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第1张

仅供参考:

不可执行的规划等于没有规划,但执行的一个不完善的规划有时更可怕。规划变成“鬼话”

1闭门造车,只重形式

中国有长期计划经济的传统,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政府部门,都是要做规划的,至少在程序上每五年要做一次。同样,对于信息化,规划的意识与程序也是不缺的。但是,在规划的具体做法上,很多单位只是找几个“秀才”,采取闭门造车写报告的方式,既不做业务模式与业务需求分析,也不做各层面管理者与业务人员的访谈调研。规划的基础是“拍脑袋”、揣测领导思路,方法是“艺术创作”式的堆砌文字,最后虽然形成了一份听上去很美,很能打动人,当然主要是打动领导的报告,但实际上这样的规划知识形式而已,根本无法执行。

2技术视角,脱离业务

很多企事业单位的IT规划,只当成是IT技术人员的一项分内工作。但技术人员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从技术视角出发,或者从本部门或本岗位的工作需要出发,不去关心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对业务的流程体系与业务需要不做深入的分析,也不与业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IT规划与业务严重脱节,规划变成IT工作内容(或IT项目)列表、IT设备采购清单,甚至沦落为只是一份技术研究报告。这样的规划根本不是规划,造成的不只是信息化建设的尴尬,而是投资失误、技术架构失策、IT与业务各行其是等严重的后果。

3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许多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明白信息化规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士,采用专业的方法,凭借专业工具来完成,需要导入国际上先进企业信息化标杆。考虑到依靠内部力量,很难完成一份专业、高水平、高层次的信息化规划,需要引入外部资源,对国际上知名的咨询机构顶礼膜拜。规划的过程过分依赖外部力量,过分看重标杆的指引,而没有潜下心来,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差距,没有分析标杆能否成功导入的现实情景。这样形成的IT规划,虽然感觉上很有高度,但同样是无法执行。唯有规划者能看够看清企事业单位的本质,基于企事业单位业务与管理上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有可能使规划符合实际,至于引入的专家或咨询机构的名气有多大,这只是一个虚幻的感觉而已。

4绕开架构,无法落实

IT规划是不同层面的规划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初步可分为IT战略、IT架构与IT项目(或IT系统)3个层面,其中IT架构层面是核心,它是连接IT战略与IT系统的桥梁,当然这个层面是很难做到的。完整的IT规划,需要对各个层面的都进行明确的描述。但由于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与信息部门人员对IT规划认识上的不足,提供IT规划咨询服务机构在专业与技能上的不足,IT架构层面的规划都被绕开了,或是只是简单地提到,并没有细化的说明。按这样的规划去实施,IT战略是无法落地的,那信息化也就不能推动业务战略落地。

5计划粗放,无法执行

我们都知道,IT规划是为了IT系统实施服务的,规划只有可执行才有意义。IT规划需要细化为一系列的具有明确时间节点的行动计划(项目计划或任务计划),并确定执行计划的负责人,以及相应的团队,再加上相应的保障措施,而且需要对实施规划的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与引导,这才有可能是规划得到很好的执行,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制定的IT规划,没有明确细化的行动计划,没有确定执行计划的负责人,没有确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也没有进行培训宣传贯彻。虽然制定了远大而鼓舞人心的信息化愿景、基本原则和漂亮的IT架构蓝图,但是企事业单位的实施人员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落实规划。

《场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是我在9月15日北京TiD质量竞争力大会上分享的主题。在过往的数字化转型咨询生涯中,我坚持工作在一线,希望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客户规划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演进路径——我们称之为“轻咨询”,这并不容易,却颇具价值。

如何做呢?正如我在为好朋友马徐、孙蕾新书《服务设计方法与项目实践》中写到的:

在为企业规划数字化转型蓝图,并与许多企业管理层交流的过程中,我脑海里常会浮现两个模型。

一个是“数字化转型的框架设计”——我们不可能脱离技术谈业务,更不能脱离业务谈技术,而管理模式是链接技术与业务的枢纽。

另一个是“数字化转型的架构设计”。我个人比较喜欢下图的架构设计模型,它是一个总览——在我们帮助企业设计数字化转型架构时,先规划整体蓝图,从业务、管理(组织协同、业务运营)出发,再到技术底座。专业的战略顾问、业务咨询顾问、IT顾问将会在充分分析企业现状及外部竞争环境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那么如何通过一个个的数字化场景,来规划数字化转型路径呢?其关键点是: 从商业模式出发,规划业务场景 。

第一步,以商业模式为出发点。商业模式是核心,需要定位四个问题:

1、目标客户是谁,在哪; 2满足客户什么需求; 3如何满足; 4如何盈利

第二步,也是核心:基于商业模式,设计业务场景进行收敛

在商业模式设定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业务场景进行收敛,将商业模式的实际运作方式落地,同时针对目标寻找方法。

第三步,调整组织阵形以适配商业模式和业务场景

对组织阵型以及相关的运营团队、管理流程、绩效考核等进行调整和重构以适配新的业务模式。

第四步,设计有效的分润机制驱动组织高效运转

设计新的分润机制,最大化降低陈旧的机制引起的摩擦损耗,最大化利用流量入口、提高运营效率和员工自驱力。

第五步,以一套成熟稳定的IT系统作为支撑,以支持企业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我们经常采取“需求沟通会”和“共创工作坊”的方式,来进行数字化场景的设计。每个场景的设计时间长至2-3周,短则1-2天,因业务、技术与管理复杂度而异。主要包括场景提炼、共创探索与方案输出三个阶段。

提到场景设计,“服务设计”是业内经常采取的方法——建立研究墙、创建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地图、梳理关键洞察和服务蓝图,撰写用户故事及编制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方法支撑了数字化场景设计的各个环节,对于每一种方法,业内都有相对详实的资料和讲解。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类市场的数字化转型构想,一般需要先对用户建模,并锁定核心用户,然后才进行用户旅程分析。 对于B2B项目,应根据选择的场景,以假设推导,定义核心用户部门及核心用户。 即——“定义场景、有哪些用户?”,“谁最痛(pain)”, “假设转型后谁最爽(gain)”,“锁定核心用户部门和用户角色”。

精益画布,是形成数字化应用场景方案雏形的有效工具。它能帮助我们在对用户作充分分析后,将信息汇总在一个框架内,在解决方案架构师的带领下作出全局的诊断和设计。

以下是我们为某个主机厂设计的一个业务场景。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难度和影响力两个维度,进行数字化任务的优先级排序,梳理一个个的数字化场景,进而规划整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在《EDGE:价值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中,提到了精益切片的方法和精益价值树的工具。

在场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设计中,精益切片与精益价值树将会起到关键作用。我看到很多组织的管理者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都犹豫不决,殊不知轻量级的试验、演进和规划更有助于管理者快速提炼出有价值的数字化场景和落地的举措。

本文是对现场观点的总结,文中的均也源自分享的PPT。文字和现场有演绎多有不同,不尽之处,欢迎随时交流。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好近、中、远期规划。通过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工厂及无线通讯等先进技术,建成先进智能先进企业。那么企业信息化建设如何规划与实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信息规划概述

1)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企业的发展对信息化建设要求较高,都期望在未来若干年内使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达到国内甚至是国际先进水平,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化规划的重要意义: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实现“科学决策、提升管理、降本增效、节能环保、创新卓越”的建设目标。

信息化总体发展思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简高效管理模式,坚持一体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差异化战略,注重发展质量,突出做强做优,深化和谐企业建设。

2)采用企业架构设计理念的信息规划方法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设计。

现状评估及需求分析:通过调研、访谈现有业务和信息系统,借鉴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深入理解企业的业务战略,对企业的业务和信息化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归纳总结信息化需求。

信息化蓝图设计:提出企业信息化愿景、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设计信息化总体架构,包括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信息系统集成架构、IT组织管理体系架构等。设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案。

实施路线规划:分析信息系统之间的组合关系与依存管理,策划信息化项目,制定信息化项目的整体实施计划和实施策略,估算项目投资。

2 当今企业信息化现状综合分析

1)领导层认知。要求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很高。不仅充分认识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重要性,而且对企业建设成为信息化先进企业的期望要求较高。

2)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器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能够满足业务系统的运行需要,但是硬件资源共享利用不充分。未来需考虑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的无线接入。

3)信息系统。现有信息系统覆盖了大部分业务应用需求。信息系统较多,而且分散和孤立,每个业务处室平均使用的系统较多,部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重复。决策支持、业务分析、业务优化类的系统较少。

4)数据/标准。在数据分散在各个信息系统中,没有统一集中的管理,存在数据冗余和数据重复录入。缺乏完善的数据标准,数据标准的建立和管理有待开展。

5)IT组织/IT管理体系。IT组织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在IT计划管理、项目管理、服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等IT管理体系方面有待建设。

3 企业信息化蓝图初步设计

1)确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工作思路。

总体目标:采用“智能工厂”先进理念,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支撑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实现“科学决策、提升管理、降本增效、节能环保、创新卓越”,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提供有效保障。

建设原则: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业务发展相匹配;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相统一;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工作思路:紧密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和发展战略,采用“智能工厂”先进理念,根据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总体架构,进行集中集成的和深化应用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业务管理能力的增强,实现智能化运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2)智能工厂的实现取决于技术改进和业务转变。

智能工厂的概念: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下,面向全产业链环节,综合应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高度集成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运行技术的新型工厂,以实现复杂环境下企业运营的高效、智能和可持续性。

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点将着重于模型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贯彻“智能工厂”理念,以“模型化”作为创新切入点,为企业将来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智能化五大特征:自动化、模型化、可视化、数字化、集成化。

4)信息系统设计总体架构。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经营综合分析及决策支持;建立全面深化的经营业务管理;建立便捷高效的办公及综合管理;建立工程和科研的专业性管理;建立精细化的生产运营管控;建立信息系统的集中集成应用;建立稳固的基础建设和运维管理。

;

第一步:

1:找全项目主要干系人,了解他们的想法

2:可用用多种方法进行调研,如问卷调查/头脑风暴/原型法/会议等

 3:做好需求确认

第二步:做好调研表格,如下格式

       

第三步:

     市场调查工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防止调查的盲目性。一般说来,市场   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调查前的准备阶段、正式调查阶段、综合分析资料阶段和提出调查报告阶段。

    1:调查前的准备阶段。

    2:正式调查阶段。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因企业和情况而异。

    3:综合分析整理资料阶段。当统计分析研究和现场直接调查完成后,市场调查人员拥有              大量的一手资料。对这些资料首先要编辑,选取一切有关的、重要的资料,剔除没有              参考价值的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在一些企业中"规划"会变成"鬼话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在一些企业中"规划"会变成"鬼话、场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643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