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具体请参考以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于1981年正式推荐了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这是一个7层的网络体系结构,由于这个标准模型的建立,使得各种计算机网络向它靠拢,大大推动了网络通信标准化的进程。
OSI参考模型的7层网络体系结构如图1-6所示,从底层往上依次为物理层(PH)、数据链路层(DL)、网络层(N)、传输层(T)、对话层(S)、表示层(P)和应用层(A)。其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通常被称为媒体层,属于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子网,主要用于创建两个网络设备间的物理连接,是计算机网络工程师研究的对象;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则被称为主机层,属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子网,主要负责互 *** 作性,是网络用户所面对的内容。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如下。
1.物理层
物理层处于体系结构的第1层,即最底层,向下直接与物理传输介质相连接。物理层协议是各种网络设备进行互联时必须遵守的底层协议,与其他协议无关。物理层定义了数据通信网络之间物理链路的电气或机械特性,以及激活、维护和关闭这条链路的各项 *** 作。物理层的特征参数包括电压、数据传输率、最大传输距离和物理连接介质等。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位于体系结构的第2层,介于物理层与网络层之间。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一条原始且有差错的物理链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它把从物理层来的原始数据组成帧即用于传送数据的结构化的包。数据链路层负责帧在计算机之间的无差错传递。其特征参数包括物理地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警告机制、所传数据帧的排序和流量控制等。数据链路层对等节点间的通信一般要经过数据链路建立、数据传输与数据链路释放三个阶段,因此数据链路连接与物理连接是有区别的。数据链路连接建立在物理连接之上,一个物理连接生存期间允许有多个数据链路生存期。数据链接释放时,物理连接不一定释放。
3.网络层
网络层在体系结构的第3层,介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定义网络 *** 作系统通信用的协议,为传送的信息确定地址,将逻辑地址和名字翻译成物理地址。同时负责确定从源计算机沿着网络到目的计算机的路由选择,处理交通问题,如交换、路由和数据包阻塞的控制等,路由器的功能在这一层实现。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报文分组以最佳路径通过通信子网送达目的主机,这样网络用户就不需要关心网络的拓扑结构及所使用的通信介质。网络层还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和非连接的数据报服务,虚电路服务可以保证报文分组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和顺序传输。
4.传输层
传输层是体系结构的第4层,位于网络层与会话层之间,负责端到端的信息传输错误处理,包括错误的确认和恢复,确保信息的可靠传递。在必要时,也对信息重新打包,把过长信息分成小包发送。在接收端,再将这些小包重构成初始的信息。在这一层中最常用的协议就是TCP/IP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Novell中的顺序包交换协议(SPX),以及 Microsoft NetBIOS/NetBEUI协议。传输层主要对上层提供透明(不依赖于具体网络)的可靠的数据传输。在OSI参考模型中,人们经常将7层分为高层和低层。如果从面向通信和面向信息处理角度进行分类,传输层一般划在低层;如果从用户功能与网络功能角度进行分类,传输层又被划在高层。这种差异正好反映出传输层在OSI参考模型中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5.会话层
会话层在OSI体系结构的第5层,处于传输层和表示层之间,允许在不同计算机上的两个应用间建立、使用和结束会话,实现对话控制,管理何端发送、何时发送和占用多长时间等。会话层利用传输层提供的可靠信息传递服务,使得两个会话实体之间不用考虑相互间的距离、使用何种网络通信等细节,进行数据的透明传输。从OSI参考模型看,会话层之上各层是面向用户的,会话层以下各层是面向网络通信的。会话层在两者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向会话的应用进程之间提供会话组织和同步服务。
6.表示层
OSI体系结构的第6层是表示层,在会话层与应用层之间。表示层则要保证所传输的数据经传送后意义不改变,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描述数据结构并使之与机器无关。该层定义了一系列代码和代码转换功能,包含处理网络应用程序数据格式的协议,以保证源端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在目的端计算机同样能够被识别。表示层从应用层获得数据,将其排序成一个有含义的格式提供给会话层。这一层还通过提供数据加密服务解决安全问题,通过提供压缩数据服务尽量减少网络上需要传送的数据量。表示层提供两类服务:相互通信的应用进程间交换信息的表示方法服务与表示连接服务。
7.应用层
应用层位于第7层,是体系结构的顶层,主要功能是直接为用户服务,通过应用软件实现网络与用户的直接对话。这一层是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访问网络服务的地方,负责整个网络应用程序协同工作。
OSI/RM共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7层。
第1层:物理层,在物理信道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bit)流,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所需的各种传输介质、通信接口特性等。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无差错地传输,并进行数据流量控制。
第3层:网络层,为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提供建立、维护和终止网络连接的手段,把上层来的数据组织成数据包(Packet)在节点之间进行交换传送,并且负责路由控制和拥塞控制。
第4层:传输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第5层:会话层,为表示层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并提供会话管理服务。
第6层:表示层,为应用层提供信息表示方式的服务,如数据格式的变换、文本压缩和加密技术等。
第7层:应用层,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各种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E-mail)、分布式数据库以及网络管理等。
扩展资料:
OSI参考模型的特性:
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定义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不同系统中相同层的实体为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相信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 *** 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
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模型
以上就是关于在OSI参考模型中,哪一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有序中断虚电路,传输差错校验、恢复以及信息控制机制全部的内容,包括:在OSI参考模型中,哪一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有序中断虚电路,传输差错校验、恢复以及信息控制机制、OSI/RM共分为哪几层简要说明各层的功能。 请您详细解答。谢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