 查找时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如果为FALSE或0,则返回精确匹配,如果找不到,则返回错误值 #N/A。
如果 range_lookup 为TRUE或1,函数 VLOOKUP 将查找近似匹配值,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精确匹配值,则返回小于 lookup_value 的最大数值。如果range_lookup 省略,则默认为1。
5、LOOKUP函数
LOOKUP函数是Excel中的一种运算函数,实质是返回向量或数组中的数值,要求数值必须按升序排序。
使用方法
(1)向量形式:公式为 = LOOKUP(lookup_value,lookup_vector,result_vector)
式中 lookup_value—函数LOOKUP在第一个向量中所要查找的数值,它可以为数字、文本、逻辑值或包含数值的名称或引用;
lookup_vector—只包含一行或一列的区域lookup_vector 的数值可以为文本、数字或逻辑值;
result_vector—只包含一行或一列的区域其大小必须与 lookup_vector 相同。
(2)数组形式:公式为
= LOOKUP(lookup_value,array)
式中 array—包含文本、数字或逻辑值的单元格区域或数组它的值用于与 lookup_value 进行比较。
例如:LOOKUP(52,{42,5,7,9,10})=5。
注意:array和lookup_vector的数据必须按升序排列,否则函数LOOKUP不能返回正确的结果。文本不区分大小写。如果函数LOOKUP找不到lookup_value,则查找array和 lookup_vector中小于lookup_value的最大数值。
如果lookup_value小于array和 lookup_vector中的最小值,函数LOOKUP返回错误值#N/A。另外还要注意:函数LOOKUP在查找字符方面是不支持通配符的,但可以使用FIND函数的形式来代替。
扩展资料:
Excel函数公式:4个必须掌握的实用查询汇总技巧
一、多列查找。
目的:查询对应的多科成绩。
方法:
1、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LOOKUP($H$3,$B$3:$F$9,COLUMN(B3),0)。
2、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LOOKUP($H$3,$B$3:$F$9,MATCH(I$2,$B$2:$E$2,0),0)。
解读:
1、Vlookup函数的语法结构式:=Vlookup(查询值,查询范围,查询值在查询范围中的列数,匹配模式)。
2、公式=VLOOKUP($H$3,$B$3:$F$9,COLUMN(B3),0)。用COLUMN(B3)来定位当前查询值在查询范围中的位置,其参数B3为可变值。
3、公式=VLOOKUP($H$3,$B$3:$F$9,MATCH(I$2,$B$2:$E$2,0),0)用MATCH(I$2,$B$2:$E$2,0)来定位科目在查询范围中的相对位置,应为其初始值从0开始计算,故=MATCH(I$2,$B$2:$E$2,0)的范围从$b$2开始计算。
二、按指定的条件汇总数据。
目的:查询指定产品的销量总数或某产品在指定月份的销售额。
方法:
1、在目标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C$3:$C$9="A1")D3:D9)。
2、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C$3:$C$9="A1")(MONTH($E$3:$E$9)=5))D3:D9)。
解读:
1、SUMPROCUT函数的基本功能是:返回数组间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
2、公式:=SUMPRODUCT(($C$3:$C$9="A1")D3:D9)就是数组{1,0,1,0,1,0,1}和{90,98,12,45,98,67,100}对应乘积的和。暨:190+098+112+045+198+067+1100=300。
2、=SUMPRODUCT((($C$3:$C$9="A1")(MONTH($E$3:$E$9)=5))D3:D9)只是多了一个数组,对应的三个数相乘并求和。
三、多条件求和汇总。
目的:求“王东”对产品“A1”的销量。
方法:
1、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S(D3:D9,B3:B9,"王东",C3:C9,"A1")。
2、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S(D3:D9,B3:B9,"王东",C3:C9,"A1",D3:D9,">50")。
解读:
1、SUMIFS函数是多条件求和函数。其语法结构为:=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条件1,条件范围2,条件2……条件范围N,条件N)。
四、隔列分类汇总。
目的:对“计划”和“实际”进行汇总。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F($C$3:$F$10,H$3,$C4:$F4)。
解读:
1、函数SUMIF是单条件求和函数,其语法结构为=SUMIF(求和范围,条件范围,条件)。
2、公式:=SUMIF($C$3:$F$10,H$3,$C4:$F4)采用的是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对参数进行动态变化。结合具体的值便于理解。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如下:
1、sin(A+B) = sinAcosB+cosAsinB。
2、sin(A-B) = sinAcosB-cosAsinB。
3、cos(A+B) = cosAcosB-sinAsinB。
4、cos(A-B) = cosAcosB+sinAsinB。
5、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6、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7、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8、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双曲函数:
sinh(a) = [e^a-e^(-a)]/2
cosh(a) = [e^a+e^(-a)]/2
tg h(a) = sin h(a)/cos h(a)
基本函数积分公式如下图所示:
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即知道了函数的导函数,反求原函数。在应用上,积分作用不仅如此,它被大量应用于求和,通俗的说是求曲边三角形的面积,这巧妙的求解方法是积分特殊的性质决定的。
主要分为定积分、不定积分以及其他积分。积分的性质主要有线性性、保号性、极大值极小值、绝对连续性、绝对值积分等。
分部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是微积分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基本的计算积分的方法。它是由微分的乘法法则和微积分基本定理推导而来的。
它的主要原理是将不易直接求结果的积分形式,转化为等价的易求出结果的积分形式的。常用的分部积分的根据组成被积函数的基本函数类型,将分部积分的顺序整理为口诀:“反对幂指三”。分别代指五类基本函数: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的积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