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行业怎么才能跑好业务?

在IT行业怎么才能跑好业务?,第1张

1、人才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IT技术人员的极度短缺,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提供高薪才能聘请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些职位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非IT人员。于是许多人设法通过各种培训来获得这些职位。

2、工作需求。 IT行业良好的就业前景及薪酬待遇吸引了大量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迫切需要依靠学习和培训获得进入IT业的技术能力。而另一个方面,IT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 *** 作微机。

证券IT经过多年的发展,有过高潮与低谷,有过兴奋与失落,但始终坚定不移地游走在证券和IT融合的道路上。 回首过去10年,证券IT一直是在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上磕磕绊绊,虽然漫长,但还算稳健。正如申银万国电脑网络中心总经理郭怡峰所说,“过去的10年,是证券IT规范发展的10年。”

如今,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个人消费形态变化等技术与社会因素的推动下,证券IT也遇到了越来越多新的机遇与挑战。那么,未来10年,在证券IT这个大舞台上,将会上演一场怎样精彩、生动的大戏呢

申银万国电脑网络中心总经理郭怡峰的办公室非常整洁,几摞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和桌子上。爱干净的郭怡峰是个很追求完美的人,按他的“惯常思维方式”,郭怡峰总是爱挑不足的地方,“我想的不是我已经做了哪些,更多的是我还能做哪些。”

也正是如此,他创造了无数的证券界第一: 第一个柜台交易系统、第一个财务电算化系统、第一个公司内联网络、第一个技术监控系统。自1991年进入证券业,18年来,他所在的公司一直引领着证券IT的方向。当然,他也是证券IT发展的“活化石”。

规范发展的10年

当记者问,过去10年是证券IT怎样的10年时,郭怡峰直截了当地说,“这10年,主要成绩就是一个大集中系统。”并不掩饰他对过去10年的不满意。

1992年左右,证券行业超常规发展。面对近乎疯狂的投资者,各个证券公司都在排兵布阵,证券营业部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相伴相生的IT也开始了狂飙突进的年代。

只是两三年的时间,证券IT就获得了十几倍的增长。回想起来,郭怡峰对那时证券IT的发展赞叹不已。

而郭怡峰的不满意,并不意味着这个大集中系统是平凡之物。在证券IT大发展期过去不久,1995年到1996年,证券行业频频出现内部修改数据等违规事件,以营业部为节点发展起来的证券交易系统的劣势开始初露端倪。另外,盘踞各地的证券营业部势力急剧膨胀,在管理与技术上架空证券公司总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券商总部遭到了空前的挑战。

风险管控迫在眉睫。

1995年,向来以“敢做敢为”著称的郭怡峰率先采用中国证券业第一个技术监控系统。此举一出,其他证券公司纷纷效仿。在之后的几年里,证券IT一直在风险管控上下功夫。

2001年,“佣金自由化”不仅是券商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证券IT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整合现有业务、进行大集中”是券商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此时,集中交易系统应运而生,这从根本上使证券公司总部对风险管控有了较强的控制力。“当然,那时上集中交易系统的公司还只是凤毛麟角。”

2002年,郭怡峰“要把申银万国变成网络上的申银万国”的科技大平台方案招标又惊动了整个证券业界和IT业界。郭怡峰经过与130多家IT公司、国内外证券公司的沟通,描绘出了申银万国囊括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基础建设3大类、由32个子系统构成的科技平台蓝图。

从2005年开始,中国证券业大规模启动大集中系统建设。到2007年上半年,绝大部分证券商已经初步完成了数据大集中的建设。

这种大刀阔斧的情况也与大环境有关。2006年、2007年,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同时,证券IT也获得了空前发展。计世资讯分析师李东宏表示,2007年证券业IT投资在牛市出现井喷式增长,同比增长率超过100%。

另外,这10年来,金融产品的创新、业务方式的变化让证券IT更加完善,也助其完成了规范发展的要求。例如,ETF、LOF、权证等创新金融产品、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新业务品种对标准化提出了新要求。在具体业务上,通过控制证券交易、资金划转、数据传输、存储等过程的风险点来防范风险,这对证券交易系统、清算系统、客户保证金三方存管系统,以及中央风险监控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风险管控的要求。

回首10年,规范化、标准化的路途虽然漫长但还算稳健。总体来看,正如郭怡峰所说,“这10年,是证券IT规范发展的10年。”

“技术观”的改变

过去10年,证券IT的重要收获之一就是整个证券行业对IT观念的变化。郭怡峰说: “这10年,大家都在转变观念,特别是高层。”现在证券公司高层领导对IT的认识、对互联网的认识,跟1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他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观念变,IT投资就会跟着变。”

并且,这10年,计算成本、通信成本、存储成本的大幅下降让技术“过剩了”。这一点在存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存储成本只是原来的万分之一。郭怡峰感慨地说:“原来我们技术都是供不应求的,现在我们是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技术部门做事情、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都不一样了。”

对搞业务的人来说,此时,技术也脱下了神秘的外衣。“以前,业务部门的人对IT不理解,觉得挺神秘,现在IT都无处不在了。这10年来的变化是‘high technology’这个‘high’已经拿掉了,科技不再是高科技,没有这个‘高’了。”郭怡峰说。

虽然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但10年来证券公司营业网点的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郭怡峰说:“从机构数量来说,营业部的数量,10年前差不多是3000家,现在是4000家,在同一个数量级; 证券公司的数量那时是100多家,现在还是100家左右,还是在同一个数量级。”

而未来,整个证券行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据郭怡峰介绍,目前,申银万国正打算在二三线城市大量铺设新的营业网点。而营业网点越多,公司对IT的依赖度也就越重。

未来,证券IT将会赢得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郭怡峰还认为,现在,整个行业的市值已经很大了。“全世界都开账号了。”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证券IT的市场也基本整合完毕。2000年,市场竞争者有四五十家,优胜劣汰后,到2005年时,证券IT市场上成规模的公司已减少到四五家。这达到了未来证券IT“混业经营”的基本要求。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预计: “未来,金融市场将是一个整体市场,银行、保险、证券等各个领域都会集成在一起,也就是混业经营,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未来10年更有戏

10年间,证券IT用大集中交易系统打好了“家底”,IT技术也获得了券商们的认可。展望未来,郭怡峰充满了期待。在采访中,他如数家珍似地给记者介绍他一手创办的占地1000平方米的申银万国数据中心。大型机、小型机的巧妙搭配、不同厂家的多重防火墙、“一比一”的数据容灾备份、一谈到这些细节,郭怡峰总是津津乐道。

只有观念先行,行动才能跟得上。目前,在数字消费、云计算、应用服务的三大趋势下,证券IT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企业的工作方式和企业的商务模式变化跟个人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以此为判断点的郭怡峰非常看好手机终端,他认为方便、快捷的手机将会成为个人炒股的第一终端。

郭怡峰明确表示,“我感觉,3年后,如果还没有一款像样的手机软件,还不能通过手机向客户有效提供我们的证券服务,就会像现在没有网上交易一样,这个公司会死得很惨。”

不仅如此,未来,手机不会局限于炒股,它是一个完整的客户端。查阅、下单、获得更多的增值服务将会是手机的重点。因此,证券IT还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不能简单地拷贝PC终端的服务模式,必须从用户的角度思考手机终端的特殊性。

目前,证券公司给客户提供的服务80%是通过电子渠道,20%是通过传统渠道。在这80%的电子渠道里面,通过PC平台的占了80%,电话、手机等其他方式则占了20%。而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以PC为代表的互联网将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将所有的应用与服务都囊括在内。

恒生电子是证券IT市场的一个主要公司,其总裁刘曙峰也认为,“未来,只有网络公司才能生存。”

其次,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也会给未来的证券IT带来巨大变革。在云计算时代,证券IT以系统为中心的IT管理模式将彻底转化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云计算平台上,可以给客户提供账户管理服务、实现统一客户身份认证。并且,还可以建立公司级的账户管理系统,不仅能对现有的账户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将账户业务受理过程中有业务关联的业务步骤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站式开户功能; 还能够将原先需要半个小时才完成的开户业务缩短在5分钟内完成,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账户业务的处理效率。

而且借建立云计算中心的契机,还可以建立符合标准规范的账户集中管理体系,并且与客户电子影像管理系统结合,将客户信息管理的内容从单纯的客户电子信息,向电子化的客户档案延伸,为提供个性化客户服务打下基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曙峰坚信,未来,开发各种类型的金融应用软件都要支撑海量数据。“如果每个金融机构都去建一个海量数据运算中心,那是无法做到的。只有通过网络来提供这种计算能力,而现在云计算技术恰好就能够提供这样的计算基础。”

目前,申银万国也有一朵“企业云”。2007年,在给IT系统升级的过程中,颇有远见的郭怡峰悄悄地给数据中心穿上了“云计算”的外衣。申银万国投资15亿元建立的企业云计算中心就是为了将云计算作为公司IT发展策略,以改变公司只以提供通道服务为主要盈利模式的能力。

另外,通道服务已经基本确定,在券商的平均佣金下降、大打价格战的背景下,未来,增值服务将会是券商之间竞争的关键。“不提供增值服务,你的价值就低。”郭怡峰一针见血地指出。郭怡峰认为,“今后的证券公司都必须有增值服务,哪家公司增值服务做得好,哪家公司增值服务做得不好,这其中IT将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技术模式比商业模式更重要。商业模式在你追我赶之后,反而会差不多。”

增值服务需要IT与业务部门的无缝融合。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应用软件大规模的出现后。而在具体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上,郭怡峰建议券商要多向Web20学习,将个人端的有益变化运用到企业端来。他举例说,如果针对个人的社区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气,那么服务企业的公司也可以开发这样的社区。

另外,商业智能也会带来证券IT的快速发展。在拥有大量数据后,如何在保证正常交易的情况下,做到数据挖掘,是证券IT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将交易数据和数据挖掘分开或许可以提高效率,也可能会是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据点”。在布置申银万国的数据中心时,郭怡峰就做了这样的考虑。

图注:中国金融CIO年会是“IT两会”的重要会议之一,图为2008年中国金融CIO年会的嘉宾合影。

本报今年举办的证券业信息化发展战略高峰年会现场

很多学IT专业的年轻人,都会去选择软件这个行业,自以为拿到了一些证书,就有能力去胜任相关的岗位了,其实仔细研究不难发现,真正就这样求职成功的人是比较少的,很明显,有证书并不代表就一定具备胜任相关岗位的技能了,毕竟现在IT证书的含金量真的是越来越不受企业的认同了,况且光凭书本知识,没有实话的项目经验,要马上去从事一些相关的技术岗位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你认准这个行业,又没有过硬的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话,建议你先从一些边缘岗位做起,先进门再发展,至少要给自己一个能够有机会学到东西的环境吧?

另外我想提醒想要从事IT行业的年青人一个问题,大家是否考虑过,IT行业的技术是每天都在更新在发展的,可能一转眼的功夫,你一个月前学会的开发平台已经被业界所淘汰了,你要继续吃这口技术饭可能就不得不重新去学习一个全新的软件或是开发平台才可以继续工作,那么你的自学能力如何?抗压性又如何呢?现在20多岁还勉强能跟得上,30岁呢?40岁呢?IT业的技术活,可能永远是年轻人的天下,那么你自己有没有对将来的困难作出一个充分的估计呢?如果有一天不再适合从事技术岗位,那么你又将打算往什么方向发展 呢?很多技术老法师,都在到达一定的年龄后,或者由于学习能力更不上或者由于家庭负担等因素,再走上管理类、业务类岗位或是自己创业的道路,那么你自己又是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呢?

考虑清楚以上这些问题,相信你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的,路就在自己脚下,祝你成功!!!

以上就是关于从事IT行业的人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全部的内容,包括:从事IT行业的人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证券IT技术委员会 郭怡峰:证券IT未来10年才精彩、在IT行业怎么才能跑好业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46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