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系列笔记(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系列笔记(一),第1张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提起计算机的发展不得不提到以下两人,一位是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提出了图灵机模型和图灵测试,其中图灵测试给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


另一位是冯·诺伊曼,他提出了计算机制造的三个基本原则:①计算机以二进制形式存储数据;②以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作为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则;③遵循冯诺依曼架构:运算器+控制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总线【后来又出现了哈佛架构,与冯诺依曼架构不同的是,哈佛架构将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CPU具有更高的效率】

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946年,第一部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问世,加法速度5000次/秒

1971-1972,4位和低档8位CPU:4004

1973-1977,中高档8位CPU:Intel 8080/8085

1978-1981,16位CPU:8086/8088【其中8088是准16位CPU,属于内16外8型】

1985-1992,32位CPU:80386/80486

1993-2005,32/64位CPU:Intel的Pentium系列

2005至今,多核CPU:酷睿

***一些概念:

①位(bit):计算机中所能表示的最基本最小的数据单元,每一位代表一个二进制数0/1

②字(word):计算机内部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数据处理,多少位CPU就有多少条DB】

③字长:一个字的长度,即计算机一次能并行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我们常说的64位计算机,指的就是这台计算机的字长是64位,字长与计算机内部寄存器、运算器和总线的宽度是一致的,字长越长,计算机性能越好,因此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④字节(byte):把相邻的8位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节,是人为规定的,不容改变的

1.2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CPU是具有存储能力的,因为有寄存器组】

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内存+总线

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外设+软件

1.2.1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Ⅰ 微处理器

        ①运算器(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用来进行算术逻辑运算和位移、循环等 *** 作,参加运算的 *** 作数来自AL和内部数据总线,运算结果往往送回AL暂存【为了反映经ALU计算后的结果特征,ALU设有一个标志寄存器F,用来存放 *** 作结果的一些特征,如:正负、进位、溢出等】

        ②控制器

                        整个计算机的控制、指挥中心,主要由PC、IR、ID、PLA、DR、AR组成,按照程序逻辑要求,控制程序中指令执行顺序,并根据IR中的指令码控制每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

        ③寄存器组

                        累加器AL(CPU两大组成部分之一EU中16位寄存器AX的低八位)

                        标志寄存器FLAG,用来存储经ALU计算后所得结果的一些特征信息

                        程序计数器(程序指针)PC【Program Counter】,用来存放即将执行的程序指令所在地址的寄存器,并且具有自增1的功能

                        指令寄存器IR,从内存中获取指令后,存放在IR中

                        指令译码器ID,对IR中的程序指令进行译码,并交给PLA(可编程逻辑阵列)执行

                        地址寄存器AR,当前执行的指令所在地址存放在AR中

                        数据寄存器DR

Ⅱ 系统总线

        总线是指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是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微机系统采用总线来连接系统功能部件。


        总线信号可分成三组

                                ①AB:传送地址信息

                                                CPU输出将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

                                                地址线的多少决定系统直接寻址存储器的范围

                                ②DB:传送数据信息

                                                读 *** 作时,CPU为输入;写 *** 作时,CPU为输出

                                                数据线的多少决定一次能够传送数据的位数

                                                多少位CPU就有多少条DB

                                ③CB:传送控制信息

                                                协调系统中各部件的 *** 作,有输出控制、输入状态等

        **tips:

                       ①某时刻只能有一个发送者向总线发送信号,但可以有多个接收

                        ②总线结构的特点:

                                        减少了机器中的信息传送线根数,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但它是以分时传送 *** 作为代价,降低了系统的工作速度

Ⅲ 存储器

                遵循冯诺依曼架构,即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在一起的。


                分类:

                        内存:安装在主机板上,计算机运行时可直接与CPU交换数据

                        外存:例如磁盘和光盘,计算机运行时外存储器可以和内存交换信息

         **为什么内存要选择大且快的?

                        大内存是因为现在的OS( *** 作系统)都是多任务的,是并发的,同时有多个程序要调到内存中,大内存对提升CPU效率就很有必要了;

                        快速交换,是因为CPU对存储器的访问约占CPU工作时间的70%左右,所以存储器对微机的工作效率影响很大

        **机械硬盘是磁性存储介质,固态硬盘是半导体材料,固态硬盘的速度要更快一些

Ⅳ 输入输出接口及外部设备

        输入设备:用来输入数据、程序、命令和各种信号,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用来输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1.2.2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软件:程序+数据+有关文档

1.2.3微型计算机的主板

        主板上包含了CPU、控制芯片组(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南桥芯片,I/O管理芯片)、I/O控制芯片、BIOS、内存条、插槽等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外部设备互连标准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总线,加速图像接口,连接显卡

**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工业化的PC机接口标准

**LAN(Local area network)总线,局域网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IDE 插槽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总线,通用串行总线

1.3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①十进制转二进制数,采用除二逆序取余法【一定要除到0为止】

②BCD码包括组合BCD码(又称压缩BCD码,是4位的)和未组合BCD码(又称非压缩BCD码,是8位的)

③十进制BCD码计算时,

                        若两个BCD码相加,产生进位或结果大于1001,则需要在结果上加0110处理【加0110是为了跳过BCD所表示不到的10-15这六个数】;

                        若两个BCD码相减,低四位向高位有借位,则需要在结果上在做减0110处理

④机器数是指正负符号数字化之后的数,计算机能直接识别,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编码方式

        对于同一个机器数,若编码方式不同,则其真值可能不同,计算机内部多采用补码的编码方式。


        带符号数的表示都是针对特定字长的,如8位二进制原码,16位二进制补码;且带符号数的表示都是有范围的,超出范围叫溢出。


⑤ASCII码用七位二进制数表示,第八位常用作奇偶校验位,因此共有2的七次方=128个字符

⑥用两个七位表示一个汉字,输入方法可以不同,但内码是相同的

**计算机中小数的表示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584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2
下一篇 2022-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