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年,一些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巨大,难免有一些急于上马的项目投入与产出并不十分理想。而且由于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相应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从而给信息化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过去的有些项目启动时期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些问题,造成一些项目盲目启动、仓促上马,导致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不清,项目重复建设,组织混乱,给后期的项目实施,项目维护,项目使用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导致系统建成后被用户弃用。最终使业务遭受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对于项目上马的决策已经趋于理性,严格要求做好项目启动前的论证工作。在满足当前紧迫的业务需求和长远的战略需求之间作好平衡。确保项目建设的成功。
相对产品供应商而言,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处于合同意义上的甲方,其项目的启动过程与乙方的项目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往往需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如: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启动项目?项目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可能的投入有多大?取得的效益有多大?当前的管理模式是否能支撑?如果不能,可能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变革的准备?业界相关的产品有哪些?哪些是真正适合需求的?
因此,对项目启动管理形成统一的认知,对于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项目的启动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意向提出阶段
在意向提出阶段,业务部门发现需要由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的业务需求,并提出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期望。由于信息化项目的意向伴随着业务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对于意向的统筹管理与规划对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始终是一个难题。
对于有集中业务规划期间的企业,意向的产生经常集中在业务规划期间,比如:财年末,业务对自身的模式进行盘点期间,往往产生业务模式的改进或改革的需求,从而对信息化工具产生需求。在这一时间产生的想法或需求,往往不是很成熟,不确定性很大,后期变化的风险也很高。但这一时期,也是意向最集中,最易于统筹规划的时期。信息化部门通常在这一时期,对所有的意向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初步形成项目建设清单。并考虑公司战略重点与资源投入的约束,对项目进行排序,以确定建设重点。
对于不在集中规划时期提出的项目意向,往往会影响到原有的整体规划与计划,各方面的论证更应谨慎,比如,项目的必要性、投入的合理性、资源到位的可能性,对已建和在建系统的影响等等。
信息化管理部门(或IT项目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制度与流程,对业务需求的意向进行引导, 尽量使意向在集中规划时期提出。
意向提出作为项目启动的一个阶段来管理,其意义就在于:对意向进行统筹规划,保证系统建设的整体合理性。
二、需求分析阶段
在受理了项目的意向以后,就进入对项目需求的分析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有IT人员与业务人员组成的小组,对业务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与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各业务层次人员访谈、会议。
在这一阶段,IT人员与业务人员往往会出现矛盾,IT人员可能认为业务的需求不清晰,而业务认为自己的需求已经十分清晰。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要有详细的管理控制方法,引导业务人员进行需求的细化。如,制定需求分析报告的框架,针对关键点形成文档等。一般来说,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当前业务流程分析
未来业务流程分析
当前业务与未来业务的差异分析
信息化功能点需求
对将来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安全需求等
需求的优先次序
需求分析报告形成以后,还需要组织对需求的评审,以达成项目关系人对需求的一致认可。这一过程可包括:
制定评审计划:制定评审的工作计划,确定评审小组成员,准备评审资料。
需求预审查:评审小组成员对需求文档进行预审。
召开评审会议:召开评审会议,对需求规格书进行评审。
调整需求文档:根据评审发现的问题,对需求进行重新分析和调整。
重审需求文档:针对评审会议提出的问题,对调整后的需求文档进行重新审查。
三、可行性方案论证阶段
可行性方案的论证是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活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论证小组一般由企业内部的业务与IT技术两方面的人员组成,视项目的重要程度、难度与规模,可能还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顾问资源。
可行性方案论证的目的是通过确认管理体系和系统技术构架,从而确认未来的管理和技术方案是否有效。它立足于项目从管理上、技术上、实现上的难点进行阐述,逐步理清楚客户的需求。并在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总体解决方案,以作为项目投入产出评估的依据、产品选型的依据,以及后续实施方案的约束。
项目投入产出评估的依据:建立在业务需求分析基础上的项目投入与价值分析,往往是比较粗略的宏观感受。业务人员在提出信息化需求时,可能并没有充分考虑它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样得出的投入与产出分析也是很粗略的。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可行性方案,考虑清楚该项目的定位,与其它系统的关系,相信投入产出的分析将更有说服力。
产品选型的依据:可行性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是不受任何产品影响的。因而它是后续产品选型的依据,它使得企业可以在产品选型过程中始终坚持从自身的需求和规划为原则选择产品与方案,而不至于受到供应商解决方案的误导。
实施方案的约束:可行性方案与实施方案是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之间的关系。可行性方案描绘了总体的业务方案与技术架构,而实施方案是可行性方案在各方面的细化。
此外,围绕可行性方案从管理上、技术上、实现上对难点进行的阐述,可以有效地开展项目的风险分析,制定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保障。
四、产品选型阶段
当可行性方案需要通过选择新的产品来完成时,进入项目启动管理的产品选型阶段。在该阶段,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的筛选以后,根据需求与方案要求,制定招标文档,接收供应商的项目解决方案,并根据评估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出2个以上的供应商进入商务谈判。并在立项报告审批通过以后,与供应商签署合同。该阶段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创建RFP:根据需求阶段与可行性方案阶段分析的结果,制定向供应商招标的文档。
解决方案评估:制定产品选型评估的标准是该活动的核心,它包括:应用软件评估:对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能、体系架构、用户友好性、市场评价、费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软件运行环境评估:对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服务器、客户机的软硬件配置进行评估。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又是有可能对后续实施投入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客户端数量大,环境复杂的情况下。
项目实施评估: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项目实施方法与能力已经成为项目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服务商实施能力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方法、实施费用、实施周期、实施顾问经验以及对相似实施案例的考察。
培训与售后服务评估:包括考察培训方式、费用、售后服务方式、费用、响应时间等。
供应商评价评估:对供应商的基本面进行评估,如供应商的规模、业绩、合同语言和仲裁地、与客户的合作策略等方面。
效益风险评估:即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的评估。这是最难评估的一项,当前在信息化项目中尚没有形成较完备的投入产出的量化评估指标,多是采用一些定性的分析与比较。
商务谈判
关于商务谈判的组织与技巧,有许多专门的论述。从信息化项目管理角度上具体来看,商务谈判是在一定的策略指导下,与产品及服务实施商进行的,确定合同条款的过程,目的是最大化的维护公司利益,确定最优的价格和服务条款。
商务谈判的依据是评估通过的解决方案,其过程通常包括:组织谈判小组、制定谈判方案、实施谈判、签署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商务谈判与后续的立项报告审批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但合同签署必须在立项报告审批完成后才可进行。
正确的IT评估改进公司绩效 (AMT研究院 高欣 编译)
2005-10-12 11:20:56作者畅享网
现在有一种怪现象,少数的高业绩的财经服务公司实际上比大部分低业绩的同行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要少。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些公司可以从投入中得到更多的回报。
“评估什么,获得什么”,这是管理上的真理。所以,不足为奇,很少有财经服务公司能使信息技术投资的回报最大化,不管投入的是美元、欧元、英镑、比索、西币、日元还是其它任何一种货币。埃森哲近来的一个调查的确证明了为什么那么多在其它方面都很明智的公司却在这个领域误入歧途,同时调查最后指出怎样能使这些公司回到正轨。
这不是说低业绩的公司没有对他们的信息技术业绩进行评估,实际上他们大部分都有评估。而问题是,他们评估的不是能获得高业绩的关键指标,他们没有评估或忽视的却恰恰可能是很重要的。
埃森哲的这个调查,是由圣地亚哥一个独立的调查公司CIC实施,由CMP传媒公司的商业技术小组运作的。这个调查包括对一百个至少有5000员工的银行、财政和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主管进行的电话调查。他们对涉及信息技术评估尺度、管理实务和战略的19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回答结果让我们更加确信,大部分的财政服务公司不能使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和获得高业绩之间达到平衡。
独树一帜
有时候,好像高业绩公司跟别人几乎唱反调。比如说,他们强调评估信息技术的效度。这也不足为奇,这次调查中有多于75%的财政服务主管回答说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效度进行评估。
然而,当高业绩公司提到信息技术的效度时,他们指的是支持他们的客户战略的效度。相反,只有35%的人回答说他们还把客户满意度作为评估信息技术的效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同样,当这些领头公司评估信息技术的效度时,他们采用的变量有花在任务模糊的项目上的时间,造成项目延误的根本原因以及花在所有权上的三到五年的费用等。然而,在调查中只有不到20%的人回答说他们有评估所有权的花销,而只有不到5%的采用服务质量作为尺度。总的来说,这个调查证实了一个公认的观点,就是大多数公司的信息技术太狭隘、孤立或者完全与高业绩商业运营方式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管理方式脱节。
当问及他们认为什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优先考虑的因素时,许多信息技术主管回答是“降低成本”、“商业的连续性”、“符合法规”或者甚至是“可升级的企业技术和平台”。相反,对一个高业绩财政服务公司来说,信息技术第一位的因素是在繁荣良性的循环中有效地对信息和技术进行战略性应用。一个主要的资本市场公司应该处在财政领域起带头作用的公司之列,这些公司不仅能认识到他们要为进入这些商业循环做好准备,而且要采取行动,积极投入。
证券业的大多数系统至少有20年的历史了,已经失去了满足当今全球市场瞬息万变的要求的速度和能力。所以当公司通过与埃森哲合作,先规划出一个运营的新方式。这种新方式采用更灵活的技术以更好地适应证券业面临的所有变化。当对信息技术采用投资组合管理方式时,由公司决定它哪方面的商业实力可以生产最大价值,可以最灵活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然后公司对信息技术的首要因素重新进行组合,使之符合新规划的战略意图,改变整个信息技术的效率和效度。
缺乏真正的技术创新
调查中只有25%的人回答说他们对技术创新投资很大,占整个信息技术的投资预算的15%还有多,尤其投在那些可以消除壁垒、增加竞争优势或在市场上造成大幅变化的技术上。还有同样比例的人说他们用于这种创新的预算还不到5%。
这个结果突出了在高业绩信息和技术管理上的最有意思的差别中的一个。业绩一直很好的公司强调商业和客户,他们对信息和技术投资采用一目了然的投资组合管理方式,并从这些投资中要求商业回报。回报高的公司在技术上的投资要比平均水平低15%到20%,而大约40%的花销是灵活支配的,这就能使他们调整技术投资使之与主要的价值驱动因素相吻合。
另一方面,公司投入回报迟缓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名言:“如果没坏, 就别修它”。这些公司只有30%或更少的投资是自由支配的。当然,从这句名言得出的必然推论是当它坏了,就必须得修,而且要付出代价。但低业绩公司大约70%或更多的信息技术投入是不能自由支配的。他们的投资回报少就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投资没有和价值驱动因素挂钩。
例如保险业,就面临着落后的核心事务处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问题。许多行业的配给、产品和理赔系统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当初也只是为很少的几个相关的同种产品设计的。随着产品投资组合的扩大和新渠道的出现(如客户关系管理、自助支持等),保险公司对日益陈旧的传统系统不断进行扩充。结果,许多保险公司的发展却受到僵化低效的系统的阻碍,这些系统不光要有大量的花销用于维护,而且保险公司很难通过这些系统把产品介绍给客户或根据客户具体要求定制产品。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他们不得不在短期调整和不断升级上投资,这就降低了公司为增加竞争优势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创新上的投资的能力和欲望。
法国第三大保险公司,安盟保险采取了不同的措施。2002年,安盟开始着手重新设计信息技术系统,着眼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更新和降低成本。通过埃森哲,安盟正在建立一个单独的信息技术群,这个技术群到2007年能节省成本四亿五千万英镑。到那时,安盟能从每年降低的成本中获益一亿五千万英镑,而且还会形成一个拥有工业加工、服务层管理、最优的系统运送和成本控制以及合理的办公室后勤系统的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这就为安盟采取战略主动提供了投资空间。
评估尺度是关键
很有趣的是,高业绩公司和落败者之间的区别不是投资的数量,而在于他们评估的对象。例如,有的利用平衡积分卡从四个角度追踪信息技术的业绩: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管理效度和质量。这种评估方式使信息技术系统能从更广的系统任务的角度评估业绩。这样,让人对结果负责,把员工和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和商业任务结合起来。
当然,精确的评估尺度的选择会因业务和行业的不同而异。像安盟和其它一些财政服务领头公司强调,通过与公司真正的经济价值驱动因素挂钩的信息技术尺度来控制信息和技术能力。当信息技术驱动因素与这些尺度不一致时,它们就不能很好地促进业务发展。然而,许多其它财政服务公司评估的却是与信息技术部门这个狭窄的范围以外的东西联系很少或毫不相干的因素。所以,如果他们最终能有结局,也往往是不成功的,业绩也不会好。
IT规划的运作思路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都会制定一个3-5年的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而且会沿着这样的轨迹实施:IT规划——规划IT设施——IT设施支撑企业营运——企业营运实现目标。从这样的轨迹来看,IT规划是一种实现公司业务发展计划的工具,而不是神灯。IT规划其实就是要告诉企业如何应用IT技术配合和支持业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IT规划可以按照这样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根据公司业务发展计划IT系统的总开支计划和预算。由公司高层根据对营收、费用和资本支出的大致预测,制定初步的业务发展计划与预算决策,并产生相应的对IT系统的需求目标和预算。
第二阶段:将IT系统总开支计划分解为一定数量的独立IT项目和IT维护性项目,检验初步计划和预算是否可行。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查每个IT项目所需要的技术、时间、人力与财务资源。有了更确切的预测数据,公司CIO就可以做出建议和抉择,确定哪些项目应该投资,哪些项目应该推迟、减少投资额或者彻底取消。关键是在预测出来的IT需求资源和公司可提供的供给资源之间取得平衡。
然而在这阶段人们常常存在误区:不考虑资源受限制,也没有在两个相互竞争的方案之间进行评估和选择。这样虽然在开始时简单易行,但可能产生两个让人泄气的问题:一是没有一个项目或活动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最终可能导致IT规划成为空中楼阁。第二个问题是因为现实问题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地削减预算和修订计划,从而使IT规划束之高阁。
第三阶段:CIO和项目经理需要在所负责的团队和项目基础上,制定一个有预估时间和有预估范围的具体项目进度和预算。这样可以确保负责提供资源的部门能够满足IT规划中的所有项目和活动对资源的需求。保障IT规划顺利的六大真知灼见
①IT规划必须要配合业务计划的实现,并具有前瞻性和可 *** 作性。业务计划是公司为了中长期的发展而制定的计划。公司业务计划为IT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并为IT规划的目标和方案的取舍提供了指导。因此,企业高层必须根据公司的营收计划、目标利润从头到尾跟进IT规划的制定,直至IT规划结束,而不能只由IT人员对IT规划流程掌控。
②在整个过程中要层层分解IT目标和费用预算,让IT目标对应相应的费用和资源。这里是指将未来几年里每年的目标费用总预算分为几个独立的IT规划费用类别,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接下来的实施中资源得不到保证和预算失控。比如,兴安公司将总体IT开支目标分为IT系统研发、IT系统运作和IT基础设施三大预算类别;然后,将研发费用再细分为具体的项目费用。
关键控制点一 项目的时间控制
首先,要明确项目期望值,做好需求调研,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目标,这个目标万不可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目的是满足核心业务流程需求,与核心业务流程关系不大或者毫无关系的内容,缓建或根本不建,将业务期望聚焦在更容易把控和量化的目标上来。项目实施完全围绕该期望进行,这也是项目实施中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信息化项目是需要多部门、多环节充分协作的系统工程,任何部门和环节的时间延误,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实施周期的延长。因此,对影响项目进度的“短板”环节,进行着力攻坚,促进其与项目的其它环节步调一致,协同共进,能够有效保障项目的实施周期。
再次,信息化项目往往周期较长,因此需要针对项目的实施阶段制定的项目时间保障机制,保证项目每一天都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对项目的进度进行有效掌控。
最后,由于信息化项目涉及面较广,参与人数众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项目的把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项目开始前需对参与项目的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项目普及性培训,在项目进行中进行相关的项目培训……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提高每一位参与人员的项目能力才能有效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从而保障项目的实施周期。
关键控制点二 项目的成本控制
首先,信息化项目是it技术在企业业务的应用,其开发和实施都建立在业务部门提出的项目需求之上。然而,由于项目开发和实施的时间较长,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系统开发完毕后,业务需求却已经改变,致使项目不得不重新进行开发。形成影响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项目小组前期调研不够深入,没有全面掌握业务部门的真正需求和需求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项目的深入,业务部门对项目在业务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想要控制这种来自需求改变的成本增加,项目经理除了在项目前期进行更加深入的项目调研外,还应该加大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先于项目应用而对项目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与业务相关的应用需求纷至沓来,不断增加的项目需求,将使项目预算不断增加,从而形成影响项目成本的又一重要因素。对于这种情况,项目经理要区别对待,如果确系有助项目期望的实现并能够帮助提高项目实施效果的需求,哪怕影响到项目的成本和延长项目的实施周期也要采纳这种需求,这是对项目的一种有益补充;如果与项目期望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的需求,则应坚决摒弃。
因此在项目实施前做好准确的项目期望,划定明确的项目开发任务和范围并严格执行,能够有效控制这类项目成本增加。
最后,信息化项目成本的另一主要来源是人力资源成本,因此在看到项目的硬件、软件等硬性成本同时,也不能忽略人力资源这一软性成本。有效控制项目实施时间、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避免人力资源浪费是控制这项成本的关键。
关键控制点三 项目的质量控制
信息化项目的质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it技术本身(硬件、软件、系统)的质量控制,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it技术应用于企业的质量控制。对于前者,我们可以依照国家的质量标准进行考量,而对于后者,则没有统一的标准,并难以实行量化控制,但无论如何,信息化项目的主体是企业,检验it技术应用于企业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则应该是项目在企业中的实施效果。因此做好信息化项目中的质量控制需做到:
对项目技术方案进行适应性评估 信息化项目的最终效果体现在企业的应用,因此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方案即使技术再先进、架构再稳定也不是好的方案。这就要求企业的项目经理,在拿到软件公司(实施方)提供的项目方案后,首先要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估:一方面,评估项目方案与企业其它项目的技术路线是否一致。信息化项目是影响企业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它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它项目紧密相连的。如果信息化各个项目的技术路线不一致,将会导致信息化项目间信息流通不通、数据接口不一致,形成各种信息“孤岛”;另一方面,评估项目方案与企业业务的结合程度。信息化系统最终用户是业务部门,因此项目方案要适应企业的业务需求,并易于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融合在一起,并在充分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对业务水平有计划的进行提高。项目管阶段性评估与项目验收并重 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一般周期较长,且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效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如果项目的验收和评估都集中到项目完成后进行,就会导致项目承担风险过大。信息化项目边实施、边应用、边考量、边改进的阶段性评估,不仅有助于项目经理在项目进行中进行质量控制,而且能够有效降低信息化项目的风险。
对项目实施进行文档跟踪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别根据实施的每个阶段编写建设(使用)手册,进行文档跟踪,并在项目完成后最终汇总成统一的项目建设(使用)文档,能够有助于项目经理对项目质量的把握和监督。
关键控制点四 项目的风险控制
对信息化项目进行风险控制能够减少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有效提高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成功率。由于信息化项目的核心是通过it技术为企业的业务提供应用服务,因此信息化项目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风险,技术架构好坏、软件提供方的技术能力以及项目实施方的实施经验等因素形成了信息化项目的技术风险。为了规避项目的技术风险,企业的项目经理,一方面要选择开发能力较强的软件提供方和经验丰富、服务优良的项目实施方;另一方面还要把握项目的技术架构与企业其它信息化项目技术架构之间的一致性;此外,引入第三方的专业咨询、监理和项目评估也是企业规避技术风险的有效手段。
二是应用风险,信息化项目应用于企业,与企业业务之间的适应水平、结合程度以及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等因素形成了信息化项目的应用风险。在项目实施前,进行项目适应性评估能够预测项目与企业业务之间的结合程度,并能够有效预期项目应用后所带来的问题,提前研究解决办法;项目实施中,边实施、边应用,随时监控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应用效果,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也能够有效规避项目的应用风险。
三是实施风险,这种风险源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时间、成本、质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而降低这种风险的手段就是项目经理通过自身所具备的组织、决策、沟通、业务、技术等能力,对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it系统规划中的5个步骤如下:
在实施一个新的IT系统坚持“以流程为中心”的做法将会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换言之,不是简单地去解决一个不好用功能,也不是去解决在特定位 置或在特定功能存在的一个问题,退一步问一下这个问题是否出现在系统的流程中,系统是抑制还是支持过程的变化,实现起来是否轻松;
过程改进需要一个过程的业主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以定义业务执行工程改进的优先次序列表。而且,它必须贯穿整个制造企业。指望单独的部门和工厂确定和实施过程改进只能导致一个支离破碎的IT应用定制系统或者对于现有的只对少数人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的更改。
一个卓越核心团队(COE)去做的如上所述的过程改进的实际工作。这个团队应包括组织内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包括车间和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IT和企业 管理。理想的情况下,成员需要在企业至少工作五年左右,这样不仅理解IT系统的工作,也知道决策是如何环绕的业务进行的和潜在的流程改进项。
与业务部门讨论、沟通、对计划达成一致同意。一旦治理委员会成立,COE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的时候,会非常同意文件和有效的沟通程序的纲领和最初的目标和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将过程控制从过程信息中分离开以减少COE的团队和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冲突。实施过程为中心的方法需要文件和额外的政策和具体程序。在改善商业模式和IT结构的过程成熟度和灵活性的过程中,分析和记录是非常必要的。
在IT构架中增加并且优化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 平台。在一个端到端的角度来看,跨功能领域和地理区域的情况下,利用BPM平台比没有该平台的经营者的成功率要高得多。这很容易从道理上解释…如果一个团 队有一个流程框架,将会更有效率,这反过来又提高了产量和业务敏捷性。此外,BPM框架使流程可以 很容易地复制和在多个地点重复使用,那么这样增强BPM功能的IT系统的优势会“改变游戏”。
总结:IT系统的实施会保持竞争的领先。实现预算、时限和过程改进的目标带来一个成功的投资回报率。
多方面解读:什么是企业IT规划?
ZDNet CIO频道 更新时间:2009-02-26 作者: 来源:CIO时代网
本文关键词: 战略管理 信息化 IT规划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定义
”IT规划(ITplanning)“是”信息化规划“的简称,它是指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评估企业IT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情况的认识,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信息化与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ies,IT)息息相关,因此通常使用”IT规划“这一比较通俗的称谓。
之所以提出IT规划这个概念,最重要的动因来自于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综合性、系统性、变革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和要求。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实施这两个层次构成的动态螺旋式递进。
规划本质上可以定位成从业务战略到信息战略的实现。从组织的战略出发而不是从系统的需求出发,可以避免脱离目标而进行建设的困境。从业务的变革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变革出发,有利于充分利用组织的现有资源来满足关键需求,从而避免建设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组织的决策。不坚持这两个原则就会给信息化建设带来致命的短视和形式化恶果。
”IT规划“主要包含”IT评估“、”IT战略规划(InformationTechnologiesStrategicPlanning,ITSP)“、”基础设施规划“、”数据规划(DataPlanning,DP)“、”信息系统规划(InformationSystemPlanning,ISP)“和IT组织与保障体系设计6大部分内容,相关定义如下:
评估
所谓企业IT评估就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对已有信息化建设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彻底检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并与企业的既定目标对比,发现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另一方面,要从组成企业信息化的三个要素(人、信息技术、组织管理)角度持续并综合地评估三要素有机结合的信息系统(如ERP、CAD、CIMS等等)的成效和各要素对信息系统成效影响程度的过程,并结合新的现实,根据企业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业务,重新定义企业信息系统,制定新的信息化方案。企业信息系统成效(价值)的评估是企业IT评估的关键。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指,根据IT评估的结果,制定和调整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争取以最适合的规模,最适合的成本,去做最适合的信息化工作。首先是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信息化在实现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其次是起草企业信息化指导纲领,它代表着信息技术部门在管理和实施工作中要遵循的企业条例。是有效完成信息化使命的保证。然后是制定信息化目标,它是企业在未来几年为了实现远景和使命而要完成的各项任务。
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是指对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设计和规划,这些基础设施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网络规划包括数据流量及约束条件分析、网络选型、拓扑结构设计、网络安全方案、网络建设方案等;硬件设备规划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台式机、笔记本、打印机、手持设备等的规划和配置等;基础软件规划包括 *** 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等软件的规划。
数据规划
数据规划是对企业内部的关键信息进行梳理和建模,从数据管理基础层面、基础应用系统层面和管理决策集成层面三个层面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集成,建立企业标准化数据体系,同时确立数据存储的逻辑和物理方式。
信息系统规划
对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功能架构、选型、建设阶段和初步预算等进行详细的规划,是信息化规划的主要工作。
组织和保障体系设计
组织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IT组织设计包括对其组成、分工、职能、考核、员工IT职业生涯的设计等。保障体系设计包括IT项目管理制度设计、风险防范/质量保障体系设计、IT培训制度设计等。
我国企业IT规划的现状
据英国经济情报社、IBM咨询和埃森哲咨询所做的一项联合调查表明,西方国家96%的大公司和75%的中小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IT规划,而国内企业做了IT规划的还少之又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企业IT应用的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绝对不是技术上的差距,国内企业可以买最好的服务器,买最好的软件包,我们的IT人才也可以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我们企业的差距关键还在对IT的规划和管理上。
分析我国大多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以下一些特点:
没有一个全面的企业信息化战略;
缺乏对新技术的敏感,有些IT投资项目尚未结束,所用技术已经过时;
信息化建设呈自发的点状态势,重部门而轻完整;重局部而轻全局;重地区而轻全球;重内部而轻外部;重数据而轻信息;重交易而轻智能。
企业信息系统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数据分散,形同碎片,难以及时形成领导层关心的全面而高浓缩的商业智能,很多企业由此感到迷茫、困惑和失望,认为IT投资是黑洞。究其根源,企业信息化建设盲目性大,计划性淡薄,在企业中地位不高。
而且,当我国的企业面对IT规划时,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主要有三类:
误区一: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不需要IT规划。持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中小企业人员少、业务流程简单,管理粗放,根本用不着进行IT规划,上几个关键系统就行了。但是,IT规划不应分大公司和小公司,并不是只有大公司才需要IT规划,小公司就没有必要,如果小公司的IT规划做好了,很有可能更快地促进公司的发展,而且公司也可能发展成为大公司。实际上,公司大小不是重要的,关键是要看它在IT方面的投入有多大。美国硅谷有很多新生的公司,虽然这些公司规模很小,但由于它受到了风险投资的支持,它在IT技术方面的投入也是很大的,而且这些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好了,会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达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起到积极作用。
误区二:好的网络架构和硬件部署等于IT规划。从传统上,人们总是以”眼见为实“作为衡量成果的指标,大量的机器设备和网络产品放在大家面前,而且非常先进,布局也非常好,有些人就认为有了网络和设备这一高速公路,上面跑什么车都没问题,下一步随便上一些软件系统就可以了。这一看法也是比较局限的,实际上,网络和硬件的规划只是IT规划里的一部分,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由于硬件设备的发展水平已经提前于软件的发展水平,所以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内部的软件系统及其架构进行规划。
误区三:上ERP等于完成IT规划。许多企业认为上了ERP就能解决所有IT问题。这是故意夸大ERP的作用,混淆了IT业务的流程。实际上,企业IT策略要比ERP有更多的内容,而不仅仅是ERP,有的业务简单的企业可能只需要OA(自动办公)就可以解决企业的IT问题,有的企业只需要SCM(供需链管理)就可以了。这都需要具体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的具体问题制定各自的IT规划。
总之,我国大多数企业对IT规划的认识不够,不少企业仓促上马信息化项目,从而导致了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失败或停滞,或者导致很多后遗症,企业内信息孤岛林立,系统集成又是一项附加的工作需要进行,导致额外的投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企业人员特别是企业老总和信息中心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的IT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规划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按照正常的流程,企业要搞信息化建设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工作:管理咨询、IT规划和信息化建设。IT规划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周期长,投资大,不确定性强,只有进行IT规划才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可以把IT规划比作大厦的地基,IT规划就是是”企业信息化“这座大厦的基础,没有IT规划,企业信息化大厦将是建立在沙滩上,后果可想而知。
企业如果不进行IT规划,将会产生以下一些不良后果:
遗留系统繁多,信息孤岛林立,信息共享困难
系统集成工作量大,导致反复投资
系统维护费用高、收益低、风险大
软硬件更新换代频率高,投资回报率低
系统不适应新的业务而停滞不用,造成浪费
信息化建设无章可循,可能导致失败
我们再看一下不同程度IT规划的结果:
好的规划+好的开发=优秀的系统
好的规划+差的开发=好的系统
差的规划+好的开发=差的系统
差的规划+差的开发=混乱的系统
没有规划+好的开发=可用但难以共享的系统
没有规划+差的开发=不可用的系统
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企业进行IT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从客观方面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它还可以解决主观方面的问题:通过IT规划来推动企业员工达成共识。
我们都知道,”信息化其实和企业管理的其他问题一样,一个达成共识的、没有很多创新的方案,远远好于一个有很多创新、但迟迟不能达成共识,也迟迟不能落实贯彻的方案“。我们参与过这样一个情景案例的讨论,题目就叫”谁在反对信息化?“其实这个题目很有普遍性,在不少企业都能看到,哪怕高层已经对信息化下了决心,但仍然会听到各种明处、暗处的反对声音,可能来自中层、来自各地分支机构、来自渠道伙伴等等。反对的情形可以是很多种:(1)谨慎论者,相信信息化建设高失败率的说法,主张谨慎从事;(2)时机论者,认为信息化从长远说要做,但目前业务发展时间紧,信息化底子差,时机不成熟;(3)怀疑论者,认为信息化解决不了企业的问题,反而劳民伤财;(4)其他,担心信息化将打破现有管理格局分配;担心由其他部门负责信息化工作来唱主旋律,不利于自己的业绩突出,等等。
可以发现,这些声音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出现往往是很常见的,有它一定的存在合理性,而其中大多是由于沟通不足、认识不够、观念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关键成功因素、重点应用领域等等没有达成共识。
事实上,板子不能只打在那些反对者身上。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的问题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甚至可用”一团麻“来形容:战略是否明晰、流程是否理顺、组织架构的敏感、信息孤岛的当前情况、应用人员的态度/素质、技术选用的评价标准等等,如何把这些方方面面协调一致,这就是”IT规划“将发挥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按照IT规划方法论,逐步理清企业管理提升和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方向,客观分析当前所处的位置,理智分析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策略、明确原则、给出路线,再明确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之间的时序关系和依赖关系,并落实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里程碑。同时,自始至终贯穿的,有变革管理,有对同行业、不同行业的标杆的最佳实践(BestPractice)的学习和借鉴。这个过程,关键是一个不断采集意见、论证探讨的过程,主旋律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在实践中,也有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IT规划在解决上述客观、主观两方面问题中的作用。据英国经济情报社、IBM咨询和埃森哲咨询所作的一个联合调查表明,年收入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当中,95%进行了IT规划;年收入在1~199亿美元的中型公司当中,913%进行了IT规划;年收入小于1亿美元的小公司当中,761%进行了IT规划。当然,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的这个比例还需要不断提高。
规划的原则
企业进行IT规划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首先,企业IT规划应纳入到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中,要与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和管理发展充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指导企业信息化发展,保证企业整体的发展方向。
其次,IT规划要注意可扩展性,要能适应IT技术的快速发展,要能适应企业管理模式与业务模式的不断变化。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IT技术、企业管理模式与业务都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原先做的IT规划不适应新的情况。所以在做IT规划时,要认真分析企业的战略与IT支撑之间的影响度,并合理预测环境变化可能给企业战略带来的偏移,在规划时留有适当余地,从商务战略到信息战略,做务实的牵引,不能追求大而全。IT规划不应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死框框,企业要能根据新的情况不断调整IT规划。
再次,IT规划要细致完全,全面、合理指导企业信息化。
最后,IT规划要适合企业的规模发展。因为,不同的企业规模在IT规划时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规划时一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和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IT规划。
第一步:是要选择合适的IT绩效考核方法
IT投资绩效评价是为企业的IT战略和业务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因此企业在引入IT投资绩效评价前,一定要清晰地定义出企业的业务战略和IT战略目标,从战略角度进行IT投资绩效考核的筹划,定义出目标、关键绩效指标(KPI)、目标值和行动方案。
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战略目标、行业特征、规模大小及管理现状各不相同,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IT投资绩效评价体系。例如,IT投资绩效评价应区分软件开发管理、IT运营维护和IT应用项目管理,对IT部门的软件开发项目应该采用IT开发绩效评价方法;对IT部门的日常运营维护应该采用IT运维绩效评价方法;对为业务部门提供的IT项目实施应该采用IT应用绩效评价方法。另外,绩效管理方法一定要务实有效,还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保证绩效评价的成功实施。
第二步:是要建立具体的IT绩效测量指标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根据企业的IT战略、IT项目特点详细定义IT投资特有的目标和考核指标。方法是:首先要建立具体的IT绩效测量指标,然后要使到企业的各级人员能够积极的参与到IT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例如,可建立一个包括IT人员、业务部门人员在内的评价指标,把它作为一个项目来在全企业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实施。使大家工作有方向,行动有指标,结果有考核。
第三步:开发专用的IT绩效指标的计算流程
数据收集是计算IT绩效考核的一个关键步骤,这也是进行分析和实施评价的基础。因此,要明确每一个IT投资活动的输入、输出、约束和支持机制的数据收集,从而为IT投资的绩效评价奠定计算基础。然后,再要开发专用的IT绩效指标的计算流程,也就是要制定出评估和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具体包括如何把目标分解到指标、如何对每个指标进行数据评测,然后是计算出加权的综合值。最后,还要建立IT绩效考核全景图,以方便CIO实时的考察和评价IT项目的投资绩效。
重庆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傅诣
目前垂直的部门管理模式对“以客户为中心”、“零不爽”要求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需求瞬息万变,需求要求快速支持的背景下,需求无法高质量的实现,首先表现在需求实施的效率与速度上,无法快速支持需求。其次表现在需求实施质量上,需求上线问题较多,带来很多次生问题,需求质量业务单位与分公司都不满意,影响IT口碑。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启用矩阵式需求管理,建设高、精、尖需求界面团队,在企信部设立后方资源池,深入需求一线,让需求一线指挥炮火,实现需求小前端,大后端,前端综合化、后端专业化,后端全力支持前端。
现状:目前企信部采用传统的垂直化组织架构,各域组织界面分明,容易形成部门壁垒,需求由需求前置团队接收,分派到各个域,较为复杂的联合需求由各域分别评估,各域再进行联合确认,再与需求业务单位进行沟通,期间反馈多次,效率较低,特别是在部分需求细节存在问题时,往往需要多次开会共同确认,在实现方案上各部门也往往各执一词,耽误需求实施时间,也影响需求实施质量。
措施:
1采用需求矩阵式管理:针对重要需求,采用项目制管理,由各部门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实施人员、厂商组建临时需求实施团队,此团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采用承包方式,将需求承包给虚拟团队,每个需求团队负责人拥有可以“呼唤炮火”的权利与“签署责任书”的义务,做到权责对立,平衡(后面会详细说明)。这样就可以整合事业部各部门的专家优势,打通部门壁垒,快速实现需求。该方式也就在事业部层面就形成了一个垂直于传统部门的需求实施矩阵,与各域的生产维护形成互补。
2“黄金四边形”:黄金四边型目标是建立贴近需求一线的敏捷化组织,在事业部层面对外形成统一的界面,能灵敏捕捉到公司领导及一线的关键需求,找准需求“痛点、关键点”,迅速调动资源,建立专项团队,灵活快速实现需求,打破部门壁垒,突破原始需求流程的烦冗。团队必须包含“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团队”、“方案设计实施团队”、“后期维护支撑团队”四个关键团队,形成黄金四边型。
各团队职责如下
(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团队的****,是需求的第一责任人,拥有“呼唤炮火”调度资源的权利,同时,也是需求目标达成的第一责任人,签署需求实施承诺责任书,在需求完成后接受事业部对实施情况的考评。厂商负责人也纳入项目经理。
(2)需求分析团队:需求分析人员是与业务单位接触的排头兵,是第一接触人,首要任务是找到需求的“痛点”或“题眼”,其次是需求实施的桥梁,对外,负责引导业务单位按照IT“先上菜”进行推进,引导业务单位采用IT推荐的需求实施方案与分布实施的时间计划;对内,负责将需求与方案设计实施团队沟通,形成需求支撑方案,并与前端沟通。再次,在需求实施全生命周期中对需求变更进行管理。分析团队工作必须量化,每个需求必须要有需求分析说明书,每次需求会议必须要有需求沟通(或评审)会议纪要,每次需求变更需要有需求变更记录。
(3)方案设计实施团队:由各域的专家与执行人员组成,负责需求实施方案的落地,并与需求人员一起对实施方案向业务单位沟通,达成一致,最后由此团队的实施人员完成需求上线(执行人员可能与后面的“后期维护支撑团队”人员重复)。方案实施团队必须输出每个需求的方案,方案由事业部形成统一的模板输出,方案质量纳入管控。此环节是当前需求实施中的短板,很多需求在完成需求分析后,直接丢给厂商实施,实施方案中功能部分内容没有评审,界面部分在实施中也没有DEMO,没有也业务单位沟通,导致质量不被业务单位认可。该点如何提升,建议如下:
首先把需求分为5个层次,要求在方案模板中必须都进行说明,底层为功能需求,仅仅针对功能本身;第二层为服务需求,本层包含业务及流程,提升服务能力的需求;第三层为体验需求,考虑到客户感知的需求,含易用性, *** 作性,感知方面;第四层为关系需求;顶层为成功需求,即满足公司组织成功,有效推动业务发展。我们现在往往注重第一层的功能需求,对其他层次需求不够关注。即使在第一层功能需求中,还存在“简单功能做不好,复杂功能做得好”的情况,原因就是以IT惯性思维技术为导向,没有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没有抓住需求“痛点”,将IT功能做得复杂。后续,我们要多放精力到第2至第5个需求层次中,更加注重易用性, *** 作性,快速支撑。
(4)后期维护支撑团队:目前我们往往“重建设,轻维护”,需求上线后,就算完了,监控、作业计划没有跟上,上线后也不能主动发现问题,往往前端发现问题后,已经晚了,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对此,后续维护支撑团队,首要任务是建立需求上线初期的监控保障手段,用数据说话,证明新需求上线后的运营情况,提前于业务单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对新需求上线后的监控,作业计划进行实施,对新需求上线后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为一线提供支撑。
前面说了,我们建立了矩阵式需求管理制度,组建了高、精、尖的需求团队,那么如何进行运作?
1小前方,大后方:需求分析团队直面业务单位,但我们后面有一个强大的支撑保障团队(各域专家、实施人员、战略合作伙伴等),各域整合资源形成整体支撑大平台,提供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才能让小前方需求分析人员有底气,有引导需求,主导实施的资本。
2一线呼唤炮火:当需求人员或需求预沟通发现重点需求时,一线要迅速做出反应,立即呼唤炮火支撑,后端将根据需求难易程度,配备必要的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动态补充人员,必要时采用王牌团队或王牌专家,快速应对需求,落实方案,稳步推进。
实现小前方、大后方,一线呼唤炮火的措施:
(1)呼叫的炮火要集中在一点原则:集中在“痛点”或“需求题眼”上,才能实现“闪电战”。这也是中心领导说的先上关键“菜”。虽然我们呼唤到了火力,但是如果针对整个需求的方方面面,无法显示出火力的局部优势(火力被分散了),这就要求我们的需求项目团队,与业务单位沟通,集中火力先上关键“菜”,这个原则的度一定要控制好。
(2)组织人员保障:按不同域对不同人员进行打标,定义他们的责任,为他们指明发展方向,形成人力资源池。按照需求项目管理,需求实施需要管理者、需求分析人员、技术保障人员、上线后维护支撑人员。需要对各部门人员打标,属于哪一种角色,形成专家库,为随时组建队伍做准备。
(3)需求考评机制:事业部拟定出台《需求实施承诺书》,包含权利与义务。权利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配资源,承诺为需求完成的目标,在完成目标时对应的奖励与惩罚。项目经理代表团队签署承诺书,并在需求上线后1个月内接受事业部考评,并进行奖励或处罚,并给团队及成员等级评定。
(4)团队及专家等级晋升机制:各种人才打标后,均成为此类型的专家,需要对组建的团队与专家根据需求实施效果进行考评,采用军队的晋升方式。通过考评筛选出王牌团队与王牌专家,在遇到重要需求,疑难问题时,优先使用王牌团队与王牌专家,使其成为“特种部队”。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事业部目前的“屯兵模式”提升为“精兵模式”,让不确定、困难复杂的关键需求,由精兵完成,提升感知。通过此方式,还可以建立企信部的战略预备队,为IT队伍的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5)仲裁(指导)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设立的目的就是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具备横向传递沟通及协同作战能力。前面说到,项目经理作为需求项目实施的第一负责人,具有一定的动态调配资源的权限,但如果在需求实施工程中,出现与职能部门的壁垒或冲突,或遇到其他管理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由仲裁委员会仲裁决定。建议仲裁委员会由事业部领导及部门领导组成,针对非技术性问题进行协调仲裁。
(6)技术委员会:事业部技术委员会负责需求实施中遇到的方案问题解决及支撑,特别是对在哪个系统实施较优方面进行确认。在需求遇到技术难题时,技术委员会将对技术细节进行指导。
(7)需求管理平台(缺失):事业部目前使用门户及ITSM系统结合对需求流程进行管理,但缺失一个统一的需求管理平台,各部门目前均使用EXCEL对需求进行管理,哪些需求已超期,哪些需求为事业部当前重点需求,哪些需求不合理,没有一个需求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以,建立一套需求管理分析系统,迫在眉睫。
(8)会议管理系统(缺失):以业务部为例,上周业务部有10个会议,其中需求会议6项。业务部目前通过人员进行管理,罗敏每周五发会议周报,列举会议清单,从安徽学习后,业务部要求每个参会的人员出具会议纪要,由罗敏汇总。简单会议出简单的会议纪要,重要会议,出详细的会议纪要。我们希望有一个会议管理系统,将每次会议的纪要进行上传,纳入系统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杜绝需求、专项工作进度上下不一致的情况。
(9)需求变更文档化:加强需求文档管理,这里重点强调一下需求变更管理,由于一些重要需求是公司领导需求,需要业务单位按照领导要求细化,并不断与领导沟通,这样必然会多次变更需求,IT为保障需求尽快上线,必然存在需求在实施中多次变更的情况。这就要求,每次需求变更必须文档化,把整个需求变更的情况记录下来,也要求需求团队与方案设计团队、后续维护支撑团队做好沟通,将每次确认的内容文档固话。这里建立事业部出具需求变更模板。
(10)需求模式固化:先选取少量需求试点此方式,在积累经验后,迅速固化实施流程,并将流程清晰、重复运营的流程及工作模板化,抓住主要的模板建设,再把相关的模板流程串起来,不断优化。形成知识库,事业部通过呼叫炮火的方式,集中支持,集中处理,解决共性问题,这些共性问题的解决要形成知识库,在后续遇到类似问题时,快速支撑。
(11)需求透明化:月初,需求版本部署会议,与业务单位沟通本月需要实现的需求;月中,由事业部整体出面(或各需求项目经理)与需求业务单位就需求进度进行沟通;次月上线后,与需求单位进行需求后评估,对需求后续维护及问题解决进行落实,对需求后评估结果进行沟通。
(12)加强需求过程管控:在建立此机制后,需要进一步加强需求过程管控,授权不等于放任,必要时实时监控。
以上就是关于IT项目文案范文全部的内容,包括:IT项目文案范文、求一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题目是关于it公司的业绩评估探讨,很急!!、IT规划的三个阶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