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一辆樱桃红色的特斯拉跑车搭乘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去往了太空。跑车里面坐着一个叫Starman的仿真宇航员,车内屏幕上写着Don’t panic,车里放着一条毛巾和一本《银河系漫游指南》,音响里放着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
这是一场广告,但也是一次致敬,这个以物理学家命名的企业,似乎又多了一层浪漫。
这辆离地球愈发遥远的汽车和那个出于乐趣进行这一项活动的男人——埃隆·马斯克,似乎那时候就预示了这家靠IT模式和科技支撑的公司,有着一飞冲天的潜质。尽管在巴菲特眼中,汽车行业竞争依旧波云诡谲,最后的赢家依旧未知。但在今年开端的两个月内,特斯拉却在质疑声中高歌猛进,股票曲线像是眼镜蛇般高昂头颅,刺激眼球和投资神经。
21日,特斯拉收盘价再次超过900美元,市值1633亿美元,势头不可谓不强劲。更有“特斯拉能否成为下一个苹果”的发问,让人感觉似乎2008年的iPhone4奇迹可以在特斯拉手中重现。
电池革新下的新机遇
在溢价收购麦克斯韦尔之后,近日,特斯拉与“绯闻对象”宁德时代拟签订协议。宁德时代似乎要成为继松下和LG之后第三家动力电池供应商,这也将是特斯拉首次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电池关乎电动汽车的生死存亡。特斯拉也强调未来最重要的是节约电池成本,因此,特斯拉将于4月举行的“电池日”股东见面会,必定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电池选择上引发新一轮的洗牌。
正如马斯克本人在财报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你不提升电池的产能,而是把电池从一辆车搬到另一辆车,这并不是真正提升销量,因为你没有生产真正的电动车。”由此不难看出,电池革新是当前特斯拉主要的着力点,可能也将是部分新能源产业的“引爆点”。
或许,特斯拉青睐磷酸铁锂电池,将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春天。特斯拉选择宁德时代,无疑是出于降低电池及电动车成本的需求,而这一举动,同样也拉动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接近平价,为中小型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去提高其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已然成为热门话题之时,各地公共交通能源改革加持之下,更多的机会摆在磷酸铁路电池和相关材料企业面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等在内的诸多企业,国内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市场,预期有望逐步提升。
特斯拉收获的不仅仅是更低的成本,更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抢占了此次先机的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如此之快,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日益增长的新市场
从特斯拉官方通告的2019财报数据可知,201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4778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23047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额为2979亿美元,约合208亿人民币,相比于2018年,增长了6955%。
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营业收入为2979亿美元,占比为1212%,仅次于美国市场,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美国本土市场营收12653亿美元,占比5148%,仍为第一大市场,但较2018年同期下降15%。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投产,也刺激着特斯拉概念和产量的爆发。新的电池合作,促使着特斯拉的全面国产化,新车型model 3成本有望继续下降,此次公告中指出,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成本将低于弗里蒙特工厂。
尽管国内市场被新冠病毒疫情所影响,但在2月10日,上海超级工厂的开工复产,似乎表明特斯拉不惧怕疫情带来的市场动荡。特斯拉防疫联络员、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主任科员孙筱和表示,预计超级工厂将实现每月12000辆左右的产能。不仅如此,孙筱和还表示,上海工厂的产量还会逐渐上升,今年的产量一定会是一个上扬的趋势。
公告中还指出该工厂已具备年产15万辆生产能力,并已开始建设2期工程,用于生产特斯拉MODEL Y车型,增加产能规模至少与1期项目持平。随着上海工厂的复产,困扰特斯拉已久的生产端问题得到解决,其也真正成为一家可以持续赚钱的车企。
在全面国产化的推动下,model 3的国内价格也有望再次下降。肺炎疫情之后,消费者在经历了如此长的“灰暗时期”影响下,不少会发生心态的转变,“拼死拼活挣钱却忽略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这类的想法也会萌生。相较之2003年非典之后民众消费欲的上升,此次疫情之后,消费市场的新转机也有望出现,model 3的降价,是否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新的选择呢?
而在model 3的春风之下,受益的不仅是特斯拉而已。
产业供应链的新春天
随着model 3产能的释放,其所带动的国内相关零部件也将迎来春天。特斯拉产业链涉及范围广,国内外众多公司成为其供应商,特斯拉的快速发展为进入其供应链的国内上市公司提供了增长机会。
其中,作为核心部分的动力电池更是不遑多让的最大受益者。宁德时代,这个特斯拉的第三个电池合作商,在2月3日开盘之日,逆流而上,在低迷的A股市场中异军突起,最大涨幅一度达到989%,截至收盘,每股报13536元,上涨367%,成为3200只跌停个股中“最闪亮的星”。
其他相关领域,比如汽车电子及热管理等环节的供应商,也将迎来新的成长。在热管理系统,国内公司中,三花智控为特斯拉供应膨胀阀、水冷板等热管理产品。在汽车电子部分,国内上市公司中,均胜电子主要供应人机交互产品HMI,四维图新为特斯拉独家导航地图供应商,长信科技供应中控屏模组产品。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库,A股市场共有81只特斯拉概念股,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分别有22家、15家、10家和5家相关上市公司。81只特斯拉概念股中,60家上市公司属于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从2月17日单日的股市不难看出,特斯拉的相关概念股,海达股份直线涨停,胜利精密触及涨停板,秀强股份此前封涨停板录得十连板。这份成绩单,已经算得上亮眼。
2019年,特斯拉交付总量约3675万辆车,比上年增长50%,勉强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但是特斯拉新年的展望却十分乐观,预计2020全年销量轻松突破50万,相当于比去年的销售增长36%。
以往的特斯拉,总以“烧钱”著称,而如今随着产能逐渐的释放,公司表示未来现金流将实现正向,不会再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特斯拉也在财报声明中表示:“特斯拉已经能够依靠自身资金维持,销量的进一步增长,产能的提升以及现金流的持续产生是我们未来的重点。”
但是特斯拉会满足于单一的汽车产业吗?
智能浪潮下的新发展
相比于福特和通用这样的传统车企,特斯拉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
“属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在高管战略会议上曾表示,大众被当作汽车公司,而特斯拉被认作是科技公司。“汽车会成为最重要的移动设备,我们还被评估为一个汽车企业,而特斯拉已经是一个科技企业了。”
作为一个大胆的革新者,这个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确实不同于传统汽车企业。专精化的产品运作,至今也仅是推出了model X/model Y/model S/model 3等少数几款产品,主打高端产品,塑造产业体系。
当然,特斯拉不仅仅满足于汽车产业,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桩网络、软件服务生态等方面也将成为特斯拉的重要收入来源。仅仅软件系统而言,车机系统和 *** 作方式的不断升级,试图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的产品。
2020年是5G元年,在全球不可阻挡的智能化浪潮之下,时代巨轮徐徐向前。万物互联、智能生活、自动驾驶的风头正旺,特斯拉的顺势而行,也彰显着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企业,更加像是唱多者所言,“科技公司才是特斯拉的同行”。
迅猛发展下的老问题
2019年10月23日,2019《财富》未来50强榜单公布,特斯拉排名第48位。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特斯拉排名第147位。
两组排名不难看出,特斯拉发展的势头迅猛。而在这迅猛发展的背后,逐渐出现的问题,却是所有车企都会面临的问题——召回危机。
根据《消费者报道》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方面所了解信息可知,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6月7日起,召回2016年4月15日至2016年12月1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X系列汽车,共计3183辆。而此前,在2019年1月,特斯拉就曾因高田安全气囊存在的伤人隐患,已经在中国召回超过14000辆model S汽车。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在长期暴露于强效除冰盐等高腐蚀的环境时,将转向机电机固定在转向机壳体上的螺栓可能被腐蚀并断裂,造成转向机电机发生移位、传动皮带打滑,从而导致转向助力减弱或丧失,可能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部分车主反映,model X 2016款汽车存在制动系统失灵、刹车失灵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model S车型也存在中控屏漏液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特斯拉方面却没有实施相应的召回动作。
这不免会使一些消费者寒心。如果汽车的安全性能都无法保障,那也没有继续选择这个品牌必要。相比于丰田此前的召回事件,其表现的危机公关意识的确值得特斯拉学习。毕竟口碑对于特斯拉而言,绝对是保障其销量的最重要条件。
这几次的召回事件之后,特斯拉方面也应该自我反省。虽说产品的质量难以做到百分百保障,但精益求精的态度却是百分百需要的,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才能保证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特斯拉想要继续如今的“奇迹”,这一点毋庸置疑很重要。
那个将跑车送往太空的特斯拉,它的事业是否也能像那辆跑车一般,贴满了“超速罚单”,一路冲向未知呢?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liukuang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中国股票市场中,资产重组是永不褪色的热点。2013年,资产重组将继续成为市场中重要的热点,因为新股发行踩急刹车后,对800多家排队上市的公司来说,与上市公司重组是较快捷的套现方式,尤其是那些在经济不景气中财务报表不好看、很难IPO上市的公司;而手握大额超募资金的已上市公司也愿意通过并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退市压力愈发严格,业绩受到经济环境冲击,大量上市公司需要通过重组改善业绩;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对控股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压力很大;上市公司在已有再融资和资产重组中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带来资产整合压力。如果在资产重组前买入,在资产重组后卖出往往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即使持有的股票没有发生资产重组,买入具有资产重组预期而股价尚未反应的公司也可以随着该预期的明朗获取收益,因此预测资产重组可以发现投资机会。资产重组的发生往往具有前兆。第一种是第一大股东的变化。一是引入战略投资者。美的电器的第一大股东美的集团在2011年引入高盛等机构投资者,2012年即公布将进行资产重组。因为资产重组已经成为PE重要的退出方式,双汇发展和恒逸石化的资产重组背后都有高盛的参与。二是第一大股东的在集团中的层级提高。平高电气的第一大股东平高集团和许继电气的第一大股东许继集团原为国家电网的子公司中电装备的子公司,2012年平高集团和许继集团均转为国家电网直接持股,很快均发生资产重组。因为第一大股东在集团地位的提高往往会同时确立下属上市公司在集团中某类资产整合平台的地位,加速资产重组。三是第一大股东的并购行为。国电南瑞的第一大股东国网电科院、均胜电子的第一大股东均胜集团、卧龙电气的第一大股东卧龙集团均在进行并购后不久对上市公司进行了资产注入。因为第一大股东的并购往往会导致与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第一大股东会通过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解决问题。四是第一大股东的领导换届。光迅科技的资产注入恰恰是在第一大股东武汉电信研究院换届年进行的,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密集的重组与国网总经理刘振亚临近退休有很大关系。第二种是承诺期限的临近。上市公司在再融资和资产重组中往往会承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进行新的资产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国电南瑞在2012年下半年推出资产重组与其承诺在2013年以前解决与国家电网在电力调度上的同业竞争很有关系。佳电股份的重组即为哈尔滨电气集团履行股改承诺。第三种是同一控制下其他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当同一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发生资产重组时,往往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对旗下上市公司的资产整合思路已经形成,未来将分别对控股的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注入。国家电网下属的置信电气、平高电气、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在短短1年内同时进行重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最近几年对旗下上市公司进行了密集的资产注入,中航电子成为航电平台,中航精机成为机电平台,航空动力成为发动机平台,中航动控成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平台。第四种是3个月前提出资产重组但失败的公司。公司资产重组失败后,会承诺3个月内不进行资产重组,但3个月期满后,往往会重新推出重组。如果失败的重组是与大股东的整合,那几乎一定会重新提出,因为大股东对旗下上市公司的战略定位很难改变。光迅科技和关联公司WTD的整合在第一次重组失败后1年内即成功发生。因为光迅科技和WTD分别是无源和有源光器件的龙头企业,整合后的存续公司将成为中国光器件行业的龙头,符合武汉邮电科学院对光迅科技的未来定位。如果失败的重组是引入新的控股股东,也几乎一定会再发生,因为原控股股东套现弃壳的决定也不易改变,华立科技在与华数传媒重组失败后几个月便和上海开创远洋重组。第五种是第一大股东具有盈利能力较强,与上市公司现有业务关联较大的资产。这一条是上述几条的前提,但资产注入的时间往往是上市公司股价合理,第一大股东的资产盈利能力较强时。国电电力曾经靠着第一大股东定期注入发电资产成为长期牛股。第六种是上市公司2年亏损后。中国上市公司对保壳的意愿是非常强的,尤其是上市公司数量少的省份。母公司如果具有优质资产,则注入的概率更大。第七重是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同时高管提出回归A股意向的。H股回归A股是近年重要的资产重组。东江环保、长城汽车等近期牛股都是H to A的。第八种是上市公司所在行业集中度不高,上市公司具有外延式扩张的传统的。东华软件是中国A股市场最优秀的IT服务公司,公司几乎每年都增发新股以较低的成本收购软件公司。如果想预判资产重组,需要对已上市公司的业务和他们大股东的业务,大股东的动向非常了解。除了判断资产重组发生的概率,评估资产重组也非常重要。最重要的原则是发行较少的股票,获得优质的资产。一般已有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都会失败,因为上市公司的估值较高,合并后存续公司股本摊薄过大,业绩难以提高。攀钢钢钒、河北钢铁和山东钢铁的整合都不成功。仅仅是为完成整体上市而进行的资产注入也多会失败。有些大股东只是想做大规模,注入的资产质量并不好,如平高电气资产注入后股价反而下跌。资产重组后的新资产融资要求高的往往会失败。盐湖钾肥吸收合并盐湖集团后继承了后者的化工项目。该项目投资数额巨大,资产回报率很低。使得盐湖钾肥在重组后折旧压力骤增,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滑,一家中国成长性最好、最喜欢派现金的公司沦为一家普通的化工企业。宝石重组后业绩大幅提高,但新业务玻璃基板投资需求巨大,重组后立即推出巨额再融资,股价自然难以走高。资产置换往往会成功。因为资产置换往往根据账面价值估值,注入资产的盈利通常明显好于剥离的资产,实现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大幅增厚。如北人股份、攀钢钒钛、广日股份都进行了非常成功的资产置换。资产重组后,一家行业龙头借壳上市往往会诞生大牛股。因为新注入资产所在行业可能是已有上市公司未涉及的,资本市场对其比较陌生,而资产重组方案公布到完成之间拟注入资产的信息披露较少,会造成对存续公司价值低估。如三安光电资产重组后,几乎所有的研究报告都认为LED行业成长性有限,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然而三安光电在重组后业绩连续大幅增长,成为超级牛股。中油金鸿作为A股第一家全国扩张的天然气龙头企业,也有牛股基因。资产剥离也可能诞生大牛股。有些公司同时拥有非常优质和非常劣质的资产,如果剥离掉劣质资产,业绩立即大幅提高。如sst生化持有中国第五大血液制品公司双林生物100%的股权,却被电力资产的亏损拖累,未来将剥离电力资产,前景值得期待。资产重组变更实际控制人,新实际控制人背景雄厚的很可能产生牛股。一方面新股东优质资产较多,未来有可能继续进行资产注入,另一方面新股东对公司的业绩可能带来深远影响。科大讯飞引入中国移动,置信电气、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引入国家电网作为新实际控制人后,公司的主要客户成为大股东,对公司发展自然有积极影响。其中置信电气堪称2012年最完美资产重组。该重组仅使总股本增加10%,却使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产能翻倍,同时置信电气在全国多个省市拥有生产基地,实现全国布局。更重要的是,置信电气将成为国家电网的非晶合金变压器整合平台,2013年恰恰是非晶合金变压器爆发式增长的元年,未来的增长空间和持续性非常理想。国家电网在入股置信电气的同时参股垄断置信电气上游非晶合金带材的安泰,使置信电气牢牢控制了整个产业链。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简介: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
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部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体。在这个组合体中,有一个零件是主要的,它实现既定的动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连接、紧固、导向等辅助作用。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因此汽车零部件各类细分产品均由这四个基本部分衍生而来。按零部件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发动机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般用品、装载工具等)等。
——产业链全景图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是指其相关的供应和需求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提供原材料的市场,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
其中,原材料需求量较大的有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玻璃。下游包括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汽车零部件配件商和汽车改装厂等。
上游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塑料、橡胶等)的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制造成本。下游对汽车零部件的影响主要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快技术创新,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否则就会面临着供给需求脱节困境,造成结构失衡和产品积压。
——政策推动:政策规划频频落地,助推行业健康成长
由于每辆汽车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达到1万个左右,而这些零部件又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在技术标准、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家关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关的政策主要分布于汽车产业的相关国家政策当中。
从整体来看,国家正在促进我国汽车行业调整升级,鼓励研发制造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保持着较大的扶持力度。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布,无疑对零部件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积极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行业相关政策发展规划。
——市场规模现状: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扩大
中国新车生产为我国新车零部件配套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下,汽车维修与改装对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壮大。
2019年,在汽车整体市场滑坡、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排放标准逐渐升高等因素影响下,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仍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1375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统计,全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035%。初步估算,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在374万亿元左右。
注:1)同比增速数据由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动,每年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同比数据均为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数据进行同比。
2)2020数据为初步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进出口现状:进出口金额呈现下行
2014年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之下,我国汽车零配件的进出口得到良好发展。2017-2019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出口金额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分别为3531亿美元、6655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28%、44%。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市场下,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2020年1-11月,汽车零配件进口金额294亿美元,同比增长01%;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5071亿美元,同比下降76%。
从四大类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出口结构来看,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在进出口市场占比均为第一,占比分别为8142%和6178%;汽车、摩托车轮胎出口金额占比达2023%,进口金额占比仅为183%;发动机在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出口市场中占比均在10%以下。
注:内圈为进口产品结构,外圈为出口产品结构。
——市场研发现状:多方机构合作成为趋势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依然存在技术瓶颈,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节能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
为了解决技术瓶颈,零部件企业在加强自身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如下图所示,有的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合作研发汽车零部件,如上汽大众和日本瑞萨共同成立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有的整车企业与IT企业合作开发汽车零部件,如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开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领域的研究;
有的零部件企业与IT企业合作,如伟世通与腾讯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数字化AI座舱解决方案;同时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合作,共同研究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可以看出,未来“多方合作,共同研发”模式将成为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及投资兼并现状
——区域竞争格局:零部件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整车厂起步发展的,基本都是围绕整车生产基地,呈现集群式发展。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形成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六大产业集群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占全产业的80%左右。围绕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以“扩规模、调结构、提升附加值”为抓手,提高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合作的效率,产业链协同效应初步显现,结构竞争优势大幅提升,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更加凸显。
——企业竞争格局: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
在2020年国际百强榜单中,排在前五位的企业是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加拿大麦格纳和德国采埃孚,有11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选,分别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海纳川、均胜电子、宁德时代、中航汽车、广汽零部件、玉柴集团、中策橡胶、中信戴卡、法士特集团。
其中,潍柴集团零部件业务收入总额以216467亿位居国际百强榜单第8位,位居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首位。
总体来看,中国企业的规模化能力在增强,入围2020年全球百强榜的中国企业由2019年的8家增加到了11家,排名均有所提升。
——投资兼并现状: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并购加快
——投融资市场繁荣。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14-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融资市场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市场于2015年达到峰值,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分别为88件和8005亿元。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资规模为5364亿元,汽车零部件还有很大投资空间。
未来零部件企业投资将更加活跃,通过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零部件产业升级进而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实现汽车零部件从低端制造向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发展。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资并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了21宗投资并购类的案例,其中传统汽车相关产品的投资并购案例有7宗,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品投资并购案例有14起。
从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投资并购案例来看,主要涉及核心零部件系统相关产品、轮胎、车身附件等方面。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并购来看,主要涉及动力电池、无人驾驶、智能平台等方面。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汽车售后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
受到“重整车、轻零件”的政策倾向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面临技术空心化危局。大量中小规模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线单一、技术含量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攀升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波动下滑。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逐步提高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在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带动下,国内零部件企业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外资或合资品牌占比将有所下降;
同时我国目标在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去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集团,行业内的兼并将会增多,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随着汽车产销量触及天花板,汽车零部件在新车配套领域发展有限,巨大的售后市场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点之一。
——发展前景:行业向好趋势不变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在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长期向好势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预测,至202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55万亿元。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一)智能机器人, 工业自动化:
智云股份(300097)、科大智能(300222)、蓝英装备(300293)、汇川技术(300124)、
宝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工业机器人(300024)、
亚威股份(002559)、华中数控(300161)、三丰智能(300276)、软控股份(002073)、
新时达(002527)、GQY视讯(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实股份(002698)、
工大高新(600701)、钱江摩托(000913)、英威腾(002334)、上海机电(600835)、
山河智能(002097)、慈星股份(300307)、科远股份(002380)、英唐智控(300131)、
紫光股份(000938)。
(二)智能穿戴:
环旭电子(601231)、水晶光电(002273)、康耐特(300061)、长江通信(600345)、
共达电声(002655)、联创光电(600363)、数码视讯(300079)、高德红外(002414)、
汉王科技(002362)、川大智胜(002253)、科大讯飞(002230)、汉威电子(300007)、
苏州固锝(002079)、中颖电子(300327) 、超华科技(002288)、丹邦科技(002618)、
得润电子(002055) 、深圳惠程(002168)、生益科技(600183)、金利科技(002464)、
兴森科技(002436)、漫步者(002351)、奋达科技(002681)、歌尔声学(002241)、
北京君正(300223) 、九安医疗(002432)、上海新阳(300236)、福日电子(600203)、
长电科技(600584)、达华智能(002512)、荣科科技(300290)、新华联(000620)。
(三)智能家居:
和晶科技(300279)、安居宝(300155)、拓邦股份(002139)、 和而泰(002402)、
东软载波(300183)、 邦讯技术(300312)、星网锐捷(002396)、大亚科技(000910)等。
(四)智能安防:
英飞拓(002528)、捷顺科技(002609)、数源科技(000909)、中威电子(300270)、
海康威视(002415)、鹏博士(600804)、佳讯飞鸿(300213)、大华股份(002236)、
高新兴(300098)等。
(五)智能交通:
中海科技(002401)、易华录(300212)、银江股份(300020)、华虹计通(300330)、
宝信软件(600845)。
扩展资料:回顾以往的历史可以发现,每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伴随着大量的新技术使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推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再加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可以预期,一大批科技型企业业绩有望大幅提升。
同时,随着2009年我国创业板的成功推出,高市盈率的定位,无疑也显示科技类企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如果说2009年主要依靠重组催生牛股行情,则2010年有望通过科技进步来提升业绩从而推动股价走高。
股价推升空间大 与其他题材有很大不同的是,科技类股的股价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股价定位上往往不受市盈率这类估值指标的限制。如上一轮1999年科技股飙升的主流是网络股,当时市场甚至以网站的点击率来衡量企业的未来成长,使得股价炒作起来没有太大的限制。
当前包括物联网、低碳经济等科技题材类个股也类似,由于属于新兴行业,未来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业绩存在几何级成长的可能性,所以不能按照当前业绩来限定其合理的估值价位,股价也就具有了巨大的上涨想象空间。
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情况来看,其个股的市盈率往往明显高于主板市场。A股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个股市盈率水平也明显高于主板。此外,在过去一年多的市场行情中,科技题材类个股股价表现并非是最突出的,因此只要业绩出现复苏迹象,资金就可能积极参与其中,使其股价出现惊人的表现。
个股选择是关键 对于投资者而言,即使看对了热点板块,但投资却未必成功,因为主流热点群体中并非所有个股都会有突出的表现,对于科技题材中的个股也是如此,因此个股的选择非常关键。
参考资料:科技股-百度百科
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新车配套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增长。
同时,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在汽车维修和汽车改装等后市场中对零部件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对零部件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发展成就。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简介: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
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部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体。在这个组合体中,有一个零件是主要的,它实现既定的动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连接、紧固、导向等辅助作用。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因此汽车零部件各类细分产品均由这四个基本部分衍生而来。按零部件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发动机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般用品、装载工具等)等。
——产业链全景图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是指其相关的供应和需求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提供原材料的市场,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
其中,原材料需求量较大的有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玻璃。下游包括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汽车零部件配件商和汽车改装厂等。
上游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塑料、橡胶等)的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制造成本。下游对汽车零部件的影响主要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快技术创新,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否则就会面临着供给需求脱节困境,造成结构失衡和产品积压。
——政策推动:政策规划频频落地,助推行业健康成长
由于每辆汽车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达到1万个左右,而这些零部件又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在技术标准、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家关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关的政策主要分布于汽车产业的相关国家政策当中。
从整体来看,国家正在促进我国汽车行业调整升级,鼓励研发制造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保持着较大的扶持力度。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布,无疑对零部件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积极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行业相关政策发展规划。
——市场规模现状: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扩大
中国新车生产为我国新车零部件配套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下,汽车维修与改装对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壮大。
2019年,在汽车整体市场滑坡、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排放标准逐渐升高等因素影响下,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仍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1375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统计,全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035%。初步估算,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在374万亿元左右。
注:1)同比增速数据由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动,每年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同比数据均为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数据进行同比。
2)2020数据为初步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进出口现状:进出口金额呈现下行
2014年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之下,我国汽车零配件的进出口得到良好发展。2017-2019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出口金额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分别为3531亿美元、6655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28%、44%。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市场下,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2020年1-11月,汽车零配件进口金额294亿美元,同比增长01%;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5071亿美元,同比下降76%。
从四大类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出口结构来看,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在进出口市场占比均为第一,占比分别为8142%和6178%;汽车、摩托车轮胎出口金额占比达2023%,进口金额占比仅为183%;发动机在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出口市场中占比均在10%以下。
注:内圈为进口产品结构,外圈为出口产品结构。
——市场研发现状:多方机构合作成为趋势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依然存在技术瓶颈,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节能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
为了解决技术瓶颈,零部件企业在加强自身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如下图所示,有的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合作研发汽车零部件,如上汽大众和日本瑞萨共同成立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有的整车企业与IT企业合作开发汽车零部件,如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开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领域的研究;
有的零部件企业与IT企业合作,如伟世通与腾讯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数字化AI座舱解决方案;同时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合作,共同研究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可以看出,未来“多方合作,共同研发”模式将成为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及投资兼并现状
——区域竞争格局:零部件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整车厂起步发展的,基本都是围绕整车生产基地,呈现集群式发展。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形成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六大产业集群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占全产业的80%左右。围绕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以“扩规模、调结构、提升附加值”为抓手,提高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合作的效率,产业链协同效应初步显现,结构竞争优势大幅提升,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更加凸显。
——企业竞争格局: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
在2020年国际百强榜单中,排在前五位的企业是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加拿大麦格纳和德国采埃孚,有11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选,分别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海纳川、均胜电子、宁德时代、中航汽车、广汽零部件、玉柴集团、中策橡胶、中信戴卡、法士特集团。
其中,潍柴集团零部件业务收入总额以216467亿位居国际百强榜单第8位,位居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首位。
总体来看,中国企业的规模化能力在增强,入围2020年全球百强榜的中国企业由2019年的8家增加到了11家,排名均有所提升。
——投资兼并现状: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并购加快
——投融资市场繁荣。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14-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融资市场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市场于2015年达到峰值,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分别为88件和8005亿元。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资规模为5364亿元,汽车零部件还有很大投资空间。
未来零部件企业投资将更加活跃,通过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零部件产业升级进而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实现汽车零部件从低端制造向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发展。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资并购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了21宗投资并购类的案例,其中传统汽车相关产品的投资并购案例有7宗,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品投资并购案例有14起。
从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投资并购案例来看,主要涉及核心零部件系统相关产品、轮胎、车身附件等方面。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并购来看,主要涉及动力电池、无人驾驶、智能平台等方面。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汽车售后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
受到“重整车、轻零件”的政策倾向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面临技术空心化危局。大量中小规模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线单一、技术含量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攀升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波动下滑。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逐步提高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在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带动下,国内零部件企业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外资或合资品牌占比将有所下降;
同时我国目标在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去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集团,行业内的兼并将会增多,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随着汽车产销量触及天花板,汽车零部件在新车配套领域发展有限,巨大的售后市场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点之一。
——发展前景:行业向好趋势不变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在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长期向好势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预测,至202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55万亿元。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以上就是关于看不懂的特斯拉市值神话全部的内容,包括:看不懂的特斯拉市值神话、如何在资产重组股中获利、汽配行业如何发展起来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