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1张

问题一:什么的浪潮 凶猛

问题二:什么的浪潮词语有什么 词语填空示例如下:翻涌的浪潮

巨大的浪潮

滔天的浪潮

汹涌澎湃的浪潮

问题三:什么的浪潮啊 改革的浪潮,革命的浪潮

问题四:什么的浪潮什么的涌来、 汹涌的浪潮疯狂的涌来

问题五:填上适当的量词一什么浪潮 道 轮 场片 个 面

问题六:什么什么的浪潮 上山下乡的浪潮,改革开放的浪潮

问题七:什么浪潮就像什么战马 波浪翻滚的浪潮就像一群来去无阻的战马

问题八:浪潮集团是做什么的?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计算平台与IT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和服务器解决方案提供商,控股股东为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拥有“浪潮信息”和“浪潮软件”两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浪潮国际有限公司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兴山。 目前已形成服务器和ERP两大主导产业,计算机、软件、移动通信、智能终端、半导体等产业群组。用户遍及中国金融、通信、 、教育、制造业、烟草等行业和 部门,全方位满足 与企业信息化需求。2008年,浪潮集团的销售收入突破232亿元人民币 浪潮是中国最早的IT品牌之一。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1968年,浪潮的前身――山东电子设备厂在那时开始生产计算机外围设备和低频大功率电子管。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饥红1号”就采用了浪潮生产的晶体管作为电子元件。 由此,浪潮开始了以技术创新为本的IT征途,浪潮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直秉承创新的理念,数次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以极具前瞻性的技术突破引领中国IT产业的发展

问题九:五大经济浪潮是什么 五大经济浪潮

纵观“纯资本运作”与历史上前四波经济浪潮的经济规律性

(一)、“个体经济”是一九七八年先期出现在广东及沿海地区的第一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

有二三十倍。如二三十元批发来的衣物,运输到异地后少则卖到一二百元,多则卖到三四百

元,早期的代表人物有马胜利等。当“个体经济”试运行了十三年,中国 一九九一年出

台《中国工商管理条例》对其规范后才正式承认“个体经济”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二)、“股票”是一九八六年先期出现在深圳的第二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四五十倍。

当时是一元钱的一股原始股,没人买,还要 强行摊派,就是有人拿着被 强行摊派来

的原始股,也会把它低于成本价卖出去,因为有人觉得拿着这“一张纸”没有拿着人民币安

全。而原始股一上市,最高炒到了四五十元钱一股,当初那些先知先觉大量收购原始股的人

一夜之间纷纷成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杨百万、林园等。当“股票”试运行了七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时,中国 在一九九三

年出台了《证券法》、《公司法》、《审计法》等,对“股票”市场进行了规范和立法,才正式承认“股票”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三)、“房地产”是一九八八年先期出现在海南和北海的第三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一

二百倍。当初那些在海南和北海“玩”房地产的人,大部份都是凭关系花几十万或几百万就

可以“圈”一大块地,办理好有关手续后请设计师把图纸和模型做出来往售楼处一摆,就可

以按图纸卖房子了,我们称之为卖“楼花”,是香港爱国人士霍英东先生发明的,待房子卖

得差不多了,就用卖房子的钱再来修房子然后交付业主使用,开发商是用很少的钱通过

“资本运作”,就可以赚走很多的钱,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王石、潘石屹等。当“房地产”经济试运行了六年有了一定规模,且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时,中国 在一九九四

年出台了《中国房地产暂行管理条例》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规范和立法,才正式承

认“房地产经济”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四)、“电子商务”是一九九O年先期出现在北京中关村的第四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

到二三百倍。当初陈天桥是以五十万人民币踏入互联网领域,几年光景资产迅速扩张过亿元;

阿里巴巴网站总裁马云当初和十几个同学在杭州以十几万元人民币起家,也在几年后资产过

亿,现在陈天桥和马云都是资产上百亿的大富豪了,早期代表人物有陈天桥、马云、丁磊等。

当“电子商务”业试运行了将近十年时间,中国 于二OOO年相继出台了《中国电子商

务暂行管理条例》等,对“电子商务”市场进行了规范和立法,并正式承认“电子商务”业

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五)、“纯资本运作”就是一九九八年先期出现在广西的第五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有近一

百倍,到现在还没有立法,还在做试运行,还属于初级阶段。

传统产业的技术发展具有延续性特征, 而IT技术的飞速发展决定了其突变性一面。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决定了传统行业信息化成败。 对重型机械行业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尤为急迫。国家加强对基础工业的建设、成套设备的出口,重机行业经济以年增长速度为20%左右,在机械行业中排名第一。如果说当年的辉煌是重机行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那么如今它正面临着由信息化助力的第二次浪潮。

8月18日,在重机协会组织的重机骨干企业信息化研讨会上,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信息化先进企业交流了技术开发、应用的经验及其需求。

以信息化带动重大装备制造的工业化,已成共识。但专业应用、虚拟设计、制造系统软件的开发已成其信息化发展之路的瓶颈,也勿庸置疑。中国重机行业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杨杏茹常务副主任介绍,主要制约因素有三:一是生产压力,重机企业需要将大量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及设备生产、销售来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营,专业软件仅用于单台套设备而不能用于成套设备;一是经济因素,上海路桥这个只有700人左右的企业投入了几千万人民币,一重更是在3年内投入上亿元,这些资金来源于企业的再发展资金、利润、贷款和政府很少的资金支持,企业力不从心;还有一个因素是约占整个设备费用30%的国外软件,价格昂贵不说,有些还得二次开发。

专用软件的开发仅靠各企业软件开发部门一手包办,有心而无力;外包给IT公司,难以量体裁衣。把各个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组织在一起协同作战成为最佳选择,于是中重重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今年5月宣告成立。要完成五年内30%的企业使用上自主研发专业软件、2008年建成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柔性制造及网络化制造骨干网等目标,更需借助群策群力的优势。

这也可以成为其他传统行业学习的经验。不过对于负担过重的传统行业来说,光凭自身的努力似乎还不够,如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它们的脱胎换骨也许可以来得更快更轻松些。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五部委报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中国计算机报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布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

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 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

IT行业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是从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广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统计结果显示,IT业(包括电子�6�1微电子技术,互联网�6�1电子商务,通讯�6�1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

从具体职位看,IT业各职位的年薪均值同样颇具领先优势,属高薪行业。以项目管理职位为例,IT业年薪均值比总体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厂管理职位则高出了2348%。

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业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达到了58907元,深圳紧随其后,为58886元,北京第三,为55608元。接着依次为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苏州等地。

技术、管理高薪对垒项目管理收入最高

在IT业的各主要职位年薪排名中,技术、管理类职位高薪对垒,其中项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经营管理类和研发类。

排名居前10位的职位薪资状况下表,表格同时还列出了IT业与各行业总体薪资状况相比较的情况。

学历经验决定薪资 MBA平均年薪近9万

学历与经验是决定IT人薪情的两大因素。学历上看,基本符合学历越高年薪均值越高的趋势,MBA薪资均值达到了88721元,逼近9万元,超过博士位居首位;博士其次,为83341元;从第三位开始依次是硕士77580元;本科53361元;大专33727元;大专以下20697元。

从工作经验看,同样符合薪水与经验积累成正比的原则,工作3年和5年也分别能实现薪水的一个飞跃。工作1年者平均年薪为36380元;3年者为53987元;5年者达到了69300元;10-15年可以达到74074元。

另外,目前国内IT企业的薪资水平与外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外企工作的中国雇员的薪酬仍是业内高薪标志。但与最初进入中国不同的是,目前国外IT公司已经比较了解中国的薪酬水平,薪酬给予趋于理性。同样的,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脚步已经加快,在薪酬方面,也在逐渐向国际公司看齐。目前两者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今年薪资小幅增长研发职位涨势较好

就目前状况看,无论国内环境,还是国际趋势,对IT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增长趋势,但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职业专家分析认为,IT业的总体薪资预计年内不会出现大幅提升,增长幅度将在10%-15%左右。

由于研发人才短缺凸现,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纷纷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预计研发类及技术类人员的薪酬将超过项目管理类人员,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将在11万元左右;另外,受IC芯片产业发展的拉动,系统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的薪酬也将有所增长,未来这一领域的资深技术人才的身价也将飙升;互联网的复苏则同样使其从业人员的薪资迎来回暖。

行业发展催生新机新岗位有高薪优势

行业变化可以为职场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IT业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也不断地为业内人士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3G、芯片、互联网、游戏等已成为2005年IT职场上的关键词,蕴藏者大量的职场机会。此外,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引发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由于人才短缺,这些岗位也成为高薪聚集地。目前,游戏技术人员、支付平台产品策划、邮箱产品运营人员、竞价BD经理、即时通讯产品高级技术人员、无线业务媒介策划人员等新兴职位的薪情均十分红火。以游戏技术人员为例,目前游戏产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一名游戏公司市场经理的年薪已达到26万,而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在30万元左右。

另据中华英才网统计数据,今年IT兼职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6%,市场极为火爆。目前IT业对兼职人才的需求已经占到整个兼职市场的25%左右,雄居兼职需求第一把交椅。而由于兼职一般以短期的项目工作等形式出现,IT兼职从业人员的薪水也水涨船高。

虽然2005年IT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但薪资水平较去年却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总体来说,在IT行业中,有很多细分的行业,而不同的细分行业,其薪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呈现出高低两极分化,冷热不均的状态。

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IT行业中,月薪上万元的,占有较小的比例;月薪在5000-8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14。3%,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1。25%,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8。7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5。6%;月薪在3000-5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9。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8%,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6。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月薪范围在3000元以下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4。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2%。

相反,2005年将出来的一些IT就业亮点,如需求旺盛的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等,薪资会相对较高。就拿网络游戏人才来说,最为缺乏的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只要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C或C++编程,熟悉Win32/VC++开发平台或Lunix/Unix开发平台;熟悉TCP/IP、Socket编程或MySQL、Oracle数据库;有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能力、规范的编程风格;有个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者优先。这类人员月薪一般都有万元以上,属于“金领”一族。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维持在4000-5000元。

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IT行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就业形势利好,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要想成为一个IT人,每一个求职者就只有凭自身的学识和能力了。

IT培训市场状况

随着IT业的发展,我国的IT培训业也得以迅速成长,其中,个人IT培训在整个培训市场中占居了主导地位,其健康发展影响着中国IT教育及培训市场的全局。因此,个人IT培训如今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悉,国内IT人才的培训模式目前主要有学历教育,厂商教育,职业教育三种。学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讲究的是理论和系统,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厂商教育是一种产品销售的前期行为,严格的说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商业行为,侧重对产品,技术的培训;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注重实践,注重人才在就职,技能,岗位方面的训练,是一种应用教育。但是,除了阿普泰克,NIIT两个印度模式之外,国内始终没有出现本土化的IT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的“IT工程师”T型人才“培训计划”意在填补这一空白。据介绍,这一培养计划将IT人才标准锁定在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精深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培训力量的参与也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软件人才供应和人才结构。

职业通用派的典型代表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教育与清华IT工程师认证培训,北大青鸟直接引用印度的培训模式,发展迅速,但其存在着本土化的问题。而诸如M icrosoft认证、Cisco认证、Oracle认证这样的厂商派培训,由于随着其技术的应用推广而发展,情况可以说是不愠不火。受利益的驱使,目前这类培训认证不时暴露出一些考试“黑幕”。

事实上三大流派的培训分别面向不同需求的人群,因此在招生上也形不成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职业通用派培训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包括高中毕业生,可以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系统的计算机“入门”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根据学员实际需要,部分培训机构还能给有基础的学员提供高端的IT培训。

对于厂商派培训认证,则是对厂商的技术使用者的能力认证,培养某个厂商产品的技术专家,更多的是面向厂商产品的应用。微软认证是最具代表性的厂商派认证,这类培训对培训对象的起点有较高要求,需要对该厂商的产品和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这使得一些初入门者觉得高不可攀。以目前参加认证人数最多的M C SE认证来说,参加者一般都是微软产品技术的使用者或准备使用者。而要考一个MCSE证书,如果参加专业辅导班,大约需要5天时间的课堂培训日,每课堂日的培训费一般在300-500元之间,另外还需要大约500元的考试费。当然正如前文是所提到的考证黑幕,目前市场上也可以找许多低于这个价格的培训,但消费者在选择时就不能不考虑培训商所能提供的培训质量了。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高新民说,时下IT培训认证机构铺天盖地地扩大授权中心,这种盲目的“圈地”,将袭扰目前IT培训认证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不具备培训资质的“黑”机构有机可乘。IT培训认证市场不顾质量、只重数量的苗头值得重视。授权点越铺越大,多了就难管,培训认证质量就会因此而下降。教育虽然也是产业,但它与其他行业不同,更应强调社会效益。

仅1983年后约有6次大的创业浪潮;

1 概括约每5~10年,伴随宏观政策调控,各类产业创新创业一浪接一浪;

2 距离最近的是现在2013~2016年,普通技术含量创业已没前景,需求的是 双创、互联网+、绿色考虑,多元素综合型;

3 前推,约2007~2012年前后,伴随经济建设中社会问题的凸显初现眉端,由此一些第三方监理创业潮业务风起云起;

4 前推,约2004~2009年,伴随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加大,各大中小城市的房地产、炒地皮、炒房产、中介服务产业频频扯旗开业;

5 推前,约1998~2005年,伴随电脑技术的普及,IT产业、互联网等相关产业蔓延全国;

6 推前,约1991~1998年,伴随国营企业的改革浪潮,伴随南方深圳、海南等特区建设,部分具有技术实力的,运用技术创业于大江南北;

7 再推,约1987~1990年,全民经商、下海的、经商的,中国的商业经济终于搞活了。

什么是IT?

IT 这个名词,简要地说它的意思就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举凡处理或者应用到信息技术的产业,诸如银行,咨询,医院,出版,制造, 影视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依赖于信息和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因特网和其他各种来连接上述所有的东西的网络环境当然还有从事设计,维护,支持和管理的人员共同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IT产业。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凯:就IT业的“世界工厂”这一说法,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概念。首先什么是IT业?其次什么是“世界工厂”?

目前IT业的划分方法有各式各样,其中以美国商业部的定义较为清楚和合理,它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分成IT业和非IT生产业。其中IT业又进一步划分为IT生产业和IT使用业。IT生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业、通信设备业、软件、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业。至于IT使用业几乎涉及所有的行业,其中服务业使用IT的比例更大。由此可见,IT行业不仅仅指通信业,还包括硬件和软件业,不仅仅包括制造业,还包括相关的服务业,因此通信制造业只是IT业的组成部分,而不是IT业的全部。

对“世界工厂”的概念,我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占世界IT产品或服务的比重占绝对或主导地位,可称中国为IT的“世界工厂”;二、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国的数量或价值占世界各国IT业出口总量或总额的比例占绝对或主导优势,则可称中国为IT“世界工厂”。就我个人的理解,目前中国IT业尚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什么是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一般指以信息为资源,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存储和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有效的综合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

在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把信息当作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把信息产业作为所在产业核心的新兴产业群,称为第四产业。

我国对信息产业分类没有统一的模式,一般可认为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二是电子计算机、终端设备及其配套的各种软件、硬件的开发、研究和销售;三是各种信息材料产业;四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数据、检索、查询、商务咨询;五是通讯业,包括电脑、卫星通讯、电报、电话、邮政等;六是与各种制造业有关的信息技术;七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节目及图书情报等。

什么是信息技术(IT)

IT是Inte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受、交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其主要支柱是通讯(Communication)技术、计算机(Compuet)技术和控制(Control)技术,即“3C”

技术。

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一起构成了当代三种前沿科学,信息技术是当代

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信息科学和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先导,是人类

进行高效率、高效益、高速度社会活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比尔·盖茨曾预言:“超过我的下一个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 美国未来学家保罗先生预言:“推动社会发展的代表科学将由信息科学转为生物科学”; 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第一次浪潮,造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 以电气化为动力的第二次浪潮,进一步地拉大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把比尔·盖茨等“知本家”推上财富顶峰……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赶上前两次科技浪潮,第三次浪潮尽管只算是赶了个晚集,但IT业就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对于刚刚兴起的、比第三次浪潮更持久、更富有创造性、更……的第四次浪潮,我们绝不能错过!!!

计算机信息技术产业,是当前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而且大幅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视野的开阔来看,除了自己的本行至少应该了解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产业:

每个行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IT行业为何与其他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不同?应当从其内部的规律来考察。

《浪潮之巅》中,吴军对IT产业总结了6大规律:

摩尔定律由Intel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

摩尔定律在过去的几十年一直得到验证,计算能力的指数性发展是IT行业不断快速进步的基础:

摩尔定律可以视为IT行业不断增长的依据,仅从收益来看,一个不断增长的产业必然比其他低增长行业(包括暴利行业)的长期收益大。

从摩尔定律出发,对行业的特点可以得到一系列推论:

疑问:摩尔定律的指数增长能持续多久呢?是否存在一个物理极限,硬件的性能无法继续扩展呢?

网络搜索资料,有文章指出,摩尔定律已经应用了50年,但是在当前的理论框架下,散热和耗电的问题可能成为技术的瓶颈,正在逼近物理的极限。除非发生革命性新技术。

语出英特尔CEO安迪·格罗夫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即硬件升级带来的计算能力,总会被软件的体量消耗。

这一定律导致电子产品淘汰周期很短,把耐用品变成了消耗品。在智能手机的产业链中依然存在这样的规律。这实际构建了软件与硬件的产业良性互动。

安迪-比尔定律推论:

IT产业一般意义上的上下游关系为:

这一定律对于硬件厂商尤其要紧,必须紧跟摩尔定律才能生存下来;

相对而言软件公司的利益可以更持久。反摩尔定律促使科技产业必须产生质的进步,才能获取更高的收益。对此,大小公司需要不同的策略;

延伸思考:

硬件处于产业的下游,生存压力大,这一特点与其他行业类似。如果更多优秀的就业者去上游产业,降低下游产业的竞争压力,实际上是对整个产业的优化。

IT产业相对于传统工业,更容易出现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产业格局,一般为:

上有产业的主导公司具有制定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制定的规则会培育下游依附的公司,使之产生依赖形成利益共同体。例如在微软 *** 作系统的基础上,其他软件公司开发应用程序。如果有公司要挑战微软的 *** 作系统,下游的软件公司首先反对。

这样的产业格局根源在于IT产业的特殊性:

这一定律的理解需要考虑市场规模的动态特征,市场的规模并不是恒定的。例如对于服务器市场,在黄梅花泡沫时期,大量互联网公司的创立使得服务器的市场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市场上,不同的供应商不存在激烈的竞争。但互联网泡沫之后,市场萎缩而规模稳定,在一个既定规模的市场中竞争成为了零和博弈。

定律推论为:

在稳定市场中的份额超过50%后,必须开拓新的增长点。企业的领袖必须有居安思危的心态。

实践有效的增长点有:

为何已经成功的企业难以实现转型:

找报告,就上发现报告!云计算的发展正在经历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IaaS,用户是专业IT人员;第二次浪潮是SaaS,用户是销售、财务、HR等专业人员;第三次浪潮是PaaS,用户是IT开发人员,但低代码让人人都能编程,低代码和PaaS结合,让PaaS为每个人赋能,正在引发云计算第三次浪潮。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市场更广阔,对我们带来的变革更深刻更持久。

“云”——这一虚无缥缈的词让很多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竟什么是云计算?它到底有什么用?相比传统计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报告酱整理了相关报告,梳理出云计算行业的全部面貌,希望为你呈现一个云计算行业全景图,并清晰了解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一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资源,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说白了,就是一种新型的计算资源获取方式。相比传统计算,云计算的资源获取方式从“买”变成了“租”。

专业解释是:云计算利用分布式计算和虚拟资源管理等技术,通过网络将分散的ICT资源(包括计算与存储、应用运行平台、软件等)集中起来形成共享的资源池,并以动态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终端(如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智能电视等)通过网络获取ICT资源服务。云计算产业由云计算服务业、云计算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以及支持产业等组成。

①云计算 按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三类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2)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3)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我们可以用自己建房子自己住来类比云计算的三种服务类型。

首先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之前公司要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从哪里来呢?需要自己建机房、服务器、网络以及配套设施。就好比你自己建房子,需要自己买土地,买材料,设计房子结构,建房子。那现在基础设施即服务告诉你,你不用自己 建房子 了,我这有现成的,你直接租就好了。

其次是平台即服务PaaS,之前公司在自己建好信息系统之后,还要自己搭建 *** 作系统、配置环境。就好比你盖好房子之后还要你自己装修房子,那现在平台即服务告诉你,你不用自己 装修 房子了,我这能提供装修服务,你直接买就好了。

最后是软件即服务SaaS,之前公司在把 *** 作系统、环境配置好之后还要自己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就好比你房子硬装完成后还要进行 软装 ,配备休闲 娱乐 设施、运动健身设施等等,那现在软件即服务告诉你这些应用设施我这都有现成的,你也可以直接租用的。

分别是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

这张图就很好地帮我们解释了云的概念, 公有云强调d性和共享 ,小到1核1G的单一云主机,大到数十万核的计算集群,都可以 按需调配

私有云属于安全的专用基础设施,更适合有一定规模而且 对安全性要求较高 的企业与传统的On-Premise(本地部署)模式不同, 私有云强调“云化” ,基于一系列的虚拟化和自动化技术,私有云可以提供类似公有云的“d性”和“敏捷”体验,同时又能提供更灵活的功能和更可控的安全。对使用者来讲, 起步门槛低,灵活可调整,适用于从无到有、快速成长型的企业或者创新业务

公有云和私有云组合起来,一部分业务使用公有云,一部分业务使用私有云,这就是混合云。严格来讲, 混合云不是一种云的形态,而是一种部署模式 ,但企业需要一些技术来实现两朵云的统一管理、监控、调度、数据同步等等。与只使用一种形态的云相比,混合云部署更复杂。

按照产业结构来看,云计算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为第三方IDC企业,以及包括服务器厂商、网络运营商和网络设备厂商在内的基础设备提供商,同时,IDC厂商也需要向基础设备提供商采购。产业链下游为云生态,包括基础平台和云原生应用等,云计算厂商负责提供IaaS、PaaS和SaaS等服务。

服务的类型划分 ,IaaS厂商可以分为服务器供应商、IaaS厂商和专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其中,IaaS厂商又包括了大型IaaS厂商、主流IaaS厂商和运营商。而 专业型云计算服务 提供商细分种类较多,包括了云安全厂商、分发CDN厂商、Docker厂商、云存储厂商、视频云服务厂商以及性能APM厂商。各大IaaS厂商竞争力差距的主要来源于云计算基础服务的创新性、行业解决方案的成熟度以及服务实施效果,因此, 建立整体云生态,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是提高IaaS厂商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全球及中国云市场整体呈高速增长;2017年美国占全球5954%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欧洲占2150%,亚洲仅占1204%;全球云计算市场SaaS占比约2/3,PaaS市场规模最小;中国云计算市场IaaS占比最大,其次是SaaS,最小是SaaS。

国际云计算发展相对成熟, 公有云是市场的主要构成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行业市场规模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artner报告显示,2019年公有云市场规模为1883亿美元,同比增长21%;2020-2023年平均增速预计为176%。

国际市场上,SaaS服务所占份额最大。国际云服务市场中,IaaS建设已经增长较为缓慢,SaaS层是市场的主导。其中,SaaS层中,ERP、CRM、办公套件、内容服务和通信协作等应用市场占比排位靠前。

IaaS行业具有超强的“马太效应”,资本壁垒和规模经济(服务器利用率提升以及资源的耦合配置)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016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总容量为100亿元,阿里云一家独大,2017年,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阿里云、腾讯云、 金山云、中国电信和Ucloud, 合计份额高达68%。

在云计算的渗透过程中,客户首先聚集到了 IaaS 和 SaaS 上,IaaS和SaaS的龙头厂商具备先发优势,所以Salesforce和AWS的市占率在公有云PaaS中是前二。

201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PaaS竞争格局, 阿里云以 27%的份额保持压倒性领先 ,Oracle占比 97%,AWS占比 97%,Microsoft占比 68%,IBM占比46%。

PaaS市场TOP5中除阿里云外均为国外厂商,亚马逊、Oracle、IBM等国际巨头纷纷通过中国国内企业合作的方式抢夺中国市场。例如, IBM同世纪互联合作将Bluemix PaaS平台落地中国;Oracle与腾讯云战略合作,将企业级云服务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全面覆盖SaaS、PaaS和IaaS三层云服务。

从产商销售比来看,全球SaaS市场,2015年,Salesforce占11%销售比,Microsoft尾随其后,占8%,排第三的为Adobe,占6%;中国SaaS市场,2017年上半年,金蝶占7%,Oracle和微软紧随其后,均为5%。

从服务细分领域市场份额来看,全球SaaS里CRM份额最大,占39%,其次是ERP和网络会议/社交软件,占16%和10%。

随着未来IaaS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相关产业生态将广泛受益,推荐从 IDC、服务器、交换机以及光模块 等产业挖掘投资机会。

(1)在IDC领域,云计算需求回暖叠加5G商用将带动流量爆发,第三方IDC服务商成长性确定。在未来IDC超大型化和边缘化进程中,掌握一线城市核心IDC资源、同时拥有较强的扩张能力以及产业议价能力的IDC服务商更能持久稳定发展。

(2)在IT基础设备领域,流量增长带动数据计算、存储、传输、安全等需求快速提升,直接驱动云厂商Capex投入增加,IT基础设施和网络设备作为IaaS的基础与核心,全面开启拐点向上趋势。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通信设备龙头中兴通讯;数据中心交换机及企业级路由器市占率领先的紫光股份;数通及无线业务稳健增长的星网锐捷;中国第一服务器品牌浪潮信息。

(3)在光通信领域,云计算市场与电信市场共振,日益增长的需求持续推动速率的提升,光通信领域400G时代正在开启,产业链即将迎来升级及增量机遇。

光环新网二十年耕耘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数据中心资源,公司在一线城市区域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可信赖的企业级IDC和云服务。公司未来将加快IDC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云计算业务,不断提升研发、技术、服务水平,以专业性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互联网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司目前不断拓展北京、上海及周边IDC 项目,投产后将会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有利影响,同时疫情期间,短期需求增加,公司机柜上架率提升,利好公司。

浪潮信息长期专注于国内服务器市场,2019年市场份额已达到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公司的云计算客户占比高,有望受益于设备国产化率的提升和云资本开支的回升,实现超越行业平均的成长。

浪潮在云计算客户资源、战略定位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1)客户资源优渥:浪潮2011年便明确了云计算战略,在云计算领域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携手头部云厂商积极推动开放计算基础架构,更深度绑定BAT等头部客户。这种对行业的判断领先市场,经过接近10年成长,我们估计公司当前在国内云计算市场份额占比约为50%,云计算客户占公司的收入比例也在60%。2)战略定位灵活:业务集中于服务器市场的浪潮,在低成本和差异化的两极战略象限中,倾向于采取更中位的战略去积极获取市场份额,灵活应对来自品牌厂商和白牌厂商的竞争;3)成本控制有力:浪潮产品ASP约为6000美元,低于其他头部品牌厂商,公司与Intel之间按照战略协议价格采购CPU,以及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等为公司带来了低价保障。

中科曙光是中国领先的高端服务器生产商,具备全国产化产业链布局及国家研发经费支持,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于服务器需求提升和产业链国产化趋势,实现超越行业的成长。理由如下:服务器市场有望在云资本开支回暖及技术更新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快速成长。随着国内疫情有效控制,服务器作为百行百业的数字经济底座将迎来需求全面回暖。服务器上游核心供应商正在推动CPU从14nm向10nm升级,创造下游产品迭代需求。中科曙光在服务器全产业链布局完整,受益于国产化调整及国家对信创产业链的支持。

新华三作为公司核心资产,传统企业网路由器交换机全球领先,同时拓展服务器、存储业务补齐IT全产业链。借势5G网络IT化转型切入运营商数通及新网络(SDN/NFV)市场,业务、技术全面对标思科、华为,空间广阔竞争力突出份额有望再提升。凭借独特优势,布局私有云边缘云、小基站、安防等多个千亿赛道,业务边界扩张:利用超融合技术优势剑指私有云边缘云,与Intel合作布局5G小基站,借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大安全等网络后端技术积累引领安防智能化。

科创板上市,主要产品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数据可信流通平台安全屋。中移动是它第四大股东,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2019年有15亿的营收,其中约12亿是公有云收入,是比较纯正的云计算服务商。优刻得创始团队对行业风口有较好的把握能力,在细分领域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同时公司采取与大型公有云厂商差异化的策略,通过“铁三角”团队实现客户粘性与价值。

主营业务包括信息安全以及云计算。云计算主要向企业级用户提供云终端、桌面云一体机、超融合一体机、软件定义存储、云计算平台、私有云、专属云、混合云等多款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2019年云计算营收12亿,占比26%。2020年以来,公司发布了5款爆款新品,分别为信息安全领域的访问控制系统aTrust、SangforAccess;云计算领域的ARM超融合;IT基础架构领域的大数据智能平台aBDI、数据库运维平台DMP。

国金证券从“3A”发展看中国云计算产业竞争格局变化

阿里云计算的 社会 经济价值和区域发展评估

IBM云计算行业智慧架构的速度:混合云创造数字业务价值,降低执行风险

并购优塾金山云VS优刻得VS阿里云VS腾讯云:公有云产业链深度梳理

华辰资本云计算研究报告

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云计算专题研究:化繁为简,把握核心云

中信证券全球SaaS云计算产业系列报告:国内软件SaaS产业若干关键问题的回答

光环新网-新时代证券首次覆盖报告:新基建浪潮,加速公司IDC业务扩张

紫光股份-华西证券IT产业核心资产,多千亿赛道创新布局

深信服-华西证券细说深信服爆款新品如何炼成

优刻得-中金“优”质赛道兼“刻”苦,光明未来亦可“得”

浪潮信息-中金疫情环境下凸显高确定性,国产品牌服务器龙头向好发展

中科曙光-中金计算产业链和国产化主要受益者

添加发现报告微信号fxbaogao,发现更多精彩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的浪潮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的浪潮、第二次浪潮时代 [重机行业面临第二次发展浪潮]、中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24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