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1 互斥量与死锁

C++ 11 互斥量与死锁,第1张

一、互斥量(mutex)的基本概念
互斥量mutex是个类对象,可以理解为一把锁,多个线程尝试用其成员函数lock()来加锁,只有一个线程能锁定成功,如果没有锁成功,那么流程将卡在lock()这里不断尝试去锁定。

互斥量使用要小心,保护数据不多也不少,少了达不到效果,多了影响效率。

二、互斥量的用法 包含#include 头文件 2.1 lock(),unlock() 步骤:1.lock(),2. *** 作共享数据,3.unlock()。

lock()和unlock()要成对使用 2.2 lock_guard类模板 lock_guard sbguard(myMutex);取代lock()和unlock() lock_guard构造函数执行了mutex::lock();在作用域结束时,调用析构函数,执行mutex::unlock() 三、死锁 3.1 死锁演示 死锁至少有两个互斥量mutex1,mutex2。

a.线程A执行时,这个线程先锁mutex1,并且锁成功了,然后去锁mutex2的时候,出现了上下文切换; b.线程B执行,这个线程先锁mutex2,因为mutex2没有被锁,即mutex2可以被锁成功,然后线程B要去锁mutex1; c.此时,死锁产生了,A锁着mutex1,需要锁mutex2,B锁着mutex2,需要锁mutex1,两个线程没办法继续运行下去 ... 3.2 死锁的一般解决方案: 只要保证多个互斥量上锁的顺序一样就不会造成死锁。

3.3 使用std::lock()函数模板防止死锁 std::lock(mutex1, mutex2, ……); 一次锁定多个互斥量(一般这种情况很少),用于处理多个互斥量。

如果互斥量中一个没锁住,它就等着,等所有互斥量都锁住,才能继续执行。

如果有一个没锁住,就会把已经锁住的释放掉(要么互斥量都锁住,要么都没锁住,防止死锁) 3.4 使用std::lock_guard的std::adopt_lock参数,在使用std::lock的同时防止忘记解锁 加入adopt_lock后,在调用lock_guard的构造函数时,不再进行lock(); adopt_guard为结构体对象,起一个标记作用,表示这个互斥量已经lock(),不需要在lock()。

std::lock(mutex1, mutex2); std::lock_guard my_guard(mutex1, std::adopt_lock); std::lock_guard my_guard(mutex2, std::adopt_lock); 上述代码,对mutex1、mutex2加了锁,同时每个互斥量使用了lock_guard,并设置了adopt_lock参数,这样mutex1、mutex2自动解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673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9
下一篇 2022-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