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一般用处是在序列中检索参数并返回第一次出现的索引,没找到就会报错,比如:
>>> t=tuple('Allen') >>> t ('A', 'l', 'l', 'e', 'n') >>> t.index('a')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2>", line 1, in <module> t.index('a') ValueError: tuple.index(x): x not in tuple >>> t.index('e') 3 >>> t.index('l') 1
但参数可能会出现很多次,要如何做呢?
相关推荐:《Python教程》
index()函数的完整语法是这样的:
str.index(str, beg=0, end=len(string))
str – 指定检索的字符串
beg – 开始索引,默认为0。
end – 结束索引,默认为字符串的长度。
所以我们可以重新设置开始索引来继续寻找,如:
>>> t.index('l',2) 2
因为第一个'l'的出现位置是1,所以我们将开始索引加1继续寻找,果然,在索引为2的位置又找到了'l'。
以上就是python中index的用法是什么的详细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