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是什么意思?

数字化转型是什么意思?,第1张

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固有难点依然存在;四个变化因素是疫情影响、5G部署、人工智能(AI)加快应用,以及中美技术加速解耦。四个变化因素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或主动或被动加速,并加强了本土定制化方案需求。这要求企业能深入理解未来数字化企业的关键特征,充分利用2020年的变化带来的契机,系统性解决推进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固有难点,并依据对企业所处转型阶段的判断,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转型推进方案。

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从互联网、大数据,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在数字化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和颠覆中,互联网企业独领风骚,传统企业的总体表现迄今为止不够理想。本文建议传统企业从对自身的数字化成熟度评估入手,明确所处发展阶段,理清数字化企业的七大关键特征,并注意克服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五个常见困难,在数字化转型的新一轮进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1

正确评估数字化成熟度

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业务应用、IT 架构、组织机制建设等工作环环相扣。企业要分清哪是因、哪是果,建立多维度的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体系,用于判断企业所处的数字化阶段,找出推进不利的可能原因,以及相应需要采取的措施。普华永道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框架从数字化战略引领、业务应用结果、技术支撑能力、数据支撑能力、组织支撑能力,以及数字化变革六个维度对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进行评估(见图1)。其中引领性指标是第一点“数字化战略”,业务应用结果性指标是第二点“数字化业务应用”,其余四个维度(3~6)是支撑性要素,每个维度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子维度。

图1: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架构

根据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不同,可以将企业数字化转型所处的阶段分为在线化、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四个阶段。目前中国大部分传统企业处于在线化和集成化阶段,少数企业进入数字化阶段。智能化的局部应用已经出现,大规模成体系地应用在传统企业的情况尚不多见。处于在线化和集成化阶段的企业,当前数字化转型的两项任务是:

建立数字化转型的蓝图,可以参考下述数字化企业的七大特征;

加快完成企业运营的在线化和集成化,为真正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分析和洞察打下坚实基础。

02

数字化企业的七大特征

与传统企业相比,数字化企业在业务、组织、IT 等方面展现出七点不同(见图2),其核心是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能力体系。

图2:数字化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主要不同特征

一、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能力体系

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其含义是打造多层次体系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能力,包括围绕客户设计组织结构、基于客户场景的创新能力、设计满足客户体验的互动方式,并在数据、IT 以及考核机制等各方面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1) 组织结构: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传统模式下,企业以“我”为中心,不同产品的营销服务通常自成体系。数字经济下,以客户为中心,对同一目标客户群体,采用同样渠道触点,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并推荐最优产品,采用统一的服务体系。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的组织结构(见图3),有利于客户数据打通和洞察,统一客户体验,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如果企业顾虑组织结构调整牵扯利益方较多时,可以先通过关键流程控制点以及数据的打通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能力建设,等时机成熟再做组织调整。

图3: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2) 业务创新:从流程驱动向场景驱动转变

从客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出发,挖掘客户需求,设计整体解决方案,带给客户完整感受。这个方法解决了传统企业业务战略和业务流程之间缺少衔接,注重单个流程的效率,而忽略了客户整体需求的弊端。围绕客户需求,通过多流程、多功能配合实现创新(见图4)。

图4:场景驱动,多用户服务结构

3) 客户互动:从注重功能到注重体验

客户体验主要指沿着客户全互动旅程带给客户的便利性和感受舒适度,包括线上线下。线上通过 UI/UX 设计,线下通过特定场景/店面的全流程互动设计,打造无缝综合客户体验。实践中,要注重从整合、客户洞察视角打造优质客户体验,避免聚焦于单点的客户体验设计。

二、多元化能力

面对内外部日益复杂多变的运营管理环境,企业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敏捷、精益、智慧、柔性。支撑这四种能力的是先进的 IT 架构以及相应的组织能力体系(见图5)。每个域的能力特点如下:

客户互动:以客户为中心,全渠道、全价值链,强调敏捷、用户体验

资源管理:以流程为中心,围绕传统 ERP 系统,强调稳定、精益、高效

智慧洞察:以数据为中心,全域、全形式,强调智慧洞察

智能生产:以机器为中心,围绕 IoT 和企业生产制造系统,强调成本、效率、质量、柔性

图5:数字化企业的四个核心能力

三、智慧大脑

以数据价值为基础,人工智能分析为引领,搭建企业全局数据平台和智能分析系统,为企业运营管理的所有环节提供分析洞察,并从分析运营结果向预测未来发展转化(见图6)。妨碍企业整合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的因素包括技术和部门墙带来的数据隔离,后者是目前更主要的障碍。智慧大脑在数据来源、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服务企业的方式几个方面都与传统方式有明显差异。

图6:“智慧大脑”的概念架构示意

四、敏捷能力

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对外应把握客户和市场的迅速变化,对内满足企业管理要求。敏捷能力的建设需要业务模式、IT 架构、产品开发方式同时实现敏捷。业务模式上采用“一线尖兵”+“后方资源平台”的方式,产品开发方式上采用设计思维和敏捷迭代方式(见图7)

传统用户产品需求,需要系统化分析论证、形成产品定义后再上线部署。设计思维和敏捷迭代方式下,通过用户角色模拟、聚焦小组分析、最小原型产品设计,可在最短时间内上线产品,迭代优化。

图7:敏捷迭代法

五、AI加持

企业应用 AI 分为两个阶段:应用场景较少时,AI 应用作为一个工具嵌入某个信息系统,常见的是互动型 AI,比如语音识别、机器人客服;企业的 AI 应用场景很多时,与 AI 的开发环境、常用 AI 数据模型,以及数据库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 AI 中台,将各种AI能力汇聚在一起,对不同业务提供 AI 能力,并形成具备AI服务能力的中台(见图8)。

图8:AI赋能的IT架构

六、云+5G延伸运营空间

基于云+5G 的端边云架构,将企业的运营管理空间从依赖于有线网络环境的空间,延伸到更广阔物理区域(见图9)。“云”上实现业务中台赋能,“边”可以通过 5G 网络的边缘计算功能实现,增强终端控制的实时性,减少云端处理的数据量;“端”是 5G 终端实现与物理环境/机器的直接交互和控制。这样的架构将在工业领域、智慧城市、医疗、金融、快消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图9:企业应用的云+5G架构

七、IT组织能力从支撑型向驱动型转化

传统的 IT 部门以项目交付为主,数字化 IT 组织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交付模式、人员技能、IT 治理,以及成本核算等七个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见图10)。

图10:IT组织能力和运营模式的变化

大型集团企业,IT 力量分布在各层级单位,数字化转型还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整合 IT 资源,共同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为对外服务打下基础。

03

数字化变革的难点和解决方式

了解了数字化企业的特征,还不代表企业能转型成功。从互联网10时期开始至今,中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十余年,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在推动转型过程中面临各种由于技能不足和机制不足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固有难点。常见的困难包括五种:

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理解不一;

难以制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评估数字化带来的实际业务价值;

可选项过多,每个业务和职能部门都有很多想法,但缺乏清晰的路径;

缺乏数字化人才;

传统企业的工作机制不适合推动数字化这种跨部门、求创新的变革。

解决这些难点,普华永道建议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并建立与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相匹配的推进机制。

一、统一思想

企业数字化转型定义:企业综合利用各种数字技术,与业务模式转型相结合,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提升企业业绩的持续性过程。

这个定义里,数字化包括信息化也包含业务模式转型。企业可以对数字化转型有不同的定义,重要的是了解数字化、信息化、业务模式转型三者间的关系。不论怎么定义,底层的业务逻辑、系统架构、业务与系统间的衔接,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二、设定目标

科学+艺术的方式,是企业制定数字化蓝图的手段。由懂数字技术能力的专家和懂企业业务痛点的专业人员一起,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分析方式快速勾勒出企业应用数字化的主要场景以及可能实现的状态,即数字化蓝图,然后沿着蓝图逐步深入(见图11)。

图11:“科学+艺术”勾勒数字化蓝图

三、选择路径

建议企业采纳自上而下的顶层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局部尝试并行。不同的局部尝试发生冲突时,遵循直接客户相关的解决方案优先、客户体验优先,以及 IT 架构前瞻性优先原则。在切入点的考虑上,优先考虑推进企业业务和管理的线上化,以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培养的习惯。

四、建立推进机制

依据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不同应用程度,数字化推进方式可采用“探索式”、“协调式”、“集中式”、“嵌入式”四种方式(见图12)。关键是是否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数字化管控组织。

图12: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的四种方式

数字化转型初期,企业尚未确立整体推进方案,但局部试点的条件还是具备的,这时采取探索式,鼓励各 BU 局部尝试;之后,随着企业对数字化的应用加深,跨部门的协调需求加剧,向着协调式、集中管理式过渡。最终实现的是嵌入式管理,全企业在顶层规划下的数字化转型。

五、IT能力建设

资源层面通过内外 IT 力量的整合/借用。运作方式上,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转移;人员上,初期重点强化 IT 团队中的产品经理、数据分析、业务架构类的队伍建设。

不同类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难点是不一样的。对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的企业,在转型初期,建立适合的转型推进机制,是比解决技术上的难点更重要的事情。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迅猛发展,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轨期。企业应当加速推进新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新模式扩散和新业态发展,推动企业更广、更深地融入并完善全球供给体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的正式发布,数字化转型也再次迎来热议。在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下,企业需要主动把握和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趋势,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塑造新优势。近日,Gartner研究副总裁陈勇与高级研究总监季新苏结合“十四五”规划背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CIO的发展提出建议。

陈勇

Gartner研究副总裁

季新苏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

顺应政策导向,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陈勇指出,在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CIO在政策层面的工作重点在于“Evaluate”(评估)。CIO应该学习并领会“十四五”规划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于所处行业以及企业产生的影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诸多举措,包括“双循环”、继续加大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和产品体系、从“高速发展”转变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都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提出的。

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此外,还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作为下一个五年及更长远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引性文件,“十四五”规划既影响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也影响产业及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要着重关注疫情影响下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及产业安全,切实地聚焦主业;要在经济业务活动中深入洞察科技对业务的影响,累计和提升科技在产业的应用及转化。CIO等企业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如何充分运用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做好行业领域和企业范围内的应用创新,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把握四大方向,加快产业数字化创新在企业层面,CIO的工作重点在于“Influence”(影响)。CIO要帮助企业或者CEO做出长期的业务战略,利用科技支持业务发展。“十四五”期间,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转什么”“怎么转”成为当前最大的困惑。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四个数字化转型可行的方向,即国有企业要从真正获得转型价值出发,从产品、生产运营、用户服务、产业体系四个方面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

一是产品创新数字化,与价值创造的载体有关,要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及产品研发过程创新,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缩短价值变现周期。

二是生产运营智能化,与价值创造的过程有关,要加强横向纵向全过程贯通,实现全价值链、全要素资源的动态配置和全局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用户服务敏捷化,与价值创造的对象有关,要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全链条用户服务,最大化为用户创造价值,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是产业体系生态化,与价值创造的生态合作伙伴有关,要加强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能力和业务合作,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作网络。

陈勇将上述四个方面归结为“3+1”的模式,“3”是指前三个数字化转型可行方向,是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三种竞争优势相匹配;“1”是指产业体系生态化,涉及生态体系,即企业要与生态圈中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

企业竞争的三种优势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时需要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而差异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产品领先。如果企业的产品比竞争对手好,客户更愿意买单,就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比如苹果就是典型的产品领先型企业,由于开创了智能手机新时代,又不断追求创新,因此其能占领相当一部分的手机市场份额。

第二,运营卓越,即成本领先。通过运营严格、科学地控制成本,使成本保持较低的水平,企业在市场竞争时就可以采取降价的策略,以此来扩大市场。比如沃尔玛通过仓库、运输、供应链等方面的细致管理控制成本。

第三,客户亲密。企业懂得客户的心理,能够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以此来提升客户体验。比如7-Eleven便利店通过在不同时段变换货架陈列物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以此做到更高的营业收入。

以上三种竞争优势对应了数字化转型的三种方向,而这三种竞争优势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使其得到更大价值的发挥。

例如,在产品方面,传统跑鞋加入芯片变成数字化产品,芯片采集跑步信息同步到手机端,就可以做跑步分析和规划;远程医疗实现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通过计算机、遥感、遥测、遥控等技术,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在生产和运营方面,智能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降低成本,通过高科技手段改善生产流水线,在大幅度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在客户方面,不管是“To C”企业还是“To B”企业,都需要利用数字化手段精准分析目标客户画像,将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发送给客户,提高客户的复购率和产品的推荐率。

然而,未来的竞争并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体系之间的竞争,单个企业的数字化成功并不意味着能打败竞争对手,必须要和生态圈的合作伙伴一起推进数字化。

比如依托产业优势,加快建设能源、电信、制造、医疗、旅游等领域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协调水平;加强跨界合作创新,与内外部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形成融合、共生、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培育供应链金融、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打造互利共赢的价值网络,加快构建跨界融合的数字化产业生态。

突出四大重点,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在技术层次,CIO的工作重点在于“Decide”(决策)。对于科技部分,CIO拥有自主权,可以进行自主决策。陈勇为IT部门提出了管理、技术、数据、安全4个方面的关注重点,以帮助企业加强对标,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第一,管理。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渗透和融合的问题,更是一项优化管理模式以适应技术变革的问题,要导入系统化管理体系,有效获取预期的转型成效。首先,企业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科技战略,结合业务重点完善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其次是IT(信息科技)和OT(运营科技)的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两化融合后会使得流程更加标准化,更安全、更易于做数据采集和分析,有利于生产流水线的数字化转型。

第二,技术。数字化转型本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通用使能技术,需要不断强化其技术赋能作用,及与其他专业技术融合。技术是IT部门的根本,也是最擅长的领域。Gartner发布的“2021年重要战略科技趋势”包括分布式云、人工智能工程化、隐私增强计算等。陈勇补充道:“从重要性来讲,数据分析、云、人工智能的重要程度更高;5G、区块链和物联网是中国企业相较于国外企业更重视的三项技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RPA技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逐渐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IT部门要建立技术能力,以支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第三,数据。纵观历史上历次转型的核心都是动力转换,数据已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打破传统要素有限供给对企业增长的制约。企业想要利用数据改善经营管理,首先,最重要的是做好数据治理,即确保数据是正确、完整、没有冗余的,能够让正确的人来访问的。其次是数据采集,企业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要做到全链条的采集。最后是数据分析,让其产生价值,利用数据帮助管理层更好地决策,成为数据驱动的企业。

第四,安全。安全是企业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安全可靠和信息安全两方面基础工作,强化本质安全。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了“大力推进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建设,摆脱信息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家高度重视自主可控信息产业的发展,明确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安全需求。近几年,中国企业对于“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具体表现在“安全投入”占企业科技投入的比例越来越高,以及企业安全负责人的等级层次也越来越高,逐步从CIO转变为CEO或董事会董事。

Treasury China:在数字化时代,技术、业务、财务三者如何形成新的关系?CIO和CFO如何帮助CEO形成数字业务增长?陈勇:数字化对财务来讲会有一些新的要求,以前企业财务关心的是能否控制IT成本、投资之后的产出、产出能否量化以及能否可见,以及数字化转型项目何时结束,结束后要进行项目的审计、验收、最终核算等。 然而,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经常会面临计算不出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因为数字化转型是探索性的工作,在不断地尝试创新。因此,对于财务来说,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管理机制来鼓励创新,让企业建立创新的制度和章程,在章程中规定创新资金的来源,这是财务支持数字化创新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会面临因为敏捷开发与迭代创新、产品不断更新升级导致项目无法结束的问题。这种数字化项目“快速迭代”的机制,无法适用传统财务考核项目的方式。因此,对于CFO来说,就要考虑用新的方式来支撑这种类型的项目,这也是对CFO的一个新挑战。 CEO、CFO、CIO应该针对数字化时代下可能面临的挑战,一起思考是否采取新的财务机制和实践,确保数字化创新不被旧的规章制度束缚,从而释放出新的增长机会。 季新苏:第一,未来云计算和公有云的引入,让企业整体投入,特别是IT投入,从原来资产型投入转变为费用型投入,这对于IT部门、CIO和CFO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而在投入转型的过渡阶段,企业的现有设备也需要更新,所以资产类支出将不会减少。虽然部分应用会搬到“云”上,相应机器会被淘汰,但又不可能把所有应用一下子都转到“云”上,同时“云”对应的费用类支出也在提升。企业面临3~5年的过渡期会面临这种 “双提升”的情况,过渡时期该如何调整是很多“上云”企业都会面临的挑战。如果未来3~5年,公有云在中国成为主流趋势之一的话,将对企业带来更大的冲击。 第二,对于创新的评估。中国以国有企业为主,其最主要的核心是保障国有企业资产不流失,那么如何在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同时为创新提供空间?这就需要建立类似VC风险投资那种按阶段投资的创新机制,CIO也要推动CEO或CFO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而不能仅仅以“项目上线”作为衡量项目结果的标准,而应该分阶段定义业务产出,以便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财资知识云”VIP会员招募正在进行中,扫码进入财资知识云即可直接订购~

数字化转型是什么

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为基础,使用商业智能BI等数字化相关技术为企业进行改革,创建一种新的、或者对已有的商业模式进行重塑,以此来满足时代发展下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和用户要求。

数据可视化 - 派可数据BI可视化分析

与以往不同,数字化转型是一种“颠覆性”的改革,是通过数字化思想、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管理、商业智能BI等,对企业整体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新定义,是一种从底层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财务、行政等方方面面的系统级工程。

数字化转型核心是数据

在数字化技术普及应用之后,社会的总体数据量就开始飞速增长,迅速成长为构建现代社会的核心元素。

企业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因为业务交流频繁,数据在企业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在数字化转型进行前,企业就因为数字化一直在和数据打交道,存储交换数据,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利用商业智能BI获取数据价值。

数据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商业智能BI既能提供数字化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也能升级改造数字化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更可以应用数字化管理,辅助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数字化转型目标是商业创新

经过数字化转型中商业智能BI的数字化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用户画像、市场调研、精细化管理、数据分析及需求反馈等数字化手段紧贴客户,挖掘他们内心真正需要而自身并未察觉的需求,从根本上为客户创造价值。

用户需求 - 派可数据BI可视化分析

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这种商业创新具有很高的门槛,一是要求企业部署业务信息系统、商业智能BI等服务,建立完善信息化发展;二来企业要有组织能力,动员全体员工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三是企业要有长期作战的决心,从宏观上做整体规划,从微观上不断调整和落地。

2021年的疫情极大提高了全社会对数字化的认识,以远程协作为代表的、基于数字平台运作的方式成为人们因为疫情而禁足时现实的选择。疫情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国家社会治理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撑下,以无死角无缝隙无断点的方式,实现了对人员流动的有效监控,国家治理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数字技术的巨大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疫情之下人员流动这样的特殊阶段、特殊场景之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表现的更为突出。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方式,但是近年来,数字化转型一直是对技术给全球企业带来的快速颠覆关键反应,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由增长机会推动的,它不仅具有竞争力,面向未来的企业的战略,而且已成为生存的强制性和快速要求,企业实施强大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以保持领先于未来的中断。

一、什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将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个环节甚至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数据全部整合起来,形成有价值的数字资产,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处理技术反馈有效信息,最终赋能到企业商业价值的过程。

二、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理由

1、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转型能够让员工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让整个组织持续数据流,能够让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无缝过渡,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提高透明度

数字化转型能够实时深入研究日常数据的能力使得业务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稳定的运营。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加跨团队的透明度,看到运营的每一个阶段,快速解决问题。

3、降低成本

大多数企业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来维护旧系统遗留的问题和产品,而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集成高效处理流程和快速识别问题,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

4、增加收益

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数据识别到当前业务流程中的缺陷,提高业务不同方面的透明度,员工和管理层可以通过模式识别,趋势评估和数据驱动型改进,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轻松增加收入。

5、提高用户体验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与否核心是客户,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意味着转型有价值。所以,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系统查看并深入了解消费者消费流程,了解库存剩余,可用的服务和产品,节省销售,使得整体更清洁,更简单的购买流程。

6、提高竞争优势

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前计划新系统所需的特性和功能,拨入企业擅长的内容以及可以改善业务的位置,从而改善业务基础设施,提高您在行业中的优势。

低代码如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通过前边对数字化转型的讲解,大家应该明白这种转型改革并不是针对某个人、亦或是某个部门,而是企业整体所有员工的共同改革。这样一来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数字化本身算是前沿的领域,很多技术、应用都只是局限在IT部门,像销售、市场、制造等部门可能并不了解数字化,也就很难在发展中提供足够的助力。

要知道数字化转型可是一个系统级的工程,如果没有企业整体的共同发展建设,那么是很难成功落地,并发挥巨大作用的。

通俗来讲,你可以理解为将企业业务场景的数据与流程搬至线上,通过数字化来运转与呈现;这一过程,大多数企业完成了从纸笔、Excel到使用CRM\ERP等管理系统、甚至定制开发企业应用的转型。

应用功能越来越多,成本却越来越高,而且使用起来也越来越繁琐,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不相通,业务也难以协同。这无疑与企业渴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降本增效的初衷相悖。所以低代码的各种应用及服务就开始大规模的发展起来,并成功在众多数字化转型企业中实现了价值。

低代码开发有哪些优势?

1、成倍增长的开发速度

除了从一开始就实现更快的开发之外,低代码平台还有可能通过每个项目加快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这是因为,每次开发人员构建新的代码块时,他们都可以将其存储下来,以便在下一个项目中复用。

2、解决开发商短缺问题

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无法跟上对软件不断增长的需求。低代码开发通过提高生产力和促进公民发展来帮助应对这一挑战。

3、成本更低

传统的应用程序开发需要很高的费用,这主要是因为开发人员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需要手工编写大量的代码,人力成本很高,但是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开发应用程序,只需要编写少量的代码,而且无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测试和修改,所以人力成本比较低,开发费用也比传统应用程序开发低,能够为企业节约一笔费用。

4、维护性更好

对于传统应用程序,维护和升级需要很长时间。开发人员必须手动修复错误并添加新功能。但是,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维护难度和代码量也较低,所以,可以提高系统的维护性。

5、频繁迭代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由于低代码可实现更频繁的迭代,因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可以更快、更频繁地实现反馈。这最终有助于确保解决方案更好地与组织及其客户提出的需求和期望保持一致。

在上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实践有效的管理之时,自动化技术和其带来的变化同样裹挟着企业和周遭事物。在纷繁复杂的讨论中,德鲁克准确地预言了新技术不会使机器取代人力,相反会需要更多训练有素的团队,而且技术人员需要以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

如今,面对数字化革新,我们可以进行类似的思考,把数字化看作组织工作的一种新型方式:当数字化贯穿企业前、中、后台,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业务议题之后,企业部门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各种人才的工作岗位和绩效指标将被重新定义,企业外部的商业合作生态也将空前拓展。简言之,数字化能力将为企业构建出新的增长曲线, 而管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则需要践行三个原则——长期绩效、组织活力和社会契约。

投资数字技术或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发现,不同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或许已经接近,然而绩效成果却有云泥之别。

埃森哲针对中国企业的研究发现,数字转型领先企业在成长性、盈利性、股东回报等指标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人,在过去三年中,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43%,是其他企业的五倍还多。领军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也达到127%,远高于其他企业。

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仅把绩效目标设立在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或者完善数字化渠道)已然不够。与只看成本、净收益指标的企业相比,关注长期绩效将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回报。

我们接触到的一些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当年就使营业额翻番。当发现这一目标无法实现后,便退而将数字化实施交给IT部门负责人。而转型领军企业的一把手则持续关注如何利用数字化创造更多价值——达成核心业务的增长、开拓新业务、建立或融入生态系统。

数字技术普及之后,未来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不在于使用新技术,而在于管理思维、管理模式的数字化——从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入手,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自己所处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

以合作客户之一韵达速递为例:韵达速递自成立20年来,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在全国有60多个分拣中心,设备资产价值超过30多亿元,维护维修团队超过400人。在实现数字化之前,存在维保流程不规范,工作内容不透明的的问题,通过建立维修、保养、点巡检工单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与耕云科技合作,韵达速递实现了对设备、备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了智能化的设备维保、点巡检查工作,让设备健康运行有了保障。

投资于真正的增长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工作,企业需要建立新的绩效评估体系,和相应的组织变革,否则无法成功转型。

埃森哲的研究表明,组织管理上的沉疴痼疾是影响企业数字转型的重要障碍,例如部门之间的壁垒严重影响企业建立统一高效的数据平台,管理决策的短期性也无法支撑企业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

在分析了150多个企业中的250项重大变革之后,我们发现,高绩效企业在实施变革举措时,其成本管理、客户服务水平以及效益,自始至终都在上升。优秀企业实施的业务财务一体化、非核心职能共享化等变革措施比一般企业要多出三成到五成,实施速度也更快。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管理命题不意味着企业应当延续过去的金字塔管理模式,恰恰相反, 要想大幅提升转型成功的概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内部流程,实施分散化决策、灵活授予基层自主权。企业需要更开放的心态,建立起更具活力的组织文化。

海尔公司的组织变革提供了一个样板,其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全部分拆成3000多个小微团队,各自独立运营,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全部让渡给团队,让团队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又可以全流程把控产品供应链。它们通过“人单合一”的方式,把员工和用户连接在一起。这些小微团队各自都是自主经营体,谁的用户体验最佳,谁的团队就能延续存在并得到壮大,而营销、财务等职能部门则以平台化服务高效支撑业务团队。这种创客文化改变了产销分离的旧组织,锁定用户不断出现的个性化需求,在白热化的家电市场竞争中为公司赢得先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必须考虑AI机器和人类员工协同这个新命题。现在,这两者之间产生了一个“缺失的中间地带”。

企业应当构建全新的AI机器与人的协作方式,让二者各施所长:人类负责开发、培训和管理各种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机器则能帮助人类实时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形成前所未有的数据驱动型洞察力。

随着新兴技术和平台模式的成熟,原本属于企业内部治理的问题开始被外部各方审视,结果很难令人满意——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却受制于数据安全、偏见以及所谓的“数据杀熟”;在企业之间,数据质量和网络安全等依然是阻碍大规模应用新技术重要原因。

当下的转型变革的特点是技术与人形成一种双向关系。数字化企业需要认真考虑与技术、商业、人三者的关系,构建新的社会契约关系。

新契约将围绕数据的权利归属和使用方式等关键问题,在社会公共数据、用户个人数据、员工工作数据和企业运营数据之间取得新的平衡,通过透明的治理机制,既能激励企业创新,又关切社会道义与个人隐私,把选择权与各方利益的平衡置于数据驱动的交易发生之前。

企业需要进一步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将连接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接触点”转变成“信任点”,才能化解诸多尴尬和挑战。在数字化客户体验这个市场竞争制高点上,真正的成功企业善于将用户让渡数据访问和使用的过程,公平善意地转化为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便利的过程。而非滥用用户的数据让渡,将其用于与用户无关甚至有害的业务之中。

此外,算法公正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未来,几乎所有企业都将依赖算法做出关键决策,因此避免算法偏见,光有公开透明还不够,企业还应开发可打开人工智能“黑匣子”的工具,以审查数据源中的潜在偏见。

中国的现代化企业从发轫至今,纵然时间不长,转型这个词对它们来说也并不陌生。这一次,数字技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对企业运营和商业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谓蔚为大观。但是,随着新奇感的消退、新产品和新服务尚未破茧成蝶,企业开始复归冷静,数字转型领域也正面临去芜存菁的选择。

2021年的疫情极大提高了全社会对数字化的认识,以远程协作为代表的、基于数字平台运作的方式成为人们因为疫情而禁足时现实的选择。疫情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国家社会治理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撑下,以无死角无缝隙无断点的方式,实现了对人员流动的有效监控,国家治理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数字技术的巨大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疫情之下人员流动这样的特殊阶段、特殊场景之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表现的更为突出。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方式,但是近年来,数字化转型一直是对技术给全球企业带来的快速颠覆关键反应,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由增长机会推动的,它不仅具有竞争力,面向未来的企业的战略,而且已成为生存的强制性和快速要求,企业实施强大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以保持领先于未来的中断。

一、什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将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个环节甚至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数据全部整合起来,形成有价值的数字资产,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处理技术反馈有效信息,最终赋能到企业商业价值的过程。

二、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理由

1、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转型能够让员工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让整个组织持续数据流,能够让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无缝过渡,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提高透明度

数字化转型能够实时深入研究日常数据的能力使得业务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稳定的运营。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加跨团队的透明度,看到运营的每一个阶段,快速解决问题。

3、降低成本

大多数企业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来维护旧系统遗留的问题和产品,而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集成高效处理流程和快速识别问题,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

4、增加收益

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数据识别到当前业务流程中的缺陷,提高业务不同方面的透明度,员工和管理层可以通过模式识别,趋势评估和数据驱动型改进,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轻松增加收入。

5、提高用户体验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与否核心是客户,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意味着转型有价值。所以,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系统查看并深入了解消费者消费流程,了解库存剩余,可用的服务和产品,节省销售,使得整体更清洁,更简单的购买流程。

6、提高竞争优势

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前计划新系统所需的特性和功能,拨入企业擅长的内容以及可以改善业务的位置,从而改善业务基础设施,提高您在行业中的优势。

低代码如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通过前边对数字化转型的讲解,大家应该明白这种转型改革并不是针对某个人、亦或是某个部门,而是企业整体所有员工的共同改革。这样一来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数字化本身算是前沿的领域,很多技术、应用都只是局限在IT部门,像销售、市场、制造等部门可能并不了解数字化,也就很难在发展中提供足够的助力。

要知道数字化转型可是一个系统级的工程,如果没有企业整体的共同发展建设,那么是很难成功落地,并发挥巨大作用的。

通俗来讲,你可以理解为将企业业务场景的数据与流程搬至线上,通过数字化来运转与呈现;这一过程,大多数企业完成了从纸笔、Excel到使用CRM\ERP等管理系统、甚至定制开发企业应用的转型。

应用功能越来越多,成本却越来越高,而且使用起来也越来越繁琐,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不相通,业务也难以协同。这无疑与企业渴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降本增效的初衷相悖。所以低代码的各种应用及服务就开始大规模的发展起来,并成功在众多数字化转型企业中实现了价值。

低代码开发有哪些优势?

1、成倍增长的开发速度

除了从一开始就实现更快的开发之外,低代码平台还有可能通过每个项目加快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这是因为,每次开发人员构建新的代码块时,他们都可以将其存储下来,以便在下一个项目中复用。

2、解决开发商短缺问题

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无法跟上对软件不断增长的需求。低代码开发通过提高生产力和促进公民发展来帮助应对这一挑战。

3、成本更低

传统的应用程序开发需要很高的费用,这主要是因为开发人员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需要手工编写大量的代码,人力成本很高,但是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开发应用程序,只需要编写少量的代码,而且无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测试和修改,所以人力成本比较低,开发费用也比传统应用程序开发低,能够为企业节约一笔费用。

4、维护性更好

对于传统应用程序,维护和升级需要很长时间。开发人员必须手动修复错误并添加新功能。但是,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维护难度和代码量也较低,所以,可以提高系统的维护性。

5、频繁迭代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由于低代码可实现更频繁的迭代,因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可以更快、更频繁地实现反馈。这最终有助于确保解决方案更好地与组织及其客户提出的需求和期望保持一致。

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无非就三个目的:业务转型、业务创新、企业增长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小中型传统企业,他们没有什么目的,纯粹是为了跟风和搭便车,大多数情况下数字化对于他们就是一个“无用”的概念,而对于那些有着长远 历史 和根基的大型企业,数字转型才是他们的重要课题

其实,在过去几年所实践的“互联网+”,最后大多都成为了“+互联网”,这也造成了 社会 性的“认知困惑”

再说的具体一点,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需要申请预算和立项来落实业务创新和IT系统建设,这种项目式的IT系统建设方法好不好呢?

好,而且很经典,但是它会产生一个大问题:“系统烟囱”与“数据孤岛”的信息化困境,这才令传统企业管理层产生“数字化转型”认知的困扰

首先,我们要通过“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来达成达成共识: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能力来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重构的一种途径与方法

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只要知道最关心的点就是一个就行了:

数字转型的目的和核心都是实现业务转型、创新和增长,而我们的基石就是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战略层面的概念,它并不是追求眼前效益的机灵战术,其本质,是用数字化技术对业务的重构、流程的重构和组织的重构

所以从本质上比较,传统信息化是“人”驱动“IT系统”,“IT系统”是人的流程中的一环

而数字化的数字化的本质则是“IT系统”驱动“人”,人是系统流程中的一环,“好不好”由系统决定

从架构上比较,传统的信息化架构是以流程线性自动化为核心,而数字化企业是数据和业务能力服务化形成网络聚合为核心

数字化转型包括以下5个方面:

刚好这几个转型跟业务范围创新可以把它一一对应起来

也就是说,通过5个方面的转型,数字化企业也具备5个方面的创新能力:

领导力转型对应决策模式,运营模式对应运营模式创新,工作资源对应生产模式,全方位体验对应产品的服务,盈利模式对应信息和数据

基于以上数字化转型的阐述,我们也可以发现数字化转型给予了企业智能化的三个方面的赋能:

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做到起码下面几点:

发展理念转型:数字化转型的精髓是以客户需求为“主导者”,从外部需求“倒逼”内部变革,深入贯彻“互联网+”战略实施;相应,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和战略导向要从过去产能驱动型转变为数据驱动。

领导力转型:企业决策者要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决策观念要从经验判断向“数据说话”、“智慧决策”转变。

组织结构转型:要尽快破除传统上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的界限和“鸿沟”,成立新型的数字化机构,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实现“融合创新”,重构企业的业务组合、协同方式和管理层级。

运营管理转型:要比照工业40的理念,以推动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打通“横向、纵向和端到端”三大数据流,实现从设计到服务,从客户到生产、从前端到后端的“数据互联互通” 能力。

技术能力转型: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云计算”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者”角色。

外部合作转型:要从控制和占有物质资源(股权、资金、技术和市场)转变到共享“数字”、共创“数字生态”。

这个概念,让我想起了当年的中台,碰见个高管就问:你们公司搞数字化转型了吗?

放佛没做,就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这种情况多数存在于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利用的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也算不错了,相比之下,传统企业更需要数字化转型。

就是把一些人工重复做的工作,一些没能做好的工作,一些不够精细化的工作,一些不能发挥实力的工作都替换掉,比如生产车间,我需要知道今天生产了多少,准确率是多少,这些以往都是人工统计,随便填个数字交差。

现在不一样了,可以实时地去做,比如通过ERP、OA等管理软件,再或者通过通过FineReport报表工具,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做法,具体要展开讲可以说很多,我这里就是提个大概。

但远远不是一个工具就能做好的,需要沉淀,工具只会帮你展现你的成果,会帮你加快你的进程。

说到底,数字化转型还是一场心理建设,你清楚你自己需要这个而不是跟风,你需要清楚怎么做,你还得清楚老板有耐心。

企业数字化,是运用基于新一代数字与智能技术的各类云服务,通过网络协同、数据智能,连接资源、重组流程、赋能组织,处理交易,执行作业,融入数字经济,推进企业业务创新(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管理变革(管理模式、组织与人才、管理决策等),从而转变生产经营与管理方式,实现更强竞争优势、更高经营绩效、更可持续发展的进步过程。

纵观数百家企业数字化实践,发现成功实现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企业主要聚焦三项工作: 第一是构建企业数智力 ,即企业数字化的能力,是指企业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数字化中台建设),以及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打造; 第二是以推动降本增效为目标的数字化管理 ,聚焦运用新技术驱动的管理变革; 第三是以驱动增长为目标的数字化经营 ,聚焦运用新技术赋能业务创新,创新产品、服务、营销、渠道及供应链,打造卓越客户体验。

数字化管理 ,是指面向财务、人力、制造、供应链、生产运营等内部运营环节,旨在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管理运营的数字化,降低现有价值中各环节的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企业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从财务/人力/采购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数字采购、数字决议厅(数据驱动决策)等不同视角开展。

数字化经营 ,是指面向营销/服务/渠道/产品等围绕客户体验的运营,旨在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数字化敏捷经营,创新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更精准控制营销通路和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增加营收和利润。

企业数字化经营转型,可以从营销数字化、智慧零售、大数据营销、服务型制造转型、产业互联网构建、企业优势能力API化( 社会 化共享)等不同视角开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数字转变的方式来帮助企业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进行转型。随着 科技 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企业也都从信息化企业向数字化进行转型。

1信息化弊端

企业信息化时期的数据是割裂的,各个业务系统都需要维护各自的一套数据,各个业务数据之间并没有交互。企业信息化时期的系统也是割裂的,各业务系统各自运行,并没有在流程上串联交互。信息化时期企业的运行模式是使用线上辅助线下流程的形式来完成管理掌控,数字化时代则是彻底将线下工作搬到线上来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

2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要将企业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推倒重建。数字化转型是要将企业目前已经建立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集成,打通企业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数字化可以将企业的应用和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优化、清洗,从而获得高质量、可复用的黄金数据。企业还可以将获得的黄金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以可视化或者报表的形式进行展现,以便于领导层进行掌控与决策。

数字经济大潮滚滚而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经典命题,无论是国外国内、国企民营、传统企业还是 科技 企业,都在往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走。

文 | 徐文斌,工业互联网研习社编辑

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以下三种理解:

第一,纯粹的信息化,简单的说,就是上各种IT系统,比如ERP、CRM、PLM、CAx、MES等等

对于还处于机械化阶段、电气化(所谓工业10、工业20时代的企业特征)的工业领域,企业还没有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那么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应该是业务的信息化升级,是升级到使用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利用IT系统重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力管理、行政管理、营销管理、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以提升管理效率。

第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企业的业务在传统模式之外,要寻求新的业务模式了,要从战略开始,组织变革,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等等思考清楚,确定计划和目标,并且执行。这种转型需要利用原有的信息化成果,包括信息系统的沉淀,重新规划系统的功能、流程和使用者,更多的是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型,是创新。例如传统工业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业务,或者在供应链领域全面采取线上管理模式,放弃线下模式,这都是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第三,全面数字化转型

企业已经完成了信息数字化,建设了信息化系统,并且具有了数字化业务,但遇到了发展的停滞或者困惑,或者所在的行业甚至整个区域面临升级的压力。那么企业需要全面转向利用新技术开展新的数字化业务,这是纯粹的数字化转型。从领导到员工,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都要重新定义。

深度思考、认知升维、跨界连接,欢迎加入#工业互联网研习社#社群

(欲加入研习社,欢迎私信咨询)

—笔者在知识付费领域的 探索 ,2018年1月1日,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独家推出、业界首份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质量实名付费社群——[工业互联网研习社],依托[知识星球]而建。致力于打通工业互联网从资讯 信息 知识 认知 见识 服务的链式通路,助力您的职业发展和机遇把握。这是在工业媒体与知识分享领域的知识付费尝试!

—近300位付费研习社社友遍布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武汉、芜湖等工业重镇,初步构建起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底层数据采集、工业数据分析、系统集成商、大学及产业资金在内的全国价值网络。

一、定义

这个概念是站在国家宏观层面来回答,不属于我们几天讨论的企业微观层面。数字化转型这个概念根据词语本身的叫法来说,转型是结果,数字化是定语,可以理解为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或者借助数字化的技术、手段。那么, 总结起来,数字化转型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与方式,实现企业转型。

于是,我们就从上述定义出发,来分析什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我看来,数字化转型在于提高企业效率,重在转型,数字化只是手段。 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实现企业业务的转型、创新、增长。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业务转型。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是数字技术。因此,在谈论数字化的时候,转型才是答案,数字化本身不是。

二、本质侧重转型,而非技术本身

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等新 科技 虽然很吸引人,但是过于侧重技术会把谈话引向一个危险的方向。技术不会为商业提供价值,从来就不会(除了产品内包含的技术)。相反,技术的价值来源于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因为技术让这种经营方式得以实现。

因此在谈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战略的时候,如果把大篇幅放在技术、数字化上面,我想你的战略导向出现了偏差。

三、数字化企业的特征

从企业转型的本质出发,我们再来回答什么是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分析转型后的企业会具有什么特征:(1)具备数字化市场战略和数字化运营能力;(2)渠道数字化和产品定制化;(3)业务智能化,实施按需而变的业务流程;(4)拥有敏捷的技术团队和敏捷的业务组织;(5)数据驱动业务,而不仅仅是业务驱动数据;(6)微服务和DeveOps成熟都非常高。

数字化转型:从帮助决策开始 :企业通过转型,要么是开拓了新产品、新市场;要么是显著提升了内部运营效率。这些事情放到以前,就是高管们凭经验来决策,但经验跟认知也有天花板的时刻。比方说,GE的燃气轮机,工程师们认为在目前的这种研发范式下,已经无法再降低成本了,已经是极限了;但当他们把各个地方加上传感器之后,通过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找到了降成本的地方,最终使得这些机器的制造成本下降了1/3 。数字化技术帮助阿里、京东分析了消费者偏好、做到了千人千面的推荐;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转型,那么支持决策只是数字化很重要的方面,实际上是通过数字化实现流程再造。 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帮助企业决策的层面,而是会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流程中去。从赋能员工,到客户服务,再到生态建设,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企业变革。比方说,红领西服实现了C2M的定制;首汽集团,把所有的出租车都变成网约车,业务、管理都通过线上完成。

四、数字化转型的5个维度

通过上述对数字化转型的内容阐述,我们已部分了解数字化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些创新能力,我们认为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开展转型:

1、领导力转型,从指挥性,变成参与/赋能型。如果一把手、总经理、CEO不转型,下边再怎么推都会很困难。所以一定要有领导力转型,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整个业务的价值所在。

2、企业运营模式转型,数据驱动决策。更多的来讲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不是通过拍脑袋或者用简单Excel来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变化。

3、驱动力转型,其实是创新、人力资源转型。每个企业作为老板都在想说,我希望我的销售额增加20%,甚至50%,但是员工数量不增或者减少。显然,业务增加20%,人力资源数量成正比也增加20%,每个人再涨工资,这个结果就是利润率下滑。所以都在想通过资源如何转型,众包、众筹等等,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更多的资源,所以这点就会变成特别关键。

4、全方位体验转型,特别是企业的用户如果是消费者的话,用户体验转型是所有转型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通过由外而内,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从而带动整个企业内部的转型,这是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大特征。

5、数据向资产化转型,未来很重要的一点,信息和数据未来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会成为未来转型的一个目标,将可能作为考核IT部门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刚好这几个转型跟业务范围创新可以把它一一对应起来,也就是说,通过5个方面的转型,数字化企业也具备5个方面的创新能力:领导力转型对应决策模式,运营模式对应运营模式创新,工作资源对应生产模式,全方位体验对应产品的服务,盈利模式对应信息和数据。

在回答什么是数字化转型(what)的这个问题上,上述内容已基本回答完毕。基于怎么做(how)这个问题,不在本次回答的范畴之内。

数字化目前来看刚刚起步,是一个过程,我今天回答的数字化转型在将来看来,可能是错误的,没关系。但你要记得以下几点忠告:

(1)技术让你用不同的方式经营,但是正确的战略是以“技术+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不能光强调一点,否则根基不稳。

(2)技术选型采用是场景化的。它就是为合适的工作提供合适的技术。它在需要技术的地方运用高 科技 ,在简单方案就够用的地方使用低技术。

(3)当技术使用得当时,它就能为一家公司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商业创新——当新技术实现的时候,那些创新也就成为了可能。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话题被谈论了很久,具体怎么做一直众说纷纭,下面轻流谈谈自己看法,希望对大家有参考意义。

数字化转型的定义

尽管数字化转型被讨论了很久,但大家对数字化转型定义仍然不尽相同。

其中,IDC对数字化转型是这样定义的:

这也是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定义。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数字化转型还是要以数据为核心,进行创新转型,最终实现业务的增长,发展才是硬道理!!!

传统企业数据化转型的必然原因

1、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从相关一些公开数据大家可以明显看出,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反馈到企业这边不仅是缺钱,还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说白一点就是就算有钱赚,但是竞争的企业多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你赚到的钱自然就少了。

另外一方面,现代人生活条件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大家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加上 科技 的发展(后面会提到),原有业务方式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2、新技术的发展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电商等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从侧面驱动企业业务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迁移;同时,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也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础条件,企业有了更多的工具可以实现数据化转型,比如各式各样的管理系统(ERP、CRM等)和软件工具。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实现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的企业业务现状不同,所采取的策略也不同,那么针对不同的企业实际,轻流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做起:

1、信息化基础很弱的企业

现在仍然有很多传统企业的业务还依赖于纸质的文档,费用申请还需要拿着文档去找相关的领导签字审批,沟通还依赖于口头进行交流(轻流服务的客户中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对于这样的企业,可以先从基础做起,比如使用钉钉或者企业微信先把基础的办公信息化做起来。

2、完成基础信息化的企业

这一部分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对企业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对业务流程的升级了。当你已经有比较固定化的流程,完全可以先尝试一些SaaS产品,通过相关的工具把业务信息做好整理分析。

比如减少无效的沟通,自动化业务处理流程:

自动化的数据统计报表:

更深一步,企业需要搭建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系统(既可以借助一些不错的外部工具,比如类似轻流的无代码企业管理系统搭建工具,也可以自己进行开发,当然自己开发成本会高很多),这个时候需要做到:

经过这样的改造,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

以上就是对传统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今天, 每个行业都感受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企业并且已经着手制定数字化战略及行动计划 。然而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同时也在纠结两个核心问题: 数字技术将如何为企业驱动新的增长?企业要将自身打造成真正的数字化企业,需要从何处着手?

用友网络认为:企业数字化的关键在于借助云计、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多业务场景应用 ,实现企业的“敏经营,轻管理、易金融、简 IT ”

敏经营 :通过业务创新 ,构造一个敏捷的业务经营体系,比如全渠道营销,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从而提供更快、便宜、更好的服务与产品体验 ;

轻管理:通过管理变革构建数据驱动的实时管理体系,建立更加灵组织,赋能员工,实现企业管理自动化、智能化,让管理变得更加轻松;

易金融: 通过金融嵌入 ,将金融服务融入到各行业的企场景,让企业享受更加便利,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

简 IT :通过 IT 云化升级,打通IaaS、PaaS、SaaS、BaaS应用,建立一个更简便,更d性,低成本的 IT 服务体系 ,支撑企业数字化。

数字化商业时代,交易平台化、管理智能化、金融泛在化、数据资产化、产品/货币/服务数字化,支付结算/票据/合约电子化,流程 /知识 /工作自动化,与传统商业范式明显不同,具备更的互联网属性。这会影响商业模式、经营策略、用户体验、营销渠道、人力资源、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客户服务与运营等企业业务的方方面面。

连接、共享、协同是数字化商业的三大基本特征。未来企业数字化无非围绕三大核心战略展开:聚焦组织内部运营的“数字化管理”,聚焦组织外部客户运营的 “数字化经营”,聚焦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的 “数字化商业” 。同时要充分结合自身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业务发展阶段逐步展开。

随着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冲击的不断加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识。

不同国家战略、机构纷纷给出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虽然内容各有侧重,但核心目标都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组织活动、流程架构、业务模式和员工能力的全面重定义,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构建全新的数字化体系。

不可否认,企业经过几十年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支持。但随着消费升级、市场供求变化,以及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现有应用系统还是遇到瓶颈,数字化转型成为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对于具体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企业自身的路径和方法。从自身经营出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从盈利模式、产品服务、生产、运营模式、决策等层面的创新。

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新的理念和商业模式也将进一步加快中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并且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也将持续拉动经济增长,以及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应盲目投入,也不要一味保护或推翻过去的技术投资。而是要结合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发展战略,将存量的实力利用起来,再通过新技术和数据连接,建立新的数字化经营体系,减少资源的过度浪费。

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的实用路径可归纳为:打破常规、塑造赛道、融入决策、扬长补短、敏捷迭代、生态共赢。

数字化转型涉及数字基建、数字 科技 、数字园区、平台企业等,各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需要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合力。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全部的内容,包括: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如何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数字化转型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264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