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主要做什么的?

华为主要做什么的?,第1张

就是华为认证的网络工程师,岗位方向很多。

华为认证是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凭借多年信息通信技术人才培养经验及对行业发展的理解,基于ICT产业链人才个人职业发展生命周期,以层次化的职业技术认证为指引,搭载华为“云-管-端”融合技术,推出的覆盖IP、IT、CT以及ICT融合技术领域的认证体系;是唯一的ICT全技术领域认证体系。

华为认证覆盖路由交换、无线局域网、无线、传送网、安全、统一通信、视讯考试流程、云计算、服务器、存储以及ICT融合设计等11个技术领域。提供了工程师级别、资深工程师级别和专家级别三类技术认证等级,为ICT从业人员提供层次化的培训认证,同时依托华为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推出针对运营商、电力、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交通、企业等体现行业特点的能力提升解决方案。

针对华为渠道合作伙伴,以职业认证为基础,以专业认证为牵引,提供销售专家、解决方案专家、售后专家三类岗位认证,为华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能力提升解决方案。华为公司网络产品认证培训体系共分为三级,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HCNE)、华为认证高级网络工程师(HCSE)、华为认证网络专家(HCIE)。

华为经过持续的管理变革, 已经取得明显的收益, 体现在绩效指标良好, 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

表现在经营结果上, 人均效益明显提升, 利润率保持领先。

M 合作伙伴:说实话和你们合作, 就是因为被你们这套 ipd 流程打动。

B 电信认证团: 你们深圳和上海的研发中心的运作实际上达到了 CMM5 级电信来访 VP:你们的数据中心和人员技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挪威船级社: 比我们认证的平均水平好十倍(信息安全)

为什么要变革呢?

社会 政治动荡( 社会 矛盾泛滥、 物质心理失衡、 利益格局调整, 政策法规影响)

经济金融波动(宏观经济走势, 金融汇率股市, 融资政策与工具, 全球一体化)

管理技术创新(新的管理理论、 技术一日千里, 信息工具革新, 人员技能素养)

客户行业产品(价值链一体化, 需求细分深化, 对手伙伴频变,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不变等死

一个公司如果沿着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走下去, 就会进入-----死亡谷!(1970 年的世界 500强到 1990 年, 近一半在榜上消逝)

在企业丛林中, “能生存下来的并不是最强壮的, 也不是最聪明的, 而是那些对变化反应能力最强的物种”……达尔文

华为为此确定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实现客户价值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质量好、 服务好、 运作成本低、 优先满足客户需求。

我们不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是通过和周边伙伴密切合作, 共同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和成功。

企业发展的宏观商业模式: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组织建设。

微观商业模式:运用一整套和谐的方法论, 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来实现端到端流程贯。

这个端到端, 就是客户的需求端来, 到准确及时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

这驱动华为从流程、 组织和 IT 方面进行坚持不懈地改进:

……组织: 通过资源的协调配合来支撑流程活动的完成。

……流程: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活动来确保业务目标的达成!

……IT: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流程、 组织的运作效率(是的偌大的组织运作起来跟一个人一样协调、 效率高)

基于端到端流程框架, 华为持续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项目:

……主流程: 市场管理(需求管理、 市场与组合分析)、 产品开发(需求管理、 IPD、 BOM)、客户关系管理、 集成供应链(BOM、 ISC、 采购管理)、 客户服务(第三方满意度)

……IT 与流程(数据中心, IT 策略规划)

……财务(账务体系, 海外财务)

……人力资源(Hay 项目、 组织设计、 考核及资源池)

在组织、 流程、 IT 方面, 华为从 1998 年以来, 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变革, 主要目的是提升对客户需求的理解、 实现、 交付能力。

华为公司 IT 发展历程:

……自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局部业务、 最动化)

……重点实施(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 MRPII、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全面建设(IT 战略规划、 业务变革 IPD/

ISC/财务四统一, 企业数据中心、 数据仓库、 WEB 应用平台)

1998 年, 华为就进行了 IT 战略规划

……业务愿景与策略

……IT 愿景与策略

……企业 IT 架构

……IT 规划

如今的华为流程和 IT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变革管理体系组织:

……变革管理体系负责对全公司的变革活动进行分层分级地管理(决策层、 规划层、 执行层

(分领域))

……成立 BPE/FPE 负责支撑变革管理团队的日常运作(业务流程管理部门), 负责流程建设与管理、 IT 需求分析与管理等, 网络遍及各分支机构。

……成立公司级的变革项目管理部(PPMD)

……成立业务信息管理部(BIE)

变革工作流程:

……借用了宏观 IPD 的流程思路, 有需求管理流程(RM)、 变革项目年度规划流程(MM)、流程管理运作流程(PMOP)(IPD), 设置 DCP 点。

……PMOP 流程分概念、 计划、 开发、 验证、 推行、 生命周期六个阶段。 其中验证阶段有流程的试点, 类似于 Beta 测试。

流程文件评审的责任体系:

……在流程开发过程中, 不同层级的流程, 和系统设计一样, 分系统级和子系统以及模块级,直到流程文件、 指导书和模板等, 由不同的流程设计负责组织(BPE/FPE) ,组织业务变革管理团队和 IT 团队, 以及利益相关人进行评审。(FPE:功能流程管理)

流程文件会签上网责任体系:

……不同层级的流程由流程的 owner 审核发布申请审核(产品线总监、 体系总监)

……对应的业务流程管理组织进行文件审核和文控。(质量体系或流程与 it 体系)

……文件会签(评审组织)

……文件批准(BT&IT MT 主任)

文件的起草、 组织评审、 发布后的文控由实体组织来完成, 管理团队主任来审批, 流程 owner来发布申请审核, 不会仔细看流程的内容, 对其不负责。

流程稽核与审计:

……流程适用性的审视:每年, 识别出继续使用的流程、 需要优化的流程、 需要作废的流程,并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流程执行情况审计:

质量部负责, 对本业务领域流程进行例行审计, 重点发现流程执行中的问题并推动改进。(包括流程本身的问题和执行问题)

……流程绩效评估:

流程绩效评估主要指对流程效率和效果的评估, 并指出改进机会。

华为主要做什么的?

电子通讯类产品。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电信网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 GPRS/GSM, CDMA2000 1X 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路(FTTX, xDSL, 光网路,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终端(UMTS/CDMA)等领域。

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设立了研究所,44000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6年6月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4000件,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华为的营销及服务网路遍及全球,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28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使用者。

发展历程

2005

华为与沃达丰签署全球采购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全球供应链的优选通讯装置供应商。

华为与Telefónic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Telefónica选择华为作为其在3G和宽频领域进行业务创新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同时双方还将携手拓展拉美地区市场。

华为第三次登上Frost & Sullivan亚太区技术大奖的领奖台,获得2005年亚太区“年度无线装置供应商”、“年度NGN装置供应商”和“年度光网路供应商”三项大奖。

华为大学正式注册成立,面向客户、公司管理层及员工展开全面系统的技术、管理、文化等培训。

与英国Marconi公司签署了互助商品代销协议。根据该协议及初期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互相销售对方的部分产品。Marconi将仅以Marconi的品牌向电信运营商转销华为的电信级资料通讯产品 ,而华为将在其无线网路专案中转销Marconi的微波装置,包括下一代微波装置以及相关的网路服务。

赢得了为泰国CAT建设全国性CDMA2000 的3G网路,价值187亿美元。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CN网路供应商,为BT21CN网路提供多业务网路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装置。

获得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手机的许可。

2004

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TD-SCDMA移动通讯技术。

华为赢得中国电信的国家骨干网优化合同。此专案的目标是优化中国电信在广东省的163个骨干网路。根据合同,华为的高阶路由器NE5000获得了TSR采购合同100%的市场份额,成功地进入了国家骨干网的两个超级节点。同时,华为的Gbit交换路由器NE80赢得了该专案75%的市场份额。华为与中国电信签署合同,建造1,200多万个ADSL线路,进一步巩固了华为作为中国电信最大战略伙伴的地位。

获得由Frost & Sullivan颁发的“亚太区2004年度最有前途企业”和“亚太区2004年度宽频装置供应商”两个奖项。Frost & Sullivan是一家全球市场研究机构,提供有关新兴高科技和产业市场的资讯和情报。

获得从29家银行共同提供为期三年的3亿6千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实施公司的全球发展规划。

华为赢得为荷兰运营商Telfort 提

华为以前是做什么的

有这个时间提问不去百度 ?! 赤壁 ?

华为都是做什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讯装置的民营通讯科技公司,其产品主要涉及通讯网路中的交换网路、传输网路、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路和资料通讯网路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讯运营商及专业网路拥有者提供硬体装置、软体、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是干什么的

手机,移动终端,伺服器等

华为手机干什么好

华为 所有的手机 目前都不怎么样啊,要不效能太差 要不就 质量太差, 比如 华为P6 华为荣耀3 质量和做工还有萤幕 非常 好,可以说除了苹果以外最好的,但是 效能确实世界同等价位最差的。让人无语。然后,那些 55寸萤幕以上的手机,萤幕却很差劲,整体质量却一般,但效能强了。 如果让我说华为所有手机里面什么最好,那么就是G610把,最对得起他的价钱,体验也是最好的。荣耀3C 价效比最高,但是 整体使用的材质很差劲。

有华为工作的吗?

华为这家企业对学历要求很高,你培训的再好也要看学校的

目前华为刚刚涨薪,本科生月薪8K -10K 硕士 9K -11K

但是很难进几乎不招本科生如果你有N年工作经验也可以社招进去

同时我介绍下华为有多累我在手机部门两年深有感触

我11年进公司,

现在额头两边头发都掉了

我们月末周六是固定加班的我们晚上9点回家都不算加班我们凌晨1点2点回家是常有的事情

我们经常被主管黑干的比牛多考评还是C哪些不干活的天天瞎BB的倒是A

算了,不多说了附上最近一个兄弟离职的帖子,转自内部心声论坛:

今天,本 终于要滚粗大华为了!

在这差6天满两年的日子里。。。对,你没有看错,是差6天满两年。

可能有的人会问本 ,为什么不多干一周满两年呢?呵呵呵,我会告诉你本 的主管把本 提出的考勤截止日期提前了一周,且在不和本 商量的情况下就批了电子流?后面本 据理力争,也不给批更改截止日期的工作联络单。一周之差,N+1少了半个月。。。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反正本 收入低,钱也不多,忍了。

说到这个收入,来了华为差不多两年,工资还是13级的最低工资,从未加过薪。去年的年终奖也少的可怜,只比应届生多几千块钱。

可以说,本 在华为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卢瑟,在华为,比本 失败的人恐怕不多。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面我就来跟各位涨薪50%的华为13/14级高帅富白富美讲讲我的经历,以及本 的一些吐槽:

为什么会来华为

本 毕业于西北S省X市的J大,号称是中国的常春藤之一,实为没落贵族,被同门S市的兄弟学校爆的连渣都不剩。本 本科毕业,学的是据说能拯救天朝的微电子学。当年考研没考好,3月份成绩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捉急啊。复试分数线怒涨30分,但是本 只考了一个往年能过线的分数。本 留在学校当学术狗的梦想破灭了。

这时,高贵的华为公司来到了本 宿舍楼下的会议室招人,当时来招聘的领导为众多学生狗画了一个大的根本吃不完的饼,什么专家之路,工资只是零花钱,年收入松松50w等等,本 听的激动不已,就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第二天的招聘会。

来到了招聘会,本 还是觉得对口的工作会更好一些,遂询问有没有海思晶片硬体工程师的职位,但是被告知没有,于是报名硬体工程师。当时我就感觉有些坑爹,硬体工程师的范围也太宽泛了吧?等到我面试的时候,被领到了电源工程师的面试座位上。带着一丝疑惑,面试流程经过几轮走完了。等到面试完,我才意识到,我应聘上的这个岗位跟我预想的完全就不一样,跟我的专业更是没什么关系,虽说都是电,但是我学的是弱电,这个可是强电。但是本 心想,忍了,反正听说本科狗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多数与所学专业无关,就硬著头皮上吧,好好做一只研发狗,以后在电源领域立足!现在想想,当时还真的是有雄心壮志啊。

之后的几个月里,因为快要毕业了,也没什么好的工作了,就没有再找,安心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8月的某一天,我来到了深圳大队培训,一周的培训后,我回到了X研所开始上班。

华为第一年

初到公司,啥也不懂,对于繁杂的流程我是一窍不通,要开发的产品也缺少相关知识。于是就在同事、导师的帮助下测样机,就这样,两个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10月份的某一天,领导叫我过去,“小x啊,现在公司在狂招人,我们的招聘团队忙不过来了,你去全职支撑两个月吧。参与过招聘的人,以后优先提拔当领导啊。不要担心技术跟不上,技术算啥,随便招个人都能干,我看好你哦。”本 当时那叫一个激动啊,于是就开始跟着几个同事天天打电话约人来面试。话说回来,当 HR的日子还真是轻松,从来也不加班,整天除了打电话就是打电话,让我产

华为是做什么的

手机

华为具体是干什么的?谁给解释一下??

这里不了解的人还真多。。。我告诉你我所了解的华为。

1、华为目前全球电信装置供应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爱立信。通讯装置第三,仅次于思科和爱立信,注意思科在电信方面除了资料通讯,其它的都没有。

2、华为2009年年销售额是300亿美金,70%的销售来自海外。

3、思科仅视华为为全球最可怕的对手。

4、华为是全国软体百强第一,

==很多。至于说华为的发家始。不得不承认。曾经差人太多。但是现在已经敢上来了。至于所谓代理思科的路由防火墙起家完全是无聊。华为88年成立时是组装程控交换机的。后研发的C&C08在国内农村大川商用(也因此中国的农村电话普及了)。95年开始做路由交换,2004年被思科告上法院。但后来和解。

总结一句吧。中国要是有100个华为。中国肯定是发达国家。

补充几点,华为2009年年报表示创始人任正非仅占公司的142%股权,其它的股权是员工持有。很多员工看上去很普通。实际上股票对现了钱很多。每年分红也多。

华为很累,以前曾经累死过人,但现在很人性。经常搞family day

华为运作管理是做什么的? 5分

作为各业务领域运作支撑机构,协助功能部门的运作、预核算、成本、质量等进行综合管理。

–协助进行预核算管理;

–建立运作管理体系及规范,监控和指导按统一的流程规范有效运作;

–协助公司对相关功能部门的管理。

–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执行和持续优化,在规划、设计中构建质量、成本优势,开展全流程产品质量成本管理;

–统一协调运作关系;

–按公司的要求,协助处理功能部门运作中的重大问题(质量事故、成本问题等);

–公用的流程、质搐、工具资源平台和制度建设,并推行;

–对流程及管理体系的建立、释出、推行和优化负责;

–负责有关的使能流程、支撑流程等的整合与组织推行,指导和管理相关功能流程管理部门的运作;

–对其过程进行监督,使之与流程规范保持协调一致。

–负责管理与该端到端公司级流程以及所有上述各类子流程有关的IT应用需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预算;

–承担流程绩效评估的责任并与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一起承担业务收益的责任;

–负责流程重整的预算,并按照公司批准的IT预算进行管理;

–负责管理包括流程与IT的整体的业务变革专案/专案组合。

有数据显示,到2021年混合云市场将达到约9174亿美元。企业正在部署基于云的解决方案,以克服传统IT基础架构难以解决的业务挑战,混合云解决方案和服务的成本效益正在推动这个市场。

如今,不管是云计算厂商们的普遍动作,还是市场分析报告,都在传达出一个明显的讯号:混合云将迎来春天。

混合云的出现有效平衡了企业对数据完整性和合规安全性的担忧及对IT系统灵活可扩展性的期望,使企业可将关键业务和数据保存在私有云本地确保安全性,又利用公有云的灵活扩展性和成本优势,满足企业IT使能的商业竞争力。

然而,企业业务的云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对数据库系统和核心应用的迁移过程中,对虚拟化技术、性能、数据可靠性、管理便利性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系统及应用软件管理员的技术水平和人员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促使IT的基础架构正经历从传统架构到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演进,以应对企业业务云化带来的新挑战。

创新超融合 重构云平台

超融合基础设施通过提供一种打破计算和存储之间的传统孤岛的新方法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采用它,但大部分部署都是在数据中心的外围,或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等应用中。但是,由于超融合进入第二阶段的应用,因为在未来一年云计算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于混合云具有深远的意义。

1H0544109_0png_i-730x550

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基础设施定位于企业级数据中心的超融合基础设施。其内嵌了分布式存储软件,让通用服务器替代了专用存储,融合计算、存储、网络、管理等资源。

华为在超融合的策略上,不采取平台锁定,实现了广泛的平台支持,不仅支持华为FusionSphere、VMware、KVM等主流的虚拟化平台,还可以支持SAP HANA、Oracle、IBM DB2、Sybase等主流数据库平台。华为FusionCube以性能卓越、业务永续和极简管理的特点,致力于做私有云基础架构变革的引领者。

那么,FusionCube凭借什么能力能够支持混合云呢?混合云模式对各种企业越来越有吸引力,这种趋势看起来正在加强。超融合基础设施的第二阶段是实现混合云的承诺的关键,将为企业提供更灵活和更可扩展的存储和计算。获得混合模型的全部优势需要一个集成的虚拟化网络组件的超融合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可以加速混合云业务通用的多个环境中的工作负载运行。

1H20D444_0png_i-730x550

性能卓越——华为Fusioncube拥有一个完善的高性能技术体系,可以帮助混合云环境实现极致性能。首先,FusionCube采用全对称分布式架构,内嵌分布式存储引擎,元数据均匀分布在所有节点,无单独元数据节点,消除了性能瓶颈。

其次,FusionCube在节点间采用IB互联,RDMA等技术解决IO瓶颈。同时,FusionCube还采用业界最先进的NVME SSD,不仅具备PCIE SSD的高性能,同时具有SATA硬盘的热插拔和即插即用特性。

通过以上创新技术,使得单柜FusionCube的性能达到720万IOPS,远超其他超融合厂家和传统架构的产品。在数据库加速这一对性能要求极限的场景,以FusionCube为基础的SAP HANA一体机,180亿记录数据查询时间只需32秒。这对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业务非常有价值。

业务永续——企业在部署混合云环境时,要保证数据库系统和核心应用的迁移过程始终在线,FusionCube采用了多副本、跨节点备份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可靠,在硬件故障时保障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稳定。

数据分片在资源池内打散分布,当服务器出现故障后,可在全资源池范围内自动并行重构,不需要单独热备盘。而传统架构需重构热备盘,性能受限于单个硬盘的性能瓶颈,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实现虚拟机和数据的智能自愈。

极简管理——企业用户IT人员配备有限,而在传统IT架构下,光是虚拟机配备和管理产生的复杂性就会让IT部门疲于应付,更不用说日后随业务扩张而产生的系统升级需求。超融合基础设施能够以最为便捷快速、对技能要求最低的方式实现安装、部署和扩展,无疑能够让企业IT部门从这种状态中解放出来。

华为FusionCube提供了图形界面的安装方式和超统一的管理界面,不仅部署时间最短能降低到11分钟,更能方便地实现端到端的统一管理、配置和监控,实现一个管理界面管理所有软硬件资源。

培养管理者数字领导力的途径主要是“以练代培“的模式:一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二是实践、实践、再实践。 ——周良军 邓斌《华为数字化转型》

绪论:何谓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管理的底层逻辑从来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地有效增长;提升效益、降低成本、构筑长期竞争优势。

数字化企业是具备连接、在线、共享、智能四大关键特征的企业。

华为管理变革背后都是典型的数字化转型工程。

华为数字化转型模型: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初心:以规则的确定性应对结果的不确定。

数字化转型的目的不是数字化本身,而是企业的业务战略和企业自身的卓越运营。

应该以企业内部应用了多少种新技术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与否,而应该以数字化给业务和管理带来多少价值作为准绳。

讨论数字化转型的目的不是介绍新技术、新系统,而是探讨如何建立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企业管理模式,讨论的重点是技术背后的方法和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本质是管理体系的构建。

数字化转型之道:战略力+数字领导力+变革力

战略力、数字领导力和变革力是最为关键的数字化转型成功因子,也是华为管理变革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和管理方法,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数字化转型之道可被归纳为: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定位(战略力);有了企业领导者拥抱时代的新型领导力(数字领导力);有了变革管理机制的有效运作(变革力),企业就掌握了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规律。

数字化转型之术:流程驱动+数字驱动+智能驱动。

所谓价值链重构就是从数据出发,进行分析、计算、重构并实施指导生产。唯有将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企业核心战略,数字化转型才有用武之地。

第一章  战略力

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是业务价值链的全面数字化,必须回归企业经营的根本;业务全面数字化的目标是全面使能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变革和企业长期有效增长。

企业必须抓住核心业务当下及未来的客户关键需求,围绕业务收入增长、经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业务重塑、全价值链的重塑。

数字化转型必须坚持长期主义,数字化转型战略是长焦距望远镜。

华为的管理变革实质上是基于数字化经营业务重塑,既是管理变革、业务转型、又是数字化转型。华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把企业所有管理的流程制度根植于数字化平台之中,同样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华为数字化转型需要坚持长期主义,主要体现在5个特质:

1、数字化转型是一场不可逆的征程

2、数字化转型需要持续性投入

3、数字化转型需要系统性思考和方法

4、数字化转型是一项以业务价值为度量指标的投资行为

5、数字化转型需要构筑支撑其长期转型的组织能力

数字化转型的难易程度,并非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于是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数字化转型是否达成共识,没有共识就一定没有执行力。

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共识达成三个要点:

1、对数字化转型紧迫性和本质的共识

加速企业的管理进化、成为数字化企业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的选做题,而是必做题。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技术使能的业务变革和价值链创新,而不是技术本身。

数字化转型应从数字化整体规划入手,以流程域为维度,快速见效与系统拉通相结合,持续进行管理改进和数字化落地。

2、对数字化转型“行动三问“的共识

①客观评估自身现有的数字化水平,搞明白我是谁。

②了解本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脉络,搞清楚数字化从哪里来?

③统一数字化转型的愿景和战略目标,知道在数字化这条路上要到哪里去?

3、对数字化转型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共识

在转型持久战思维、变革意识培养、数字化变革配套管理框架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才能采取一致的行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华为变革项目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让高层充分参与。领导层的高度认可让华为实现:第一次系统接触架构思维;第一次把互联网技术纳入架构;第一次成立IT战略规划部门,建议把业务战略与数字化战略拉通的机制;第一次把IBM管理作为标杆。

第二章  数字领导力

数字领导力包括普遍意义上的明道、取势、优术、树人等通用领导力要素,还包括: 持续变革的主动性,数字技术的敏锐性和数字化转型的行动力。

数字化与信息化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字化服务于业务价值链的重塑和管理变革。数字化转型是业务和数字化的融合,是业务和技术双轮驱动,业务主管自然需要转身成为具有数字领导力的带头人,更多的主导和投入数字化转型。

企业要想方设法培养既懂业务又懂数字化的混合型高层管理者。数字化语境包括 流程要素、变革要素、架构要素、数据要素、质量要素、互联网要素在内的相关语言逻辑。

管理者要投身于数字化转型,在实践中完成自身的数字化意识和能力转身,从单纯的业务管理者逐步转变成具有数字领导力的混合型管理者。

培养管理者数字领导力的途径主要是“以练代培“的模式:一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二是实践、实践、再实践。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领导者的挑战在于:业务领导对数字化的思维和认知不足,对数字化运用的敏感性不足,对数字化方案的落地信心不足。

在华为,顾问与华为人之间不是相互猜疑的甲乙方关系,顾问是带来变革方案和数字思维的老师。业务主管把这些优秀的管理流程和数字化方案,尽可能原汁原味地构建到华为的管理体系中,先僵化的学习有管理流程,再固化到数字化平台。

华为聘请顾问培养领导力的经验,以下3点值得借鉴:

1、高层投入

2、归零心态

3、持之以恒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只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数字化敏感性,秉持开放的心态,用好外部专业技术和业务顾问老师,企业管理的数字化领导力就可以培养起来。

以IT组织为基础的数字化组织,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和发展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企业家认识到必须花时间重构该组织并为该组织赋能。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未来成功的核心战略,是企业应该长期坚持的目标。追求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是数字化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

实行流程与IT管理部”服务于业务“的目标,华为不但要加强纵向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能力平台建设(经线),而且要加强横向一体化的业务领域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建设(纬线)。

数字化组织能力是数字领导力中的关键能力,是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支撑。

数字化组织重构的两个焦点问题:

1、数字化组织是集中还是分散?

数字化需要统一规划,采取具有极强约束力的统一组织行动,才能实现预期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阶段关键资源要做到力出一孔。

数字化组织的集中与分散具有阶段性。

2、关于流程与IT融合的问题

流程承载的是业务流,IT承载的是信息流,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

流程是公司管理的基石,通过IT可以固化流程,从而提高流程的运作效率。

华为组织设计的理念是大部制,数字化组织也是按大部制来设计,基于大质量的管理理念,华为把质量、流程、IT和变革都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一级部门,即质量流程与IT管理部。

数字领导力和素质文化是事物的一体两面。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塑造强大的数字文化:

1、自我批判的危机意识

自我批判是华为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华为把自我批判看作拯救公司的最重要的法宝。

2、开放、妥协、灰度的变革意识

良好的变革意识是保障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极其重要的元素。开放、妥协、灰度是华为文化和认证非经营哲学的精髓。

3、尊重流程,尊重数据的管理意识

(1)    形成基于流程管理、流程授权、流程调配资源的管理模式。

(2)    形成尊重数据、重视数据、运用数据的数字文化。

第三章 变革力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变革工程,从战略规划到执行落地,关键不在于数字化,不在于转型变革。

任何转型变革都会给组织、干部、员工带来不适应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变革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把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尽可能减少转型变革的阻力,提高变革的准备度、接受度,促进变革的全面成功。

转型变革过程中,经常被人忽略的内容是,与人的思维、文化、习惯、利益相关的变革管理。要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改变人们的行为。

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激发认同感是关键。

当变革与转型成为常态、成为决定性定量时,企业最需要的就是领导者对旧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改变。

华为变革指导委员会改名变革需要指导委员会的原因:

1、必须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变革目的要对准客户需求。

2、委员会不是听取汇报的组织,不是橡皮图章, 要把变革当成一种投资。

3、变革需求不能掌握在基层员工手里,要从全局视野来看变革,要有由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

华为管理变革的核心逻辑:管理变革要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要从一线往回梳理流程。

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时,不仅要做好业务方案和技术方案等硬输出,还要关注转型过程中与人相关的变革管理软输出,软和硬两手都要抓,变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华为“七个反对”变革原则:

1、坚决反对完美主义是华为管理变革和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基本原则。

2、坚决反对烦琐哲学。

3、坚决反对盲目创新。

4、坚决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

5、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

6、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加变革。

7、坚决反对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流程进行试用。

华为人在内部达成共识:企业是一个营利性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应该导向商业成功,要实现成本和质量的均衡。华为不要纯科学家,而要工程商人。

管理变革和数字化转型是长期的、无止境的任务,不是一锤子买卖,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关注及时、准确、低成本交付和可持续运营。

华为是一家变革常态化运作的公司,但华为在管理变革中始终坚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达到适用的目标,坚持在变革中不走极端。

变革只有不忘初心,学会宽容,保持开放,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做好企业架构治理的5个要素:

1、树立架构思维,把架构作为打通业务与IT、实现从战略到执行的重要抓手。

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企业架构思维。企业架构把业务、数据和IT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并通过标准规范和架构评审等管控手段,指导数字化项目实施。

2、立足标准化建设,化繁为简,把标准化作为架构管理的起点。

架构是由一个个组件组成的,真正起作用的是定义、规范这些组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并形成有力量的整体。

3、管好集成,是实现架构规划目标的主要切入口。

集成原则是最核心的原则,要把流程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业务场景集成作为架构落地的主要切入口,建立集成管理机制、统一做好集成服务。

4、经营企业架构专家委员会和架构评审机制,是架构一致性遵从的组织保障。

5、制定架构建设原则和标准,明确数字化建设的边界和约束要求。

任何一次变革,关键不在于开工,不在于研讨、设计与推行,而在于项目能否落地,能否真正起到切实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华为IT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呢全部的内容,包括:华为IT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呢、精品系列二:华为研发变革管理(实践篇)、华为主要做什么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48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