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过于笼统了,不知道你说的IT指的什么,
如果是一般的采购、系统资料维护的话,大概流程是这样,
业务需求人向本部门领导提交申请,部门领导批复后转交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审核资料,拿到签字后,信息部维护系统(或者给业务部门配备电脑设备等),信息维护完成后通知业务部门领导(或采购完成后)
IT 的管理者很清楚的知道,在不远的未来信息化将成为业务的运营中心,问题是信息化自身又该如何运营管理。
IT 团队需要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然后设计并开发一个个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就像工厂里的生产线一样,将生产出真正对业务有所帮助的数据和信息。
IT 的管理者就像是这个工厂的厂长,需要能够敏锐的 发现 业务需求,经过系统化的 设计 并且有效的 协调 人员去实施。此外,还需要高效率的运维 保障 已上线的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这些要求可不少,IT管理工作看起来就像是在运营一个工厂,并且在这个信息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年代,可以说每一个IT管理者都是一个创业者。
管理IT,就像管理一家企业或医院一样,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需要面对的都是那些像幽灵一样,隐藏在各个环节中的问题。我们不太可能真的去一个一个的解决这些看起来千头万绪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环环相扣的。
但很快会发现,肯定有那么几个问题是元凶,是导致这千头万绪的根源,只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剩下的症状就会自然的全部消失。而问题的关键是,你怎么找到这些根源。
即使问题再难缠,只要能够摆在面前,相信总有办法解决。但是这些问题总是像丛林中的幽灵一样,若隐若现,躲闪在丛林之间。
这些问题似乎就在那里,又若隐若现,有时还会投鼠忌器,所以请允许我用幽灵来形容这些管理上的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肯定不存在幽灵,其实是我们对整体工作的认知不够系统化,所以才给了幽灵们能够躲藏,能够隐蔽的角落。为了找到这些“幽灵”,IT管理者们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方式。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方式去认知IT管理工作,否则幽灵们就会出现。
曾经信息化技术有着一些神秘 的技术色彩,甚至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些魔法般的神奇。但是,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人们不再关心是你怎么实现的,而是关心你究竟能给我带来了什么。
之所以没有像吉普赛人的巫术一样消失,是因为信息化技术真的能够给人们带来价值,要么是提高了业务的效率,要么是减少了浪费。所以,IT为什么存在?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为业务创造价值。
IT 的运营是一个为业务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增值的过程是IT团队一系列的输入、转换和输出的行动集合。每个行动都对业务客户产生增值行为,从而最终为业务客户创造价值。
让我们用这样一个脉络去认知IT的运营过程,方向是:首先得了解为谁创造价值。输出是:价值是承载在输出上。过程是:输出是被怎样一个过程创造出来的。输入是:需要输入什么样的原料才能满足过程。所需要的资源是:像生产过程一样,IT的运营过程同样需要投入资源。要遵守的规则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方向:IT的运营是一个为业务创造价值的过程,重复一下,是 为业务创造价值 。所以,现在创造价值的方向就非常清晰了,要以业务客户为核心。有两点具体的体现:第一是增值的过程是以业务的需求为源头,进行设计和规划。第二是对IT工作的测量指标有很多,但是最高级别测量是客户的满意度。
价值和输出:所谓“输出”指的是增值过程最终输出的产品或服务,而价值一定是被输出承载的。价值一定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就像人们认宝马的汽车 *** 控性很好的时候,宝马公司的价值是依托于该公司最终提供给你的宝马汽车之上。信息化的价值是通过为业务部门提供了一个一个的信息系统以及服务而体现的。
过程: 为客户创造最终价值的,不是一个活动,也不是一个流程,而是由各个流程组合在一起的整体价值链。 例如、需求分析、审批、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又如、申告记录、分派、处理、满意度调查。
输入:根据输出和价值的要求,IT团队需要外部提供什么样的资源输入。
资源:IT的增值过程需要投入直接的资源,包括:人、资金、软件、硬件、数据。当这些资源不足的时候,则直接体现为增值活动的产能不足。
规则:在很多行业中都有相应的规则要求,例如、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IT管理要求、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IT管理要求。对于这些政策性的管理规则,等于是给IT管理工作圈定了一个范围,任何设计和规划不能超越这个范围。
需求就像原材料一样,不断的被分析、被加工,直到最后形成服务提供给业务客户为止。IT团队可根据价值链,对各项作业进行计划和管控,同时价值链也是生命周期的档案链,是信息传递及追溯的基本逻辑。此外,IT管理者可根据价值链,分析引起交付质量波动的各项作业,并分析其上下环节的原因。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特别放一个章节来描述价值,因为我们后续谈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价值创造来开展的。最怕的是过于专注于方法和过程,而忘记了最根本的核心问题--为业务创造价值。IT团队是以流程的方式利用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从而创造价值。因此流程只是创造价值的方式,但是在不清晰价值的时候,设计流程等于是一种盲目行为。
从客户的角度看,IT服务的价值有两部分组成:效用(Utility)和保障(Warranty)。任意一个都可以增加客户获得的价值,但两个都是必要条件,两个都不能单独构成充分条件。
价值的源泉:效用
效用(Utility)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任何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首先取决于满足用户的期望程度,而用户的期望往往是模糊的,无法直接度量,所以只能间接的衡量由欲望产生的现象。在经济学中以一个人为了实现或满足他的愿望而愿意付出的价格来衡量效用(Utility),所以效用是价值的源泉。
如果把效用简单的进行叙述就是,某个服务或产品使得业务客户在使用后,能够减少多少以前的负面状况,或增加多少正面的状况。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逻辑尝试去叙述:利用了……功 能,解除了……谁的,……什么,使得…谁节省了,或增加了……什么。例如、利用数据化的管理,解除了文档无法统计的限制,使客户得到了有效的统计信息,也节省了得到信息的时间。
这就像我们后面要说到的需求管理中“用户故事”一样,用户故事是力求通过简短的语言是从用户的角度来来解读和描述用户渴望得到一些功能。所遵循的逻辑是:As a, Iwant to, so that也就是作为一个<角色>, 我想要<活动>, 以便于<商业价值>。
价值的基础:保障
信息系统发挥效益是建立在其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需要其五个方面的保障: 可用性的保障 、 容量和性能的保障 、安全性的保障、连续性的保障、服务响应时间的保障。
根据最终交付的价值,IT团队的主要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系统的运维保障,二是通过建设和优化信息系统,为业务创造效用。
如果说这两个工作是有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在对外界变化的影响上。运维保障工作受到外界的变化影响小,而为业务创造效用的工作相对受到外界的变化影响大。
运维保障工作的目标不会总是发生变化,也不需要频繁的去和客户讨论目标的变化。IT团队不会天天跑去问客户,你看今天咱们这个信息系统要保障到什么程度?消防队不需要天天问市民,如果今天你家发生火灾我们几分钟到场合适。对信息系统的保障要求对于各个行业来说虽然不一样,成本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一旦确定了保障的目标以后,该目标不会频繁的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为运维保障的目标是基本稳定的。既然目标已经确定,那么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如何达到目标,二是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更加高效的达到目标。精益的运维管理,也就是一套以达到目标为基本要求,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软硬件资源,利用人力资源,利用时间的管理机制。 为业务创造效用的工作则是需要更加敏捷的方式,这是因为业务本身需要更加敏捷的响应市场,所以IT也需要更加敏捷的支持业务。这要考验IT的运作能力,虽然从字面上看敏捷有快速的意思,但是仅仅是速度并不等于敏捷。速度再快,最后的输出不满足业务需求,也是白搭。所以首先是把事做对,也就是满足业务需求的高质量交付,然后是把事做快,因为需求也有保鲜期,我们交付的服务如果过于缓慢,可能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精益思想和敏捷思想,在IT团队的工作中需要有效的结合, 一个成功的组合策略基于将需求模式分为基础需求和波动需求两种需求,也就是“基础需求和波动需求的分离”,一般来说,基础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如业务对可用性和容量的需求或者对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换句话说都是IT团队预先承诺在日常服务范围以内的支持性工作;而波动需求则和新建系统和创新应用联系在一起,这种需求一般不能预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以客户需求作为切入点,在切入点之前交付的是无个性特征的保障性目标,采用精益思想,也就是推动式的精益运维。在切入点以后,要依据客户需求的实际情况而定(未见得是被需求,可能是引领需求),采用敏捷思想。
类似云计算或虚拟化技术,让IT服务持续性不再需要额外的一个或两个数据中心。
大多数组织都非常关注IT服务备份和恢复策略。如果IT服务出现问题,目标是让IT服务系统在最快时间内恢复到你已知的某个结点。
任何IT服务备份与恢复的策略都是设法将一切恢复到距离现实最近的时间节点。从IT服务技术角度来说,这意味着恢复点目标(RPO)和恢复时间目标(RTO)越接近接好。通过IT服务快照和虚拟机,停机时间往往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
在RPO和RTO之间依旧存在问题,在此期间无IT服务法提供服务。IT服务平台要么宕机要么正忙于恢复。直到数据中心启动并恢复运行,在此期间IT服务业务不断流失:IT服务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IT服务拥有高可用性需求而且财力雄厚的公司研究了过去的业务持续性方案,要么是通过IT服务集群与虚拟化实现IT组件的N+1冗余,或者在另外一个IT服务远程数据中心完全镜像整个线上环境。虽然IT服务镜像意味着灾难性故障只需在几分钟内就能切换到功能齐全的IT服务备用环境,问题在于代价高昂。IT服务投资远比建造单独一个数据中心的两倍还多,不但需要额外的IT服务数据中心与设备,同样还需要IT服务软件以及工具来监控与维护系统,并且在确认IT服务故障发生时完成切换。只有少数企业能承担这笔费用。
然而时代在改变,IT服务连续系,或者与之类似的方案越来越贴近大多数组织。 你现有的IT服务平台可能混合了承载单业务的服务器也或者物理集群的虚拟化环境,甚至还可能有一两个IT服务平台运行在私有云。你已经拥有IT服务虚拟化基础设施上的虚拟机,这就有可能会在未来部署IT服务容器。
IT服务持续性规划始于建立企业应用程序涉及到的所有资产数据库。IT服务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连续性并不意味着和主要设施一样,将所有的IT服务业务都以相同的用户体验进行镜像。相反,企业需要确保IT服务核心业务流程能够保持,直到IT服务主数据中心重新上线。
运行IT服务关键任务应用程序的物理服务器必须能在断电的时候继续运作,但IT服务可能不需要被作为一个物理系统完全复制。将IT服务应用程序配合虚拟机来运行,可以让IT服务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让业务快速运转起来,这是一个提供足够好的用户体验的权宜之计。那些非关键IT服务的业务,如工资单或采购程序,可以在IT服务中断时忽略。
IT服务评估工具可以管理工作负载从原平台迁移到可持续性管理平台的状况。能够提供将工作负载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的高可用性和业务连续能力。
一些产品包还能提供将IT服务应用程序或容器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这些IT服务工具不需要热目标环境;他们支持动态迁移裸机、虚拟机或云环境。
通过IT服务结合云计算和虚拟化制定的恢复计划,IT服务组织并不需要支付与镜像数据中心那样的庞大费用——甚至不需要支付其他未使用的资源。IT服务只需支付平台以及所需IT服务连续性的使用费——这些支出基本在大多数组织的可接受范围内。 IT服务处理中断期间留下的数据是个难题。没有办法向打包应用程序那样轻易的打包数据。IT服务应用程序是个相对静态的实体,而IT服务数据是高度动态的。你可以使用IT服务的备份和恢复,但RPO和RTO都是针对一个整体备份和恢复策略来规划的,同样存在问题。
IT服务数据库虚拟化是一个更好的办法。IT服务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库副本的制作,并且只消耗很少本地资源。IT服务还可以远距离使用相同的技术:初始化数据库的拷贝传输先完成,之后只需跨区域复制增量数据。任何IT服务主环境中发生故障,在远程站点的数据拷贝都拥有实时备份。这意味着在IT服务目标站点上拥有非常多资源,同时也意味着非常高的业务连续性。
一旦IT服务主站点重新上线并且恢复运行,备份数据会与IT服务主数据库同步,在此期间不会有任何数据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IT在企业内部管理的流程全部的内容,包括:IT在企业内部管理的流程、IT运营的过程、IT服务的IT服务持续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