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公务员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作。好不好没有统一的标准。自己喜欢那就好,如果自己不喜欢,就不好,或者说对自己来是不好的。
我大学期间就想考公了
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小方向是编程的。从大一开始我就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所以考试成绩我的要求就是良好就行,没有要求优秀。所以,处于对专业的考虑,我不想从事专业工作。到大四的时候,身边很多师兄师姐都有考公务员,所以我从大四开始知道并去了解公考的事情。而且,辅导员老师也推荐了一两个考上了的师兄的qq给我,向他们取经。
备考
我还想说一点,IT男听说很容易秃顶。所以,我更加笃定了自己不去做IT男的想法。我听实习和毕业的师兄们说,经常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去该程序,压力也比较大。
所以,出于专业以及受师兄身边人的影响,是让我选择考公的主要原因。
公务员的工作体验
毕业后也是努力奋战了三年多,才顺利考上了公务员。
我考的是市级部门的办公室,日常工作就是办文、办会,上传下达。行政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简单说就是打杂的,但是不要小看打杂的,很多大领导都是从文秘秘书逐步做起来的。因为我要写很多的总结、汇报,甚至是领导的讲话稿。虽然不是文秘专业出身,但是公家的资料都是有提纲的,有套路的,所以工作内容不难。
公务员
此外,现在疫情情况下,对很多企业造成了冲击,很多人工作受到了影响。但是公务员可以说是旱涝保收,比较稳定,不会出现严重受影响的情况。所以,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也不算低),这个是很多人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
我们这里流传一句话:嫁人嫁公务员,娶老婆娶老师。说明了公务员和老师都是比较受人肯定的职业。而且,在地位上面,很多人认为还是公务员高于教师,所以,其实选择公务员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公务员也只是365行中的一行。每个人的择业标准是不同的,需要综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去考虑。以上就是个人公考的一些想法和工作体验,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单招在官网中开设了联考模拟考试,这是最适合刷题的地方之一。此外,各大出版社的官网也提供了大量单招试题,如湘教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宁波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都可以提供单招试题的内容。此外,腾讯课堂、百度空间、华为手机学堂也有大量单招练习题可以供考生练习,建议考生多分析解答,加强模拟考试刷题的能力。
对于学IT的人来说,软考高级考试并不是很难,毕竟是有计算机相关基础的,但也是需要一定时间好好复习才能拿到软考高级证书。
1系统架构设计师
2系统分析师
3网络规划设计师
4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5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软考高级考试一共有3个考试内容,分别是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考试,具体的考试安排如图:
ps:三个考试都必须达到45分及格线以上,才能拿到软考高级证书!
1第一阶段:基础学习
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要有所了解,这一轮学习花的时间比较多,一定要坚持学习下去。
学习目标:过一遍讲义+课程,知道每个科目讲什么,知道每个知识点是什么。
2第二阶段:巩固强化
对知识点进行第二轮学习,这轮学习要提升速度,否则容易掉队。
学习目标:把知识点串联并形成体系,加以理解性记忆,同时配合大量刷题进行查漏补缺,梳理好各科体系。
3第三阶段:冲刺背诵
这个阶段需要以背诵+刷题为主。
学习目标:让你硬性记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查漏补缺的同时再次巩固基础。
4第四阶段:论文专项训练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论文的训练,提前准备范文,练习写论文并进行记忆背诵。
学习目标:能写出一篇完整的、达到考试要求的论文。 对于想要顺利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生来说,完成以上四轮学习和复习,当我们上考场时,便会胸有成竹。
献给非IT,零经验,零基础朋友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项考试备考经验和心得
前段时间考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项了。也拿证了。
几个朋友得知后就问我,他们没IT经验,零经验,零基础,如何备考高项。
所以决定为没IT经验,零经验,零基础的朋友写个经验贴吧。
先下个定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项这门考试,和计算机关系不大!!!它的核心是管理方面的知识。所以不要背它吓到了。
计算机知识有考一点,但是只有几题选择题和计算机关系大,论文背诵一些专业术语和常用句子。
要进行系统的学习的,即使像我这样有10多年IT经验的人,不系统的学习一样过不了。IT从业经验也只是多了几题选择题,还有看一些细节的时候比非业内人士好理解一些。管理知识其实和非IT,零经验,零基础的朋友差不了多少。
一、 考试基本介绍
高项是指软考高级当中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相对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相对来说适合没有项目经验的人或者非IT专业的人,因为主要内容是PMP和计算机的一些比较浅显的背诵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在科目一选择题里头考察,考察的不是很深入。很多朋友有问我,高级要不要写代码?明确的告诉你哦~不用写代码(中级,软设是写代码的)。所以很多非科班的人选择高项作为落户加分的证书,因为真的只要背书就好了。
当然,如果有一建二建等PMP管理类证书的考试经验,那考起来更是轻松,因为核心知识是一样的。
然后这个考试,一共3门,每一门总分75。3门都在45分以上,算通过,任意一科没有45,都要重新在考。整个考试都是纸笔,没有电脑上机器的部分。
目前网络上不少网上的经验帖子,但是都是第二版教材的。
2012年下半年,开始用第二版教材;17年下半年开始用第三版教材,也就是目前的版本,网络上的资料不多。
二、 考试形式和内容
科目一:综合知识
都是选择题75题,9:00-11:30,可以提前交卷,一般11点这样就可以出来了。75题选择题会做就是会做,不会做在那边磨也没有意义。我一般都是1个多小时就做好了。然后提前交卷,11点一出来就去吃饭,睡个午觉,下午有精神考。
题目特点,知识点涉及面广,但是没有什么深度。对于计算机专业,或者计算机爱好者来说有关注一些行业信息,稍微刷一刷真题,就能过了。如果计算机知识不是很多,那建议多刷题,然后不知道的知识点去百度里头再稍微扩展一下,或者找计算机专业的人多请教一些,也是能做的出来的。
但是大部分题目都是课本的知识点。随便找一个老师的视频,学习一下,大部分题目都是做的来的。
我们拿2021上半年真题来分析一下吧
1、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六个要素,其中(1)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A信息资源
B信息技术应用
C信息网络
D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这个是一题时政题,稍微关注一下新闻就可以。
3、路由器工作在(3),通过逻辑地址进行网络之间的信息转发。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这个是课本第一章的知识,不过如果对网络知识或者计算机知识比较熟悉也是能直接做出来的。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要专门看一下这个部分的知识。
6、工程师小王为测试云计算平台网络的d性伸缩能力,采用的有效方法是:(6)
A 对网络负载进行压力测试,判断系统能否自行通过调整网络宽带来保障网络传输性能
B 检查是否具备计算资源d性伸缩菜单或按钮
C 通过对当前运行的网络资源进行单点中断 *** 作,检查网络是否持续可用
D 检查云平台是否具有存储资源容量规划工具
这个稍微要一点计算机经验,但是其实是个计算机爱好者,应用一下逻辑思维腿短一下也是可以做的来的对吧。
12、不必了解程序与数据库的内部结构,为用户提供一个看上去统一,但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应用系统,可采用(12)。
A表示集成
B数据集成
C控制集成
D业务流程集成
这题就是标标准准的课本里头的知识点了。
总体上来说,这份卷子只有前面10题这样是一些时政,课本外知识,需要结合IT知识进行逻辑推断的题目。
后面的都是课本里头,或者随便找一个老师的视频里头都有提到过的知识点。
所以要相信,即使科班出身的人,他们要是没学过项目管理,然后基础知识也不学,顶多就前面10题做的出来。后面的65题他们也是拿去蒙的。未必会比好好看书,学基础知识的你好。其实后面的65题,你和科班的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科班出生的人,就比你多10分。但是其实选择题只要考45分就可以了。好好学基础知识,笔记里头的口诀都背诵下来45分的基础知识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45分科目1,你也就考过了。又不要求你全对!!!只要对45分就可以了。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高项你学不了,学不来。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你和科班的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科目二: 案例分析+计算题
13:30-15:00,知识点都掌握了的话,时间基本上够。
知识点不牢固的话,肯定来不及,但是也做不对就是了。准备下次考试吧。
案例分析
拿几份历年真题看一下,可以发现。和计算机基本没有多大关系。主要都是考10大领域的常见知识点多看看,多背背。知识点有点多,所以要利用好口诀。笔记里头带背字的要重点背诵。比如
我自己就这些笔记整理了200多页。这种口诀都放在里头了。当然不要求一字不落,拿满分。但是多写一些内容总能多拿几份,这部分评分是按点答题,答错知识点不要紧,因为改卷是根据答题要点来计分的。案例的分数可以稍微放弃一些的。毕竟75-45=35,还有35分可以拿来扣。
计算题
大家都说得计算者得案例,计算题的分数一定要拿来。无非就是关键路径、单双代号题,这种题难度也就中学物理题的水平,算不上很难。刷刷题,把所有真题包括中级系统集成的计算题都做了,知识点就能掌握下来了。其实不多,也就几十题。做完,基本上你也就掌握了。唯一痛苦的就是不能带计算器,所以算数不要算错。
科目三:论文
选择题,案例,计算题,这种都是客观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而论文是个主观性很强的科目。
高项的通过率只有14%,那么怎么控制?
作为准高级工程师的你应该猜测的到答案吧?
15:20-17:20要写最少2300字。
我天天敲键盘,很少写字,会提笔忘字的。而且字也不好看。我感觉我的分数有一部分是被错别字和字难看扣掉的。
这部分的备考我的建议是:
稍微练字练一下,不要投入太多时间,但是要稍微学习一下练字的基础知识(我也特意去整理了一下练字的东西)。
要背诵ITTO,还有各个过程的作用,功能,意义,因为这个就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和思路。
因为论文的总体大纲就是47个子过程,所以最好将论文的大纲柔和在ITTO里头一起背诵。
论文练习的时候都拿去手写,这样能提高写字速度。
时间允许的话10大领域的论文各写一篇。如果自己没有项目经验,不懂得介绍项目,可以找找周边朋友的项目介绍,切记要真实。实在没把握的话,可以考虑找有经验的人买现成的论文来背诵。(我从业10多年,甲方乙方都做过了。应该算是个有经验的了。)但是最好是10篇都是同一个背景的,毕竟项目不一样,人家人员分配,成本分配,采购的设备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拿10个不同背景的项目,要背10个项目。同一个项目背景的话,同一个例子是可以在好多个领域里头都拿来用的。(目前我认识的同学中,就我10篇论文都写了,还附带整理了思路大纲,而且还带上项目相关的背景资料的人)
然后论文的话,我建议真的要提前背。很多人想着等最后1~2天押题的时候再来准备。我就问你一句,你的记忆力那么好?2300字一个晚上能背诵下来?就算背下来了子题目呢,又不是按原文默写就可以考过了。
所以,好好准备,最好是准备10篇,上考场不慌。
有的人说我就准备3篇~5篇,考不过大不了明年在考。
不要觉得我啰嗦,你都准备了3~5篇了,就不差10篇了。刚刚好考试考你没准备的那几篇,又要准备半年。半年和多花几周时间准备10篇,哪个花的时间多,难道掂量不出来吗?
没考过,车费,住宿,吃饭,报名,最少500块。如果觉得半年时间不值500块,那当我啥都没说吧。
特别建议:
考试中午,尽量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因为下午节奏很紧张,休息好了才能发挥好。
个人感觉,只要下功夫了,1次不行2次,2次不行3次。功夫到了,其实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三、 整体学习建议和心得
刚刚第二部分说的是各个部分的备考思路建议。
接下来说说总体的学习思路和过程吧。
因为这篇文章我是特意针对非IT,零经验,零基础朋友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项考试建议,所以特意从这个角度重新整理了一下我的建议。
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知识
最少看一个那些比较主流老师的视频。比如,马老师,江山老师之类的。不是说其他老师不好,但是这两位老师真的太出名了。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他们的课程便宜(买盗版的不算哈,尽量还是支持正版。)也就100~200真的不贵,老师上课也是蛮辛苦的。对比那些大机构动辄几千块,真的是很便宜很便宜了。
视频怎么看?
对非IT,零经验,零基础朋友我建议,视频看一章,然后课本看一章。这样记忆深刻,知识点也容易巩固。
看完之后,再看一下笔记,进行一下巩固,还有自己觉得不理解的知识点再补充到笔记里头去。(笔记考前还要再看的,所以这时候要补充一下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
基本上第一阶段,需要1~2个月。学完之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
特别提醒:
前面几章的内容很枯燥,很杂,也很恶心,没有规律的。
后面几章开始说10大管理的时候就规律一些了。所以要硬着头皮看一遍。
第二阶段——做真题
第一阶段学完,选择题,案例,计算题基本上就懂得做了。
做案例和选择题的真题吧。(论文还没开始学习,所以先不考虑)
时间不够的话,就做17年到现在的真题。时间充足的话,就全部做掉。
(因为17年出第三版教材,也就是现在用的这个教材。之前的都是9大领域的,有的选择题答案放现在来看是错误的答案了。所以只能参考。)
基本上一天做一套,也就8天,加上冗余时间,预算给它2周。
选择题:
一定要练到45分以上。达不到,就分析一下自己错在哪儿了,什么知识点不够熟悉。
选择题的知识结构,上面我有说过了就不展开说了。
一部分计算机知识,这个需要平时积累,可能需要花点时间精力。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的。实在不会,考虑放弃,大概10分左右,但是其他题目得学扎实了来补这部分的分数。
如何补这10分?
一大部分是十大领域的管理知识,核心是ITTO。所以零经验,零基础的你就不要问ITTO能不能不背诵了,这个是分数啊,你就是靠这种背诵的东西来补计算机知识的分数了。还不背诵?那你的分数要从哪里来呢?而且ITTO还是论文的骨架,后续还是要背诵的。
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英语了,大概有5分,我分析了历年考题,它其实主要考10大领域47个过程的作用意义。其实反过来想,出题老师也只能出这些,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概念或者专业术语也没人懂得,都没人会做,说明这个题目出的不好。
所以我在ITTO里头也加上了英文注释,多看几遍,会做选择题就可以了。
案例
先做一做真题,看看题目到底什么样。然后看看答案。前面第一阶段已经看过笔记了。多少对笔记会有点印象。这时候再到笔记里头去找对应的口诀,尽量去背诵下来。笔记里头带背字的是高频考点。一次记不住没事,后面还会碰到类似的题目的,历年真题全部做一遍,会碰到好几次,基本上也就背下来了。
计算题
没啥好方法,视频我也看过几个老师的,感觉看视频还是不牢固。最后还是做真题来的实在。
第三阶段——准备论文
可以报个胡老师的班,他的论文讲的不错。然后还有批改服务,平均下来批改一次60。
看完胡老师的论文,然后就可以开始准备论文了。
这几年论文开始对真实性有要求了。所以论文难度又增加了不少。
1、项目背景的选择。老师们的建议都是最好写GOV背景的,几百万起步的,3~5年内的项目(那种一看就是N年前的项目,不太推荐。)
这样的条件要求下,论文背景怎么选呢?
有GOV项目经验的,一般手头资料也非常完整,所以论文要怎么改都可以,素材摆在那边随便选。
但是对于没IT经验,零经验,零基础的朋友,我最推荐的方法是——找有项目经验的人要一些资料,或者指导一下(我应该算比较有经验吧,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当然,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对吧)。
第二选择是自己找。不过记住,要看看这个项目是什么时候上线的。特别注意不要写教育系统的。
2、最好准备10篇
3、要提前一些开始准备,因为2300字,不是那么好背的。一两天时间不一定能背的下来。
4、ITTO是论文的骨架,所以最少要背诵10大领域47个过程。输入输出工具技术,尽量去背诵,因为每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输入输出工具技术去写的。
5、笔记里头带背字的去背诵下来,论文子题目的内容就是问这些,这个基本上就是现场想一下怎么写进去。
第四阶段——回顾知识
以上几个阶段结束后,基本快考试了。把笔记回顾一下,论文大纲再回顾一下。差不多了。可以上考场了。
一般来说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论文的水平也就上去了。论文都搞的定了,基本上案例和选择题也八九不离十了。
文中相关内容,可以发送Email :743811262@qqcom。
我设置了自动回复,需要的自取哈。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给个关注,给个赞。
欢迎留言私信,交流学习经验
学IT的来说,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软考高级证书也不是很难考。
软考的通过率虽说是最低的只有20%,但也因为是水平考试且报考条件没有限制软考证书的含金量也很高所以报考的人数就很多。认为软考高级难考,软考高级是软考科目中最难的,其中涉及的计算和理论都非常有深度,论文写作更涉及到平时的实际经验,不努力复习备考就很难通过。
一、软考高级科目有: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是软考高级资格考试中比较热门的项目,偏向于管理类,学起来稍微容易一点。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项目经理等。
系统分析师 :系统分析师兼具技术专家和项目管理者职责,负责软件开发项目的整体规划、需求分析、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及开发小组的领导,并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
系统架构设计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是一个最终确认和评估系统需求,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构架,并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的技术人员。
网络规划设计师 :从事计算机网络领域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部署实施、评测、远行维护等工作,能指导制定用户的书籍和网络战略规则,能指导网络工程师进行系统建设实施的高级技术人员。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主要在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中从事规划与管理工作。
二、软考高级科目考试安排:
按照历年的合格线60%为通过的话需要三科都达到45分及以上才能算通过,高级是有三个科目的上午是选择题考综合知识下午是问答题案例分析和写作论文,考试需要三个科目都达到合格线才可以,成绩也不能延续只能一次都通过。
三、软考高级备考指南:
01 综合知识
看网课视频+跟做题,可以网上买了课程学习,看视频是比较有效的,听老师的讲课会有很大的投入,听完直播课后不懂的话还可以看录播,在看视频的时候最好做笔记,便于巩固。刷真题,综合知识都是选择题,多刷题近几年的整体都要做一下,错题会反复的看,真题一定要拿捏的死死的。
02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分为两类题型,一个是案例的文字分析,一个是计算题。这种问答题的形式主要是多背知识点,主要背一下重点的知识点和在听讲课记的笔记,听课做题背诵结合。然后还是也要多做真题,多刷真题题型能找到一些做题的感觉,多看题意分析。
03 论文
写作论文2500左右的字数,考平时的积累多,考试时间也有限所以可以先清楚好框架,项目的概述,内容,问题,解决方案,结尾将项目当中工作当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的和经验写下来就可以了。可以多看论文形成自己的一个写作方式大致的思路要清晰。
软考高级也固然不是随便考就内容的,软考本来就不简单而高级又是软考中最难的一个科目。对于学IT的来说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工作中的经验好好的备考事半功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靠的是勤奋,勤能补拙。
应该选B。
这句话的意思是据报道,大多数被收养的孩子都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A the most 的意思是many的最高级,表示“最多的”,不合语境。
C most是错的。作为最高级的most,一定要和The一起用。作为“大多数的”的most 是一定要和of 搭配,成为一个固定搭配,most of , 表示大多数的。
D the most of 也是错的。理由同上。
总之,只要记住,表示最多的时候,就用the most, 表示大多数的时候,就用most of
望采纳,欢迎追问
以上就是关于公务员那么好吗为什么大家都考全部的内容,包括:公务员那么好吗为什么大家都考、单招在哪刷题、学it,软考的高级证书难考吗,难度大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