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去阿里巴巴上班,997工作制,年薪50万,你会去吗?

如果让你去阿里巴巴上班,997工作制,年薪50万,你会去吗?,第1张

了解互联网的薪资情况和级别是每一个IT求职者必须做的事,下面整理的是互联网公司职级及薪资范围,供各位互联网的朋友参考,如果有所遗漏和偏差敬请留言指正。

01

阿里巴巴集团采用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

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 P序列=技术岗,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一共分为 14 级,从 P1 到 P14,目前校招最低从 P4 开始。一套体系是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 M序列=管理岗,从M1到M10。

阿里的非管理岗职级分为10级,需求量最大的职级范围分布在 P6-P8,这也是阿里集团占比最大的级别。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大部分的校招最低级别也是 P5、P6。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刚入职到阿里为P5,工作1-3年之后升职到 P6,阿里一般到 P7 才给配股票。

阿里P7是级别的分水岭,P6晋升到P7是一个坎,越往上晋升会越南。

P6阿里年薪 = 月薪×16(12+1+3)

年底的奖金为0-6个月薪资,90%人可拿到3个。

阿里股票:股票是工作满2年才能开始拿,满两年可以拿50%,第3年25%,第4年25%,4年拿完。一般P7以上都有股票。

02

在腾讯,技术线在此之前属于 T 序列,腾讯大部分员工集中在T23 和 T31在腾讯的职级体系里,T3 级别已经是很多人的上限,从23升31是非常困难的。

腾讯薪资架构: 12+1+1= 14薪,腾讯标准薪资是14薪,但是通常能拿到 16-20薪。腾讯年终奖非常吸引人。

腾讯目前用的是4-17的新级别,实习生和应届毕业生基本是4级,最高级,原来的T61-63,统称为16级。对于校招入职的新人来说,加入“鹅厂”拿到的年薪在20万-40万之间。

03

百度的级别架构分成四条线:

技术序列 T:T3 - T11,T5/T6属于部门骨干,非常抢手产品运营序列 P:P3-P11 产品和运营岗后勤支持部门 S:S3-S11主要是公共、行政、渠道等等,晋升比较困难管理序列 M:M1-M5每一级又分为2个子级 M1A、M1B , 最低的是M1A,至少是部门二把手了,李彦宏是唯一的M5。

百度是整个 BAT 中现金给得最多的。

T3 - T11一般对应阿里高一级序列,如:百度T3=阿里P4,T5/T6属于部门骨干,非常抢手。百度T5/6在百度占比最大,其中T7以上手上的股票相对非常多。

从 T7 级别开始,就开始要做带团队、做管理的事情,升到 T7 以上后基本就不做写代码的事情了。

其中,刚毕业时是T2/3,一年一升,到T4会参加答辩。

P3-P11 产品和运营岗,对应阿里高1-15级序列,百度p3=阿里P4-P5之间。

百度的薪资结构一般是:月薪×15(12+3)

百度年终平均2~3个月。

04

华为技术线的职级体系为数字序列。

华为的标准薪资结构是:基本工资+年终奖+分红,若工作地点在海外不发达国家,会有额外补助。

大部分华为员工在18级以内,18级是个坎,23级及以上为高级别boss,华为内网并不显示他们的级别。每一级分A/B/C三小级(技术岗不分小级)。

正常每年升一小级,工资每年一涨,15级以上工资涨的比较慢。

在华为供职年限越久,奖金越多,分红规模越大,终端部门的奖金为多。

绩效优秀的员工和一般员工的奖金差距在4-6倍。

05

京东岗位序列主要分M、T、P序列。T序列包含产品和技术,P序列为项目经理。

薪酬结构:年薪=月薪(12+1),1为年终奖,一般为1-2个月

月薪=基本工资(70%)+绩效工资(30%基本工资+绩效系数)+餐补+工龄补贴+全勤奖;

京东每年都在给所有中基层员工加薪,基层员工加薪幅度不低于10%,主管、经理级员工则不低于20%。

06

字节跳动的职级研发序列一共10级。

不同序列间月薪base差异较大,技术base整体偏高。比如2-1月薪会在20k+,2-2的package会在60w-100w左右(算上期权,大概会占30%左右)。T2-2 级别的薪资约40k,500股票/每年。

就同学们反馈:目前20届校招给的是14、15薪,19届校招很多能拿到18薪。前端开发20k左右,产品是14-18,运营10左右。字节跳动的现金薪酬要比 BAT 们高出 25%-40%。

薪资结构一般是 16 薪

年终奖一般0-6个月,每年3月发放。

字节跳动内部的绩效考核一共有八级,从低到高为 F、I、M-、M、M+、E、E+、O,并会进行强制分布,对应年终奖和月薪百分比的涨薪。M就有涨薪机会。

头条半年一次调薪,每次只有30%参与,大小周,120%的工资结算加班费,可以请假。

期权:期权是比较好的2-1才会有期权,一般2-2才有期权,关于期权:回购价格为市场价8折。已归属的期权员工可以带走。

阿里巴巴的掌舵人:马云介绍(双语)

In the year 1999, with the help of more than a dozen friends who pooled their resources - some $60,000 - Jack Ma, founded Alibaba, a business-to-business online platform No one at that time would have thought a all start-up would initiate the world’s largest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on Wall Street, earning higher profits than those of interational giants like Amazon and eBay bined

1999年,数位朋友集资6万美元,帮助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一个B2B的在线交易平台。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家刚起步的小公司会在华尔街上市,并且融资额超过亚马逊,eBay等国际巨头,创下美国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

Ma’s bold ambitions, which were birthed in a time when China was a digital backwater, were realized last week

马云的无畏抱负在中国数字化落后的年代产生,上周终于得以实现。

Th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which will raise as much as $25 billion, cements his position as one of China’s richest

(阿里巴巴)首次公开募股,股指就达到250亿美元,使马云一跃成为中国首富。

Chari atic and energetic, Ma is nicknamed “Crazy Jack Ma” and is seen as China’s version of Steve Jobs or Bill Gates, according to AP And his story of starting an empire from scratch already makes him an inspiration to millions across China

马云的超凡魅力和活力,被美联社昵称为“疯狂的杰克•马”,将其视为中国的乔布斯或比尔•盖茨。而他白手起家创建电商帝国的故事也早已激励了数百万中国人。

Ma isn’t just popular because of his wealth He also possesses munication skills that allow him to municate with audiences from a wide variety of cultural contexts through roadshows and TV interviews

马云不仅因其财富而出名,在路演与电视采访中,他还展示出与各文化背景观众无障碍交流的强大沟通能力。

Reflecting on his success as a startup manager and English major, we try to yze how Ma used his language skills to bee an international superstar and profound visionary

不论身为企业创始人还是英语专业毕业生,马云都是成功者。下面,就为大家分析马云是如何运用他的语言能力成为国际注目的商界明星,成为富有深刻远见卓识之人。

Underdog who seized the moment

抓住机遇的“失败者”

Ma failed his college entrance exams twice He managed to enroll i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on his third attempt, where he studied English

经历了两次高考落榜后,马云终于在第三次勉强考进杭州师范大学学习英语。

He graduated in 1988 and taught English for years at the Hangzhou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1998年毕业后,他进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授了数年的英语。

Ma first experienced the Inter in 1995 on a short trip to Seattle He can remember searching for the word “beer” on Yahoo!

马云第一次接触网络是在1995年。当时是短暂途经西雅图,他第一次在雅虎上搜索了“啤酒”这个单词。

Ma noticed there was not a single online listing for “China” and “beer”, unlike those that popped up for American and German beer

他注意到没有一家网站上有“中国”的“啤酒”,而当时d出框中美国或德国的啤酒随处可见。

He quickly became obsessed with this online information system Gradually, his obsession turned into a vision

他很快就沉迷于这种在线信息系统。渐渐地,他的沉迷变成一种愿景和远见。

According to USA Today, he believed in the Inter’s business potential when few other Chinese did So in 1999, Alibaba, which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online businesses, was born in his apartment

根据《今日美国》的报道,在鲜有中国人注意互联网的时候,马云已经开始看好网上市场的潜力。于是,1999年,致力于连接商家之间的网络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公司在他的公寓中诞生。。

At the time e-merce was unheard of in China

那时,电商在中国还闻所未闻。

“I called myself a blind man riding on the back of blind tigers,” he once said to The Guardian

谈到当年的决定,马云对《卫报》的记者说:“我觉得自己就像骑在盲虎背上的盲人。”

It turns out he was right

结果证明,他是对的。

“The business model Ma Yun created in China suited the Chinese market,” said Feng Pengcheng, director of the China Research Center for Capital Manage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冯鹏程说:“马云在中国创建的商业模式很适合中国市场。’’

“Ma seized opportunities as China was transforming into a market economy with the middle class unleashing buying power online on a significant scale”

他说,“马云抓住了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机遇,此时,中产阶级正释放出空前规模的网上购买力。”

交流上的成功

Many are surprised to see how good Ma’s mand of English was in his IPO roadshow video and interview with Bloomberg after the listing (both video clips went viral online) He was always an English ethusiast Starting at age 12, Ma says he awoke at 5 am to walk or bicycle to Hangzhou’s main hotel so he could practice his English with foreign tourists He did this for nine years and acted as a free tour guide to many, befriending several groups along the way

在IPO路演与上市后接受彭博社采访的视频中,马云都展示出惊艳的英语水平(这两段视频已在网上被疯转)。其实,马云一直是狂热的英语爱好者。他说,12岁开始,他每天都早上5点起床,步行或骑自行车去杭州一些主要的酒店,与那里的外国游客练习口语。这一练就是9年,期间,他还给很多游客做过免费导游,甚至帮助过一些旅行团。

“He is the opposite of stuffy and canned He’s a funny, creative and a pelling speaker I often thought he could have another career in stand-up edy,” Said Duncan Clark, a Beijing-based technology consultant

来自北京一家公司的技术顾问邓肯•克拉克曾评价道,“他(马云)一点也不沉闷古板。相反,他说话风趣,很有想法,也很吸引人。我总觉得,他如果去做脱口秀,也能做得很好,”

Responding to rumors that Ma planned to move to Hong Kong next year on an investment immigration scheme, according to ment from The Guardian, “his speech was both patriotic and diplomatic, colloquial yet clearly well-planned He explained that he had no plans to emigrate”

在回应一些媒体对于他计划于明年通过投资移民搬往香港的传言,英国《卫报》对马云的沟通能力有如此评论,“他的演讲既充满爱国热情又兼顾外交效果,语言通俗但内容明显经过精心准备。他澄清自己并没有移民计划。”

Describing his ideas to press in the US and UK, according to BBC, Ma often uses a dizzying array of visual symbols, such fish in a pond and gold bars falling from the sky

据BBC报道,在面对英美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马云常会运用很多生动形象比喻,比如,池塘里的鱼,以及天上掉下的金条。

Sanjay Varma, a former Alibaba vice-president who now works in Hong Kong, still remembers how Ma could be such a convincing speaker when talking about his ambitions He had long, late-night conversations with Ma about his ambitions in 1999, soon after the pany was founded

目前在香港工作的阿里巴巴前任副总裁——桑杰•瓦尔马仍然记得马云在陈述自己的抱负时,令人动容的说服力。1999年公司刚刚成立时,他和马云曾多次在彻夜长谈对未来的雄心与计划。

“He really wanted to empower the little guys, the all panies,” said Varma

瓦尔马说,“他真的很想促进微小企业的发展”

To use the wording of the BBC, it is a “rags-to-riches” story both for Ma and the millions who depended on the eco-system he forged in the digital age of Alibaba

正如BBC所言,不论对于马云,还是千千万依靠着马云依托数字时代建起的阿里平台发家致富的人,这都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神话。

阿里巴巴一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想去的地方,马云曾说:"别人开4倍工资也挖不走我的员工!" 阿里巴巴的薪酬待遇可以用"高、稳定、持续"几个字来概括,身在职场,一切都处在不确定性之中,能做到这三点的公司在国内确实并不多见。

可是有人想过,如果如果让你去阿里巴巴,每天997,即9点上班、9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年薪能超过50万,你会去吗?曾经就有朋友给我说过这个话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从多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我有个小学同学,因为他从小家庭就比较穷,所以他读完初中就没继续上学了,很早进入 社会 的他,没什么文化,只得到处打工讨生活,当我大学毕业时,有一次看到他在一个建筑工地做工,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工,天黑了才收工,很多时候还要高空作业。

他的工作时间早就超过了12小时,一般人根本干不下来,几乎每天只吃两顿饭,而且都是没啥油水的菜,有时候做得太晚连饭都没有,只得吃两个馒头充饥。

像他这样的工作,没任何保障,做一天拿一天的钱,每天也就两三百块,又累又危险不说,还吃不好睡不好,更别提休假了,我问他,多久回家一次,他说出来工作以后就再没回去过,已经差不多快两年了,平时也根本不敢请假,请假完全是在耍自己,没任何收入。

所以说,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讲,如果你是个缺技能、缺关系、缺学习能力的底层劳动者,如果有一天碰到了像阿里这样的机会,997工作制,年薪50万,你要是纠结去不去的问题,你就参照一点,那就是你的生活压力目前如何,因为好的机会来临时,并不取决于你的理想,也和别人口中的诗和远方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你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有多难,自己又没有太强的背景和资源,那有这样的机会就应该抓住, 你看那些小区保安、门卫、环卫工人,月薪不到2000元,几乎每天工作12小时;医院清洁工月薪1800元,工作10小时,每月休息2天;餐饮行业服务员月薪2500元,早9点到晚9点,每月公休三天。

这些劳动者,我还是很敬佩他们的,可谓风餐露宿而且风雨无阻,但是,他们一年都挣不了多少钱,50万对他们来说是个什么概念?毫不夸张地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你现在去问他们:让你去阿里巴巴上班,每天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7天,年薪50万,你会去吗?我想,这几乎没有任何人会有任何的犹豫!甚至全年无休,每天早6点到晚12点他们都愿意。

也许有人会说给他100万也不去,理由是生活不只是工作和赚钱,还有诗和远方,其实诗也好,远方也好,那的确很浪漫,那样的生活每个人也都想。可是,诗是吃饱了才能玩的高雅,远方更是需要烧钱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连饭都吃不饱,或者有上顿没下顿的,他还有心情谈诗和远方?

有学历、有能力、不差钱,当然可以选择不去,可是,如果你的人生惨淡到给孩子报个教育班都犹豫半天,买几个鸡蛋都还要货比10家店,这样折腰的地步,你就不要怀疑了。

第一,在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上班,你替人卖命的感觉不会太强烈

在创业型公司干过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老板或老板的亲信,通常他们拥有全部的决策权和否决权,你能不能继续干下去,奖金给你发多少,工资拖不拖欠全看他们的心情,而和你自身能力,以及做事勤不勤快几乎没关系。

老板可能今天想一个制度你明天就必须去执行,后天他换一种办公室斗争让你猝不及防,你可能在这些潜规则上已经都心力交瘁,根本没精力再去做好本职工作甚至提升自己。

而阿里巴巴则不同,他们通常有完善的晋升制度,你能清晰地看到如何一步步往上升的发展路径,只要你有能力,这个平台就可以把它放大无数倍,实现你的梦想。

阿里巴巴从上到下,几乎都是把下属称作同事而不是员工,因为同事代表“并肩作战的人”,而员工代表“你为我打工我付你钱”的交易关系,少了尊重、多了居高临下的意味,从这点可以看出阿里的企业文化,不是一般小公司能比的,同样是打工,你去阿里这样的大公司,替人卖命的感觉显然要弱很多了。

第二,去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更大

小公司的天花板通常和你抬头就能看见的那一块差不多高,你会发现很多小公司可能一个总监和老板就管完了,你根本没机会去晋升。

但在像阿里这样的大公司是非常有空间的,大公司能获得的,不只是按时发的工资,还有公司背书、平台光环、人脉背景等隐性福利,功利一点,在大公司打工,你能从很多方面为自己获利,而小公司打工,往往是给老板的比自己得到的要多。

另外,像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其选人有三高:标准高、门槛高、竞争大,所以天然存在弱者过滤网,和你工作的同事,综合素质普遍是高的,而你去其它小公司,不一定能和强者、聪明人在一起共事,要是遇到猪一样的队友,你就完了。

中年危机这个词,是互联网企业首创的,很多互联网企业招聘的时候,基本不给35岁以上的员工面试机会。苹果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谷歌是30岁,腾讯、华为都是28岁。有些风险投资,对互联网企业老板的年龄都有限制要求,30岁最佳,50岁以上一票否决。

放眼看去,大多数30-40岁这个阶段的人,有80%以上其职业技能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已经成家,生活琐事越来越多,导致其精力分散,对企业做出的贡献越来越低。

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工资又远超年轻人,所以在性价比及竞争优势上显得有点不足。 对于这类老同志,只能坚决地把他从战斗岗位上撤下来,如果有岗位空缺就让他做支持性或者协调工作,没有的话就只能裁掉。

对于过了35岁后的人来说,不管再高的薪资,也不建议再去阿里那样的互联网公司了,你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在,性价比也越来越低。即使你到了管理层,997的工作强度恐怕你的身体也吃不消,但你总不能每天自己提早下班,让下属员工在那拼吧?这样的话要不了多久你也得走人了。

所以,对于30岁以上的朋友来说,不如转型到行业内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其他岗位。比如培训老师、IT顾问等。我之前所在公司,下面有分公司做IT培训,我短暂负责过这业务,培训老师对年龄要求不高,如果你在一些大公司工作过,凭借光鲜的履历在这个岗位还是很有竞争力。

写在最后:

总之,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其待遇分为工资+奖金,绩效好的还会有股票,所以对于年轻人而言,能够进入大公司工作,不信在薪资上绝对是你的收获大于你的付出,而且你也可以站在一个大平台的角度,看到完全不一样的视野,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领域。

但是对于30或35岁以上的朋友来说,去阿里这样的公司就得慎重,因为阿里巴巴早期就有一种非常形象的团队评估模型,就是根据能力和价值观两个维度,将所有下属分成了很多种员工类型。

在这样一个吃青春饭的环境下,你要保持不被淘汰,就只能逆水行舟,然而你的年龄和身体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和竞争下,恐怕很难扛得住。

欢迎关注@彪悍猫先生 ,资深媒体人、设计师,从思维到技能,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让你一路逆袭!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一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时隔一年,随着“910”教师节的再次临近,马云将在当天宣布“退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回顾阿里巴巴这一路走来的轨迹,虽然没有经历40大盗拦腰抢劫般的命运,但从其自创立之初就加入的十八位创始人身上,我们并不难看出人与公司、人与人之间的交织如何影响着他们命运的走向。

正如阿里巴巴内部经常以花名相称,外界也常将这十八位创始人唤作“十八罗汉”。如今距离阿里创立之始已有二十年,马云将“退休”,那十八罗汉的其他人今安在,发展得如何,是沉沦失意还是走向了另一个巅峰?今天我们便盘点一下当年“十八罗汉”现在的境况。

阿里“隐形英雄”爱上运动

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曾被曾鸣评价为“阿里隐形英雄”,他也担得起这个称谓。马云曾经说,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谢的4个人中必有蔡崇信。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蔡崇信,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蔡崇信和马云相遇,奠定了要和马云一起创业的决心。20世纪末,再次来到杭州的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他放弃了70万美元的年薪,一个月只拿500元工资,一点一点从最基本的“股份”和“股东权益”开始教起大家,让阿里真正的开始规范化运转。

蔡崇信还帮着马云找各种融资,当阿里面临资金困难,他靠家族关系从台湾商界人士那儿拉来投资;又拦住孙正义4000万美元占股49%的投资意向,只允许投进2000万,保住了创始团队的控制权,让阿里的后续融资得以顺利进行。后来阿里兵强马壮,蔡崇信又从零到一组建战投团队,从最能“筹钱”的人变成了最能“花钱”的人。所以,也就只有他才够资格成为阿里巴巴两个永久合伙人的其中一个。

蔡崇信早已财务自由,其净资产达95亿美元。最近,这位大功臣又干了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收购了NBA篮网队。而此前,他还买下了WNBA纽约自由人队和圣地亚哥的一支曲棍球队。这令人不难猜出其中意味:前半生给了阿里,那么后半生就要投入进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中去。

马云最信任的人依然低调掌权

谢世煌为人低调、内敛,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曾听说过他。作为马云的左膀右臂,在阿里创立之初他是除马云之外的,唯一拥有阿里巴巴集团营业执照的人。

曾经的谢世煌家境贫困,父亲是铁匠,兄妹四人全靠父亲赚钱养家。1985年,考上瑞安中学后,谢世煌每周带米和咸菜到学校。看到同学吃饼干,他的口水只能往肚子里咽。后来,女友又因为他的贫困而分手,令他卧病在床整整一个星期。

或许此次分手间接地改变了他的命运。1996年,谢世煌听说了“中国黄页”。追赶这个趋势并与马云有了交集的他,接触了马云几次之后,便被马云的激情所打动,放弃高薪工作来到对外经贸部工作(现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后来在阿里的日子里,谢世煌一直从事着资本相关的工作,他曾与马云联手夺回支付宝的股权,打赢中国支付工具争夺战。后来,他又帮助阿里进行多领域的投资并购,主导收购了恒生电子、华数传媒、光线传媒等优秀公司,帮阿里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十余年的深厚友谊,使得谢世煌成为马云最信赖的人之一,两人都欣赏对方的智慧和诚实。他们还经常到对方的家中吃饭、喝酒和打牌,像兄弟一般交流。

谢世煌成立了湖畔山南资本,接连投资了掌合天下、立方、有邻app、新片场等公司。2017年8月又有消息称,湖畔山南资本于还成立了首支泛文娱专项基金,规模10亿元人民币,继续进行泛文娱投资布局。他身价百亿,依旧为阿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快意人生,好不潇洒。

当初那个做设计的投资了罗永浩

盛一飞,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为支付宝用户体验部的总监。在20多年前,他还不过是一个工资一二百元的“小设计”。但在锤子手机还没卖身之时,他却和另一名阿里巴巴创始人吴泳铭一起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投资人。

“普通员工”盛一飞做设计就没前途?这话可千万别用在盛一飞的身上,他所设计的smlie logo现在已经像苹果那样成为了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回溯历史,他在刚参加工作时也不如意,跟非常多的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换了很多份工作,到处碰壁。但在他认识了马云,加入了中国黄页。

“在进中国黄页之前,我只会用电脑做美术设计,根本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这对我来说挑战很大。”之后盛一飞开始自学html,迈出了自己转型的关键一步。之后盛一飞跟随马云北上,又跟随他回到杭州,不管成功失败他都不离不弃。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盛一飞也跟着成了亿万富翁。不过不同于其他人,盛一飞至今也只是在支付宝用户体验部工作,并非高管,而他的未来还未可知。

十年前被踢出局,如今带着“大杀器”找马云“复仇”

提到拼多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这家上市公司在过去不仅席卷了你的朋友圈、微信群,其股价更是屡创新高。但人们有所不知的是,在拼多多的崛起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在帮忙运作,他就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孙彤宇。这个孙彤宇恰恰就是阿里“十八罗汉”中的一员,并且他还是曾经发挥最重要作用的那一个。

孙彤宇就加入了中国黄页成为马云的伙伴,2003年受命带着团队进行淘宝网的搭建,短短几年时间就把淘宝网做到年销售额400亿,市场份额达80%。但令孙彤宇感到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了,2007年底,孙彤宇忽然被被宣布"离岗进修",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据知情人透露,孙在发言时曾遏制不住自己,嚎啕大哭。阿里巴巴开始登陆港交所,而孙彤宇也于当年3月1日正式辞职。个中内情,无人知晓。

令人玩味的是,孙彤宇不仅是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更是另一位“十八罗汉”彭蕾的丈夫,但彭蕾即使在知道马云要撤掉孙彤宇职位时也没有告诉其本人。现在坊间有两种猜测,其一是淘宝发展进入关键期,需要换血适应发展趋势;二是两个都是非常强势的人,容易产生矛盾,继而演变成内斗。但不管怎么说,如今拼多多的用户数量、活跃程度都不断在升高,这也令得淘宝、京东等一系列老牌电商倍感压力。可以预测,淘宝若再不有所突破,怕是将要被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一步一步蚕食殆尽。

十年前,那场撤职风波中马云胜了,但未来十年,面对崛起的拼多多,马云还能泰然处之吗?

HR逆袭做大支付宝,如今功成身退

彭蕾卸任蚂蚁金服董事长。马云在内部信中说:“带领蚂蚁走过的这八年,彭蕾用她坚定的内心和杰出的领导力,用女性独有的温暖和洞察,让一个支付工具充满了爱、信任和责任观。”彭蕾和马云一样,都是教师出身。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浙江财经学院任教的彭蕾结识了自己同系的师兄孙彤宇,从相识到相恋,很快两人在领证结婚。也正是这样一段姻缘,让彭蕾上了阿里巴巴这条大船。

在阿里早期创业时,彭蕾曾化名“小土豆”,扮演公司客服接线员。她的另一个角色是首席人事官,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招人,为阿里挑选最符合企业文化的核心员工。

在丈夫的离职事件中,她异于常人的职业 *** 守,让她获得了阿里与马云的进一步信任。而彭蕾本人也承认曾与孙彤宇有过短暂的离婚后又复婚。有人恶搞她的长相,称其为女版马云,彭蕾则反过来调侃道:“难怪我一直觉得马总五官虽不咋地但凑一起就是气质独特很有范儿。”她还还击好事者:“长相这事吧,美也好,丑也罢,说到底就一句话,我长什么样关你屁事?”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彭蕾又先后转战市场部、服务部等多个部门。后来,她接手支付宝,天天去泡贴吧,搜集大家对支付宝的看法。“几乎所有金融创新领域的拓荒者”。这是马云对彭蕾的评价,并称她实现了十多年前初建支付宝时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梦想。支付宝已发展成蚂蚁金服巨头,而打造这一金融帝国的彭蕾也功成身退,是时候该休息休息追求一下自己的人生意义了。

搞媒体的还在搞媒体

金建杭,因为一篇采访稿结识马云,继而跟随马云打天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句如雷贯耳的阿里巴巴集团使命,正是出自他之手。而曾经在全网刷屏的马云创业系列视频,也正是他所录下的。

马云正在推销他的“中国黄页”,而金建杭正在北京《国际商报》当记者。他无意中从浙江省外经贸厅的一份内部刊物上看到了马云创立中国黄页的报道,凭借记者的敏感,他让报社的朋友帮忙联系马云进行采访,并在后续的交流往来中加入阿里巴巴。马云无疑是知人善用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金建杭除了负责阿里巴巴中文网站之外,大多是做着公关、推广之类的工作。因此,他常常作为阿里巴巴发言人,向外界披露消息。后来,他有主导承办了“西湖论剑”大会,成为当时互联网一大盛事。

据传,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时其身价曾高达40亿元,成功加入亿万富豪行业。如今,金建杭依旧负责阿里巴巴集团公共事务,任集团总裁。

只写代码也能财务自由

在“十八罗汉”当中,程序员可不少,但与其他高管比起来,这些创始人便是低调了许多。比如周悦虹,作为一名java架构师,技术精湛且为人低调,是典型的技术极客。他早在1999年就加入了阿里巴巴,作为阿里巴巴的第一个工程师,阿里创立之初的办公电脑都是由周悦虹亲自组装的。,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以后,马云为让阿里巴巴建立起“合伙人”制度,奠定公司百年发展的基础,就免去了十八罗汉的创始人职位,让他们从零开始,重新竞聘上岗。作为技术出身的周悦虹,管理是他的短板,于是就没有出现在新的合伙人名单之中。但他的技术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他已不在阿里巴巴,反而是去到一家智能家居公司任技术总监。

还有师昱峰,花名虚竹,“管理部”资深总监,第一代的阿里网站的建设者,随着阿里在美国上市股票疯涨,师昱峰与妻子金影媛手中的原始股票市值达到了上百亿人民币,当年放弃铁饭碗的他现在捧了一个金饭碗。

程序员中也有特例,就像十八罗汉中的吴泳铭,当时是淘宝网的核心开发人员之一,如今却是阿里健康的董事会主席,而且还是国内知名的投资人。个中变化,令人不胜唏嘘。

当年跟着马云出来创业的——都挺好

除了前面介绍的“罗汉”们,其他创始人也都处于一个不错的发展状态:

戴珊,现任阿里巴巴B2B事业群业务总裁、阿里巴巴集团的法人代表;

金媛影,现任阿里学院高级专家;

韩敏,现任小微金服集团人力资源部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蒋芳,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才官(CPO);

麻长炜,淘宝网产品技术中心用户体验设计总监;

楼文胜,依旧在阿里集团任职,具体职位不祥。

这18个人,创业时发疯似地工作,每天工作16到18小时,累了就睡在办公室的睡袋里。哪怕是夜里三四点钟,办公室里还会灯火通明。同时,他们也天天吵架,从早吵到晚。就这样,在反复的协作与摩擦中、失败与成功中、寂寞与喜悦中,他们度过了青葱的岁月。

如白驹之过隙,那些年曾肩并肩奋斗的十八罗汉,现在全部成了业界大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究竟是努力成就了命运,还是时势造就了命运?或许,两者皆有之。当他们站在命运的岔路口,不经意的一次选择便决定了自己后半生的道路。

但他们都不是马云的接班人

“十八罗汉今安在”的问题倒是讲完了,可十八罗汉又该何处去呢?翻了翻相关报道,我们发现如今的18罗汉虽然都还负责阿里巴巴的相关业务,比如蔡崇信、彭蕾、戴珊和蒋芳等,但是他们都不是马云的接班人。

细究来看,阿里巴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阿里集团,另一个是蚂蚁金服集团,前者的核心人物是张勇,后者是井贤栋。从马云一直青睐空降高管的态度上就不难看出,其对外部职业经理人的推崇。从最开始通用电气的关明生,到后来的卫哲、张勇、井贤栋、武卫、樊路远,马云一直在从外部物色自己的接班张勇挑起了阿里的大梁,合伙人们终究将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阿里草创时代算是彻彻底底地过去了,未来将会是什么时代?还能否出现农村男孩逆袭成为资本大佬?又是否会有从HR做到集团总经理的铁娘子?

P7是阿里的技术专家级别。P为技术岗,M为管理岗。

阿里具体分类如下:

P1,P2:一般空缺,为非常低端岗位预留。

P3:助理

P4:初级专员

P5:高级工程师

P6:资深工程师

P7:技术专家

P8:高级专家

P9:资深专家

P10:研究员

P11:高级研究员

P12:科学家

P13:首席科学家

P14:马云 

扩展资料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阿里巴巴集团排名300位。

参考资料来源:阿里巴巴行业问答官网:阿里的分类是怎样的?

马云,1964年9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绍兴嵊州(原嵊县)谷来镇,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

2013年5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但兼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董事长等职务,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中文名:马云

外文名:Jack Ma

别名:老云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1964年9月10日2

职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

毕业院校:杭州师范学院

信仰:唯物主义

主要成就: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网站,2008年日本第十届企业家大奖,2009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十人,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血型:O型

祖籍:浙江省绍兴嵊州市谷来镇

星座:处女座2

语言:普通话、英语、吴语

分享到

人物履历

求学时期

查看[马云]

马云,1964年9月10日2出生,祖籍浙江嵊州 (原 嵊县)谷来镇,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 都考了两次。

1982年,当18岁的马云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83年,马云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直到1984年, 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

短暂做教师

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去了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马

查看[马云演讲]

云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因此,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于1992年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为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

黄融阿里级别是阿里总监,黄融,阿里巴巴集团资深财务总监,财务中台负责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澳大利亚资深公共会计师,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二十五年的财务工作经验,毕业于厦门大学,在宝洁公司工作18年,在会计、预测、工厂财务、审计和品类财务等岗位成长,历任JV CFO、香港/台湾地区CFO及亚太区剃须品类CFO。2013年加入法国达能任大中华区水/饮料财务与IT、法务副总裁。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资深财务总监,历任B2B事业群CFO,大天猫/新零售事业群CFO,现担任集团中台综合财务CFO,负责阿里巴巴集团的智能化账务/共享中台建设,以及集团横向部门及总务后勤和海外的财务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腾讯、阿里、京东等大厂,哪个公司的薪资水平更高全部的内容,包括:腾讯、阿里、京东等大厂,哪个公司的薪资水平更高、英语学习资料:阿里巴巴的掌舵人:马云介绍(双语)、如果让你去阿里巴巴上班,997工作制,年薪50万,你会去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768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