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IT时代的终结:109岁的IBM将分拆为两家公司

一个IT时代的终结:109岁的IBM将分拆为两家公司,第1张

IT部门的定位和IT价值如何充分发挥,有了全新的认识。以下是分享的精华内容:

 一、华为公司的两大财富:一是管理架构以及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活下去”是华为战略的核心内容。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这是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华为从1987年2万元起家,到目前200多亿美元的收入,成为世界500强,依靠的正是这两大财富。华为建立了清晰而全面的公司管理架构,不断纠正决策层和执行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目的是维持良好的企业表现和长期的持续增长。而这一切正是通过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进行保障,不得不说IT成为了核心竞争力。

二、IT的根本问题不在于IT而在于流程,没有流程就无从谈IT。

国内很少有企业把IT和流程放在同一个部门管理之下,设立的往往是信息中心、信息管理部等。而华为认为IT的问题,归根结底不在于IT,不是依靠一些技术人员开发一些程序就能发挥IT效力,而是IT如何充分支撑公司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实现和优化,这是核心问题。因此设置流程与IT管理部,有效规避业务和IT两张皮。

三、华为从来不追求IT自身的卓越,追求的是IT支撑公司的卓越运营。

华为对CIO的考核指标里,包含了业务的部分。让CIO承担运营指标的目的,不是要求CIO领导下的IT部门过多关注IT自身技术的领先和IT设备的先进,而是关注IT如何更好的支撑公司运营、提高效率和增加收入。

四、BPIT治理要有效贯彻一把手的管理思想和战略意图,解决管理层的问题,而不是成为管理层的问题。

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在变革指导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归口管理公司所有流程建设,通过引进业界的最佳实践(例如ITIL30、平衡计分卡等),帮助各部门梳理、解决流程中的问题,提高效率。不论是生产IT(提升流的效率)、办公IT(提升人的效率)、平台IT(提升IT的稳定性和敏捷性),还是IT运营(提升IT卓越运营能力)、IT安全内控(提高IT安全内控管理能力)的流程问题,统统归流程与IT管理部牵头负责,与各部门共同完成。无流程则无IT,流程与信息化紧密结合。核心就是贯彻公司的管理思想和战略意图,解决管理层的问题,让公司的一切都在IT支撑下有序运行,又感受不到IT的存在(IT不是问题)。多年来,配合公司集中化、国际化、全球化战略,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先后成功实施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ISC(集成供应链)变革、IFS(集成财务服务)变革,信息化建设始终与公司业务相匹配,支撑公司价值主张。

由此,笔者有以下感受和思考:

1、走出误区。部分处于发展与成熟期的企业,IT部门地位依然低下,反映出企业管理者对IT价值的认识依然存在误区。IT不仅仅是电脑、网络和系统,这仅仅是IT的初级阶段和原始状态。从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的实践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及其管理方法的恰当和充分应用,对企业管理和业务管理具备超有效和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管理者推行管理思想,帮助管理思想落地,让管理思想产生实效。

2、战略高度。要充分发挥IT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必须从战略高度思考IT问题、从战略角度定位IT部门,把IT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资源,IT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职能、流程、业务和管理中。信息技术与流程、业务、管理之间的紧密结合,才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创造价值的最有效方法。

3、赋予权力。如何从战略高度定位IT部门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将IT部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独立部门,还需要赋予其一定的管理权力,将企业的业务IT、办公IT集中归口于IT部门进行管理,让IT部门更多的参与业务建设和管理提升,加快IT部门的职能转变和角色改变。企业要重视IT组织机构的建设,建立IT决策、管理、服务体系及其平衡发展。

4、完善考核。在赋予管理权力的同时,也要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一方面,IT部门要对其他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其IT应用程度和水平,这样才有推动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或IT决策委员会、CIO不能形同虚设,要赋予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权责对称,尤其要在企业运营指标上对CIO、IT部门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IT的应用和IT部门的定位上,企业高管和IT负责人要有全新的认识,管理层要具备IT思维,从战略上定位和思考IT的作用和价值,IT负责人要跳出技术层面,摈弃技术思维,从业务、管理和战略上看待IT应用和部门发展。这是参加本次“CIO老友汇——走进华为”活动的收获之一。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作者 | 核子可乐、晓旭

策划 | 钰莹

1 IBM:剥离托管基础设施部门成为新的公司

根据最新报道,IBM 正着手将自身拆分为两家上市企业。此举无疑是在回应自己多年以来的云技术发展,希望从传统业务中剥离出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利润更为丰厚的云计算领域。

IBM 此次拆分对象为旗下 IT 基础设施服务部门,拆分完成后,该部门将以独立厂商的角度继续为全球 115 个国家和地区的 4600 家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总额高达 600 亿美元的积压订单,并于 2021 年年底之前正式完成更名。

IBM 公司首席财务官 James Kavanaugh 在采访中表示,新的上市公司将以全球第一大托管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的身份启动,这家新公司将拥有 9 万名员工,领导结构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确定。IBM 目前的员工总数超过 35 万 2 千名,预计此次剥离与运营变更将带来近 50 亿美元的 *** 作支出。

IBM 现任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 正是去年以 340 亿美元收购红帽公司的关键策划者,这笔收购也在投资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同,帮助公司股价上涨达 7%。IBM 方面表示,预计其今年第三季度收入可达 176 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258 美元,与华尔街方面的预估大致相符。

Krishna 在一次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剥离了网络业务,在新世纪的前十年剥离了 PC 业务,并在约 5 年前剥离了半导体业务,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 IBM 拥有始终统一的价值主张。”

在一篇博文中,Krishna 将此次拆分称为 IBM 公司 109 年发展历程中的一场“重大商业模式转变”。

Wedbush Securities 公司分析师 Moshe Katri 评论称,“考虑到自动化与云业务对于市场的快速蚕食,IBM 公司将借此举基本摆脱持续萎缩且利润空间有限的运营范畴,着力强调高增长业务的强劲表现。”

为了弥补软件销售增长放缓与大型机服务器业务明确的季节性需求波动,IBM 方面表示将把注意力集中在开放混合云与 AI 解决方案层面,着力提升这部分占其经常性收入达半数以上的业务。

2 高层大变动、分拆上市:混合云的道路能走通吗?

今年 4 月份, IBM 内部高层发生变动,原 Red Hat CEO Jim Whitehurst 成为 IBM 新任总裁,领导 IBM 战略以及云计算和认知软件业务部门,负责监督推动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技术;Howard Boville 成为 IBM 云业务负责人,此前任职美国银行;IBM 新任 CEO Arvind Krishna 之前是 IBM 云计算和认知软件部门负责人。不难看出,IBM 这次的高层变动情况表明其十分看重混合云业务。

事实上,无论是 Ginni Rometty,还是 Arvind Krishna,都认为混合云是 IBM 的第二个机会。Ginni Rometty 曾表示:“云计算发展已经进入第二时期。到 2020 年,混合云将有 1 万亿美元的市场需求,但至今仍有 80% 的企业数据尚未迁移到云上,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欠缺了一套一致性和高安全性的云管理机制,这也是 IBM 看好混合云的原因。”

而 Arvind Krishna 为了发展混合云业务,也在上任之后采取了多个举措。首先,点名混合云业务是 IBM 业务的重中之重,并称“现在是时候打造混合云这第四个平台了”;其次,为 Red Hat 布置了新作业;最后,请来了强力外援执掌云业务部门。

Arvind Krishna 上任第一天,给 IBM 全体员工发送了电子邮件,在邮件中,Arvind Krishna 特意强调了混合云业务是整个 IBM 公司的重中之重:

IBM 已经在主机、服务和中间件领域建立了持久的平台,这三大平台继续服务我们的客户。我相信现在是时候打造混合云这第四个平台了。我们的客户将依赖这个必不可少、无处不在的混合云平台来完成本世纪最关键的工作。这是一个比其他平台更持久的平台。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公布的 2018 年全球公有云市场数据来看,IBM 落后明显,市场份额不到 4%。很多人认为 IBM 在云业务不仅错失先机,甚至都没有想明白到底应该怎么玩?直到 340 亿美元收购了 Red Hat,IBM 似乎才想明白,混合云或许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有人总结了目前云计算领域主要玩家对云计算的理解:“亚马逊的云业务致力于满足电商商家的托管需求;微软的云计算路线走的是“软件 + 服务”;谷歌更多强调的是通过云计算对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阿里云计算的价值在于通过移动化与云计算的结合来实现 IT 服务的“在线化”。”

相比之下,IBM 的主营业务是硬件,在云计算的理解方面并不占优势。而收购 Red Hat 则是一招比较妙的棋,Red Hat 在企业级市场的积累,为 IBM 的市场和业务扩展带来了现成的好处,同时也给 IBM 提供了与其它云服务商对抗的核心竞争价值。

分拆过后,由其托管基础部门组成的新公司将继续拥有《财富》100 强中超过 75% 的客户,以及 600 亿美元的积压订单,这家公司未来也将是 IBM 的合作伙伴,并与所有云提供商合作。

未来,IBM 将由一家半数以上销售额来自服务的公司变为半数以上收入来自于混合云和 AI 等解决方案收入的企业,不得不感叹一句:一个 IT 时代走向终结。

参考阅读:

>

1、小的比较灵活,大的比较规范

2、小的什么都要做,什么都涉及,你学习空间大,大的你做好你自己的那一小块就好

3、小的容易提升你的学习能力,因为涉及的技术,你都得自己会,大的,会公司的一套就好

4、小的你的整体把握会灵活一点,大的,你可以学到管理能力更多一点

5、在大的公司,你可以呆一年,然后就去小的公司发展吧,如果公司不是特别有前途的话,技术方面,不利于你的发展。当然,管理方面,绝对占优势

6、建议:哪里工资高就哪里去,工资低,说什么都没有鸟用,不要听画饼

独孤码农

IT行业发展是很多打算学习计算机或已经投身IT事业的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该行业发展趋势在2023年以后会呈现怎样的局面呢具体会有哪些表现呢对企业方而言,他们又将作出怎样的动作来一起推动IT业发展我们来看看预测的2023年亚太地区发展趋势。

以下五个方面也说明了企业的动向,北京北大青鸟一起来看看现在学哪些技术你能够有好前景吧!

1大数据分析将走过概念验证阶段:

2023年,企业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其现有数据库中挖掘价值,并部署可扩展的基础架构,从大数据产品中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根据近由HDS赞助、经济学人智库(EIU)开展的有关亚太地区大数据的结果表明,该地区70%以上的企业认为采用大数据将增加企业受益、提高生产力以及推动企业创新。不过,很多企业认为,由于其信息按照相互独立的业务系统、信息孤岛、格式和介质进行存储和管理,现有的信息系统阻碍了企业有效采集用于分析的数据。大数据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技术和组织架构。2023年,企业需要尽快解决这两个问题。

2云服务提供商模式将越来越受欢迎:

企业的IT部门职能将从技术实施者转为业务创新者。对IT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拥有高需求的企业将开始探讨云服务提供商模式,他们更愿意与中立的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合作。

在企业内需要技术升级时,重点将是应用和商业产出,而非基础架构本身。企业将转向系统集成商、企业IT部门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来扮演云服务提供商的角色。

3企业对数据安性的关注度将达到高点:

亚太地区将引入新的个人数据安法规。企业也必须重新审视其数据安策略,寻求企业文档同步和共享、数据加密和可审核的解决方案,应对上述问题。

同时,企业要加强对移动和边沿数据安的重视程度,实施更为严格的数据安和管理方式。同时应该借助现代技术实现上述流程的管理和自动化,以降低高昂的合规成本。

4来自移动通信的非结构化数据将爆炸式增长:

亚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需要部署成熟、完善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以应对内容交付和数据分析两方面的需求。成功部署这种解决方案的电信运营商将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4G的部署和价格适中的智能手机,对亚太地区移动数据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数字内容服务,电信运营商必须开发一个可扩展、高性能和可靠的IT基础架构,将闪存技术和智能内容交付网络融为一体,以满足用户对高带宽的需求。

以上就是关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没有专职的IT管理员,如果能够快速搭建一个软件平台,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全部的内容,包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没有专职的IT管理员,如果能够快速搭建一个软件平台,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CIO如何像经营企业一样去经营IT部门、(转)IT:从运维到运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731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