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文案范文

IT项目文案范文,第1张

近期,全球各大股市普遍走势低迷,美元表现持续疲软。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看似颇为不妙。但是,鲜有人会把矛头对准IT部门认为它们是造成经济动荡的根源,也几乎没有人会指望IT主管们迅速拿出办法,应对信用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房地产市场衰退以及失业率攀升等问题。

但近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预期中2008年美国糟糕的经济形势,引出了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IT在上市公司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CIO及其IT部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有多大?CIO又应当如何让本公司被投资者所喜欢?

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都会高谈阔论如今IT系统有多么重要,但IT实际上对金融市场分析人士而言到底有多么重要呢?实际上,答案是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来说,是因为一旦系统和网络出现了严重故障,IT的重要性就会体现出来。而且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运行很顺畅的IT能提高内部运营效率,从而有助于改善经济效益。

但复杂的是,要获得金融分析人士的赞扬是很困难的。就好比机修工精心保养车子、却得不到多少赞扬一样。外人觉得,车子就应当运转顺畅,保养起来费用不应过高,还要确保乘客的安全。应当很少出现意外情况。

帕特丽夏•爱德华兹是美国温特沃思、豪泽与维奥利奇(Wentworth Hauser and Violich)投资咨询公司专门分析零售业的资产组合经理兼总经理,她说: “如果公司业务及股价等方面一切良好,那么IT对华尔街来说并不重要。”但要是IT系统被忽视、IT投资不断被削减,那么同样借用汽车保养例子来说,公司在汽车开了七八千公里后并不会注意保养问题,但开了一万五千公里后就会注意保养了。爱德华兹说: “有时候,要等到出问题时才认识到IT具有的重要性。”

表明IT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耐克公司的供应链在2000年出现的灾难。耐克部署的i2系统出现了一处软件“故障”,结果导致其股价猛跌20%,因销售额流失而蒙受的损失超过1亿美元,还引发了一连串集体诉讼官司,耐克主席、总裁兼CEO菲尔•奈特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就是花4亿美元部署的供应链系统得到的结果吗?”

IT要成为无名英雄

如果重大的系统故障给季度收益带来了影响,那么公司就会强调这是一个原因,强调收益为何会受到拖累。这种情况下,就会具体提到IT。

随着CIO的角色在过去十年不断变化,地位随之上升,并在决策层获得一席之地,在上市公司负责核心IT运营的那些主管已基本上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取悦于华尔街。但股东和金融分析师要求精简IT运营部门、减少每年的技术投资、实现诸多短期成效,CIO面临的这种压力并不总是有助于构建良好的IT系统。

埃森哲公司的CIO弗兰克•莫德鲁森说: “这存在一个平衡关系。股东的目的是,运营要极其顺畅,以便IT成为看不见的部分,并且融入后台。但与此同时,股东希望使这种IT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IT能消除公司内部的摩擦,并且削减进行每笔交易的成本。”

埃森哲最近对CIO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这种平衡的结果使得IT创新受到了影响,原因是主管们的技术优先项目和投资更加迎合华尔街的要求,而不是致力于满足公司内外的IT用户。这项调查针对全球近300家《财富》1000强公司的CIO,调查表明: “主管和技术***面对来自投资分析师及华尔街其他观察人士的压力,正在对IT系统进行表面上的改进,而不是进行根本性的变动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

问题是,IT公司一直过于关注削减成本、维护遗留系统,而对开展网上顾客服务计划以及创新的Web20和社交网络项目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瑞士信贷公司的CIO汤姆•桑佐恩是公司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表示,如果公司收益不错、股价表现良好,大家不会提到IT。在瑞士信贷公司许多以技术为中心的业务部门中,IT系统至关重要,能够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

他表示: “比方说,在进行电子交易或者算法交易的公司,绝大部分业务是通过我们的技术基础设施来运行的。如果公司表现良好,IT在其中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对外公布信息时,从不说IT平台或者我们的IT执行体系表现良好,而说‘股价表现良好’。你得从业务的角度来谈论结果。”

当然,另一方面在于,如果重大的系统故障给季度收益带来了影响,那么“公司就会强调这是一个原因,强调收益为何会受到拖累。这种情况下,就会具体提到IT。”换句话说,遇到好事,没IT的份; 要是出了坏事,IT肯定难脱干系。

良好的执行力

金融分析师不需要了解IT平台到底需要什么的技术细节。关键是执行: 谁做这项工作、他们以往的表现如何?

对莫德鲁森而言,他很清楚自己要对华尔街负什么样的责任。他说“我努力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腾出资金用于投资、继续改善IT系统。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提高IT的效率,并且不断观察即将出现的下一大热门技术。一旦出现了将有助于公司的某种技术,就筹集资金进行投资。”为此,他特别强调要设法向金融分析师证明IT以往所取得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要利用IT项目获得的实际经济回报和度量标准,证明IT有助于节省运营费用、提高生产力。

这种良好记录对于邦妮•陈这样的金融分析师来说很关键,她是手握220亿美元的德雷曼价值管理公司的证券分析师,负责分析金融服务业。因为她和许多金融分析师同行并非IT专家,所以关注的是IT战略能不能节省费用或者提高生产力。

陈说: “我不需要了解有关这个IT平台到底需要什么的基本细节。关键是执行: 谁做这项工作、他们以往的表现如何?”虽然陈并不专门跟踪分析埃森哲,但这家咨询业巨擘就一直在证明IT运营部门的执行力,从而努力给她这样的分析师留下深刻印象。

为了证明IT有多大贡献,莫德鲁森提到了IT部门在几年前为埃森哲员工部署的调度系统。调度对埃森哲之类的公司来说很关键,因为它们要跟踪记录同时为多个客户项目提供咨询服务的多名顾问花了多少收费时间。但莫德鲁森的队伍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就总体拥有成本而言,原有应用系统的运营成本在公司各种IT系统当中是非常高的,而且运行速度慢,用户界面很差。这根本不是什么双赢的应用系统。

莫德鲁森说,对应用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其中的原因: 采用的设计架构很差,而且需要大笔额外的硬件成本,需要人员高度关注以维持运行。埃森哲最终换成了定制的应用系统,新系统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开发完成,维护成本只有原来应用系统的一半,而且把安排员工接手任务的时间缩短了70%。他说: “更好、更快、更省钱,这三个目标我们都达到了。”

对莫德鲁森来说,像这个调度系统以及埃森哲统一使用的SAP版本的全球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都大大提高了IT运营效率,从而使每人的IT开支与2001年相比减少了60%。要知道,这可是在埃森哲继续每年加大IT投资、公司员工数量翻一番以上(从2001年的7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75万人)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在此期间,埃森哲的收入从2001年的大约114亿美元增至过去一个财年的197亿美元。

他说: “我们不是单单降低IT成本,而是用更好的技术取代了原有的IT系统,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如果看一下一般费用与行政费用方面的总开支,就会发现2001年以后这些费用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中一块是IT费用,这是因为我们提高了IT效率。”

所以尽管莫德鲁森的CEO在季度收益会议上可能不会点名提到他负责的IT项目,但这些IT项目取得的业绩可能会出现在季度报告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某一栏。

企业合并面临的危险

面对企业合并这样的事情,IT部门面临的重任就是把不同系统整合起来,实现提高效率和节省费用的预期目标。

鉴于如今企业合并市场如火如荼,要求IT部门确保系统集成顺畅、慎重合并的压力从来没有这么大过。瑞士信贷的桑佐恩之前从事过企业合并业务,他说: “规模很大的集成项目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IT能否合并迁移到单一平台上,从而大幅节省成本。身为IT主管,我知道别人对我的期望,这无疑是我感到的一大压力。”

面对企业合并这样的事情,IT部门面临的重任就是把不同系统整合起来,实现提高效率和节省费用的预期目标。2007年8月,波士顿咨询集团对1992年到2006年完成的4000余起并购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58%的并购交易实际上对收购方来说有损价值,所有交易净亏损了12%。

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巴里•雅鲁泽尔斯基说: “分析这些交易后发现了一点,这些公司没有认识到合并到一个平台上面临的难度和成本到底有多大。”他强调,如果公司开始考虑合并及改变所有事先存在的B2B关系及两家公司维护的数TB客户数据,挑战显得更艰巨。

雅鲁泽尔斯基说: “公司与客户牵涉在一起,而客户不希望改用不同的系统。如果涉及具体的实施,那么迁移及转换数据的转型成本会变得很大,还势必需要种种变通办法。”

集成被收购公司的过程中遇到难处的一家公司就是Level 3通信公司,这家全球通信公司提供IP、语音、VoIP和宽带等服务。在2007年10月23日发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收益报告中,Level 3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凯文•奥哈拉详细介绍了日常面临的集成挑战。2005年以来,Level 3先后收购了六家网络公司,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业务开通流程和系统。Level 3的“统一项目”集成计划旨在2007年和2008年逐步部署新的流程和系统。

奥哈拉说: 虽然基本方法很正确,但事后想想,我们当初所做的一些实施决策使得最初设想的业务目标更难实现了。尤其是,我们把集成起来的某些流程分散到面向客户的团队中后,更难确认及解决有关业务问题了。因而,这个季度我们未能把业务开通能力提高到原先期望的水平。奥哈拉声称,在去年第三季度,Level 3“花了约2000万美元的集成费用,到目前为止全年已共花了8000万美元。”公司仍预计今年会花掉大约1亿美元的集成费用。

Current Analysis公司的市场研究人士提到很难把大量订单转化为收入、2007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其核心通信收入增长速度放慢,就是因为Level 3面临集成难题,主要涉及使被收购的运营商向公用后台系统转型的难题。

尽管这家公司的收入从2005年的17亿美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34亿美元,但还是没有盈利,2006年亏损744亿美元。自2007年10月23日宣布收益以来,其股价从每股450美元跌至250美元。

好技术有什么用?

分析师没有兴趣谈论什么虚拟化技术。但如果所做的技术工作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大大降低费用,或者大大提高效率,那么他们肯定会有兴趣的。

诺德斯特龙公司(Nordstrom)拥有许多零售商梦寐以求的知名品牌和高端客户群。但自1991年创办直到本世纪初,诺德斯特龙一直就不是非常相信IT和零售系统。“诺德斯特龙的系统非常过时; 实物库存每个季度只盘点两次,用铅笔或钢笔记下来。”零售业分析师爱德华兹说: “它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但是2000年之后,诺德斯特龙开始全面改造技术,充分利用新的POS机、库存系统、价格优化和采购系统。该公司还把其互联网与店内库存管理系统联系起来,便于获得更具创新、对客户更友好、更灵活的送货方案。爱德华兹说: “这是证明技术有助于公司业务的成功典例。”

在诺德斯特龙2006年年度报告中,公司主管承认了IT技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报告称: “过去五年我们在新技术和系统方面的投资为更准确的决策机制奠定了基础。运营方法和成本控制得到了改进,从而提高了投资回报。我们的新系统和推销方法提高了及时更新库存、加快周转速度的能力,已帮助我们开始充分利用这种商机。”

华尔街对技术带来的变化表示了热烈响应。2000年,这家零售商的股价还在15美元左右徘徊; 而到2007年1月,股价升至近60美元。截至2008年1月22日的一周,诺德斯特龙的成交价为每股30美元。但爱德华兹强调了明确的长远趋势: “你绝对能够发现,技术在过去七年间帮助了这家公司。”

技术可能是把双刃剑。在2006年的年度报告中,诺德斯特龙详述了它在“为客户在我们的商店和网站之间营造无缝体验,并且联系Full-Line商店和Direct商品部门”时面临的部分挑战。

虽然主管们认为他们的战略会改进运营业绩,“但我们也发现,技术变化面临的难度会超过我们起初预料的,”报告称: “执行这项战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而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在将来的运营业绩。”

尽管面临挑战,诺德斯特龙的主管们仍打算每年在IT运营和系统开发上花费17亿美元,以便保持竞争地位、扩展公司业务。报告称: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及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并且以合理的进度来实施。如果选错了机会、投资的项目不是最佳,或者投入的资金大大高于或者低于商机需求,那么可能会导致我们丧失竞争地位。另外,要是维持当前系统方面的投入不变,可能会导致缺乏系统功能,将来需要增加成本才能让我们的系统具有最新功能。”

在瑞士信贷公司,CIO桑佐恩及其团队已利用虚拟化技术节省了数百万美元,对合作伙伴而言,瑞士信贷变得更迅捷和灵活了。IT团队把为亟需应用的业务部门分配服务器空间的时间从几周甚至几个月缩短到了一两天。他说,这样便于“业务部门所需的产品能更快进入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促进收入增长。”

但跟踪分析瑞士信贷的金融分析师会在乎这个吗?桑佐恩说: “我认为分析师没有兴趣谈论什么虚拟化技术。但如果我们所做的技术工作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大大降低费用,或者大大提高效率――这些事关收益或者利润,那么他们肯定会有兴趣的。”他的CEO或者CFO恐怕根本不会提到桑佐恩实施的虚拟化计划方面的细节情况。

桑佐恩说,公司的CEO提到过他主管的瑞士信贷卓越中心计划,该计划致力于通过离岸外包来提高效率、节省费用。桑佐恩说: “我们的CEO已多次跟分析师说起过我们的卓越中心计划,以及这个计划的规模、范围及影响。”

与大多数CIO一样,桑佐恩本人没有出席过瑞士信贷的任何一次季度收益会议,这并不罕见。证券分析师邦妮•陈说,她很少在分析师出席的会议上听到CIO的声音。她说: “只有公司在启动重大计划,而且投资者群体要求了解计划的具体内容时,我们才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桑佐恩似乎没有为此而心烦。他说: “身为执行委员会的一员,我与他们许多人在一起。虽说到目前为此,我还没有出席过这种会议。”

(译自《CIO》)

链接一

如何取悦金融分析师?

虽然大多数金融分析师不是技术方面的专家,但他们知道如何发现IT引起的财务危机。CIO要避免下面三个容易犯错的方面。

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很少当面听到CIO的声音,但这不是说他们对CIO的部门里面出现的情况就没有兴趣了。德雷曼价值管理公司跟踪分析金融服务业的证券分析师邦妮•陈说: “我们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时,主要看其收益潜力。而实施的IT项目能增强收益潜力。”或者反过来说,要是金融分析师认为IT项目与经济回报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IT项目可能会削弱公司的价值。

公司取悦分析师的一个办法就是,向金融界提供有关重大IT项目的明确时间表和预计回报。所以一家公司不妨说: “在接下来的3年,我们将投入X数额的资金,有望节省1亿美元。”陈说: “我们喜欢这样的时间表。”

虽然陈声称没有IT方面的专长,但她完全认识到IT实施和系统集成面临的困难。她说: “要是集成多个系统的项目出问题,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比如销售额。”比方说,如果管理班子告诉分析师的是不明确的时间表,只是大致表明一下公司预计何时开始或者完成集成合并或者收购公司后的系统,这就出现了危险信号。陈说: “如果我们觉得时间表延迟了,这肯定是个危险信号。我们肯定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陈说: “与最终客户密切相关的IT计划总是比公司其他类型的计划更受关注,因为这种情况下,一旦项目没有按计划进展,可能会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比如客户觉得不满意。”

最后,如果CIO确实非要在有关季度收益的电话会议上发言,那么不要使用IT术语。陈说: “有时候CIO很难表达清楚,别人也很难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链接二

瑞士信贷的平衡艺术

改变游戏规则的IT项目需要投入时间和资金。华尔街喜欢尽快成功、节省成本。那么一家上市公司的CIO该如何平衡这两者呢?

瑞士信贷公司的CIO汤姆•桑佐恩非常清楚华尔街的快节奏以及这种节奏对长远IT战略和开支带来的影响。桑佐恩说: “要满足华尔街的要求并不容易,因为从注重实效的角度来看,公司不得不关注季度业绩和年度业绩。但IT方面的许多项目涉及好多年。”

桑佐恩尽量为在瑞士信贷的业务同事提供方便,因为他坚持认为: 自己的多年期技术战略总是与瑞士信贷的多年期业务战略相一致。他说: “那样一来,业务和IT部门都着眼于长远考虑。”

但正如优秀的资金管理人员持有广泛的投资组合那样,桑佐恩的IT项目组合既包括迅速奏效的战术性项目,也包括规模较大的战略性项目。不过为了使这种办法奏效,他表示需要与业务部门进行坦率、积极的沟通,从而确保双方观点一致,这样便于IT部门得到重大项目需要的资金,因为那会很少出现意外情况。

桑佐恩说: “这个过程从来就不容易,但如果你能与业务部门携手制订为期两三年的战略――该战略得到IT部门的支持,并明确了哪些是战略性项目、哪些是战术性项目,就会容易得多。”

SDP-21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其项目管理中应用成熟的一个IT系统交付流程的框架体系,通过这个框架软件供应商或者外包商可以高效、正确的把IT系统交付给客户。这个框架体系包含三大特点:明确的用户需求、正确的流程和有效的执行。通过这三点使得供应商交付的系统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甚至超出客户的期望。SDP-21通过有效的利用先进的IT技术和项目管理技术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努力实现增值,它的这些核心能力是企业业务发展战略的驱动力。

1SDP-21的发展历史

作为通用汽车公司内部使用的系统交付流程,从1999年7月2日正式发布SDP-21 R20版以来,它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如以及IT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外包等被赋予进这个框架体系,从项目生命周期划分、项目类型划分、角色权限矩阵、质量阀控制等方面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由各种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方法结合的一个流程框架体系,其中包括执行总结、 *** 作手册、模板、检查列表、指南和其它程序材料等,这就是2004年3月11日发布的SDP-21 R90版,也是一些汽车制造业普遍使用的版本。

2项目生命周期划分

SDP-21作为一个IT系统交付流程的框架体系,首先最重要的工作是划分项目的生命周期,软件项目开发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一些经典软件工程教材把这个生命周期划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一些阶段,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迭代过程。而汽车制造业以其自身固有的行业特点对其软件有一些特定的要求,使得我们在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的划分上和其它项目相比具有一定的特色,同时,在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范围上更具有重要性。

SDP-21把一个通用的软件项目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规划阶段、定义阶段、构建阶段、测试阶段和部署阶段,如图1所示。其中一些复杂的阶段又被划分为一些子阶段,尤其是在定义阶段,现在有了一个架构设计子阶段,导致了增加一个供应商选择阶段,这样更适合企业IT部门的外包模式。在构建阶段,通过与供应商的详细设计活动和开发活动的协作也体现了外包模式的优势。在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中的很多变化都强调了对流程的管理,主要的特点如下。

需求管理划分为业务需求和系统需求。系统需求包括性能需求、接口需求和 *** 作需求以及功能需求。新流程同样强调需求的质量,通过对早期需求调查的验证、用例和原型等方法。通过前期的需求变更管理活动实现对范围和计划管理。

在定义阶段的架构设计活动解决了在对IT解决方案未获得足够信息之前与供应商达成一致。新的流程框架更关注与供应商的外包和管理活动,这些往往在项目计划中未引起重视,以便更好的支持外包模式。

在测试管理中,测试战略是确定需要执行那些测试类型以及由谁去完成这些测试工作。在新流程中测试的所有环节,包括用户接收测试、系统测试和集成测试都是重点关注的。

在部署阶段,供应商的部署团队尽早参与以确保部署战略的制定。完整的部署阶段包括所有必须的环节把新的解决方案迁移到生产环境中去,也包括对用户的培训及业务变更管理。新流程也提供了明确的产品使用指南以及流程质量保证措施以及适当的制度同步来保证项目的完成。

维护阶段是联系部署和运行的纽带,也是每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在新的流程里面包括了一系列支持活动,保证正确的运行、维护以及支持计划在生产中来支持IT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的提高是,对于开发、测试、试运行、运行需要的数据环境的准备计划。

3项目分类

企业在IT项目的实施中会根据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以下是对SDP-21项目类型的分类,每种项目类型对应相应的流程以便于管理和汇报。

(1)应用开发型

根据用户需求、期望和约束来完成软件的开发应用,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和部署等阶段。

(2)商用现货型

对于企业已经获取的软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根据需求进行配置后使用。

(3)部署型

无论是已经获取软件的或者正在开发中的项目,以及基础架构解决方案,需要企业共同部署在一个或者几个点上的项目。

(4)软件升级

增加新功能或者修复当前功能

(5)IT基础建设

开发或者配置基础结构解决方案,包括所有的IT解决方案,不论是商业软件应用或者基于它的硬件配置。

4项目人员职责

SDP-21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是把软件生命周期内主要的活动内容、交付物以及所需的人员配置和岗位职责做了详细的划分。

5基于SDP-21IT项目管理的特点

SDP-21和传统的IT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管理与技术分离

把以前的流程分成两个部分:(1)一套管理的流程;(2)一系列的方法。并消减活动、模板及程序中的冗余。

(2)注重对供应商的管理

增加架构设计阶段,强调供应商管理活动,增加供应商选择阶段,细化供应商的角色和职责。

(3)深化测试环节

增加测试阶段,并把测试分为系统测试与用户接收测试,保证软件性能与功能。对供应商的单元测试也有相应的评价指标。

(4)其它

支持多项目类型:应用开发、基于用户需求配置、基础设施、软件升级和软件部署;使用流程图来描述流程;增加CMMI Level 3和4的实践;注重开发、试运行和运行环境的准备。

6结束语

SDP-21项目交付框架经过通用汽车公司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功的在众多项目中获得成熟的应用,尤其是对不同类型项目的划分、项目生命周期的划分、每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和交付物、人员职责、模板、规则等方面对供应商和自身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DP-21也会随着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最终为IT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保障。

过去的几年,一些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巨大,难免有一些急于上马的项目投入与产出并不十分理想。而且由于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相应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从而给信息化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过去的有些项目启动时期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些问题,造成一些项目盲目启动、仓促上马,导致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不清,项目重复建设,组织混乱,给后期的项目实施,项目维护,项目使用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导致系统建成后被用户弃用。最终使业务遭受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对于项目上马的决策已经趋于理性,严格要求做好项目启动前的论证工作。在满足当前紧迫的业务需求和长远的战略需求之间作好平衡。确保项目建设的成功。

相对产品供应商而言,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处于合同意义上的甲方,其项目的启动过程与乙方的项目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往往需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如: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启动项目?项目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可能的投入有多大?取得的效益有多大?当前的管理模式是否能支撑?如果不能,可能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变革的准备?业界相关的产品有哪些?哪些是真正适合需求的?

因此,对项目启动管理形成统一的认知,对于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项目的启动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意向提出阶段

在意向提出阶段,业务部门发现需要由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的业务需求,并提出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期望。由于信息化项目的意向伴随着业务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对于意向的统筹管理与规划对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始终是一个难题。

对于有集中业务规划期间的企业,意向的产生经常集中在业务规划期间,比如:财年末,业务对自身的模式进行盘点期间,往往产生业务模式的改进或改革的需求,从而对信息化工具产生需求。在这一时间产生的想法或需求,往往不是很成熟,不确定性很大,后期变化的风险也很高。但这一时期,也是意向最集中,最易于统筹规划的时期。信息化部门通常在这一时期,对所有的意向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初步形成项目建设清单。并考虑公司战略重点与资源投入的约束,对项目进行排序,以确定建设重点。

对于不在集中规划时期提出的项目意向,往往会影响到原有的整体规划与计划,各方面的论证更应谨慎,比如,项目的必要性、投入的合理性、资源到位的可能性,对已建和在建系统的影响等等。

信息化管理部门(或IT项目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制度与流程,对业务需求的意向进行引导, 尽量使意向在集中规划时期提出。

意向提出作为项目启动的一个阶段来管理,其意义就在于:对意向进行统筹规划,保证系统建设的整体合理性。

二、需求分析阶段

在受理了项目的意向以后,就进入对项目需求的分析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有IT人员与业务人员组成的小组,对业务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与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各业务层次人员访谈、会议。

在这一阶段,IT人员与业务人员往往会出现矛盾,IT人员可能认为业务的需求不清晰,而业务认为自己的需求已经十分清晰。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要有详细的管理控制方法,引导业务人员进行需求的细化。如,制定需求分析报告的框架,针对关键点形成文档等。一般来说,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当前业务流程分析

未来业务流程分析

当前业务与未来业务的差异分析

信息化功能点需求

对将来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安全需求等

需求的优先次序

需求分析报告形成以后,还需要组织对需求的评审,以达成项目关系人对需求的一致认可。这一过程可包括:

制定评审计划:制定评审的工作计划,确定评审小组成员,准备评审资料。

需求预审查:评审小组成员对需求文档进行预审。

召开评审会议:召开评审会议,对需求规格书进行评审。

调整需求文档:根据评审发现的问题,对需求进行重新分析和调整。

重审需求文档:针对评审会议提出的问题,对调整后的需求文档进行重新审查。

三、可行性方案论证阶段

可行性方案的论证是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活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论证小组一般由企业内部的业务与IT技术两方面的人员组成,视项目的重要程度、难度与规模,可能还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顾问资源。

可行性方案论证的目的是通过确认管理体系和系统技术构架,从而确认未来的管理和技术方案是否有效。它立足于项目从管理上、技术上、实现上的难点进行阐述,逐步理清楚客户的需求。并在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总体解决方案,以作为项目投入产出评估的依据、产品选型的依据,以及后续实施方案的约束。

项目投入产出评估的依据:建立在业务需求分析基础上的项目投入与价值分析,往往是比较粗略的宏观感受。业务人员在提出信息化需求时,可能并没有充分考虑它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样得出的投入与产出分析也是很粗略的。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可行性方案,考虑清楚该项目的定位,与其它系统的关系,相信投入产出的分析将更有说服力。

产品选型的依据:可行性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是不受任何产品影响的。因而它是后续产品选型的依据,它使得企业可以在产品选型过程中始终坚持从自身的需求和规划为原则选择产品与方案,而不至于受到供应商解决方案的误导。

实施方案的约束:可行性方案与实施方案是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之间的关系。可行性方案描绘了总体的业务方案与技术架构,而实施方案是可行性方案在各方面的细化。

此外,围绕可行性方案从管理上、技术上、实现上对难点进行的阐述,可以有效地开展项目的风险分析,制定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保障。

四、产品选型阶段

当可行性方案需要通过选择新的产品来完成时,进入项目启动管理的产品选型阶段。在该阶段,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的筛选以后,根据需求与方案要求,制定招标文档,接收供应商的项目解决方案,并根据评估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出2个以上的供应商进入商务谈判。并在立项报告审批通过以后,与供应商签署合同。该阶段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创建RFP:根据需求阶段与可行性方案阶段分析的结果,制定向供应商招标的文档。

解决方案评估:制定产品选型评估的标准是该活动的核心,它包括:应用软件评估:对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能、体系架构、用户友好性、市场评价、费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软件运行环境评估:对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服务器、客户机的软硬件配置进行评估。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又是有可能对后续实施投入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客户端数量大,环境复杂的情况下。

项目实施评估: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项目实施方法与能力已经成为项目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服务商实施能力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方法、实施费用、实施周期、实施顾问经验以及对相似实施案例的考察。

培训与售后服务评估:包括考察培训方式、费用、售后服务方式、费用、响应时间等。

供应商评价评估:对供应商的基本面进行评估,如供应商的规模、业绩、合同语言和仲裁地、与客户的合作策略等方面。

效益风险评估:即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的评估。这是最难评估的一项,当前在信息化项目中尚没有形成较完备的投入产出的量化评估指标,多是采用一些定性的分析与比较。

商务谈判

关于商务谈判的组织与技巧,有许多专门的论述。从信息化项目管理角度上具体来看,商务谈判是在一定的策略指导下,与产品及服务实施商进行的,确定合同条款的过程,目的是最大化的维护公司利益,确定最优的价格和服务条款。

商务谈判的依据是评估通过的解决方案,其过程通常包括:组织谈判小组、制定谈判方案、实施谈判、签署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商务谈判与后续的立项报告审批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但合同签署必须在立项报告审批完成后才可进行。

前不久,股神巴菲特成为IBM第二大股东引发业界关注。一向对高科技企业不感冒的巴菲特承认,在读过IBM的年报之后,他意识到以往关于IBM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在过去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里,IBM的股价几乎翻了一番。IBM已经成为巴菲特的第二大重仓股,仅次于可口可乐。

巴菲特的信心与IBM对市场的承诺不无关系。IBM宣布到2015年营业利润达到每股20美元,到2015年新业务将带来200亿美元营收,软件将占到该公司总利润的约半数,通过生产力提高节约80亿美元的成本等,这些目标被称为IBM的2015华尔街路线图。

现在,一个名为“Blue Harmony”的项目正在为IBM的2015华尔街路线图的实现做出贡献。

Blue Harmony揭开面纱

IBM CEO彭明盛坚信,“当所有的东西都相连时,工作就流到能把它做得最好的地方”。这也是IBM向全球整合企业(GIE)转型的初衷。显然,全球整合企业意味着IBM将更加“敏捷”,对市场的反应更快,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好,生产率和效率更高,重复性资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也更低。

正在实施的Blue Harmony项目是实现全球整合企业的IT支撑。Blue Harmony实际上是IBM内部的一个IT项目,在Blue Harmony项目中,IBM既是项目需求方又是项目实施方,同时也是大部分产品及方案的提供方。整个项目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整合流程系统,改进多年来累积的多项陈旧的、非标准业务流程。

在这家拥有40多万员工、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年收入千亿美元的企业部署一个整合的IT项目,对岳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岳扬是IBM全球业务服务部交付项目总监,也可以说是项目实施方的一员。“这是有史以来SAP最大的一个项目。”他兴奋地说。作为一个复杂的企业转型与流程整合项目,Blue Harmony基于SOA架构,集合了IBM自身以及第三方的多款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WebSphere、Tivoli、IM(Information Management),以及SAP的产品等。

虽然是一家领先的IT公司,但实际上,受制于历史的包袱,IBM已经拥有大大小小几千个业务系统,业务流程效率的提升迫在眉睫。从这一点看,IBM和一般的企业没有区别。在面对市场转型时,IBM与很多企业一样,都疲于处理陈旧的企业流程管理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对IBM来说,长时间以来经过不断开发或改善形成了各种独特的流程、系统及工具,全球不同分公司业务流程和规则存在差异、要遵从不同的法律要求,以及“IBM是不同的、最好的,流程的复杂性是不可避免的并是可接受的”的习惯性思维,都是IBM整合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精简、实施Blue Harmony的挑战。

比如,与以前单纯向客户销售硬件、软件或服务不同,现在很多时候IBM向客户销售的是打包的解决方案,而现在的流程就不适应这种需求了。IBM客户支持部门经理何清介绍,硬件部门在硬件设备签收后即可完成交付,而服务部门必须在工程师处理完客户需求后,进入系统确认,最终得到客户认可才能完成部分交付。因此,虽然提供给客户的是一个解决方案,但IBM内部要通过不同的流程去区别对待硬件、软件和服务,在响应速度上都有所差别。“大家都知道速度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把精力放在销售的效率上,让内部系统更有效地支持销售,这样销售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客户沟通。”何清说。

省39亿美元,撤900个应用

Blue Harmony于2011年1月首先在中国实施了05版本,并计划于2012年7月在中国和德国同时实施10版本。Blue Harmony每个版本都有当地专门成立的蓝图、测试和开发团队提供支持,具备完整功能的模板将在德国实施10后全球正式发布。2013年,美国、巴西、英国分公司也将开始实施,其他一些国家的分公司也将于2015年陆续实施。

到目前为止,Blue Harmony已经带来了重要的精简,已取消了50多个现有应用。根据规划,在2015年全球正式上线时,将精简900个应用,为IBM带来累计约39亿美元的成本节约。

Blue Harmony目标是实现IBM三大主要业务流程的全球一体化与精简。Blue Harmony对“商机到订单”、“订单到现金”以及“财务”三大业务流程环节都进行完整的部署,通过精简业务流程中的重复应用,建立标准化运营流程,提升处理业务的敏捷力。

在“商机到订单”流程中,Blue Harmony令已有的系统内数据能够实时同步而无需人工输入,从而帮助客户支持团队获得最新数据,实现快速响应,抓住商机。Blue Harmony基于一个SAP实例整合了所有旧系统,将系统内部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快捷查询。

通过Blue Harmony整合流程后,“订单到现金”流程能够被快速访问,实现了系统间的优化互联。由于54%的交易能够实现自动化,取代了原有100%的交易需要人工 *** 作的状况。流程整合后,业务部门将更有精力集中在提升生产效率上,同时销售人员对业务流程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从而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投入到客户服务领域。

统一的业务流程还帮助整合“财务”流程中的各类数据,实现所有业务数据的实时访问、即时修改,能够有效地减少重复资源的耗费,避免竞争优势的降低。例如,原来只能每周或者每天运行两次数据系统,导致需要耗费较大的工作量来纠正或者完善相关问题。标准化运营流程系统后,运营和财务系统被完全地整合进入同一平台,业务数据也即时进入财务系统,从而降低错误数据的出现概率。

在自我部署Blue Harmony的同时,IBM作为IT供应商,也将把Blue Harmony项目的经验带给客户。

记者手记

“敏捷力”让大象不仅可以跳舞

从经典的五大中间件品牌到推出行业解决方案,如今,IBM正在以六大能力重新定位IBM软件。这六大能力分别为洞察力、敏捷力、协作力、创新力、优化力和安全力。而Blue Harmony在IBM内部的实施应用,正是IBM软件满足企业“敏捷力”需求的有力证明。

在Blue Harmony这个案例中,IBM的角色不同以往,IBM不仅是以供应商和实施方的身份出现,还以用户的身份出现。而在我们采访过的企业部署IT项目案例中,像IBM这样的大型用户也是不多见的。IBM拥有40万员工,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年收入千亿美元。实施Blue Harmony这样一个跨地域的企业流程整合项目,其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

在Blue Harmony项目里,IBM首先通过自身的尝试,证明“敏捷力”到底可以帮助企业做什么。敏捷力不难理解,无非是企业对内外部各种需求的快速的反应能力,IT是加速企业敏捷进程的技术驱动力。拥有敏捷力意味着企业的IT架构要在应用基础架构软件的基础之上,能够灵活、可扩展地建立、部署和管理应用及服务。

在IBM的Blue Harmony中,敏捷力的技术驱动首先是SOA。虽然,SOA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论,但实施过程中有诸多学问。“SOA治理是SOA的关键成功因素,SOA治理和企业架构项目相匹配,在实践中需要用SOA / BPM来补充 ASAP / Ascendant 方法论,避免使用相互矛盾的架构框架。”IBM全球业务服务部项目交付总监岳扬说。WebSphere也是Blue Harmony帮助IBM加速敏捷进程的一项关键技术驱动力量。

对于此次以六大能力重新定位IBM软件,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战略及市场总监吴立东对记者说,现在的客户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客户需要的不再是某个单一的软件产品,需要的是一种综合能力,比如敏捷力。向业界介绍Blue Harmony这一IBM内部的IT项目,就是让客户看到敏捷力帮助IBM自身向全球整合企业转型的价值。敏捷力让IBM这头大象不仅可以跳舞,而且身手敏捷。

以上就是关于上市公司it要求 IT对上市公司价值几何全部的内容,包括:上市公司it要求 IT对上市公司价值几何、项目交付框架在汽车制造业IT管理中的应用、IT项目文案范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37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