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FC SAN架构,超融合架构有了如下显著的变化:
不再使用专有的存储硬件和网络,而是使用标准和易于维护的 x86 服务器与万兆以太网交换机;
核心是分布式存储,每个服务器就是一个存储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每个节点都需要配置SSD盘作为缓存,缓存容量远大于传统存储的易失性内存,且多节点并发带来更强的聚合性能;
逻辑上看,存储不再是由RAID构成的不同存储空间,而是一个统一可d性扩展的存储池,并且具备更强的扩展能力;
分布式存储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在统一的资源池内性能和容量都可以按需配置,而且数据可以自动均衡;
计算虚拟化和存储部署于同一服务器节点。
通过以上架构的对比我们看到,超融合架构的变革首先是分布式存储对传统存储的替代,其他更多的优势(例如基于x86服务器构建、并发与易于扩展)都是基于这种替代而带来的。
当然,分布式存储和虚拟化这种独有的部署模式,进一步简化了用户的 IT 架构,降低了使用成本和运维难度,这些价值也大大的加速了用户对分布式存储模式的接受。
要了解IT资源和IT能力,首先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入手。(1)资源和能力资源是企业能够“控制的”或者“可以利用的”有形或者无形资产,是组织能力之源。这个概念主要强调:企业拥有的无形资源。“资源观”确定了企业无形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对物质的、有形的资源基础上形成的传统的资源观的扩展,大多数学者已经认为企业的有形或者无形事物是企业的资源;资源是能力之源。能力依赖于资源,但能力不是资源,此处的资源是狭义的资源,不包括能力在内;资源是企业可以“控制的”或者“可以利用的”。“可控制的”表明不仅输入组织的事物而且在企业中积累形成的事物都是企业资源,“可利用的”表明不仅组织内部的事物而且企业外部的能够为企业接近和利用的事物都是企业资源,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企业的运作已经突破了企业的边界,竞争优势的取得或者战略的实施都要借助组织外部的可利用的事物来实现,所以把企业外部的可以利用的资源纳入企业资源分析的框架。能力是由资源组成的系统,利用资源从事一定的任务或者活动,从而完成企业的预期目标。例如企业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销售能力等。把能力定义为一个系统,从如下两个原因考虑:资源或者能力在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过程中的作用,不是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关系,竞争优势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所以离开其中一个来谈竞争优势的来源都是不妥的,在强调能力的同时,不能忽略资源的存在,要把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来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二者在竞争优势的获取过程中,其作用又是不同的,资源带给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短期的,带给企业的租金是李嘉图式的,而能力带给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长期的,租金方式是熊彼特的,这也正是能力观强调的能力是企业深层次竞争优势的原因。这样通过把能力定义为系统,即强调资源和能力的关系,能力是由资源组成的系统,必须以资源为基础,资源必须经过能力的“激活”才能发挥其潜能,又突出企业深层次竞争优势的能力来源,依赖于能力。(2)IT资源和IT能力目前IT资源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是可以从IT资源概念的产生过程来寻找定义IT资源的思路。IT资源概念的出现要归因于“IT生产率悖论”的出现。学者们在寻求IT价值促生的过程中,分别基于竞争优势的外生论给出了“IT战略应用”和基于竞争优势内生论的“IT资源和能力”等概念,可以看出:IT资源的概念要始于“资源观”在IT价值领域的应用,也就是说人们一直在寻找如何通过利用IT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IT的基本属性,例如IT协同效应、客户关系导向,影响IT价值生成的辅助性资源,例如业务/IT关系、文化等等也被归纳为IT资源,相反,最原始的IT资源含义—IT硬件技术、软件等工具倒是很少被人提起。可以看出:IT资源外延不断在扩大,其本身已经超出了软、硬件技术范畴。国际权威治理标准COBIT中把IT资源定义为数据、技术、应用、设施、人力,但这个定义是限定在IT过程中的控制对象,从IT价值促生角度来讲,IT过程和业务过程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如果脱离了业务过程,IT过程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IT资源(COBIT中的定义)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IT资源的范畴不应该是COBIT中定义的几项要素。既然IT资源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促使IT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提升IT价值,那么给IT资源一个广泛的定义是可取的。在“资源”概念基础上,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ITGov)认为:IT资源是企业可以控制的或者可以利用的,与IT价值生成有关的有形或者无形要素,是IT能力之源。IT资源并不是仅仅指IT本身,而是指影响IT价值生成的有形和无形资产。IT(软、硬件)本身是最基本IT资源内涵,但由于IT价值的发挥不仅仅与自身情况密切相关,还要依赖企业其他有形或者无形资源,例如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企业必须把IT和其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获取IT价值,即IT和其他资源有互补的特性。学者把互补性资源分为两类:人力资源和业务资源。也就是说,企业在实际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并不是购买了硬件、软件等设备,就可以产生价值,IT对企业产生价值的过程中,要通过和组织其他资源进行整合,使IT的“活力”得到释放,与IT互补的这些资源也是IT资源。正因为学者对与IT互补性的资源理解不同,所以也导致了IT资源定义的多样性。但IT资源已经超出了其最基本的内涵,外延正在扩大是个不争的事实。IT资源是企业可以控制的或者可以利用的。随着IT的发展,企业的边界已经泛化,企业战略联盟、虚拟企业都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运作方式,企业的外部技术资源、外部人力资源都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在寻求外部资源或者能力的过程中,正是弥补企业战略的资源或者能力缺口的过程,企业关注外部的资源或者能力有利于企业制定或者实施更多的战略选择,所以把IT资源的控制体扩大到可以利用的,而没有限定于必须由企业控制的。IT资源是IT能力之源,是IT能力的基础。IT资源和IT能力应该分开来谈。基于能力的概念,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ITGov)认为:IT能力由IT资源组成的系统,通过利用IT资源从事一定的任务或者活动来完成企业的预期目标。IT能力定义为系统,是系统观在此领域的应用,说明了IT能力是IT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结果,比IT资源高一个分析层次;另一方面,也强调了IT资源是能力之源,强调了资源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此定义是对IT能力一般意义上的定义,并没有限定IT能力一定要获取竞争优势。IT能力表现出层次性,所谓层次性是指IT能力集合由分为几层的IT能力组成,上一层次的IT能力可以由下一层次的各种IT能力组合和集成,层次之间的价值呈现一种递增的关系,例如IT风险管理能力由风险预测和风险控制能力、实施能力由分析、设计等能力组成,在组合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IT行业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IT服务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包含IT行业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分析中国IT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内需是拉动中国IT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下面一起看下IT行业的发展环境是怎样的
1990年前后,国内计算机市场销售每年不足10万台。从1993年起,由于金字系列工程的拉动,汉字技术的成熟,以及中国家庭用户对微机逐渐认知和接受等原因,内需市场开始以指数曲线迅速上升,中国IT行业也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资IT企业大规模向中国珠三角地区转移,IT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合资、合作企业大量增加,中国IT行业从此进入国际化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以台资为主的IT企业向长三角地区实施了更大规模的迁移,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IT产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大国。总体来看,中国IT行业的主导产品仍然是微型计算机及周边产品,软件与IT服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外资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国际市场,内资企业发展的基础仍然是内需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政府和企业对于以IT技术带动传统行业发展重要性的日益重视,IT行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中国越来越开放的投资环境和成本、资源优势成为全球IT产业战略转移的 热点 区域,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发展和就业机会,同时,作为国际产业链条中的必要环节,梯次转移项目的加盟也增加了中国IT行业的国际贸易份额。在这种发展态势下,中国各类存储驱动器、打印机、 显示器 等外设的生产能力迅速攀升到数千万台以上,一些计算机零配件和耗材的产量达到世界第一,软件和IT服务行业也快速发展。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IT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大国。
行业发展环境
政策环境
中国IT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鼓励IT行业发展方 面相 继制定了有关的 政策法规 ,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国务院2000年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于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04年,信息产业部又宣布北京、天津、青岛、上海、苏州、杭州、深圳、福厦沿海地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和地区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实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观念和职能,引导、规范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尝试。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核心技术匮乏,企业实力不强,已成为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信息产业基地的挂牌,再一次明确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任务是实施电子强国战略,加快中国由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强国转变。
2004年1月,中国再次进行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这将对包括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进出口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体而言,此次退税政策的改革是中国宏观政策对IT行业进行指导的一次必然选择,这必将推动企业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改善其出口商品结构,无疑将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月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文件,把计算机等部分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现行的13%重新提高到17%,具体产品还包括集成电路、部分分立器件、移动通信基地站等。种种迹象表明,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
经济环境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土壤。虽然近年来全球间行业较为疲软,但由于中国国内计算机尤其是PC机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社会保有量仍相对不足,远未达到欧美市场的成熟度,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中国IT行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一片低迷的环境下,以庞大的内需市场牵引为拉动力量,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
世界宏观经济形势走势良好,为中国计算机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指标在2003年快速复苏的基础上,2004年均维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亚洲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和进出口贸易活跃。世界经济好转和国际贸易的回升为中国IT行业提供了良好的需求环境和发展机遇。
投资环境
国家《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行为,为政府规范、监督、引导、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大大改善了中国IT行业的投资环境。
2004年,中国IT企业的融资 渠道 进一步拓宽。在政府宏观调控、银行加息等政策变革的情况下,中国IT企业的上市融资、资本并购依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中国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外资的不断进入使得中国计算机工业技术能力成长迅速,从而使中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部门和劳动力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外资向中国IT制造业的集中使其日益融入全球生产制造分工体系,产品出现大规模跨国流动,成为世界贸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市场规模
从IT市场的发展采看,近年来,受中国政府积极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国内旺盛市场需求的拉动,中国IT市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2004年,中国IT市场继续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全年实现市场销售收入40831亿元,比2002年增长170%。其中软件和IT服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增长率分别达到199%和26%。
从垂直市场来看,2004年,中国商业IT应用仍然占据IT市场625%的份额,其中大型企业应用增长了135%,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324%下降至292%,而中小企业应用持续快速增长,市场份额增至333%;在非商用市场,政府、 教育 和家庭应用需求继续呈现旺盛的增长态势,其中教育行业和家庭应用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成为拉动中国IT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行业应用市场,2004年,除了证券行业IT应用市场出现了2%的负增长外, 其它 各行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的增长率均保持在175%以上,医疗行业则实现了377%的高速增长,同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所扩大;而银行业IT应用发展相对迟缓,仅比2003年增长57%;其他如电信、交通、能源行业的增长均低于总体IT应用市场的增长率。
在区域市场,2004年,中国IT市场的区域分布仍然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但已有所缓解。其中,中国政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发布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地区IT应用市场的增长。东北、华东、华南、西部地区均保持了178%以上的增长率,同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所扩大;而华北和华中地区的增长率则低于计算机总体市场的增长,在市场中的份额有所下降。
产品结构
近年来,中国IT市场在市场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市场结构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2004年,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销售仍然占据715%的市场份额,但比2003年的73%有所下降;而软件和IT服务的市场份额则有所扩大,其中IT服务的份额增长较快,由2003年的156%增长至2004年的168%。
赛迪顾问把计算机硬件市场划分为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网络设备、数码产品、应用产品与其他五大类。2004年,从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增长相对缓慢,增长率均在9%以下;而数码产品和网络设备发展较快,其中数码产品实现销售额1973亿元,同比增长729%,成为拉动计算机硬件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计算机系统
2004年,中国计算机系统市场保持了稳步的增长态势,销量实现16815万台,同比增长177%;销售收入实现12263亿元,同比增长86%。随着IT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市场销售收入的增长普遍低于销量的增长,这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从细分产品市场来看,RISC服务器和UNIX工作站的增长相对缓慢,而 笔记本 电脑保持了最快的增长,销量同比增长40%,销售额同比增长272%。
应有三类人员构成:信息it人员为主,还应有熟悉企业管理的人员和熟悉企业技术产品的人员,这样的人员配备,能使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应用效果非常适合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出品成长性,纯粹由信息化人员构成,信息化项目的返工和不适应会非常多,长此以往,公司受损失,信息化部门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最后都没人愿意来信息化部门工作了。仅供参考
当前,随着企业数字业务的快速发展和业务量的攀升,企业信息系统架构的升级变迁,以及企业多套业务系统的在线运营,各类监控组件和应用系统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系统运维的难度也急剧增加,且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传统运维方式下,数据规模大且离散,数据治理和全面分析能力薄弱且依赖于经验和规则,运维十分被动,解决问题效率非常低下,运维的实用性大打折扣,难以满足当前主动运营的要求。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发现问题难:企业在经年累月中布局了诸多监控工具,但是监控手段阈值的设定单一,且一般都是静态阈值,而指标和告警的异常却是多样化的,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误报漏报现象。此外,目前绝大多数的监控工具,缺乏趋势预测能力,使得运维局面非常被动,导致发现问题十分困难。
根因定位难:发现问题时一般都是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可能了解到某一告警对应的指标波动是值得关注的,但是并不能因此确定造成这种现象具体根因。而且目前的监控工具,大多缺乏综合根因定界及定位分析的手段,即便对监控进行了集中管理,也难以通过单纯的几种指标进行根因定位。
数据治理难:当数字化建设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被管理对象的数据量相应的也是水涨船高,数据数量大、类别多且非常分散,很难通过某一指标体系来衡量系统的健康度,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视角去判断数据质量的好坏优劣。
运营分析难:现有的大多数基础监控工具,多数都是从自己的管理阈例如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出发看待问题,缺乏端到端的分析能力,没办法以业务视角从综合运营分析的角度,去看待多样化指标对系统的影响。
而智能运维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运维能力,也将是数字化转型的必备能力。智能运维相对于传统运维模式而言,能够在运维数据治理、业务数字化风险、运维人力成本和业务侧影响力四个方面有本质的效能提升。
智能运维相对于传统运维模式而言,能够在四个方面有本质的效能提升:
运维数据治理。通过高性能实时处理的数据平台广泛采集、处理和分析数字化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多样化运维数据,包括告警、指标、日志、配置以及运维工单等类别,不仅提升了运维大数据的治理能力,优化了数据质量,而且为进一步激活运维数据的价值打下了良好基础;
业务数字化风险。使运维人员不仅提升了历史运维数据的分析能力并且能够对实时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和问题预判,有效降低数字化业务的运行风险,提升可用性、稳定性;
运维人力成本。使真正意义上的跨域根因定位成为可能,降低对专业运维人员经验技能的依赖,迅速缩短故障排查时间并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业务侧影响力。以业务视角利用多元化数据提高运营分析和决策能力,比如端到端的分析业务交易状态,提供给业务、客服部门及时反馈和决策支持依据,充分增强业务影响力;
智能运维发展正如火如荼,Gartner预见其为下一代运维,认为到2022年将有近50%的企业用户部署智能运维。虽然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在积极投入建设,也还有一些企业处在迷茫阶段,对这种趋势不太清晰,借用著名作家威廉吉布森的话,“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首先我觉得这个架构好处是实现原理简单,而且扩展性d性比起RISC架构来好处不言而喻但其实这个架构里面也存在着无谓的资源浪费可能性例如拿存储而言,目前Hadoop类的多副本分布式存储很火一份数据存三份,发现有数据损坏立即找空闲空间恢复听上去很简单很容易实现很高效,但如果你真的坐下来仔细算算账,你就会发现:
1 当你数据量不大(小于PB)的情况下这种一份数据存三份方式的成本其实比现有任何商业存储方案的成本都要高
2 这种方式下每台服务器的CPU利用率都很低,而现在市面上的大存储容量服务器,CPU配置都很高所以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对于CPU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或许对于数据量适中的企业来说,用EC CODE这种以计算能力换存储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会比多副本方案更经济实惠
3 这种方式很容易让IT运维人员产生一种惯性思维 即要提高系统在线时间就多买些服务器就好了因为服务器多了分布性好了自然冗余度就高了于是不必要的服务器采购就这么产生了,每个数据中心也就又多了很大一笔不是很必要的电费开销
其次,我觉得分布式架构的某些故障很可能会产生连锁效应,导致更严重全局瘫痪打个比方,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的故事里面有个很著名的桥段就是庞统献连环计,铁锁连舟起始时使曹 *** 万余战船连成一体稳如平地进可攻退可守前后都可照应看似完美,但唯有一个命门就是怕火攻而诸葛亮周瑜正是利用这个命门,解东风火烧赤壁把曹 *** 百万大军杀的丢盔卸甲互联网的分布式架构其实我觉得也有类似命门大型机之所以那么贵,其实很多时候用户在为千万分之一甚至亿万分之一的万一买单而互联网,现在的公有云架构,在设计之初,基本的考虑思路是大用户,大并发,然后尽量减少TCO所以很多时候,设计架构时会先把那些千万分之一排除在外,暂时不予考虑而系统上线之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用户量,精力往往又会去专注扩容方面了搞不好就会把一些命门漏掉,于是乎万一正好遇上东风吹到了命门上,后果估计会比曹阿瞒更惨因为IT世界里还没有那么仁义的关云长会在华容道上放曹 *** 一马
最后,我想说互联网,云计算的业务类型其实和传统企业的业务类型不一样,所以大型机,系统处理的任务,运行的计算并不一定都适合移植到分布式系统架构上来还是以交通运输举例:我要去美国,目前还是只有飞机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当然你可以说我坐动车也可以,无非是多转几趟跨国列车但那毕竟很勉强,速度不快,费时费力还不省钱,毫无意义人家直接飞过去就行了,你却要绕着太平洋海岸线跑一个大圈来兜,何必呢
那么以上这些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其实我觉得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就是两个字:运维分布式系统,要保障其安全可靠的运行,合理有效的扩容,关键不在系统的软硬件,而是在系统搭建之后的运维和持续的对系统的改进修正!现在网络上很多人都在热衷于各种开源架构如openstack,Hadoop的开发,应用场景探讨但个人以为这些开源系统的特点是搭建简单,维护艰难!要想把这些架构和技术真正投入企业成熟应用,在运维管理上投入的成本可能大得多因为这些系统架构更分散,出现的不可预估性更多,同时也更需要有人来理清何时用分布式架构,何种场景还是需要传统架构那么可能有人要问,既然如此,我们还有必要走分布式系统这条路吗当然有!原因也很简单:分布式架构给了我们处理海量请求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d性;同时分布式架构也使系统具备了更好的扩展能力和更多业务创新的可能性。
新IT(New IT),就是不同于传统IT的一种新型IT架构,可定义、自适应、随需而变、动态平衡是其特征。新IT让新业务的上线时间更加迅速,系统更加可靠稳定,运行维护更加智能简便。
传统IT和新IT对比
本质差异
传统IT的本质是信息技术。新IT的本质是智慧技术。
价值差异
传统IT的价值仅仅是支持传统商业效率提升工具。新IT的机制是颠覆传统商业逻辑、组织逻辑行政逻辑,建立新逻辑。
要素差异
传统IT的要素是网络、计算、存储、基础构架、 *** 作系统和系统软件。新IT的三要素是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
开发差异
传统IT是细分产品品类进行技术创新。新IT是细分场景进行技术整合,整合创新。
交付差异
传统IT重视的是功能交付。新IT注重的是生态交付。实力差距传统IT着重硬实力,即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供应链能力。新IT除硬实力外还着重软能力,即生态能力,以及是否能跟最终价值连接起来事半功倍的巧实力。
传统IT和新IT之间既不是严格的对立,也不是各自独立的平行发展。它们之间应该是对立统一,包容式的发展。首先需要共存,数据流动,打通资源。
新IT基础构架的核心要素
新网络(安全)、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新IT基础构架的核心要素,此外还包括智能终端和物联网终端。如果进一步从新IT框架来解析的话,新IT基础构架是由标准化的底层加上抽象化的中间层构成,抽象化的中间层包裹标准化的物理层形成的新IT基础构架,支撑最上层的个性化应用。新IT基础构架提供商是华三通信的定位。
新网络核心特点
新网络核心特点是动态、安全、高品质,核心在于能够感知,使其虚拟化,变成标准的网络单元,并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编排,就是软件定义网络(SDN)。
云计算特点
云计算特点在于“多态”而非绝对的单一形式。“多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云可以是混合云,这种混合云可以是云与非云的混合,可以是不同的异构云的混合,可以是上级云和下级云的混合,也可以是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合,第二云本身的变化的,不同行业特征各不相同;第三云是流动的,数据之间的流动,多云之间的流动,私有公有云之间的流动。
大数据特点
大数据最终目的需要辅助决策,大数据的本质是大流动,而不是大集中。数据之间需要共享,只有共享数据才有价值。在数据交互平台之上,实现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分析。
IT资产管理和传统的资产管理从逻辑上是一样的,但是IT资产和传统的企业资产管理最重要的区别是它的实时性。所以在管理方式上可以采用非常先进的技术,而且这些变化可以自动触发。企业的资产管理通常是由财务部门管理的,而业务需求决定了IT资产管理必须由IT部门进行管理。两者的着眼点是不同的,造成许多管理上问题,通过实施IT资产管理,可以降低开支,提高IT生产率和服务水平,同时能降低风险,提高IT透明度。
随着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政府部门的IT资产管理已经显得非常重要,管好和用好原用的设备和软件,提高IT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做好库存管理、节省能源,是决定政府采购多少新IT设备等的依据。
金融行业对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很高,需要对所有信息化资产的型号、控制面板、连接及运行情况等进行全面的监控,实现IT资产的自动化、科学化管理,让IT资产创造最大使用价值。
电信行业是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由于电信IT资产的“巨大”,因此,精确的资产知识和问责制对于确保优化IT支出至关重要。需要了解有哪些资产、资产现在在哪里、如何使用它、以及如不再使用这一资产,如何从账目中勾销以健全成本控制等这些是非常必要的。与这些成本相关的是软件许可和续订,如果系统已被整合或已部署虚拟化技术,那么软件许可证也应该合并,提供另一种成本节约。
如何做好IT资产管理,是摆在信息主管CIO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难题。IT资产管理跨越政府或企业的若干个部门,需要政府或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无论是资金、还是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等,都需要花费CIO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大量的实践摸索和调研讨论,提出政府或企业IT资产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全面、实时收集到政府或企业IT设备的数据,而且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报告,确保领导和IT管理人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资产状况,及时响应上级和其他部门各种各样的报告要求,实现资产管理流程自动化,有效提高控制和投资回报,同时确保法规遵从。
IT资产管理是从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来实施的,包括现有的网络设备、服务器、PC机、笔记本和打印机等,IT设备的库存情况,设备维修、借租、设备的折旧年限、报废等等;已经使用的正版软件,升级、维保等,摸清设备库存情况和软件的使用情况,在购买新设备和软件时,能更好地做出适当的决定,帮助政府或企业减少浪费。
因此,做好IT资产管理,我们首先必须要使用各种软件管理工具,随时掌握政府或企业目前使用的软硬件等情况,形成一个完整的IT资产库。IT资产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政府或企业从成本、合约、支持以及库存等多个角度,管理整个IT资产库。它为资产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利用工具软件的信息获取功能,IT资产管理员可以清楚地知道,安装在服务器或客户端PC上的硬件信息、软件类型和版本,包括手动安装的软件。跟踪与用户名、部门、资产清单等有关的许可信息,依据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
其次“管理+IT”:实现IT资产管理变革,政府或企业IT管理部门可以“总体规划,结合流程,分步实施”,借助IT技术实现IT资产管理。对所有类型的IT资产进行跟踪。记录IT资产的需求、配置、调换、分级以及最终报废的历史情况,提供IT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为成本管理提供完整的IT资产数据。
随着ITIL等最佳实践框架被广泛地运用到IT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资产管理已经成为支撑IT运营的一个关键组件。同时,IT架构的调整又给资产管理带来新一轮利好。在CMDB(配置管理数据库)IT管理新核心的地位得以确立后,资产管理与服务管理、配置管理、策略管理一起,成为紧紧包裹CMDB内核的关键模块。
目前看来,政府、电信、金融、教育等行业的IT服务管理应用较为广泛,其相应的解决方案、运维工具也最为成熟,成为国内标志性的IT服务管理成功行业。广通信达目前在政府、电信、金融等行业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其主要客户也来自于这些行业。广通是通过做政府行业的IT运维服务起家的,因此在政府行业的成功经验也帮助广通在发展过程中赢得了更多的政府用户,同时广通也开始涉足电信、金融都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凭借广通BroadviewIT运维方案的深厚技术底蕴,不断开拓进取,赢得了电信、金融用户。
广通对于不同行业会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选择产品和实施方案也会根据具体用户的需求和IT架构来进行,实现政府或企业的IT资产管理。根据资源管理核心需求,广通Broadview资产管理功能对设备资产、网络布线、组织结构、IP资源、设备上网和撒网等进行有效管控,管理人员可轻松提高日常运维的有序性。网络管理系统的资产管理功能,从设备的采购,入网,到维护直至最后的报废都有完整的记录过程,是全生命周期的IT资产管理,能充分保证IT投资的利用最大化。
广通自主研发的IT运维管理平台,以网络资源监控、资源管理、服务流程管理为三大业务方向的IT运维管理,将会为一如既往地服务好各行业用户,提供最佳的资源监控、服务管理实践,做国产IT运维管理的第一品牌。
以上就是关于超融合基础架构和传统IT基础架构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超融合基础架构和传统IT基础架构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02:IT资源和IT能力与企业资源能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IT行业的发展环境是怎样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