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饿了么1,分析饿了么的使用流程并做出评价2,饿了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体验饿了么1,分析饿了么的使用流程并做出评价2,饿了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第1张

目录:

概述

市场概述

需求分析

竞品分析

市场结论

01 概述

11 产品介绍

外卖平台——“饿了么”2008年创立于上海,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平台。

截至目前,饿了么在线外卖交易平台已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130万家,用户量达26亿。外卖业务涉及餐饮、医药、超市、生鲜、鲜花、买菜、预订服务等。

12 背景

如今在线外卖日趋成熟,外卖不仅仅只局限于在线餐饮,而慢慢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订餐、饮品等餐饮类到超市跑腿医药鲜花等商品类别,甚至还有上门服务等。

越来越多的不同城市的不同人群更加习惯使用外卖服务解决自己的需求,外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13 目的

本文档从市场状况、用户状况、市场竞品三个方面来分析饿了么产品的市场前景与策略。

02 市场概述

21 市场规模

Trustdata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外卖产业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9年全年的交易金额预计将从2018年的4613亿元增长到6035亿元。

22 市场发展趋势

(1)生活类新零售增长迅速

主流的外卖盯住在线餐饮行业,但随着外卖配送体系与各个外卖平台的成熟,非餐饮外卖占整体外卖比重加大;

在2017年第一季度,餐饮外卖占绝大部分,高达731%的比重,非餐饮外卖占据269%,到了2018年第四个季度,非餐饮外卖对比提升52个百分点。

(2)市场结构下沉,三四线城市成为外卖新增长点

在单日的订单量中,一二线用户点外卖的频率与次数都高于同等情况下的三四线城市,但是众多的三四线城市凭借其庞大的人口体量,在总量上超出了一二线城市的订单量。

从在线外卖用户城市分布中就可以看出,一二线城市用户从2017年的611%变为2018年的553%,较前一年下降58%。

(3)高价外卖比例增长,品质比重上升

40元以上的订单量,由2017年227%上升至2018年Q4的329%,说明用户不仅只是被外卖的低价优惠所吸引,也会被高品质的外卖服务吸引。

在饿了么平台上,2018年100元以上的高价外卖的订单量同比增幅为四成以上。形成这样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外卖会提供高品质服务以外,也是由于外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有些外卖可以是由多人一起点餐,这样一来,订单的高价也可以理解了。

23 市场问题

当前外卖市场存在的痛点,从用户、商家、骑手三者的角度在一个完整外卖流程中找出。

对于用户而言,外卖流程可以简化为三步,寻找商品和确定商品、付款下单、取得外卖。

在 寻找商品 上面,现在的APP已经做的比较好了,各种分类、排列、结果筛选器等等。

决定用户确定某个商品的因素有许多,除了评分、距离、配送时间等因素,还有就是优惠力度,用户往往会在两个相差不多的商家中选择优惠力度更大的商家。

在 付款下单 这一环节,饿了么优先让用户使用支付宝结算,再用户取消结算后,订单进入待付款环节,此时再次进行付款,付款方式中会多出来一个微信支付,这样既可以使得用户优先使用支付宝也能够提供微信支付的渠道。而在美团外卖中则只有微信和美团闪付这两个支付渠道。

当前消费者对于 食品安全问题 格外重视,许多消费者不点外卖或者很少点外卖的原因之一就是质疑或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痛点问题就在于此。

除了书面和平台上商家信息披露外,要解决这个痛点问题,另一种解决方式就是在外卖商家制作厨房内安装摄像头,用户可以在等待商家制作的过程中,进入商家正在制作页面 查看实时制作监控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解决这个痛点问题。

对于骑手配送环节,骑手在接单后赶往商家取餐,这里有几个痛点问题:

骑手能否在 给定时间内送达;

在规定时间内 商品的状态能否尽量完好 ,例如温度、形状等;

骑手与商家之间的问题, 商家制作不够及时影响骑手其他单的配送进度 等;

骑手配送优先级可能会影响配送时间 ,进而影响外卖体验;

骑手与用户之间矛盾,可能出现 骑手态度不佳或者用户过于严苛 等。

对于商家售后环节,除了商品出现品质问题或者数量明显缺少外,一般来说,用户不会要求商家进行售后处理,而一旦出现品质或明显缺斤少两,往往会促使用户进行售后处理,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渠道还有直接联系商家来进行售后退款。

24 市场细分

除了主流的餐饮类外,还有超市买货、鲜花订购、医药跑腿、蔬菜生鲜等其他新零售的非餐饮外卖,从市场趋势就可看出目前许多平台也在致力于此。例如:

饿了么布局的饿了么有菜就是面向餐厅B端食材采购平台;

京东到家就是一款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产品,提供到家服务,有超市到家、外卖到家、品质生活、上门服务和健康到家等;

每日优鲜则是一个围绕家庭餐桌上的生鲜 O2O 电商平台,覆盖了水果蔬菜、海鲜肉禽、牛奶零食等全品类。通过在主要城市建立起 “城市分选中心 + 社区配送中心” 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为用户提供全球生鲜产品 “2 小时送货上门” 的极速达 冷链 配送服务;

盒马鲜生既是超市又是餐饮店也是菜市场,既包括了线上APP购物又可以在线下门店进行购买。

美团闪购是美团推出的主营非餐饮外卖服务,利用美团配送物流体系,主打30分钟快速配送服务,同样涉及生鲜、超市、送药等服务。

25 市场壁垒

当前外卖市场主要形成两大巨头,饿了么与美团外卖。

背靠阿里的饿了么外卖与获得腾讯投资的美团外卖的双雄角逐占据了目前外卖市场的主要份额,基本上所有外卖商家都要在这两个平台上开设店铺或择一入驻。

此外就是垂直型的外卖产品例如KFC宅急送、金拱门的麦乐送、来1火这种自身拥有庞大用户群体和物流配送体系能够存留下来。

进入外卖市场,作为一个商家而言,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入驻平台,能够迅速获得成熟的外卖平台服务。一方面能够获得众包配送服务另一方面却是平台收入抽成代价。

作为平台而言,想要做成综合性外卖平台,难度很大,18年就有滴滴宣布进入外卖市场,在南京郑州等城市上线了外卖平台。在两方集团对垒的情况下,滴滴宣布进入外卖市场,很难说会不会受到双方打击。

从资金方面而言,市面上的两家都是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本集团。

从成熟性来看,综合性平台已经足够成熟,只有切出足够精准的细分市场才能占据一席之地,例如生鲜食材市场就有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产品盯住。

从技术壁垒来看,想要建成综合性外卖平台必须拥有足够庞大的用户有效数据,和技术支持。

因此,综合性外卖平台进入壁垒很高,而其他细分外卖产品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想要在某个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找到精准细分市场,此外资金、技术缺一不可。

03 需求分析

31 用户需求分析

对于饿了么外卖平台而言,有三类用户:消费者、商家和骑手。

(1)对于消费者而言

消费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外卖用户,首先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点外卖,而点外卖细分出餐饮和非餐饮外卖,非餐饮外卖中又有超市外卖、蔬菜生鲜外卖、医药外卖以及鲜花、宠物用品、母婴用品等等分类。

其次外卖平台利用其配送物流系统推出的跑腿服务,可以让骑手在某地取到用户指定物品后送往指定地点。

最后外卖用户还可以利用外卖平台提供的商家信息来得到许多外卖商家及其商品与服务的信息,能够满足消费者选择多样化商品的需求。

(2)对于商家来说

商家入驻外卖平台或者推出外卖服务,当然时有利可图的,利用大平台的用户流量来提升订单量和销量,并且提升厨房的使用效率,以此来增加销量,提升利润量。

此外,如果商家外卖业务效果良好也能够提升知名度和增加用户粘性,进一步扩大外卖销量还可以提升店面就餐人数等。

(3)对于骑手而言

无疑外卖的盛行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相应的增加收入。而完善的外卖平台能够为骑手提供语音助手来辅助骑手送餐,提升工作效率。

饿了么外卖用户需求KANO模型:

基本型需求:支付功能、点单功能、搜索功能、商家详情功能、订单详情功能、定位功能、配送功能等;

期望性需求:红包优惠、多人订餐功能、活动专区、查看评价、售后服务、查看配送状态等;

兴奋型需求:好友拼单、内容推荐、互动分享等。

32 用户群体分析

用户基本情况:

外卖用户年龄30岁以下占822%,即以80后和90后为主。

目前外卖细分市场来说白领和校园市场占据绝大部分外卖市场,也就是用白领和学生用户群体仍是最主要的两大类群体。

用户使用场景分布中,居住地为最高频次的场所,其次是学校、写字楼,另外也出现有酒店宾馆、医院等场所。

说明不仅在生活居住地、工作场所、学校等地方人们会点外卖,而且可能在旅游住宿宾馆处也有可能点外卖,说明外卖方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在出差旅行等场景下也会有较高的需求。

用户画像:

(1)用户对于外卖平台不满意主要事因

由上图可以看出,对于各项事因中,用户对于外卖平台最不满的即是商品的质量问题,说明用户对商品的品质问题最为敏感,其次是配送质量,再次者是商家环境质量,这三种主要不满意情形中由两种是关于商品质量问题,足以说明外卖用户对于商品品质的重视和在意程度。

(2)用户对于配送骑手的主要不满原因

在调查用户对配送骑手不满意调查中,用户最在意的两点是外卖骑手的服务态度恶劣与送餐时间超时。

对于用户而言,点外卖的过程中唯一需要面对面接受服务的只有外卖骑手,所以外卖骑手的服务状况直接影响到用户外卖体验。另一方面用户追求的是不用出门而在一定时间内拿到外卖,给定的配送时间往往处于用户的最长配送预期时间,配送时间一旦超过规定时间,用户往往会有较大的不满。

(3)用户最关注的问题

在调查中显示,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是食品安全。由于用户并不能直接店内消费不能当场指出商品的问题与反应,也无法看到制作环境,在这种缺乏商家环境信息的情况下,用户对食品安全也尤为重视。其次是服务态度问题,现在餐饮说到底也是餐饮行业的分支,用户消费享受到的是商品还有服务,对于外卖而言除了商家的服务外还多了配送骑手的服务,由此直接与用户接触的骑手的服务态度同样重要。

32 用户场景

场景一:学校在武汉的在校大学生小明周末宅在宿舍,使用饿了么APP点晚餐,他比较喜欢汉堡可乐等食品,在选择商家时候会特意注意是否有较高的优惠,而且订单价一般在20元左右,而且住在6楼的他希望外卖能直接送到寝室门口。

场景二: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小丽是一位白领,晚上需要加班,她决定点一杯咖啡来提提神,而且也有三位同事需要点外卖托她一起点,她打开饿了么APP后,直接点开咖啡品类,发现星巴克咖啡也在里面,随后她点了4杯咖啡,总价值120元,店铺满100减20元,而且还有红包补贴,她很满意,付款下单94元。取到外卖后同事给她AA结算。

场景三:已经结婚的白领小芳,周末时候不愿出门去较远的菜场买菜,而且一个人出门提东西很累,于是她打开饿了么买菜模块,浏览了一圈菜市场食材和品类后选择好食材后付款下单,45分钟后食材外卖送到。

场景四:小王十一国庆出门旅行,在景区游玩一天之后筋疲力尽回到宾馆,此时他累的完全不想出门去找吃的,于是直接在饿了么点了一份附近好评高的本地特色外卖,半个小时后他就收到了外卖。

04 产品与竞品分析

测试环境:手机型号:Huawei P20 网络状态:4G *** 作系统:Android 90

产品名称与版本:饿了么:V8232

直接竞品名称与版本:美团外卖:v7204_3150

间接竞品名称与版本:盒马鲜生:v4232     叮咚买菜:v940

41 产品与直接竞品分析

411 用户与产品定位

412 饿了么与美团外卖产品结构对比

无论是饿了么还是美团外卖,整体产品结构都是由外卖/首页、订单、我的组成。

两者结构最明显的区别是,饿了么将超市业务从外卖业务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大的功能模块,其旨在将线下离散的超市生态的整合起来,打造成一个用户附近超市的线上超市。

而美团外卖并没有针对超市外卖做出大动作,还是专注于外卖这一产业。

因此相比于饿了么“外卖、超市、订单、我的”这样的结构,美团外卖则是“首页、会员、订单、我的”,其重点还是落在用户身上,会员模块突出美团增加用户粘性,打牢用户忠诚度。

413 饿了么与美团外卖核心业务流程

饿了么与美团外卖核心业务流程并无明显区别。

414 饿了么与美团外卖战略对比

1)2018年两者战略发展历程

18年4月在阿里收购饿了么之后,美团6月递交IPO申请上市,而且还引入腾讯集团的资金投资。一方面饿了么借助和融入阿里生态体系拓展全品类的生活服务,另一方面美团成功上市借助资金,仍然以餐饮为核心业务外,积极拓展网约车、共享单车以及美团闪购业务等。

2)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具体布局

饿了么在被阿里收购后,随后在阿里集团的加持下收购了竞争对手之一的百度外卖,2018年饿了么开启融入阿里生态体系下。

在面对在线外卖市场用户红利消减的困局,饿了么通过加入阿里新零售体系,迎合现代消费者需求,进一步提升流量优势与配送优势,提升平台自身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借助阿里生态体系优势,饿了么将“吃喝玩乐买”的本地生活生态圈进一步细分。

在对面美团外卖在用户流量和业务种类方面的激烈竞争,饿了么能否良好融入阿里的新零售生态圈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关键。

美团推出美团闪购进一步助力美食饮料、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等主营业务,同时不断探索酒店、交通票务等新业务,拓展平台在新零售时代的服务能力;

但网约车等新业务扩张的成本投入也成为美团持续亏损的主因,10月份美团内部重新调整组织架构,提出“Food+Platform”的战略规划,未来美团需提高对新业务的整合能力,利用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的集聚优势。

415 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盈利模式

美团外卖盈利模式与饿了么相差不多大致如下:

从商家提成

会员功能收费

流量带广告

送餐团队与店家合作的费用

42 间接竞品——盒马鲜生与叮咚买菜

421 竞品简介与产品定位

1)盒马鲜生

竞品简介:盒马是超市,是餐饮店,也是菜市场。消费者可到店购买,也可以在盒马App下单。而盒马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门店附近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

产品定位:盒马鲜生作为阿里进军垂直生鲜领域的一步,即是超市,也是餐厅,还是电商,通过将线下门店与线上APP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打造了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生鲜餐饮的新零售模式,具体来说是一种“线上外卖+线下门店+餐饮”模式。

2)叮咚买菜

竞品简介:叮咚买菜是一款自营生鲜平台及提供配送服务的生活服务类APP。主要提供的产品有蔬菜、豆制品、水果、肉禽蛋、水产海鲜、米面粮油、休闲食品等,平台不设定起送门槛,没有配送费。

产品定位:是一款围绕“餐桌”的生鲜供应和配送平台,主要解决用户买菜难和买菜麻烦的问题。主要是“前置仓配货+即时配送”业务模式。

422 竞品所属细分市场与用户场景

1)盒马鲜生

立足于生鲜和餐饮市场,创造“超市+餐饮+线上生鲜电商+外卖”的新零售商业模式,利用线下超市作为体验中心与仓储中心,向周边3公里用户提供线上生鲜电商。

用户场景:

小倩,25岁白领,下班之后不想做饭,点外卖配送时间不确定,有时候饿了半天外卖也还没送到,卫生质量也堪忧。在盒马上点外卖就准时多了,下班点,到家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上了。

小红,5岁孩子的年轻妈妈,经常需要给孩子买些优质的牛奶,吃的食物也更倾向购买有机的食品。家附近刚好有一家盒马鲜生的体验店,体验感还不错,有时候会带着小孩去店内吃吃海鲜,不想出门买菜的时候直接在线上下单。

小白,某餐饮店生鲜采购,看过盒马的供应链之后感觉还不错,生鲜商品品相也不错。盒马提供企业采办入口,提供专业的配送服务,于是决定生鲜品类就在盒马上采购了。

2)叮咚买菜

聚焦餐桌,盯住家庭生鲜食材市场,作为“小而美”的生鲜类垂直电商,打造“前置仓配货+即时配送”业务模式。从“买菜”就可以明显看出其主攻方向,定位清晰明确。

用户场景:

23岁上班白领,难得周五准时下班,想在周五晚上好好做一顿饭犒劳下自己,于是下班后打开手机在叮咚买菜到家上下单买了肉和蔬菜,然后打车回家等待菜品送达。

35岁家庭主妇,在周一的上午照顾完宝宝一看时间都快11点了,而自己还没忙完家务,来不及去菜市场买菜了,看到叮咚买菜最快30分钟即可送达,还不要配送费,于是在叮咚买菜上下了订单,在家里一边做家务一边等菜上门。

企业采购,小明所在的公司每周都有下午茶活动,每次选品选店比价费时又费力,于是想长期采购质量新鲜价格合适的水果,公司最后和叮咚买菜合作,品类丰富还免费送货上门。

423 竞品业务模式

1)盒马鲜生

将线上与线下打通,是盒马创造生鲜市场上一个新的玩法,不单单只是简单的同时进行线上线下业务,而是追求两者的深度融合。

线上生鲜外卖有一个痛点是用户缺少体验环节,而线下门店可以进行弥补,而且对于处在3公里或5公里配送范围内的用户而言,这个距离并不远,在下班或者周末就能去门店体验。

而线下生鲜零售难以触达广大用户,线上生鲜电商就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点,通过内容营销、社交推广等方式,线下门店能够获得充足顾客流量。

2)叮咚买菜

叮咚买菜通过预订订单量,以城批采购+品牌供应商直供的采购方式,采取分布式仓储,将货品运送到各个社区前置仓,根据用户订单利用自建物流进行配送。

五、总结

51 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外卖普遍化趋势

目前一二线城市外卖渗透率很高,三四线城市外卖量迅速攀升。随着80后90后消费能力的增长,外卖已经成为生活方式之一。

(2)外卖行业拓展,服务场景全品类化

餐饮行业目前仍是外卖的主流行业,但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建立线上业务,服务在服务场景方面,外卖平台在不断拓展即使配送品类,涵盖生鲜水果、生活日用、鲜花绿植、服装配饰等众多品类,进一步外延服务场景。

(3)外卖市场增量所有放缓,存量市场留存是关键

随着一二线城市外卖行业日渐成熟,三四线城市外卖市场基础设施有待提高,使得外卖市场增速放缓,当前的存量市场各个平台如何做到留存用户,提升用户总程度,单纯的补贴吸引用户成本较高,依靠其他手段来保有用户量才是平台长盛不衰的关键。

(4)从外卖转为数字化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外卖作为一个服务到家的业务,除了开拓更多的细分市场外,商家的数字化转型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趋势,越来越多的人点外卖或倾向在线消费,线下的竞争力和吸引用户能力难以满足更加“懒”的消费者。

因此将众多商家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且将各个生活细分市场连接起来,打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服务平台,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当前诸多巨头正在做的事情。

52 未来市场风险和困难

(1)留存和增加用户忠诚度

对于外卖用户而言,在饿了么或者美团外卖这两个平台上点餐其实并无太大的转移成本,主要吸引用户的除了习惯以外,就是两者的差异性,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补贴优惠力度,其二是差异性的商家,例如饿了么平台上有星巴克,而美团外卖上则没有。

(2)食品安全问题

外卖最让人诟病的问题之一就是在于商家制作过程的不够透明,让人担忧其质量安全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和提高外卖安全性能够减轻很大一部分人群对外卖的担忧,也能进一步的拓宽市场。

(3)配送成本与时间

目前,在一般情况下,普遍的外卖配送时间在30分钟和30分钟以上,“勤快”的人下楼10分钟就能解决需求,而且长时间的配送时间会影响商品质量与消费者体验。

另外配送成本问题也是制约外卖发展的原因,虽然对于商家而言,其配送费用会转嫁一部分给消费者,但这也提升了消费者点外卖的成本,进一步减少用户,通常配送费用会占用户订单价的10%左右。

饿了么宣布,开启“免单1分钟”活动,目前已有数十万用户免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饿了么“免单一分钟”攻略一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 收藏 与分享哟!

2022饿了么“免单一分钟”攻略

饿了么 百科

“饿了么”是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

在2017年的年会上宣布,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下一个 9 年。

创业10年,饿了么以“ Everything 30' ”为使命,致力于用创新科技打造全球领先的本地生活平台, 推动了中国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将外卖培养成中国人继做饭、堂食后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

截至2017年6月,饿了么在线外卖平台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130万家,用户量达26亿。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员工也超过15000人。

截止2017年7月,饿了么已获融资总额达23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中信产业基金、华人 文化 产业基金和红杉资本等世界顶级企业和投资机构。

2017年8月24日,饿了么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

2017年9月15日,饿了么母公司拉扎斯集团发内部邮件,宣布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继8月24日合并后的首轮架构调整通知。出任百度外卖新CEO的是魏海,负责百度外卖业务及双品牌战略落地工作。根据公开资料,魏海在饿了么的职位是商业分析副总裁。

2017年9月,环保组织起诉外卖平台:一次性餐具应明码标价。

2018年3月,饿了么正推广一款外卖餐盒,采用一次性设计,除了用户之外,其他人打开餐盒就将无法再次完好封闭,用户可在签收之前查看“安全扣”完好性,来判断外卖是否在运输途中被打开。如果骑手送来的外卖餐盒安全扣已经断裂,用户有权拒绝收货,并向平台进行投诉。

2018年5月29日,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首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2018年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饿了么和口碑会师合并组成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王磊(花名昆阳)将担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向阿里集团CEO张勇汇报,并兼任饿了么CEO;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范驰(花名程咬金)将继续带领口碑业务,向王磊汇报。

2022年,阿里旗下饿了么App已经完成信息无障碍改造,未来将持续投入、升级标准。

免单一分钟活动概况

“免单1分钟”惊喜活动正式上线。活动期间,消费者通过饿了么App搜索关键字“免单”进入活动页面,根据题目中的线索,在正确的免单时刻、地域下单指定品类即可免单,单笔最高免单额200元,免单金额会直接返还到饿了么钱包。

2022饿了么“免单一分钟”攻略一览相关 文章 :

★ 饿字要怎么组词和造句

★ 怎么磨练口才哪些好饿的方法

★ 饿了么的创业历程

★ 饿字该怎么组词和造句

★ 饿的时候心慌怎么回事如何解决

★ 容易饿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 饿了么创业计划书

★ 饿了么公司简介概况情况

★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先生的创业经历

★ 2019饿了么优秀员工发言稿范文

首先需要了解流程,然后针对优缺点,分别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补充:

1、"饿了么"是中国最大的餐饮O2O平台之一。公司创立于2009年4月。由张旭豪、康嘉等人在上海创立。"饿了么"隶属于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拉扎斯"来源于梵文"Rajax",寓意着"激情和能量"。公司始终将自己定位成一家创业型公司,充满激情,充满能量。

2、公司秉承"极致"、"激情"、"创新"的信仰,致力于推进餐饮行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

3、2016年315晚会曝光:“饿了么”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

4、2016年3月15日晚8时,北京食药监局已经行动,查处了通州“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2016年4月13日,饿了么对外宣布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25亿美元投资,再次刷新全球外卖平台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2015年是餐饮O2O竞争尤为激烈的一年,在资本的助力下,各家公司像一群鲨鱼,疯狂的撕咬着互联网餐饮市场。根据易观智库预测,2015年第1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订单规模达176亿单,环比2014年同期增长3048%,并且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在未来5年内仍将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2455亿元人民币。

餐饮O2O在2015上半年的烧钱竞争后,对于大力度的补贴大家都吃不消了,于是在下半年渐渐缩小活动优惠政策。紧接着资本寒冬来临,筛选掉了一批初创公司,最终剩下的几家各据一方。对于消费者来说,短期培养出的用户习惯并不可靠,最终还是要依赖服务质量和食品质量。

从易观智库给出的统计来看,2015年上半年餐饮外卖的主要受众群体是一二线城市的高学历群体,以大学生为主,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比过半。大学生市场因为人群集中,生活习惯开拓学生市场是餐饮外卖行业比较好啃下的骨头,,这是饿了么最先下手的市场,但同时也有弊端,就是学生无收入,生活费有限,这就决定他们对优惠的力度,外卖的价钱更加关注,所以利润空间不大,投资回报比低的可怜。而白领市场却不同,他们对价钱和优惠的注意力不高,而更注重安全问题和服务质量。易观智库统计得出,餐饮o2o在白领行业的渗透率还比较低,挖掘利润较高的白领市场将会是正确导向。挖掘白领市场、完善物流体系、横向拓展市场、提高餐饮品质这四个方面将成为行业发展的着力点。

根据艾瑞数据,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已更名口碑外卖)、百度外卖,拥有更活跃的用户群,更高的商户和地区覆盖率。选出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作为竞品分析目标。

百度外卖 是由百度打造的专业外卖服务平台。于2014年5月20日正式推出,在饿了么领跑的餐饮外卖行业中,细化目标用户,挖掘白领的中高端市场。截至2015年11月,已覆盖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吸引了几十万家优质餐饮商家入驻,现平台注册用户量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平均日活1221792,在白领外卖市场实现份额第一。

美团外卖 是美团网旗下的网上订餐平台,于2013年11月正式上线。作为美团 “T形战略”中的一个纵向分支,餐饮垂直领域是其发力点。美团外卖进展速度很快,他借助美团网的引流、美团众包的新送餐模式,和老平台的资本实力,在大量烧钱后,艰难的熬过了2015年的资本寒冬,目前美团外卖已经覆盖50000+家餐厅,5000+品牌连锁餐厅,全国已开通100+城市。

饿了么 2009年4月上线,是国内较早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为线下商户提供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体化运营解决方案,建立了完善的外卖商业生态体系,搭建了完美物流配送网络,平均日活2047708,在三者中最高,一路走来,饿了么在外卖O2O的道路上急速扩张,这其中需要大量资本的运营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多次融资(大多数都是风投)。以下是整理的饿了么融资历程。

最终,饿了么还是没有摆脱创业公司的魔咒,为了生存发展,妥协了被互联网巨头并购的命运。阿里巴巴出资125亿美金,目前占股2799%,成为饿了么最大股东。阿里的口碑和饿了么相互照应、双剑合璧,以更加凶猛的姿态扑向互联网餐饮行业。

至此,阿里的口碑+饿了么,腾讯的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的糯米+携程网,这三大互联网巨头在“旅游+餐饮”行业再次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款产品在主要功能上十分类似,可以外送餐饮、水果生鲜等,饿了么因为主要面向大学生市场,美团外卖也做大学生市场,开设早餐、夜宵端口。59store在饿了么也开出了端口,可以满足寝室的同学在晚间购买零食的需求,填充无法送外卖的空白时间段。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都比饿了么多出了送药上门业务,下单立即配送,一小时内送达,目前处于初期阶段,入驻药店还比较少。

从整体结构上来看,三者类似,主要诉求都相同,首页都是店铺选择,其中个别突出点有差异。饿了么由于没有用户沉淀的场所,所以只能用积分来增加粘性,因此开设“积分换购”板块,换购平台与优酷、一号店、阿里通等渠道合作,采取抽奖和加价换购等方式带动用户消费。

美团外卖作为美团网+大众点评的一个纵向分支,目的是做好分销渠道,完善线上线下的一站式平台,目前还没有采取积分政策,整体架构简单,分三条线,一为店铺选择,二为线上支付、下单、送达、确认流程,三为个人信息,消费数据。

百度外卖从上线以来就致力于白领市场,因为当时的学生市场已经接近饱和,饿了么、美团外卖和无数初创小企业在大学生市场争得头破血流,白领市场的渗透率并不高。于是百度外卖看准时机,突出自己要做有品质的外卖,抓住白领痛点切入。百度外卖尤其在店铺的把关中格外严谨,从“质享生活”;“吃啥”页面的偏好选择中,就能区分出与饿了么的不同了。

目前三家的价格战已经远远没有2015年上半年激烈,市场也逐步趋向平稳化和成熟化。饿了么凭借用户基数大,在学生市场依旧占据上风,但频频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个问题在美团外卖中也存在,餐饮的质量和服务质量决定用户体验度,两家首要解决的就是整改平台上的商家,并鼓励用户举报“黑作坊”,设立奖励机制,对于没有经营许可的小商铺一律撤出,决不能手软。建立快速应急预案,以备万一。

用户习惯培养成型后,随后优惠力度的减缓,为了避免用户“有利时蜂拥而至,无利时开溜”的现象发生,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让用户沉淀到平台上面。饿了么有积分换购礼品、红包分享等,现在成为阿里的餐饮o2o旗子,应该还会设置更多的办法做用户留存。百度外卖有百度钱包,可以通过优惠,折扣券的方式做用户留存。美团外卖更像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团队,美团网给的“后门”不多,将来还会采取什么方式不得而知。三者从“轻模式”建平台,到现在逐步向一站式服务的“重模式”转变,对自身的要求要更高,完善用户体验,保障产品质量,对自身的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安全监管和售后系统都要精益求精,狂热的砸钱时代已经过去,即使是作为BAT巨头,也要时刻保持警惕,社区化告诉我们,盲目砸钱已经不是万能的了。餐饮O2O的风口将会打开,生还是死,用户说了算。

出品 | 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 | 李玲

9月7日,媒体曝出前饿了么CTO张雪峰已从阿里巴巴离职,在9月第一周完成交接并走完流程。

在离职前的这近半年,张雪峰随着阿里对本地生活的调整,岗位几经变化。

2020年1月起,张雪峰在阿里内部的职位已调整为本地生活 科技 创新中心负责人;6月,张雪峰以饿了么首席技术官身份为饿了么100%上云站台;8月又被调任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助理。

对于离职一事,张雪峰9月7日向雷帝触网表示,“今后更多会陪伴家人,做点自己喜欢而过去一直没法抽时间做的事。”语言间没有任何不满也没有保留一丝期待。

事实上,除饿了么四名创始人汪渊、邓烨、张旭豪与康嘉外,张雪峰可以说是对饿了么影响最大的一位高管。

2015年春节,张雪峰正式加入饿了么。在此之前,饿了么的技术团队只有70名,张雪峰则是携程国际事业部的CTO。为了从携程把张雪峰挖过来,饿了么联创汪渊主动把CTO的岗位让出,张雪峰在担任汪渊的私人技术顾问不久后正式接棒饿了么CTO。

张雪峰微软技术出身,从微软离职后有过短暂的创业经历。当时他跟着前领导做教育,但在线下发展势头不错的教育,线上化却并不成功,他的创业尝试也就戛然而止。

在《张旭豪的彪悍与精明 独家揭秘饿了么8年45亿美元》中,张雪峰透露之所以决定加入饿了么,是觉得张旭豪和王兴相似,在补贴大战下,仍然保持着对技术的大力投入。对一个创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创业公司来说,技术不仅维系着平台的稳定,也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服务体验。张雪峰对技术的重视,是来自于职业素养的探底。

在张雪峰加入饿了么一年后,技术团队迅速扩张至接近1000人,订单量也得到突飞猛进。云栖社区博客里一篇关于张雪峰的文章中介绍,这一阶段,饿了么日订单从几十万增长到100万,又从100万增长到300万。

张雪峰不仅是饿了么订单增长的见证者,也是一手打造了饿了么巨量订单承接能力底层架构的功臣。

2016年5月饿货节,和阿里巴巴的合作让饿了么的技术短板暴露:当口碑外卖、淘宝、支付宝三方流量同时涌进饿了么,饿了么峰值高达每秒15万笔,系统瞬间被挤爆,张雪峰只能临时限流。尽管如此,饿了么当天订单仍突破了500万。

彼时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市占率相当(都约为40%),双方仍在激烈“缠斗”,百度外卖也在加码争抢市场。一方的系统故障,意味着将订单拱手相让于另一方。

维系峰值的稳定性,是发展和用户体验的双重要求。但问题在于,峰值过后,订单量回归常态。

当时的系统资源承接不了顶峰需求,但如果按照峰值补充系统资源,则除中午、晚间的点餐高峰,资源会被闲置,利用率低也不太划算。张雪峰于是将部分数据上云——IDC+云,在促销、特殊气候、或点餐旺季时切换到云,用云承接大部分流量。

高峰稳定性问题解决后,饿了么开始攻打白领市场,单量不久突破千万。

“今天,饿了么订单量仅次于淘宝和滴滴,与美团不相上下。饿了么这只耀眼的独角兽背后,是肩负巨大压力的张雪峰及其技术团队。”

不可否认的是,饿了么曾经是一家独立且极具想象力的创业公司,而张雪峰几乎见证了其狼性竞争力下的全部高光时刻。这背后的坚守,很大程度上与张雪峰为饿了么的投入程度相关。

2016年,饿了么开始布局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创新技术,张雪峰则成为具体的 *** 盘手。当年年底,张雪峰从硅谷挖了数位技术大牛,分别以副总裁、高级总监等高管身份加入,负责饿了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设施、模型算法策略等关键技术团队。

在技术和人才的加持下,饿了么市场份额不断上升。2016年,饿了么的外卖市场占有率达364%位居第一,美团外卖以301%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二,百度外卖占比218%为第三。

转折发生在2017年。彼时饿了么开始被反超,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下滑,上半年交易份额比美团少了10个百分点。2018年4月,饿了么被阿里以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5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事情似乎迎来了转机。

但在阿里对本地生活的资源注入下,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不升反降。2018年上半年,饿了么交易额被美团甩远了23个百分点。

彼时,阿里本地生活公司总裁王磊立下Flag,饿了么的目标是至少占据50%的市场份额。但在2019年之后,王磊带队的阿里本地生活,开始避市场份额不谈。而据Trustdata最新数据,2020 年第一季度,饿了么加上星选共计拿下近31%交易份额,美团外卖则达到了673%,比饿了么高出36个百分点。

被阿里收购之后,饿了么后续的战略制定与宣布,很少再出现张雪峰这样原始团队高管的身影。而据 财经 涂鸦报道,本地生活技术的主导权给到了王磊极为看重的一员大将前口碑CTO李杨东。

颇为讽刺的是,饿了么原高管团队相继退出,团队决策权不断集中在阿里系高管手中,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却只退不进。

6月19日,饿了么宣布旗下所有业务系统、数据库设施等均已迁移至阿里云,上云后高峰期饿了么可以支持1亿人同时在线点单。

当时,张雪峰最后一次以饿了么首席技术官的身份发声。他称,饿了么上云从今年年初开始启动,2个月就完成了迁移工程,借助阿里云的AI算力和技术,骑手可以得到动态的最优路线,外卖能最快时间送达。“这对饿了么的技术进步是又一个关键的里程碑。”

这个里程碑代表着饿了么与阿里的加速融合,但对他而言,也意味着饿了么与原始团队的彻底剥离,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的。

参考资料:

独家|前饿了么CTO张雪峰日前已从阿里离职,任本地生活CEO助理仅1个月

张旭豪的彪悍与精明 独家揭秘饿了么8年45亿美元

饿了么四次技术进化的曲折路,记访谈张雪峰

文/刘璐明

编辑/叶丽丽

阿里和美团的漫长对峙,狼烟再起。

今日,饿了么宣布“百亿补贴”计划经过近一个月的试点,正式上线。

饿了么方面表示,“百亿补贴”将成为常态化补贴行动,9月起,“百亿补贴”还将加码,重点覆盖城市将从目前的24城扩展到100城以上。

这意味着已经熄火一段时间的外卖补贴大战,重新开启。 承担起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切入点使命的饿了么,大举进攻美团核心腹地,一直在摩拳擦掌的两大巨头,开启了新一轮交战。

据饿了么“百亿补贴”项目负责人介绍,在重点城市和商家的选择上,补贴都更加集中和聚焦,可以为商家持续吸粉、增加用户黏性。“从试运营效果看,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家,订单增速较往常翻了一倍。”

选择在此时发起补贴大战,背后则是阿里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的焦虑。

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上来看,美团外卖业务依旧占据领先地位。据DCCI发布的《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9Q4)》显示,671%用户最常通过美团外卖使用网络外卖服务,322%用户最常在饿了么使用网络外卖服务。

据晚点LatePost报道, 目前饿了么日单2000万单上下,而美团最新财报数据显示, 美团外卖日均订单量为2450万笔 “份额破三,在 历史 低点”,一位接近阿里本地生活的投资人说。

阿里需要借外卖业务开启本地生活的大门,面对市场份额的逐步减少,它急需要重振旗鼓,重启补贴是打向美团新的一q。

而面对阿里的大举进攻,美团也将面临压力。从美团前几日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餐饮外卖依旧是美团的核心业务,占比5888%,收入达到1454亿元,同比增长132%。

在美团Q2实现的22亿利润里,有13亿是外卖业务带来的。这个漂亮的数据,是因为从商家手里收取了大量的佣金。

财报显示,Q2均摊到每个商家的佣金达到了约2526元,此外,每个商家还需承担高达约686元的营销费用。 与一季度相比,每个商家在美团上的经营成本平均上涨了972元,增幅约43%。

美团的市值大增,商家却在叫苦,饿了么新的补贴,无疑将在争夺商家方面发挥作用。

对于饿了么而言,补贴是抢回市场份额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美团为了应对竞争,是否会跟进补贴,这场寡头之战最终能否改变市场格局?

“对于阿里来说,本地生活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前阿里巴巴总裁卫哲曾这样解释本地生活对于阿里的重要性。

本地生活化,从2016年开始就已经被定位为阿里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阿里希望努力整合本地生活的网络,并与阿里生态内原有板块协同,将本地服务渗透到用户的日常生活。

收购饿了么也顺理成章,因为阿里需要一个本地生活的入口。

2018年10月,完成收购之后,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和口碑的业务进行合并,成立了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王磊任公司总裁兼饿了么CEO。

阿里巴巴CFO武卫曾判断,本地生活服务是一个万亿美元市场的机会。“本地生活服务是阿里巴巴在商品、服务和 娱乐 领域三管齐下的消费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市场对阿里来说是必须做,也是必须赢的。”

两年前,王磊就曾定下占据外卖市场50%份额的目标。为了这场不能输的战争,阿里不惜砸下重金。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阿里不仅会投入资金,还会投入技术等资源,帮助口碑和饿了么在本地生活市场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阿里现任CEO张勇曾直言。

阿里的策略是通过砸钱补贴换取市场份额。

为此,阿里曾投入30亿元用于补贴和营销, 在奋起直追的2019年,阿里转移了靶向,希望通过攻占下沉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王磊在接受36氪采访时曾表示,在他接手时,饿了么的直营城市有92个,口碑有40个,而美团多达190个。他发现,以前饿了么没有重视的小城市,被美团占据了大部分江山。

为了抢占这部分市场份额,阿里启动“上山下乡”计划,宣布要数字化升级近百个三四线城市。

标志性的事件是,饿了么在2019年年初曾对美团发起“大理闪电战”。

云南大理是阿里进攻的首批城市之一,也是美团的核心城市之一,从关键领地发起进攻,阿里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

当年的这场大战曾被看作是阿里扭转局面的战役,曾有多家媒体报道当年的战况:饿了么会助攻代理商分析市场,指导战役的节奏并提供资金支援,战争紧张时期,饿了么口碑派驻大理的团队就有七八十人。

从份额极低的低线城市发起反击,这场闪电战靠的是市场推广、补贴和配送服务。

但遗憾的是,面对美团的防守,补贴对抢占市场份额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阿里没能改变落后的局面。两年之后,饿了么与美团的差距没有接近,反而拉大。

据QuestMobile2020年6月的数据,去重后的App和小程序相加,饿了么月活跃用户数(MAU)为7661万,美团外卖为14478 亿,是饿了么的近两倍。

或许是补贴攻打市场的效果不理想,去年9月,王磊表示,未来不会再有疯狂的补贴大战。

然而现实是,面对日益下滑的市场份额,补贴又成为了一个重要武器,再次被启用。

几年过去,阿里和美团的竞争激烈程度不降反增。

美团创始人王兴的“无边界” 探索 ,已经从外卖,扩张到酒店、金融、支付、充电宝甚至 汽车 等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位阿里本地生活的员工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曾表示,张勇现在一个星期来本地生活开一次会, “上一次这样的开会频率还是我们搞手淘的时候。”

他指出,饿了么的市场份额甚至已经破三, “最低的时候仅有百分之二十几。”

饿了么到了必须奋起的关键时刻,阿里的策略在今年也发生了变化。

今年3月,支付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改版升级,新版本支付宝首页中,外卖、 美食 、酒店住宿、**等本地生活场景优先级大大提高。

阿里的用意不言自明,它希望坐拥海量用户的支付宝能给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务引流。

把饿了么当做本地生活的单一切入口可能很难行得通,于是,支付宝也承担起了从工具转型为生活服务平台的重任,通过生态矩阵发力,狙击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改版后的支付宝和美团的一级入口几乎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饿了么也有了新动作。

3月16日,阿里本地生活推出七项商家赋能计划,其中一项是低佣金,阿里明确承诺其外卖平台的佣金低于其他平台的3%~5%。

不仅如此,阿里还斥资降低中小餐饮商家营销成本,进一步拉拢商户。4月13日,饿了么宣布在全国80个城市包下了近4万块户外广告、10万个酒店电视广告位和480万台互联网电视资源,全部免费开放给各地中小餐饮商家,帮助他们播放广告。

对于中小商家来说,这是一个转移到饿了么具有诱惑力的条件。 在这背后,是饿了么要维护现有商家、提高营销精准度并拉拢新商户的重要举措。

但是能否成功拉拢还是未知数,毕竟,之前的烧钱补贴没有带来太大效果,也是由于美团聚集的大批用户能够给商家带来更多利润。

补贴并不能解决一切,但又不能放弃补贴 ,这背后是饿了么难以缓解的市场份额焦虑。

卫哲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阿里系的本地生活能不能给商户带来更多的订单,比佣金本身还要重要。”

7月17日,饿了么宣布全面升级,从送餐平台转型为消费者的“身边经济”,鲜花、蔬果,药品都可以配送,要实现“万物皆可送”,与此同时,还公布了新的商家运营策略、成立商家联盟:寻找流量、降低成本、培训人才。

在组织架构上,阿里本地生活也进行了调整。

今年3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宣布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调整为三大事业群和三大事业部。 其中,口碑和饿了么融合并调整为三个事业群:到家、到店、商家中台和创新;另有物流事业部,新零售和生活服务三个事业部。调整后,中台将统一收集,产品将统一归至一个大团队。

据晚点LatePost报道,8月份,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针对饿了么又做了新一轮调整,在业务战略上,从“5050战略”到高质量增长,注重与阿里集团的协同;组织上,全国24个区缩编成7个大区, 层级更扁平,权力从地方收拢到“中央”。

目前,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董事长。本地生活服务总裁王磊向张勇和胡晓明双线汇报。

此举更有利于饿了么与阿里体系的融合,方便协同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各项业务布局。

补贴的粮草已备好,组织架构也已升级,阿里本地生活即将全力出击,对美团来说,这也将是一场恶战。

面对阿里的补贴进攻,美团该怎么办?

王兴曾在去年5月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对此问题就有所回答: “对于竞争对手使用补贴吸引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用户,我们并不担心,并且这种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目前来看,长期的竞争也不会停止。据《 财经 》报道,2019年初美团到家事业群在青岛的1500人年会上,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在台上鼓励下属: “我已经做好了阿里最近三到五年花100亿美金打我们的准备。”

阿里不缺砸钱换市场的底气,新的大战,将会对美团的盈利造成压力。

当饿了么减佣的时候,美团还在深陷高佣金的争议。今年4月10日,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发布《广东餐饮行业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代表广东省内几百家餐饮企业对美团提出书面交涉意见。 协会认为,美团外卖向餐饮企业收取的高额外卖佣金,已超过餐饮企业承受极限。

但是难题在于,美团能减佣吗?

目前看来大幅度减佣很难。 2019年美团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佣金的确是美团的重要收入来源。 2019年美团点评实现收入975亿元,其中外卖佣金总收入是4966亿元。

此外,2019年美团外卖骑手的成本高达410亿元。除了收取佣金来填补成本之外,美团目前难以找出其他的替代品。

这份财报是成立十年的美团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为了盈利,美团也付出了代价。 据36氪报道,从2018年底持续到2019年年初,美团点评曾启动了一轮大规模裁员,主要波及LBS平台、到店、快驴等业务,其中仅到店SaaS裁掉的销售人数就不低于2000人。

“2017到2018年,美团点评在决策上还是犯了些错,headcount扩太快,有些业务没必要加人,有些业务没必要做,就裁掉了。”一位美团点评离职中层评价说。

曾经美团通过“断臂”,裁撤不赚钱的业务,以达到整体盈利的目的。

阿里的新一轮补贴是否会影响美团的盈利?我们可以看到,从2017年Q4到2018年Q3,美团外卖变现率(营收/交易总额)一路从116%攀升到140%,但在竞争最激烈、美团跟进饿了么补贴的去年四季度,却一度降至137%。

竞争势必会牵制美团的扩张,饿了么的减佣和补贴,打的正是美团的痛点。

从商家的层面看,财报数据显示,美团的活跃商户增速正在放缓。2019年,美团点评活跃商家数620万,同比增长71%。2017年-2018年,这一增速分别为100%和321%。美团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美团点评活跃商家数目同比增长67%至630万。

而据阿里最新财报数据显示,饿了么商家入驻在加速,截至今年6月30日,饿了么注册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0%。

与此同时,美团近年来营收增速在不断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Q3-2020年Q2,美团点评营收增速分别为972%、89%、701%、506%、441%%、422%、-126%和89%。

这场寡头之战,对美团而言是一场危险的对决,若补贴长期持续,美团的应对会变得吃力。在目前新业务处于扩张,且大多在亏损的情况下,美团将如何保住外卖这个基本盘?

您好,要想让饿了么优选安全卫士上升,需要做以下几件事:

1 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以便在安全领域有所作为。

2 加强安全技能的练习,熟练掌握各种安全技能,以便在安全领域有所作为。

3 加强安全技能的实践,实践所学的安全技能,以便在安全领域有所作为。

4 加强安全技能的提升,不断提升安全技能,以便在安全领域有所作为。

5 加强安全技能的分享,不断分享安全技能,以便在安全领域有所作为。

6 加强安全技能的应用,不断应用安全技能,以便在安全领域有所作为。

7 加强安全技能的推广,不断推广安全技能,以便在安全领域有所作为。

饿了么回应裁员传闻

饿了么回应裁员传闻,1月4日,据界面新闻,阿里本地生活即将开启一轮大幅裁员,裁员涉及饿了么口碑几乎所有业务线,包括地区分公司人员,不包含第三方骑手。饿了么回应裁员传闻。

饿了么回应裁员传闻1

1月4日,关于网传裁员一事,饿了么方面回应新闻记者:“消息不实,我们既没有所谓裁员计划,更对下一步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规划。”

当日稍早前,有媒体报道称,由于饿了么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战争”差距逐渐扩大,阿里本地生活即将开启一轮大幅裁员,裁员涉及饿了么口碑几乎所有业务线。

外卖行业市场前瞻

随着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宅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外卖在国民消费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国民对外卖的需求增长,餐饮外卖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且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作为新式茶饮行业的下游产业,餐饮外卖产业渗透率的快速提高也给新式茶饮的终端需求带来了增长点。当前,餐饮外卖店迎来更多的下沉市场用户以及60后、70后用户。四线城市餐饮外卖用户增长最为迅速,餐饮外卖明显高于一、二、三线城。四线城市中,95后和60后用户增长最为迅速。另外,一线城市70后用户的月均订单量已超过5单,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粘性”用户。

据餐饮外卖巨头公司美团财报数据显示,美团2021年第一季度,到店、酒店及旅游收入为66亿元,同比增长1127%。餐饮外卖经营溢利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6802百万元增加304%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7亿元,餐饮外卖经营利润由22%升至417%。第一季度,餐饮外卖业务交易金额为1427亿元,同比增长996%;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135%至323百万笔。

我国目前共有446万家餐饮外卖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外卖”,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外卖相关企业。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超9成。另外,成立于2020年的此类企业超38万,占目前餐饮外卖企业总量的86%。截至目前,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新增外卖相关企业超过38万,同比增长1364%。

至2020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规模已达456亿人,比2011年人数增加了近73倍。而从2021年中国餐饮外卖消费者月均点外卖次数调研来看,尽管有185%的消费者表示从来不叫外卖,但1—5次却是中国众多消费者的选择,占比为352%;此外,有270%的餐饮外卖消费者月均点外卖次数在6—10次之间;更夸张的是,有50%的餐饮外卖消费者月均点外卖次数竟然高达20次以上。

饿了么回应裁员传闻2

饿了么再次站到了十字路口。

1月4日,据界面新闻,阿里本地生活即将开启一轮大幅裁员,裁员涉及饿了么口碑几乎所有业务线,包括地区分公司人员,不包含第三方骑手。

据一位接近饿了么人士透露,裁员主要因为饿了么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战争差距逐渐扩大。从2021年9月起,饿了么在上海当地市场份额开始低于50%。而上海是饿了么总部所在,这一变化或许表明,饿了么在逐渐失去在大本营关键地区的主导权。

据报道,有一位饿了么员工称,月底业务调整已在发生。此外,据一位阿里本地生活的地方区域经理透露,口碑业务的缩减在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口碑一部分人员被裁,一部分保留,还有一部分则转签调去饿了么,但主要的执行估计也是在年后了。”

对此传闻,饿了么回应称:消息不实,公司既没有所谓裁员计划,对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规划。

口碑方面暂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饿了么三季度营收不敌美团一半

虽然饿了么否认裁员传闻,但相对美团,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营收增长缓慢、业绩承压是不争事实。

阿里三季报显示,当期,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营收为9513亿元(约147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839亿元增长76%,占总营收比例降至5%。该部分收入主要来自饿了么的平台佣金、提供配送服务收取的服务费及其他服务费。收入的增长主要由于GMV的增长,部分被视作收入冲减项的补贴增加所抵销。

同期,美团第三季度餐饮外卖业务交易金额1971亿元,同比增长295%;餐饮外卖业务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280%。

以上数据显示,美团在餐饮外卖业务的营收是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的近3倍。

目前,外卖平台中,美团外卖市场份额最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主要外卖平台市场格局,美团外卖占比673%,饿了么占比为269%。

尽管2021年以来国家对于“二选一”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判罚力度逐渐强,不过同样在合规严管下,美团的增收趋势仍优于饿了么。

饿了么会收缩吗?

此前,阿里本地生活公司CEO李永和也因其下属涉嫌“丑闻”而引咎离职。新上任的俞永福已为彼时两个月以来第四位本地生活公司的新任CEO。

而针对口碑业务的调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社交平台上观察到,有经过认证的阿里集团员工称口碑部分岗位裁员属实,并表示自己刚从口碑转岗饿了么。亦有人在年前就爆料阿里本地生活饿了么、淘鲜达、共享零售三端BD岗位合一。

2021年以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并不平静。

4月30日,饿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台“有菜”宣布,由于业务调整,平台将于5月20日正式停止运营,从5月10日起停止交易服务,不再支持产生新的订单。饿了么有菜成立于2015年10月,前身是饿了么有菜小分队。

同年5月,高德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被通报;9月,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饿了么不正当竞争行为判定赔偿美团经济损失8万元;10月12日,支付宝在APP内发布《口碑搬家公告》,宣布支付宝APP底端中间入口由“口碑”改为“生活”,而“口碑”则被放在支付宝首页的宫格处,支持用户自行排序或删除;11月20日,市监总局就饿了么收购小度生活违反反垄断法案做出行政处罚。

12月8日,阿里本地生活CEO俞永福发布内部信表示,虽然本地生活赛道选手数量不多,这场竞争并不激烈,但很残酷,没有人有一招制胜的方法,是长周期点数的`拳击比赛,所以基本能力才是建设,未来三年阿里本地生活将坚持“四横四纵”的战略方向不动摇。

另一头,阿里本身很难说正在放弃本地生活入口。

美团业绩指引显示,Q4单量增速下降至15%~17%,收入增速下降至18%~20%。单量的下降一方面是整体消费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疫情下管控政策的变化,不少区域没有限制到店消费,但是会限制快递小哥进入小区内部,因而降低了点外卖带来的消费者效用,从而单量增速出现一定的下降。

饿了么则加大了补贴力度。

饿了么回应裁员传闻3

每年年末,都是大厂员工被舆论“裁员”的日子。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界面新闻放出来独家重磅新闻:饿了么口碑将开启大幅度裁员。不到1小时,饿了么官方就回应“消息不实,没有裁员计划”,陆玖财经向阿里确认了该回复。之后,上述独家新闻被删除。

在被删除的独家新闻中,界面新闻表示已经向饿了么员工核实,并援引一位饿了么内部人士的说法,称“裁员是由于饿了么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战争差距逐渐扩大”。虽然这次传出的裁员消息是假的,饿了么“打不赢”“早晚要裁”,也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据悉,阿里内部对饿了么不满的声音也存在已久,认为“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但是,多年来在本地生活领域坚持大手笔投入,一直高调坚持,阿里真的跨年之后就会仅仅因为“打不过”而放弃?俞永福在内部信中提到“有责任带领团队发展好这项业务”,靠裁员怎么实现?

陆玖财经就此与多位行业观察家、分析师进行了交流,得到新的观点:饿了么在外卖、到店业务方面的确处在劣势地位,不过,2022年,“合规”大概率依然是主旋律之一,本地生活曾经的圈地式扩张,对阿里来说可能弊大于利。此时收缩亏损业务,集中力量进行优质业务突破,是个好选择。

“外卖只是本地生活挺小的一块,只是发展太快,现在本地生活的眼光太窄了,所以这块在人们心里被放大了,甚至与本地生活划上等号了。没人去站在日常的角度去想,当局者迷。所以,退出来清醒清醒挺好。”

这次裁员是假的,但可能早晚是真的

“每年年底都会有一轮271(类似20%优秀、70%普通、10%尾部的互联网公司考核标准),是不是搞错了?”当被问及如何看待饿了么将大规模裁员时,在多家互联网公司担任多年高管的王立(化名)第一反应是,假新闻。

果然如他所料,在裁员相关消息发布大约1小时之后,新浪科技就发布消息称:“针对裁员传闻,饿了么方面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所谓裁员计划。”

每年年末,大厂不少员工都要被舆论“裁”一次,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首先是界面新闻表示,已经向饿了么员工核实了消息;其次是裁员似乎是2021年末到今年年初各大企业的共性,阿里即使真的裁员也并不特殊。更何况,在去年12月8日发布的内部信中,俞永福已经隐隐约约透露出一些主动求变的信号。

俞永福加入本地生活一百天时,以“班长”的身份发了一封内部信,从三年的发展方向、当前遇到的问题、人才管理、组织敏捷、如何行动这五个方面,发表了个人观点,多次提到与改变有关的话题,例如,“组织的头脚腰都没从‘单一业务能力和单一的业务组织’成长突破到‘先进的规模业务能力和先进的规模组织能力’”,“未来一年完成优化”,“大集团也在体制改革的路上”,“这些误区也是规模组织里‘不能简化’/‘不敢决策’的根本原因”。

内部信中的观点,应该不只是“随口说说”,而是传递出阿里要体制改革,本地生活业务板块要向组织敏捷、提升组织能力改进,为此,本地生活团队将必须“接受不完美”,包括目标要取舍、过程分阶段迭代、不是所有同事都开心。

如果俞永福说的体制改革到来,则意味着阿里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人员的流通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裁员,只是早晚的问题,甚至可能只是没有大规模裁员计划,而小范围的裁员已经在进行中。

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几乎都是收购来的公司,背景各不相同,据接近阿里的人士评价“是整个阿里生态布局中最乱的”,很难管理。阿里派俞永福这员大将来,应该是下了决心把这个重要的业务板块彻底捋顺,而俞永福“不是计划内的形式”成为本地生活的“班长”,需要用自己的形式立威,裁员这种震慑力较强的形式,几乎可以肯定在考虑范围之内。

裁员=认输?

如果改革真的已经在路上,为什么饿了么相关业务被调整的可能性大?界面新闻援引一位饿了么内部人士的说法,称“裁员是由于饿了么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战争差距逐渐扩大”,而这也是主流观点之一。

Trustdata发布的《2020年Q2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达到682%,而饿了么占比仅为254%。其他咨询机构的数据大多停留在2019年,彼时,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市场份额分别约为60%和30%。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多年来几乎一直在缓慢下跌,“打不赢”美团近乎实锤。

但是阿里在本地生活,尤其是传言要大裁员的饿了么口碑,被美团压制已经不是最近的事,这么多年,阿里一直高调宣布发力本地生活,也一直在大笔投入,怎么过了个年突然就愿意“认输”?还是说,裁员≠“认输”?

即使这次饿了么口碑裁员的消息是真的,也更像是主动的战略调整。行业观察家杨剑表示:“业务上说,收缩亏损业务,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突破,是个好选择。”

杨剑进一步分析,互联网企业进入盘整时期,2022关键词是“合规”,本地生活虽然是阿里核心业务很好的外延阵地,但是,之前本地生活的打法有点像利用资本优势“圈地”,而这种做法现在是危险的。如果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暂时收缩,那么战略转移、规避潜在风险是原因之一。

某投行分析师开晓声(化名)认为,阿里在传统外卖和到店业务上与美团的竞争,基本已经尘埃落定了,在别人已经形成趋势优势的地盘打仗,从短期成本和效益看,不值得,“不过说阿里在本地生活这个领域就输了,那肯定是不对的。本地生活涉及的业务太广泛,比如现在讲的万物到家,服务领域还是探索阶段,还有更多的,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的,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去开发。”

“外卖只是本地生活挺小的一块,只是发展太快,现在本地生活的眼光太窄了,所以这块在人们心里被放大了,甚至与本地生活划上等号了。没人去站在日常的角度去想,当局者迷。所以,退出来清醒清醒挺好。”杨剑总结道。

俞永福的计划

阿里官方已经给出明确回应:“消息不实,我们既没有所谓裁员计划,更对下一步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规划。”所以,与其把关注点放在裁员上,不如思考俞永福到底为本地生活制定了怎样的计划。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阿里肯定没有放弃本地生活业务。内部信中,俞永福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本地生活的战略方向,即聚焦“四横四纵”,沉淀“业务资产”,建设“作业能力”。其中,“四横”全都与科技研发密切相关,结合信中提到的“实现世界数字化二十年”“基本能力建设才是核心”,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是否要更多向基础设施研发,即to B业务倾斜?

其次,可以明确看出,本地生活业务的组织架构调整,很快就要来了。结合传闻,阿里的本地生活大概率将逐步放弃到店业务,也有可能减少在外卖业务上的投入,将人力和财力投向其他发展空间更大的业务。

长期关注本地生活赛道的私募基金分析师尤薇娅(化名)表示:“本地生活应该是日常生活的所有,凡是你不想干、不会干的都应该包括。现在的人,你会发现一个趋势,技能越来越专一或者说单一。四五十年前,家里的爸爸就是全能的代名词,盖房、打家具、修理各种日常用具,家常便饭。现在你看,好多都是找专人来弄。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本地生活的机会,应该瞄准这个方向。

“在劣势的垂直领域战略撤退下,找准其他本地生活的点,再发力,也是可以的。关键还是看,业务点找得准不准,找准了能不能做好。最重要的,是技术和服务两手抓。俞永福的内部信里提‘服务’还是少了,如果还想做C端生意,就要从‘能服务’进化到‘好服务’,根据消费水平和社会变化随时响应,提供特色服务与深入服务。”

杨剑认为,可以从本地生活出发,想得再远一些,更具有全局观:“本地服务,并非单纯的消费,也可以创造新业态,新职业。比如,骑手就是本地生活外卖服务的新职业,对于灵活就业的方向,政策层面还是比较支持的。如果能在开辟本地生活方向新业务的同时,创造新的灵活就业方式,在政策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未尝不能弯道超车。”

所以,饿了么有没有裁员,这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里的本地生活转型和改革,确实开始了。

以上就是关于MRD:饿了么市场需求文档全部的内容,包括:MRD:饿了么市场需求文档、2022饿了么“免单一分钟”攻略一览、体验饿了么1,分析饿了么的使用流程并做出评价2,饿了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769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