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取最适用的字段属性
MySQL可以很好的支持大数据量的存取,但是一般说来,数据库中的表越小,在它上面执行的查询也就会越快。因此,在创建表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我们可以将表中字段的宽度设得尽可能小。
2. 使用连接(JOIN)来代替子查询(Sub-Queries)
MySQL从4.1开始支持SQL的子查询。这个技术可以使用SELECT语句来创建一个单列的查询结果,然后把这个结果作为过滤条件用在另一个查询中。
3、使用联合(UNION)来代替手动创建的临时表
MySQL从4.0的版本开始支持union查询,它可以把需要使用临时表的两条或更多的select查询合并的一个查询中。在客户端的查询会话结束的时候,临时表会被自动删除,从而保证数据库整齐、高效。
4、事务
尽管我们可以使用子查询(Sub-Queries)、连接(JOIN)和联合(UNION)来创建各种各样的查询,但不是所有的数据库 *** 作都可以只用一条或少数几条SQL语句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用到一系列的语句来完成某种工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这个语句块中的某一条语句运行出错的时候,整个语句块的 *** 作就会变得不确定起来。设想一下,要把某个数据同时插入两个相关联的表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个表中成功更新后,数据库突然出现意外状况,造成第二个表中的 *** 作没有完成,这样,就会造成数据的不完整,甚至会破坏数据库中的数据。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应该使用事务,它的作用是:要么语句块中每条语句都 *** 作成功,要么都失败
5、锁定表
尽管事务是维护数据库完整性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却因为它的独占性,有时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尤其是在很大的应用系统中。由于在事务执行的过程中,数据库将会被锁定,因此其它的用户请求只能暂时等待直到该事务结束。其实,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锁定表的方法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6、使用外键
锁定表的方法可以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但是它却不能保证数据的关联性。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外键。
7、使用索引
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性能的常用方法,它可以令数据库服务器以比没有索引快得多的速度检索特定的行,尤其是在查询语句当中包含有MAX(),MIN()和ORDERBY这些命令的时候,性能提高更为明显。
8、优化的查询语句
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索引可以提高查询的速度,但如果SQL语句使用不恰当的话,索引将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在对企业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时,我们通常会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开展。通过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的优化,最终达到企业科学系统化的管理思维模式。
第一,要以组织机构的稳定性过渡或稳定性存在为前提:稳定现时的经营生产管理活动设置的组织机构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能将旧的机构平稳过渡到新的机构人员的岗位调整能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的部门和岗位不适应的原有岗位人员能平稳的离职,不会因为个别人员的离职而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不会因为个别人的离职带走人员,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没有信心的思想变化。稳定性是否具备取决于部门优化调整时的设立是否做到了“ 三适”:
适应:是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和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企业的规模、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否产生了内在的调整需求,一般的表现标志是:尽管企业规模扩大、人员增加,但企业效率提升速度不匹配,企业内部不协调、推诿的事情经常发生,内部协调工作经常需要上级领导来协调。原有部门、岗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的需求,部门经理、岗位人员明显感到工作不知为何为、不知为谁为、视而不见麻木无为、消极或积极乱为。
适时:企业是否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取得更好效果的时间是否在恰当的时机里进行调整或优化是否在适当的提前量(相对于企业管理水准、人员心态、人员素质等)下进行是否会因为机构调整长时间打乱企业的原来正常的经营生产秩序是否能有助于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踏上新的起跑线是否能促进快速提升经营业绩、管理水准是否具有“ 退半步, 进一步或进两步”的效果等等。
适才:是否有合适的人员或机构来优化调整是否能广泛发现能为公司所用的人才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是否发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是否能引进企业急需的人才等等,总之,是否能最大限度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
第二,要分工清晰,有利考核与协调。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不协调的组织关系,预防和避免今后可能存在的摩擦关系,优化的表现结果应该是部门职能清晰、权责到位,能够进行评价和考核,部门间的管理联系、工作程序协调,公司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实施。
第三,部门、岗位的设置要与培养人才、提供良好发展空间相结合。优化调整部门和岗位时,既要不考虑现有人员,又要综合考虑人员不能为了照顾人情关系,设立人情部门或岗位同时,又要综合考虑现有人员的品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潜力等,在对品行有保证,具有风险小的培养价值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部门、岗位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企业是个人的发展平台”的观念通过具体的员工在部门或岗位的就职得到体现。
组织优化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整个组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的一项工作,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的优化调整。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整个组织体系的优化调整,使人力资源达到并保持在合理配置状态,形成精干的组织机构和员工队伍,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率水平,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组织结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不断优化的组织结构预示着企业的管理从简单无序转变到复杂有序,也标志着企业管理渐渐走向更成熟。
在企业初创阶段,大多会按预期目标建立组织结构,完成这一步后,确定所设部门的功能及岗位的职责等,并明确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等条件。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分工也将不断细化,当外部环境或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组织结构也需要进行优化以适应战略目标变化、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和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组织优化可以避免部门和岗位间沟通效率低下导致的业绩下滑、组织效率低下等后果,而提高组织效率是合理控制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保证。从人工成本绝对水平分析,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及效益水平的高低。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是企业员工薪酬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动力。如果一个企业缺少劳动生产率的支撑,工资难以持续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能提高员工薪酬水平还有利于企业保持人工成本相对水平较低的竞争优势。
劳动生产率与企业员工的素质及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企业组织效率同样有重要关系。组织优化可以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支出。
组织优化何时优?如何优?优成何样才能降成本?这些问题都值得去深思。在这里提出三个方面供探讨:管理、技术、创新。就是向管理要效率;向技术要效益;向创新要效果:
一、选择合理的优化时机
当部门和岗位间职权不明,沟通不顺,经营业绩停滞或下滑,管理效率下降等问题时,应该从企业文化、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重塑上述原因的同时还要审视企业组织结构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即便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也应当未雨绸缪,审视组织结构在未来业务的发展中能否适配。
科层制、职能制等理论上成熟的组织结构并不普遍适用所有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本质是通过分工协作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因此,当企业战略、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时也是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的最佳时机。
1. 企业战略调整
组织结构是战略实施的载体,战略不同组织结构必然随之调整。企业战略变化通常是增减业务部门或强化、收缩某些业务。例如,以产品和销售为导向的公司,一旦产品受到市场的认可,就会迅速扩张销售团队,此时销售模式是否调整,是否进行地域扩张,是否单独设立销售培训部门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思考,此时优化组织结构势在必行。
2. 企业发展阶段变化
企业从初创走向成熟,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结构需要优化以适应发展。初创阶段企业需要快速应对市场需求,此时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根据业务围绕职能来设置部门。此时组织结构臃肿就会造成流程分割、沟通效率低下。企业发展壮大后过于简单的组织结构则会造成重要职能缺失。因此随着企业的发展,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适配的新的组织结构。
3. 企业所处环境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应该服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转变。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消除消极和破坏性因素,创造一种适应员工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工作环境,保证高效管理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企业内部形成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企业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它们的变化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环境发生改变时,抓住机遇优化组织结构。
二、组织结构诊断
在进行组织优化前,首先要对企业发展目标、现有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找出组织结构中可能发生的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确定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过程。
1. 组织结构诊断步骤
(1) 诊断准备。在诊断准备阶段,需要制定诊断计划,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结构诊断的信息收集方法和诊断方法,针对要采用的信息收集方法和诊断方法事先进行访谈提纲、问卷设计,并展开宣传获取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理解与支持。
(2) 信息收集。采取各种方式收集与组织结构和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掌握企业管理运营的现状。
(3) 诊断分析。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借鉴行业管理经验,参照标杆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现有组织机构进行多维度分析,判断现有组织结构运行状况和问题所在。
(4) 沟通确认。通过所得信息诊断组织结构,将初步成果与企业管理者和各级员工进行沟通,补充诊断存在疑问的结果同时提出优化方向。
(5) 诊断报告。根据所得的翔实数据,撰写诊断报告,明确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优先级提出对组织结构优化的初步方案。
2. 组织结构诊断内容
企业进行组织诊断是要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确定企业现存问题,最终做出调整与优化决策,聚焦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组织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组织目标诊断。组织目标包括企业战略目标和为达成战略目标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各项具体工作。首先要根据市场、行业环境以及竞争评估企业战略目标,再结合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分析达成战略目标的途径、方法和时间周期;其次是分解战略目标,明确达成阶段性目标的时间、成果;最后再细致分解战略以及阶段性目标,落实到部门和岗位,确定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在组织目标诊断过程中,应该判断目标是否明确可行,确定各项目标的完成期限和定性与定量评价标准,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工作方法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岗位任职者,强化自身优势,规避劣势,聚焦企业战略。
(2) 组织结构诊断。为了达成组织目标,必须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诊断,组织结构诊断主要包括:现有组织结构的科学性和组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现有组织结构模式、组织结构效率和组织结构导致的内部冲突情况;现有部门设置与岗位设置情况、工作设计情况以及组织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是否合理等。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诊断,目的是发现管理问题和管理瓶颈,确定组织结构优化的重点方向。
(3) 组织资源诊断。在确定了组织目标,明确了组织结构优化方向后,需要对组织现有资源进行诊断。组织资源诊断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信誉和品牌价值;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领导成员情况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状况、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状况,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状况以及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等。组织资源诊断是对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所进行的盘点,目的是为组织结构优化提供保障和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