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数嵌套函数
- 函数内部可以引用外部的参数和变量
- 参数和变量不会被垃圾回收机制回收
闭包 是指有权访问另一个函数作用域中的变量的函数,创建闭包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一个函数内创建另一个函数,通过另一个函数访问这个函数的局部变量
缺点:闭包的缺点就是常驻内存,会增大内存使用量,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内存泄露。
存在闭包的原因:内部的函数存在外部作用域的引用就会导致闭包。
闭包是javascript语言的一大特点,主要应用闭包场合主要是为了:设计私有的方法和变量。
一般函数执行完毕后,局部活动对象就被销毁,内存中仅仅保存全局作用域。但闭包的情况不同!
function aaa() {
var a = 1;
return function(){
alert(a++)
};
}
var fun = aaa();
fun();// 1 执行后 a++,,然后a还在~
fun();// 2
fun = null;//a被回收!!
闭包会使变量始终保存在内存中,如果不当使用会增大内存消耗。
四、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原理不同的编程语言管理内存的方式各不相同。一些高级编程语言的解释器或运行时嵌入了“垃圾回收器”,通过算法可自动的进行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管理(比如 JavaScript、Java、C# 等)。另一些则寄希望于开发者自己手动地进行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管理(比如 C/C++ 等)。
而JavaScript 是通过垃圾回收器来进行内存管理,其实现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而这个算法把“对象是否不再需要”简化定义为“对象是否可以获得”。其假定设置一个叫做根(root)的对象(在Javascript里,根是全局对象)。在标记过程,垃圾回收器将定期从根开始,找所有从根开始引用的对象,然后找这些对象引用的对象……从根开始,垃圾回收器将找到所有可以获得的对象和收集所有不能获得的对象。标记完成后就进行清除过程。(可达内存被标记,其余的被当作垃圾回收。)
(1)、在javascript中,如果一个对象不再被引用,那么这个对象就会被GC回收;
(2)、如果两个对象互相引用,而不再被第3者所引用,那么这两个互相引用的对象也会被回收。
那么使用闭包有什么好处呢?使用闭包的好处是:
- 希望一个变量长期驻扎在内存中
- 避免全局变量的污染
- 私有成员的存在
你只需要知道应用的两种情况即可——函数作为返回值,函数作为参数传递。
一、return 函数作为返回值function fn(){
var max=10;
return function bar(x) {
if(x> max){
console.log(x)
}
}
}
var f1=fn();
f1(15);
如上代码,bar函数作为返回值,赋值给f1变量。执行f1(15)时,用到了fn作用域下的max变量的值。至于如何跨作用域取值,可以参考上一节。
二、函数作为参数被传递var max =10,
fn = function(x){
if(x > max){
console.log(x);
}
};
(function (f) {
var max =100;
f(15);
})(fn);
如上代码中,fn函数作为一个参数被传递进入另一个函数,赋值给f参数。执行f(15)时,max变量的取值是10,而不是100。
讲自由变量跨作用域取值时,曾经强调过:要去创建这个函数的作用域取值,而不是“父作用域”。理解了这一点,以上两端代码中,自由变量如何取值应该比较简单。
三、IIFE(自执行函数)var n = '林一一';
(function p(){
console.log(n)
})()
/* 输出
* 林一一
/
四、循环赋值
for(var i = 0; i<10; i++){
(function(j){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j)
}, 1000)
})(i)
}
因为存在闭包的原因上面能依次输出1~10,闭包形成了10个互不干扰的私有作用域。将外层的自执行函数去掉后就不存在外部作用域的引用了,输出的结果就是连续的 10。为什么会连续输出10,因为 JS 是单线程的遇到异步的代码不会先执行(会入栈),等到同步的代码执行完 i++ 到 10时,异步代码才开始执行此时的 i=10 输出的都是 10。
五、使用回调函数window.name = '林一一'
setTimeout(function timeHandler(){
console.log(window.name);
}, 100)
七、内存泄露问题
什么是内存泄漏?
应用程序不再用到的内存,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及时释放,就叫做内存泄漏。
由于IE的js对象和DOM对象使用不同的垃圾收集方法,因此闭包在IE中会导致内存泄露问题,也就是无法销毁驻留在内存中的元素
function closure(){
var o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Div');//oDiv用完之后一直驻留在内存中
oDiv.onclick = function () {
alert('oDiv.innerHTML');//这里用oDiv导致内存泄露
};
}
closure();
//最后应将oDiv解除引用来避免内存泄露
function closure(){
var o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Div');
var test = oDiv.innerHTML;
oDiv.onclick = function () {
alert(test);
};
oDiv = null;
}
八、闭包的销毁
const outerFn = () => {
let count = 0;
const innerFn = () => {
console.log('count', ++count);
}
return innerFn;
}
let closure = outerFn(); // 创建第一个闭包
closure();
closure();
closure = outerFn(); // 销毁第一个闭包,创建第二个闭包
closure();
closure();
closure = null; // 销毁闭包
// 输出结果:
// count 1
// count 2
// count 1
// count 2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当第二次为closure赋值后,再次执行2次closure()时,count的结果并不会变成3,4,而是又变回了1,2。
这表示着,当第二次赋值的时候,第一个闭包就会被垃圾回收销毁掉,而第三次赋值为null时,则是把第二次的闭包也销毁了。
简单的总结:
- 关于闭包的销毁
- 可在模块或应用结束后来进行空赋值处理,进行销毁,比如上面的:closure = null
- 等待页面被关闭,才会被销毁。
- 至于为什么会要这么处理才会被销毁呢?具体的话可以网上找一下 javascript 回收机制,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了解了解。
很多初学者学了闭包后,可能也不懂到底在哪里才有用到,甚至不懂闭包到底有啥用。
其实你写的每一个js函数都是闭包,一个js函数的顶层作用域就是window对象,js的执行环境本身就是一个scope(浏览器的window/node的global),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局作用域。每个函数,不论多深,都可以认为是全局scope的子作用域,可以理解为闭包。
一、for 循环和闭包(号称必刷题)
var data = [];
for (var i = 0; i < 3; i++) {
dat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data[0]();
data[1]();
data[2]()
/* 输出
3
3
3
/
这里的 i 是全局下的 i,共用一个作用域,当函数被执行的时候这时的 i=3,导致输出的结构都是3。
● 写法1:自执行函数和闭包(使用闭包改善上面的写法达到预期效果)
var data = [];
for (var i = 0; i < 3; i++) {
(function(j){
setTimeout( data[j] = function () {
console.log(j);
}, 0)
})(i)
}
data[0]();
data[1]();
data[2]()
● 写法2:使用 let
var data = [];
for (let i = 0; i < 3; i++) {
dat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data[0]();
data[1]();
data[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