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第1章为计算机伦理学概述,第2章为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伦理分析方法,第3章为计算机技术的社会环境,第4章为IT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第5章为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第6章为软件品质、IT的风险及其管理,第7章为信息技术与知识产权,第8章为计算机技术与隐私保护,第9章为计算机犯罪,第10章为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经济问题。本教材适宜于IT类专业学生、计算机技术人员、各行各业计算机用户等人员使用。对于计算机职业人员来讲,就要努力设计制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稳定可靠的、不对人类造成伤害的技术成果、产品和工程项目;而对于广大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而言,应该正确认识IT、恰当使用IT、妥善对待IT,运用技术造福人类……
试读章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刘钢研究员在信息伦理方面也很有研究,其代表作有:《信息化对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信息化的哲学基础》等。湖南大学李伦教授翻译和著述了不少关于计算机伦理方面的文章和书稿,如2002年出版的《鼠标下的德行》等。湖南大学也是我国第一个培养计算机伦理方面博士/硕士的学校。徐云峰在2007年7月也出版了《网络伦理》一书。目前,在中国期刊库中可以检索到很多关于计算机伦理、信息伦理和网络伦理方面的文章,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开展相关研究的学校以及学者有限,获得研究资助也比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学科困难。2计算机伦理学教育发展现状美国是最早开始在大学开展计算机伦理教学的,最初的大学教育课程是1978年开设的。20世纪90年代慢慢发展到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也是领先制订计算机伦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组织之一,其大学《计算机文化》和《信息基础》这类书中都有相关章节讲述计算机伦理问题;网络开放课程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说非常普及。美国是引导信息伦理专业规范的建造者(例如,信息伦理工程编码软件和专业的实践,开发申请工程软件许可证的标准,开展软件工程师的职业认证等)。这些国家早已把计算机伦理学作为学位课程,是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一些相关的专业,如档案、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等都开设这些专业伦理课程,目的是引导计算机设计者、开发者以及用户明白计算机技术不是带来的都是阳春白雪,还有负面的影响,如长期使用计算机会得计算机病;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理性控制技术发展的意义。它也会普及有关哲学问题的思考,如人类生存的意义,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我国虽然在21世纪初期就要求在计算机信息类专业开设计算机伦理学位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也一再强调伦理教育必不可少。但由于主管部门的意识问题,以及师资、教材等问题,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教育还十分贫乏。不少人还认为没有必要开这门课。的确,计算机伦理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课程,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和法学,最好的办法是……
点评
《计算机伦理学》:覆盖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的相关知识单元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案例,阐述计算机伦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反映该领域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伦理实践。教学研究成果引领下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突出强调职业道德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此书为入门读物,进一步跟踪国际计算机伦理教育与科学研究新的进展。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组织编写,与美国ACM和IEEECSComputingCurricula最新进展同步。
信息伦理是指在信息需求、信息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反馈等信息活动中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和伦理规范。信息伦理是从计算机伦理到网络伦理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信息伦理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组织与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921 信息伦理的发展
信息伦理的兴起与发展基于信息社会的形成以及建立信息社会道德秩序的需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授W曼纳提出了“计算机伦理学”。1971年GM温伯格研究了信息技术对社会伦理问题产生的影响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涌现了大量的信息伦理论文和专著,使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计算机伦理”的概念。同年,德国的信息科学家拉斐尔·卡普罗教授研究了电子形式下专门信息的生产、存储、传播和使用问题,并提出了“信息科学伦理学”、“交流伦理学”等概念。1986年,美国管理信息科学专家 RO梅森提出信息时代有四个主要的伦理议题:信息隐私权、信息准确性、信息产权及信息资源存取权。
20世纪90年代,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冲破了计算机伦理学的束缚,将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地确定为信息领域的伦理问题,直接使用了“信息伦理”这个术语。1996年,英国学者 R西蒙和美国学者 WB特立尔共同发表了《信息伦理学:第二代》的论文,指出计算机伦理学是第一代信息伦理学,其所研究的范围有限,研究的深度不够,只是对计算机现象的解释,缺乏全面的伦理学理论。1999年,拉斐尔·卡普罗教授发表了《数字图书馆的伦理学方面》的论文,分析了信息时代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图书馆产生的伦理问题。2000年,拉斐尔·卡普罗教授又发表了《数字时代的伦理与信息》的论文,论述了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伦理问题,并指出:“作为一种描述性的理论,信息伦理学揭示了一种权利结构,这种权利结构对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信息观念和传统观念的态度产生影响,作为一种不受约束的理论,信息伦理开创了对道德态度和道德传统的批判。”随后拉斐尔·卡普罗教授发表了《21世纪信息社会的伦理挑战》的论文,论述了信息社会的伦理问题,特别讨论了网络环境下提出的信息伦理问题。他将信息伦理学从计算机伦理学中区分出来。
2009年,我国开展了对不良网站的整顿工作,掀开了信息伦理学的实践序幕。
922 信息伦理的内容
信息伦理的内容包括个人信息道德和社会信息道德两个方面以及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关系、信息道德活动三个层次。个人信息道德是指人类个体在信息活动中以心理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感、行为和品质,如对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对非法窃取他人信息成果的鄙视等;社会信息道德是指社会信息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如扬善抑恶、权利义务、契约精神等。
信息伦理的第一层次是信息道德意识,包括与信息相关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它是信息道德行为的深层心理动因。信息道德意识集中地体现在信息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之中。
信息伦理的第二层次是信息道德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与组织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组织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并以一定信息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
信息伦理的第三层次是信息道德活动,包括信息道德行为、信息道德评价、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道德修养等。信息道德行为即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采取的有意识的、经过选择的行动。根据一定的信息道德规范对人们的信息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即为信息道德评价。按一定的信息道德理想对人的品质和性格进行陶冶就是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修养则是人们对自己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行为的自我解剖、自我改造。
923 信息主体的伦理规范
组成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信息活动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有序发展的保证,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与繁荣的前提。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所出现的信息超载、信息污染、贫富不均以及信息的无国界传播或越境数据流等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信息伦理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当面对信息污染、信息分化、信息作假等问题时,需要从信息伦理的角度深入思考。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协会认为以下几种行为属于网络不道德行为:
(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连的系统;
(2)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
(3)盗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
(4)未经许可而查看他人的文件;
(5)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
(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
在信息伦理道德关系中,以信息为主体的社会伦理道德关系占据了重要位置,需要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进行规范和指引。信息主体一般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
9231 信息生产者伦理规范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信息不仅仅用于沟通,而且还作为商品进行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生产的道德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信息生产者没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生产的信息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就难以保证,从而造成信息污染,甚至造成大的灾难,阻碍社会进步。当前,信息生产者的不道德行为非常令人担忧,如制造虚假信息、对信息成果的封锁、不加节制地生产大量垃圾信息、为非正当目的生产信息等。
信息生产者的道德规范主要有:第一,准确、客观、真实。尊重客观事实,反映客观规律,做到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不弄虚作假、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要对使用信息成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承担道德责任。第二,及时。信息具有及时性,很多信息过期了就会失效,作为信息生产者需要及时给用户提供相应的信息。第三,适度的保密性。对于自己的发明、专利、技术等,信息生产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但如果肆意扩大保密范围,就将阻碍人类正常的信息交流,因而应受到社会道德的责难。
9232 信息服务者道德规范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起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服务业应建立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以保证信息从业人员的正确行为。从狭义的角度讲,信息服务者的道德规范就是信息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信息职业道德是信息工作人员在从事信息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信息职业道德是优化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信息生产者之间信息交往、信息行为的有力武器,是信息职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233 信息使用者道德规范
信息生命周期的终点是信息的使用。信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信息使用者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信念。同样一条信息,有人用来造福人类,也有人用来制造灾难。信息使用者的道德规范应包括尊重别人的信息创作权、所有权、隐私权,不歪曲篡改他人的信息,不利用信息进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利用信息为社会进步、人类幸福服务。信息使用者道德规范主要有:
第一,基本信息道德原则。①全民平等原则。一切信息行为需要服从于信息社会的整体利益,每个信息用户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和义务,信息网络对每一个用户都应该做到一视同仁。②社会兼容原则。信息主体间的行为应符合相互认同的规范和标准,个人的信息行为应该被社会所接受,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交往应实现行为规范化、语言可理解化和交流无障碍化。③共享互惠原则。作为信息用户需要认识到,既是信息和服务的使用者和享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当他享有社会信息交往的一切权利时,也应承担社会对其所要求的责任。
第二,基本信息行为规范和信息礼仪。例如,在线交流的基本礼仪是:要让信息简明扼要;每条信息集中于一个主题;不要对信息发布者的社会身份做过多猜疑,最好就事论事;不要用学术网从事商业或盈利活动;签名可以包括姓名、职业、单位和网址,但不要超过4行,签名中可选择的信息可以包括住址和电话号码;大写的词只用来突出要点或使题目和标题更醒目,也可以用星号()围住一个词使它更突出;慎用讽刺和幽默,在没有直接交流和必要表意符的情况下,你的玩笑也许会被认为是一种批评;必要时采用缩写式等。
1大数据伦理:“大数据伦理问题”,属于科技伦理的范畴,指的是由于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和使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是集体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问题。
1伦理: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2科技伦理:是指科学技术创新与运用活动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一种观念与概念上的道德哲学思考。它规定了科学技术共同体应遵守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范畴。
4大数据撞库:“撞库”是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
5大数据“杀熟” :所谓大数据杀熟,指的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用户看到的价格或搜索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导致用户权益受损的现象。通常是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要贵,或搜索到的结果比新用户要少。
6什么是“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指传播体系个人化所导致的信息封闭的后果。当个体只关注自我选择的或能够愉悦自身的内容,而减少对其他信息的接触,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逐渐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
7大数据伦理产生的原因:1)人类社会价值观的转变2)数据伦理责任主体不明确3)相关主体的利益牵涉4)道德规范的缺失;5)法律体系不健全6)管理机制不完善7)技术乌托邦的消极影响8)大数据技术本身的缺陷
8大数据伦理问题的治理:1)提高保护个人隐私数据的意识;2)加强大数据伦理规约的构建;3)努力实现以技术治理大数据;4)完善大数据立法;5)完善大数据伦理管理机制;6)努力弘扬共享精神化解数字鸿沟。
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是指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是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
而网络让伦理问题又多出一个范围,其不道德行为正在快速蔓延。
网络社会中,不道德行为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网络上不道德行为表现为:商业欺诈、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制造大量垃圾邮件,造成网络堵塞;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及一些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网络犯罪,利用病毒或者信息技术**他人密码,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网络使人的传统的社会性人格发生嬗变,网民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一味在网上欺骗别人,造成不利影响。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被一些人追捧,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深深刺痛社会敏感的神经。
以上就是关于计算机伦理学的发展现状 简要概括全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伦理学的发展现状 简要概括、信息伦理、大数据伦理的概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