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管理
第 1 页
摘 要: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角度,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现状入手,强调项目选择和立项管理的重要性,详细描述了信息化建设项目启动管理的主要管理控制点,及每个管理控制点的主要措施,分析了作为IT项目的甲方,启动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
关 键 词: 项目启动管理、需求分析、可行性方案论证
过去的几年,一些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巨大,难免有一些急于上马的项目投入与产出并不十分理想。而且由于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相应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从而给信息化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过去的有些项目启动时期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些问题,造成一些项目盲目启动、仓促上马,导致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不清,项目重复建设,组织混乱,给后期的项目实施,项目维护,项目使用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导致系统建成后被用户弃用。最终使业务遭受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对于项目上马的决策已经趋于理性,严格要求做好项目启动前的论证工作。在满足当前紧迫的业务需求和长远的战略需求之间作好平衡。确保项目建设的成功。
相对产品供应商而言,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处于合同意义上的甲方,其项目的启动过程与乙方的项目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往往需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如: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启动项目?项目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可能的投入有多大?取得的效益有多大?当前的管理模式是否能支撑?如果不能,可能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变革的准备?业界相关的产品有哪些?哪些是真正适合需求的?
因此,对项目启动管理形成统一的认知,对于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项目的启动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意向提出阶段
在意向提出阶段,业务部门发现需要由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的业务需求,并提出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期望。由于信息化项目的意向伴随着业务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对于意向的统筹管理与规划对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始终是一个难题。
对于有集中业务规划期间的企业,意向的产生经常集中在业务规划期间,比如:财年末,业务对自身的模式进行盘点期间,往往产生业务模式的改进或改革的需求,从而对信息化工具产生需求。在这一时间产生的想法或需求,往往不是很成熟,不确定性很大,后期变化的风险也很高。但这一时期,也是意向最集中,最易于统筹规划的时期。信息化部门通常在这一时期,对所有的意向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初步形成项目建设清单。并考虑公司战略重点与资源投入的约束,对项目进行排序,以确定建设重点。
对于不在集中规划时期提出的项目意向,往往会影响到原有的整体规划与计划,各方面的论证更应谨慎,比如,项目的必要性、投入的合理性、资源到位的可能性,对已建和在建系统的影响等等。
信息化管理部门(或IT项目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制度与流程,对业务需求的意向进行引导, 尽量使意向在集中规划时期提出。
意向提出作为项目启动的一个阶段来管理,其意义就在于:对意向进行统筹规划,保证系统建设的整体合理性。
二、需求分析阶段
在受理了项目的意向以后,就进入对项目需求的分析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有IT人员与业务人员组成的小组,对业务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与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各业务层次人员访谈、会议。
在这一阶段,IT人员与业务人员往往会出现矛盾,IT人员可能认为业务的需求不清晰,而业务认为自己的需求已经十分清晰。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要有详细的管理控制方法,引导业务人员进行需求的细化。如,制定需求分析报告的框架,针对关键点形成文档等。一般来说,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当前业务流程分析
未来业务流程分析
当前业务与未来业务的差异分析
信息化功能点需求
对将来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安全需求等
需求的优先次序
需求分析报告形成以后,还需要组织对需求的评审,以达成项目关系人对需求的一致认可。这一过程可包括:
制定评审计划:制定评审的工作计划,确定评审小组成员,准备评审资料。
需求预审查:评审小组成员对需求文档进行预审。
召开评审会议:召开评审会议,对需求规格书进行评审。
调整需求文档:根据评审发现的问题,对需求进行重新分析和调整。
重审需求文档:针对评审会议提出的问题,对调整后的需求文档进行重新审查。
三、可行性方案论证阶段
可行性方案的论证是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活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论证小组一般由企业内部的业务与IT技术两方面的人员组成,视项目的重要程度、难度与规模,可能还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顾问资源。
可行性方案论证的目的是通过确认管理体系和系统技术构架,从而确认未来的管理和技术方案是否有效。它立足于项目从管理上、技术上、实现上的难点进行阐述,逐步理清楚客户的需求。并在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总体解决方案,以作为项目投入产出评估的依据、产品选型的依据,以及后续实施方案的约束。
项目投入产出评估的依据:建立在业务需求分析基础上的项目投入与价值分析,往往是比较粗略的宏观感受。业务人员在提出信息化需求时,可能并没有充分考虑它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样得出的投入与产出分析也是很粗略的。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可行性方案,考虑清楚该项目的定位,与其它系统的关系,相信投入产出的分析将更有说服力。
产品选型的依据:可行性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是不受任何产品影响的。因而它是后续产品选型的依据,它使得企业可以在产品选型过程中始终坚持从自身的需求和规划为原则选择产品与方案,而不至于受到供应商解决方案的误导。
实施方案的约束:可行性方案与实施方案是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之间的关系。可行性方案描绘了总体的业务方案与技术架构,而实施方案是可行性方案在各方面的细化。
此外,围绕可行性方案从管理上、技术上、实现上对难点进行的阐述,可以有效地开展项目的风险分析,制定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保障。
四、产品选型阶段
当可行性方案需要通过选择新的产品来完成时,进入项目启动管理的产品选型阶段。在该阶段,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的筛选以后,根据需求与方案要求,制定招标文档,接收供应商的项目解决方案,并根据评估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出2个以上的供应商进入商务谈判。并在立项报告审批通过以后,与供应商签署合同。该阶段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创建RFP:根据需求阶段与可行性方案阶段分析的结果,制定向供应商招标的文档。
第 2 页
解决方案评估:制定产品选型评估的标准是该活动的核心,它包括:应用软件评估:对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能、体系架构、用户友好性、市场评价、费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软件运行环境评估:对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服务器、客户机的软硬件配置进行评估。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又是有可能对后续实施投入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客户端数量大,环境复杂的情况下。
项目实施评估: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项目实施方法与能力已经成为项目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服务商实施能力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方法、实施费用、实施周期、实施顾问经验以及对相似实施案例的考察。
培训与售后服务评估:包括考察培训方式、费用、售后服务方式、费用、响应时间等。
供应商评价评估:对供应商的基本面进行评估,如供应商的规模、业绩、合同语言和仲裁地、与客户的合作策略等方面。
效益风险评估:即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的评估。这是最难评估的一项,当前在信息化项目中尚没有形成较完备的投入产出的量化评估指标,多是采用一些定性的分析与比较。
商务谈判
关于商务谈判的组织与技巧,有许多专门的论述。从信息化项目管理角度上具体来看,商务谈判是在一定的策略指导下,与产品及服务实施商进行的,确定合同条款的过程,目的是最大化的维护公司利益,确定最优的价格和服务条款。
商务谈判的依据是评估通过的解决方案,其过程通常包括:组织谈判小组、制定谈判方案、实施谈判、签署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商务谈判与后续的立项报告审批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但合同签署必须在立项报告审批完成后才可进行。
五、立项报告审批阶段
立项报告是项目启动阶段的重要文档,在这一阶段,需要将从意向提出、需求分析,到可行性方案论证,到产品选型各阶段产生的重要内容整理形成文档,并任命项目经理、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申请项目经费,然后按公司的管理流程,交相关的部门会签,成为确认项目合法性的文件。后序的所有项目活动都要以立项报告为依据。
六、项目启动会阶段
有时候,项目启动会被看作一个时间点,一个里程碑,而不是一个阶段。这里将立项批准后,项目启动准备到项目启动会结束这一过程统称为项目启动会阶段。
项目启动的准备工作比较繁琐,具体事宜取决于项目所在的管理环境的要求。在项目启动准备期,可以准备一个项目启动检查清单,以确保项目启动工作的有序,避免疏漏。一般说来,启动会准备工作包括: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整理启动会资料等。其中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是非常关键而且容易忽略的一项工作,主要包括: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
项目费用管理制度
项目例会管理制度
项目通报制度
项目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项目计划的制定、检查流程,如:整体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
项目文件管理流程:明确各种文件名称的管理和文件的标准模版,如:汇报模板、例会模板日志、问题列表等。
项目启动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了。启动会议是项目开工的正式宣告,参加人应该包括项目组织机构中的关键角色,如管理层领导、项目经理、供应商代表、客户代表、项目监理、技术人员代表等。项目启动会的任务包括:
阐述项目背景、价值、目标
项目交付物介绍
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成员职责介绍
项目初步计划与风险分析
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将要使用的工作方式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项目启动会已经涉及到了项目计划阶段的初期内容,这也映证了在PMBOK体系中启动阶段与计划阶段的重迭。
结论: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企业的项目启动阶段要经过意向提出、需求分析、可行性方案论证、产品选型、立项报告审批、项目启动会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控制,方可完成项目的启动,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做好项目启动管理是企业进行合理的投入产出分析,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主数据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主数据不是谁都合适实施的,它有自己的特点,在企业IT系统建设现状下有着自己的难处,以下是实施主数据面临的最大困境:
1、企业级跨部门跨系统
定位上,主数据系统是一个企业级的系统,这也就意味着需要纳入管理的系统比较多,会横跨许多部门,一般都是大企业才会构建自己的主数据系统。而众所周知,大企业部门往往有着自己的壁垒,在推行主数据系统时,系统的调研、部门的协调,会消耗非常多的时间,这也是主数据实施中比较不好控制的部分。一般来说,主数据项目,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工程,需要一个比较有话语权的领导来推行,会更有利于项目的推进。
2、建设反转,业务系统在前,主数据系统严重滞后
前面描述已经提到,主数据系统是一个企业级的系统。如果企业在总体IT系统建设时,就已经考虑主数据系统的建设,对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接口设计,那主数据系统的构建,会顺畅很多。但现实总是很骨感的,一般企业都是在各类业务系统(如人力、销售、财务、ERP、物流、CRM、数据仓库等)已经构建运营,系统间数据基本都是点对点交互模式,在企业进一步发展遇到问题时,才开始考虑、重视主数据,筹备构建主数据系统。这时候大多数公司会发现,主数据系统正在挑战他们现有的IT架构:他们拥有太多的独立平台处理主数据。各种业务系统的主数据梳理、系统改造,影响面会非常广,业务风险点多,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各类人员都需要协调推进,有可能会成为主数据项目不可承受之重。这是主数据系统构建时必须考虑清楚的关键点。
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日益加强,信息系统审计也随之成了审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时代新威和大家聊一聊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
1)调查
该审计步骤用来将控制目标下的相关活动用文档记录下来,对组织声称已实施的控制措施与程序进行识别,并且确认其存在。
与相关的管理者和员工进行会见,以理解:
·业务需求好相关的风险。
·组织结构。
·角色和职责。
·政策和程序。
·法律和法规。
·已有的控制措施。
·管理报告(状态、性能、行动项目)。
用文档记录与过程相关的IT资源,特别是那些被审计的IT流程所影响的IT资源。确认理解了审核的过程、过程的关键性能指标(KPI)、实际的控制状况。例如,可以通过对过程的抽查来进行了解。
2)评价控制
该审计步骤用来评估当前已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或达到控制目标的程度,主要是决定测试什么、是否测试及如何测试的问题。
通过对比已确定的标准及行业最佳实践、控制方法的关键成功要素(CSF)和利用审计师的职业判断,来评价待审核过程所应用的控制措施的适宜性。
·存在已文档化的过程。
·存在适宜的输出。
·职责和责任是明确的、有效的。
·在必要时,存在补偿控制。
·对实现控制目标的程度做出结论。
3)评估符合性
该审计步骤用来确定已建立的控制措施是按组织规定的方式,持续地、一致地在起作用,并且对控制环境的适宜性做出结论。
·得到所选项目和阶段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使用直接和间接的证据来保证待审核的项目和阶段一直遵守相关控制程序的要求。
·对过程输出结果的充分性进行有限的审核。
·为了证明IT流程是分的,确定需要进行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其他需要进行的工作。
4)证实风险
该审计步骤通过使用分析技术和可选的咨询资源,证实控制目标没有被实现时所带来的风险。目标是支持其审计判断,并督促管理者采取行动。审计师要创造性地寻找和提出通常是敏感的和机密的信息。
·用文档记录下控制弱点及其引起的威胁和漏洞。
·识别并记录实际的影响和潜在的影响,例如,利用因果分析的方法。
·提供比较信息。例如,通过基准比较的方法。
在信息高速爆炸的时代,进行信息系统审计,确保在线、实时的信息的可靠性,有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上就是时代新威为您科普的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我们哦。
对于,在日本学习IT专业的外国人来说,学习的难点是“日语”。
因为,计算机学科里面,有很多“日语外来语”。
而,日语的外来语是没有汉字的。很多来自英语,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语言。
另外,作为IT学科的学生,一定要学会看日语的“仕样书”,也就是程序设计方案。
在毕业设计的时候,以及实习的时候,都会用到。
这里面也会有大量的“日语计算机专业的词汇”以及表达方式。
例如:
“项目”这个词,在日语IT用语里就不能直译成“项目”,而是外来语“プロジェクト”
IT项目管理
第 1 页
摘 要: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角度,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现状入手,强调项目选择和立项管理的重要性,详细描述了信息化建设项目启动管理的主要管理控制点,及每个管理控制点的主要措施,分析了作为IT项目的甲方,启动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
关 键 词: 项目启动管理、需求分析、可行性方案论证
过去的几年,一些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巨大,难免有一些急于上马的项目投入与产出并不十分理想。而且由于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相应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从而给信息化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过去的有些项目启动时期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些问题,造成一些项目盲目启动、仓促上马,导致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不清,项目重复建设,组织混乱,给后期的项目实施,项目维护,项目使用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导致系统建成后被用户弃用。最终使业务遭受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对于项目上马的决策已经趋于理性,严格要求做好项目启动前的论证工作。在满足当前紧迫的业务需求和长远的战略需求之间作好平衡。确保项目建设的成功。
相对产品供应商而言,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处于合同意义上的甲方,其项目的启动过程与乙方的项目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往往需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如: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启动项目?项目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可能的投入有多大?取得的效益有多大?当前的管理模式是否能支撑?如果不能,可能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变革的准备?业界相关的产品有哪些?哪些是真正适合需求的?
因此,对项目启动管理形成统一的认知,对于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项目的启动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意向提出阶段
在意向提出阶段,业务部门发现需要由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的业务需求,并提出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期望。由于信息化项目的意向伴随着业务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对于意向的统筹管理与规划对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始终是一个难题。
对于有集中业务规划期间的企业,意向的产生经常集中在业务规划期间,比如:财年末,业务对自身的模式进行盘点期间,往往产生业务模式的改进或改革的需求,从而对信息化工具产生需求。在这一时间产生的想法或需求,往往不是很成熟,不确定性很大,后期变化的风险也很高。但这一时期,也是意向最集中,最易于统筹规划的时期。信息化部门通常在这一时期,对所有的意向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初步形成项目建设清单。并考虑公司战略重点与资源投入的约束,对项目进行排序,以确定建设重点。
对于不在集中规划时期提出的项目意向,往往会影响到原有的整体规划与计划,各方面的论证更应谨慎,比如,项目的必要性、投入的合理性、资源到位的可能性,对已建和在建系统的影响等等。
信息化管理部门(或IT项目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制度与流程,对业务需求的意向进行引导, 尽量使意向在集中规划时期提出。
意向提出作为项目启动的一个阶段来管理,其意义就在于:对意向进行统筹规划,保证系统建设的整体合理性。
二、需求分析阶段
在受理了项目的意向以后,就进入对项目需求的分析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有IT人员与业务人员组成的小组,对业务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与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各业务层次人员访谈、会议。
在这一阶段,IT人员与业务人员往往会出现矛盾,IT人员可能认为业务的需求不清晰,而业务认为自己的需求已经十分清晰。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要有详细的管理控制方法,引导业务人员进行需求的细化。如,制定需求分析报告的框架,针对关键点形成文档等。一般来说,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当前业务流程分析
未来业务流程分析
当前业务与未来业务的差异分析
信息化功能点需求
对将来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安全需求等
需求的优先次序
需求分析报告形成以后,还需要组织对需求的评审,以达成项目关系人对需求的一致认可。这一过程可包括:
制定评审计划:制定评审的工作计划,确定评审小组成员,准备评审资料。
需求预审查:评审小组成员对需求文档进行预审。
召开评审会议:召开评审会议,对需求规格书进行评审。
调整需求文档:根据评审发现的问题,对需求进行重新分析和调整。
重审需求文档:针对评审会议提出的问题,对调整后的需求文档进行重新审查。
三、可行性方案论证阶段
可行性方案的论证是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活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论证小组一般由企业内部的业务与IT技术两方面的人员组成,视项目的重要程度、难度与规模,可能还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顾问资源。
可行性方案论证的目的是通过确认管理体系和系统技术构架,从而确认未来的管理和技术方案是否有效。它立足于项目从管理上、技术上、实现上的难点进行阐述,逐步理清楚客户的需求。并在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总体解决方案,以作为项目投入产出评估的依据、产品选型的依据,以及后续实施方案的约束。
项目投入产出评估的依据:建立在业务需求分析基础上的项目投入与价值分析,往往是比较粗略的宏观感受。业务人员在提出信息化需求时,可能并没有充分考虑它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样得出的投入与产出分析也是很粗略的。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可行性方案,考虑清楚该项目的定位,与其它系统的关系,相信投入产出的分析将更有说服力。
产品选型的依据:可行性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是不受任何产品影响的。因而它是后续产品选型的依据,它使得企业可以在产品选型过程中始终坚持从自身的需求和规划为原则选择产品与方案,而不至于受到供应商解决方案的误导。
实施方案的约束:可行性方案与实施方案是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之间的关系。可行性方案描绘了总体的业务方案与技术架构,而实施方案是可行性方案在各方面的细化。
此外,围绕可行性方案从管理上、技术上、实现上对难点进行的阐述,可以有效地开展项目的风险分析,制定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保障。
四、产品选型阶段
当可行性方案需要通过选择新的产品来完成时,进入项目启动管理的产品选型阶段。在该阶段,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的筛选以后,根据需求与方案要求,制定招标文档,接收供应商的项目解决方案,并根据评估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出2个以上的供应商进入商务谈判。并在立项报告审批通过以后,与供应商签署合同。该阶段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创建RFP:根据需求阶段与可行性方案阶段分析的结果,制定向供应商招标的文档。
第 2 页
解决方案评估:制定产品选型评估的标准是该活动的核心,它包括:应用软件评估:对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能、体系架构、用户友好性、市场评价、费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软件运行环境评估:对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服务器、客户机的软硬件配置进行评估。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又是有可能对后续实施投入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客户端数量大,环境复杂的情况下。
项目实施评估: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项目实施方法与能力已经成为项目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服务商实施能力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方法、实施费用、实施周期、实施顾问经验以及对相似实施案例的考察。
培训与售后服务评估:包括考察培训方式、费用、售后服务方式、费用、响应时间等。
供应商评价评估:对供应商的基本面进行评估,如供应商的规模、业绩、合同语言和仲裁地、与客户的合作策略等方面。
效益风险评估:即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的评估。这是最难评估的一项,当前在信息化项目中尚没有形成较完备的投入产出的量化评估指标,多是采用一些定性的分析与比较。
商务谈判
关于商务谈判的组织与技巧,有许多专门的论述。从信息化项目管理角度上具体来看,商务谈判是在一定的策略指导下,与产品及服务实施商进行的,确定合同条款的过程,目的是最大化的维护公司利益,确定最优的价格和服务条款。
商务谈判的依据是评估通过的解决方案,其过程通常包括:组织谈判小组、制定谈判方案、实施谈判、签署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商务谈判与后续的立项报告审批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但合同签署必须在立项报告审批完成后才可进行。
五、立项报告审批阶段
立项报告是项目启动阶段的重要文档,在这一阶段,需要将从意向提出、需求分析,到可行性方案论证,到产品选型各阶段产生的重要内容整理形成文档,并任命项目经理、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申请项目经费,然后按公司的管理流程,交相关的部门会签,成为确认项目合法性的文件。后序的所有项目活动都要以立项报告为依据。
六、项目启动会阶段
有时候,项目启动会被看作一个时间点,一个里程碑,而不是一个阶段。这里将立项批准后,项目启动准备到项目启动会结束这一过程统称为项目启动会阶段。
项目启动的准备工作比较繁琐,具体事宜取决于项目所在的管理环境的要求。在项目启动准备期,可以准备一个项目启动检查清单,以确保项目启动工作的有序,避免疏漏。一般说来,启动会准备工作包括: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整理启动会资料等。其中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是非常关键而且容易忽略的一项工作,主要包括: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
项目费用管理制度
项目例会管理制度
项目通报制度
项目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项目计划的制定、检查流程,如:整体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
项目文件管理流程:明确各种文件名称的管理和文件的标准模版,如:汇报模板、例会模板日志、问题列表等。
项目启动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了。启动会议是项目开工的正式宣告,参加人应该包括项目组织机构中的关键角色,如管理层领导、项目经理、供应商代表、客户代表、项目监理、技术人员代表等。项目启动会的任务包括:
阐述项目背景、价值、目标
项目交付物介绍
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成员职责介绍
项目初步计划与风险分析
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将要使用的工作方式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项目启动会已经涉及到了项目计划阶段的初期内容,这也映证了在PMBOK体系中启动阶段与计划阶段的重迭。
结论: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企业的项目启动阶段要经过意向提出、需求分析、可行性方案论证、产品选型、立项报告审批、项目启动会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控制,方可完成项目的启动,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做好项目启动管理是企业进行合理的投入产出分析,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选择IT项目经理职业生涯
1中国的IT信息建设需要大量的IT项目经理专业人才
赛迪顾问发布的2004~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与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IT市场实现销售额达40831亿元,比2003年同比增长170%。信息技术在财政、金融、工商、税务、海关、外贸等政府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提高效益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可见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将是持续的投入,并以大量的IT项目形式进行着。无论是应用IT的企业,还是提供IT服务的厂商,都需要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项目经理管理这些IT项目。项目经理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关键人才,IT项目经理更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人才。
2项目经理是通向公司管理层的通道之一
项目经理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决定了IT项目经理是一个融合技术和管理的复合性人才。
IT项目涉及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方式,与管理一个小型公司非常类似,例如有项目干系人的关系,有项目组人员和其他项目资源的使用,有明确的项目目标,有项目财务指标和分析。很多IT小型公司也正是从一个项目开始创立的。因此项目经理的工作与一个小型公司的总经理的工作内容也很相似。小型公司总经理遇到的和需要处理的问题,项目经理也要面对和处理。
如果把企业经营本身看做一个项目,公司的总经理就是一个超级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公司中的所有项目。公司中的项目分为两类,战略性的项目和经营性的项目,战略性项目是公司内部过程项目,经营性项目是公司对外的项目。总经理通过委派项目经理对每个项目负责,实施项目管理。
项目经理通过管理项目实践,不仅完成项目管理的工作任务,同时提升了管理业务的能力。所以,项目经理是通向公司管理层的道路之一。例如:IBM公司全球服务事业部的部门经理,有一多半是从项目经理提升上去的。项目经理的成长和成熟,也是公司管理走向成熟的表现。
3职业经理人职业成熟的一个阶段
每一个要选择做项目经理的人,需要明确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工作。不要认为项目经理是一个带经理头衔的职位,大家就趋之若骛。以这种“官本位”的思想,来做IT项目经理是要栽跟头的。项目经理的核心,是对项目的成败承担责任。IBM公司在培训项目经理的第一堂课上,就明白地告诉大家,选择了项目经理,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路,一条要承担更多责任和压力的路。
那么当项目经理有什么好处呢?当项目经理的好处也正是承担责任,让自己成长。如果不能承担责任,就不能做项目经理,有些人什么责任都不敢承担,或者善于将责任往外推,无法想像他怎样团结和领导项目小组完成项目的工作。承担责任也不是简单的承受,有些项目经理非常认真努力,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但是没有把责任合理地分解下去,结果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完不成项目的任务,是个“傻”项目经理,必然失败。
真正的项目经理,有条件地承担责任,承担合理的责任,理性地承担责任,是一个明白的经理人,能够把责任合理地分解,把压力分解,能够柔性地承担责任。做项目经理,学会承担责任,是职业经理人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IT项目经理的职业特点和挑战
IT项目管理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达成IT项目建设的目标。项目经理的工作是制定项目计划和执行项目计划(Plan the work and work the plan)以达成项目目标。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管理,就是要明确项目目标,为项目制定可行的项目计划,有效地执行项目计划。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工作决定着项目的成败。
项目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所有项目管理的好处,都需要在项目经理手中进行落实。任何不成功或失败的项目,都与项目经理有着重大关系。例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IBM赞助的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问题,系统测试不充分而导致使用中很多问题,就是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上没有做好。
1项目经理的工作特征
项目经理必须为项目的成败负责任。项目经理每天都在做决定。无论是项目前期的规划阶段,还是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经理都必须不断地做出决定。而且做决定,就要负责任,并善于把事情推向前。在前进中解决问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正如小平同志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是硬道理”。项目过程中出现问题很正常,不要停下来纠缠问题,没有决定的决定,是最坏的决定。项目经理一定要推动形成决定,并执行决定。
项目经理不仅要能够承担责任,还要能够承担压力。不能承担压力,不要当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一个管理职位,在IBM公司经理候选人培训时,总经理特别告诉大家,做经理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必须有承担压力的心理准备,不能仅仅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对别人的工作结果负责,解决和处理别人工作不利的问题。
项目经理每天都在沟通。项目有一系列的干系人,对项目的成功都有影响,项目经理必须通过沟通来控制这些影响。有一位项目经理,对此总结得非常好:项目经理要对三个方面的人负责任,一是客户,让客户满意,达成客户的目标,二是公司领导,达成公司的目标,三是项目组成员。客户和管理层往往不能站在项目的总体目标上看问题,项目经理则要使决定符合项目的总体目标,因此要花时间沟通,以项目的总体目标协调各方的关系并获得支持。
项目经理每天都在谈判。项目的一次性、团队的临时性的特点,决定项目经理不断面临新的问题、新的冲突。例如客户提出项目变更但要求保持项目的工期,项目成员不愿意为项目目标加班工作等。因此项目经理需要与项目干系人进行谈判,解决问题。
2项目经理的权力挑战
容纳项目管理的组织,一般都有矩阵式的组织特性,然而项目管理组织的临时性,决定了项目经理在矩阵组织结构中的职位权力的局限性,很多项目经理都抱怨,做项目经理的责任远大于公司赋予的权力。例如项目成员不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成员有时不接受项目经理分派的任务,这样项目经理就很难开展工作。所以很多公司的项目管理内训中,大家都非常希望了解跨国公司项目经理的权力,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这正是项目经理的权力挑战。
一个管理者在组织里的权力,体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公司赋予的职位权力,例如部门经理拥有的明确的人事权力、财务权力、对员工直接考评的权力,一般来讲,员工对职位权力都会下意识地服从。项目经理渴望职位权力,以便“从容”地指挥调度项目成员的工作。另一个是影响力权力,通过目标导向说服其他人或管理者进行工作。项目经理可以使用的就是影响力权力。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安排调度项目资源,有冲突时,与公司管理层协调,争取公司的支持。
召集会议和撰写书面报告是项目经理行使项目经理权力的利器。项目经理有权召集项目工作会议,邀请有关各方,包括公司的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讨论项目中的问题,进行决策和资源配置。例如对资源安排的冲突,如果项目经理自己没有权力解决,就可以通过高层会议的方式,获得公司高层的支持来解决问题。而且会后,马上整理并公布书面报告,记录会议的决定,并通过报告跟踪决定的执行状况。通过会议和报告,有效利用公司高层领导的职位权力,是项目经理掌控项目的关键。
3IT项目经理的挑战
首先是IT项目管理有自己的特点。IT项目管理不是简单的“IT+项目管理”,IT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d性大,反映在两个方面,应用IT的目标的d性和项目成员产出的d性。企业应用IT有一个认识过程,甲乙双方都不可能在项目开始前,充分完整定义项目的目标和内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双方会对IT项目的目标和内容产生新的体会和认识,提出新的要求,常常难以界定这些要求是对原项目目标的明确,还是项目范围的扩充,项目经理需要把握项目目标的d性。另一方面,IT项目多涉及以知识和智力相结合的软件应用,在项目管理中要把握知识的产出、转移和接受过程,而且项目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有效性,也会因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人员态度、技术、情绪的不同,而存在不确定性,由此导致项目成员产出和项目成本的d性。
其次是IT项目经理从技术到管理理念的转变。IT领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IT项目经理需要技术和专业的背景和知识,因此IT领域的项目经理多数都是从技术出身而转向管理的。技术到管理的转变必须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因为技术出身的人员,比较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项目的技术方面,甚至热衷和追求项目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的管理和控制。IT技术发展逐渐成熟,统计资料显示,IT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项目管理,而技术原因所占的比例已经很小了。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项目目标,在项目目标、质量、时间和成本诸多方面进行平衡。
最后是中国IT项目管理的环境。由于对IT应用项目的认识和把握还在提升的过程中,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很多IT项目经理必须面对中国IT管理环境的特点。例如有些项目在项目目标和范围不明确时,就签订了项目合同并开始进行项目的实施工作。此类“开口合同”的项目风险管理,就是一个特别的题目。中国项目经理必须面对这样的项目,采取恰当的策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来控制风险。
项目经理的成长路径(如何承担责任)
项目经理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方向,但同时也充满各种挑战,怎样才能快速成长呢?
1学习和能力增长模型
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才能快速成长。成人学习的特点是只有在知道并掌握如何学习、何时何地学习以及学习什么样的新知识和技能以后,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下图是一个能力发展模型。
能力发展首先要突破“不知道没有能力”。认识项目管理是一个职业方向,通过了解项目管理实践和知识,“知道没有能力”,从而可以开始有计划地建设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项目管理,达到“知道有能力”,并在不断应用中,运用自如,到达“不知道具有能力”的大师境界。
项目管理随着IT应用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技术、工具、管理理念和最佳实践。因此项目管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研讨调查,分析自己的能力,与新的项目管理标杆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建设能力提升自己,进入反复循环的过程。
2承担责任是能力的关键
承担责任是一种态度,是构成项目经理能力的关键。作为职业经理人,态度取决一切。没有负责任的态度,再多的知识和技能,也是没有意义的。通过下图的成功能力模型,说明项目经理能力的构成,指导项目经理如何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项目经理的关键是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态度,就是一种能力。而且承担责任的态度,是人生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点。2003年在纽约Fordham 商学院的MBA毕业典礼上,一位资深的有着近40年商业经验的华尔街金融家,谈他自己的人生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时,强调了两点,我非常赞同,一是“take charge”,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特别是在别人都不愿意,不敢负责任的时候,勇于站出来负责,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也学会承担责任;二是“do the right thing”,这是悟性和经验的结合,是一个可以从总体和全局上把握事态的能力,在复杂的环境面前,理清关键点,把握事务相关关系和顺序。以上两点是敢于负责和能够负责,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与态度相结合的是知识和技能。其中知识的获得是比较容易的,一般通过课程和自学得到,因特网的发展为学习知识也提供了方便。技能则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知识不等于有技能。例如你可以通读所有的法律知识,却不能保证你能上法庭帮助客户打赢官司,再如老外可以从网上得到中国菜谱和详细的烹饪说明,却未必能做出地道的中国菜。技能中含有很多体会和诀窍(know now),需要实践和师傅的指点,才能领会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如何获得项目管理的技能是难点。
3项目经理的培养
项目经理的培养有两个方面。首先选择项目经理职业的个人,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有明确的自觉成长意识,根据成功能力模型的三个要素,拟定自己的发展计划。比如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并在具体的项目工作中,应用项目管理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明确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培养项目经理是企业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IBM公司和HP公司有很清晰的项目经理培养方案。项目管理是公司运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经理是运营管理中的关键角色。从人力资源管理上,确立项目经理是公司的职业通道之一,并制定了项目经理职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明确的项目经理职位序列: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资深项目经理等,定义了每个职位的职责和能力,根据项目经理的关键能力体系指标,对项目经理进行能力评估,确定每个项目经理在序列上的位置。二是制定提升路径,让项目经理明确,经过什么样的培训和锻炼,可以从项目经理晋级到高级项目经理,从高级项目经理晋级到资深项目经理。
系列的项目经理培训课程有三个方面。一是项目经理的入门课程,针对刚开始项目管理工作的员工:项目管理基础、项目管理应用等。二是项目管理专项课程,例如项目中的谈判、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全球项目。三是项目经理职业软技能的课程,例如领导力课程、高效团队、解决问题和决策、咨询技术等。培训课程让项目经理可以迅速获得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课堂的讨论和经验分享也可以让学员有一些技能的体会。
项目经理成长的关键是实战技能的提高。工作中的锻炼(On-Job-Training)和师徒制培养是培养有效的方法。项目经理是干出来的,也就是说在成功能力模型中的技能的获得来自于实践。项目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知识可以来自书本和课堂,艺术部分必须经过实践。师徒制培养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快速提升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他们从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师傅那里更多地学习和体会项目管理的应用。另外建议在公司成立一个项目管理俱乐部,定期组织项目经理进行讨论,共同分享项目管理方面的体会。
IT服务高级专业人才的技能
IT项目管理的能力与销售和咨询能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与项目的销售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对于提供IT项目服务的乙方来说,IT项目的销售过程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项目经理必须参与其中。咨询是一种工作方法,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可接受的工作方法,既可以独立开展咨询服务业务,也可以是销售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方法
下图说明了IT服务高级专业人才的技能结构,即以IT技术背景为基础(包括IT基础实施、软件、应用)的销售、项目管理和咨询的能力。掌握销售和咨询的能力的IT项目经理,将成为IT服务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也一定将成为IT服务行业发展的****。
1、IT技术人才多是理科男,思维逻辑偏向于技术思维,都是 if else 之类,交流的话要注意这点。
2、IT技术人才多是直男思维,缺乏变通,交流需注意,简明扼要地说明问题,不要绕来绕去,容易造成误解。
3、其实一般码农大多是技术男,但是到项目经理、技术管理者这一级别,大多数情商都是可以的。至少正常交流不在话下。
4、希望对你有帮助。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一、系统集成主要面临以下难点:
1、系统没有标准接口,所有对接都需要临时开发接口,因为系统异构、格式不同等因素使得开发工作量很大;
2、系统不开放接口或者因为内部IT团队薄弱做集成时事事都要去依赖第三方系统厂商,需要付出很多的沟通协调乃至费用成本;
3、数据传输没有安全保障,可能有数据丢失的隐患。
二、解决应对之道:
1、采用平台型系统建设思路,像广州天翎、北京起步等很多低代码开发平台提供webservice、restful等多种标准规范接口及接口使用监控功能,不用临时开发接口,不用求别人开放接口;
2、系统建设验收时强化对接口方面的材料评审,避免自身IT团队对系统接口一窍不通,完了要用又要花钱找原厂商;
3、系统厂商选型时就要把接口能力和安全性作为考察选项之一,要求对方提供接口文档说明,系统验收时必须经过压力测试和安全测试,保障安全性。
以上是我的全部回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以上就是关于求教IT项目论文全部的内容,包括:求教IT项目论文、做主数据系统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开展IT审计项目,IT审计的实施过程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