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你需要搭建一个开发环境,我以b/s中的asp为例,
web server:netbox,使用方便
语言:asp,入手容易
数据库:access,界面 *** 作,无需密码, *** 作简单。第二步,新建一个用户表,username char(20)password char(20)添加数据,admin mypassword第三步,新建登录界面,文件名 loginasp<div>
<form name="login" method="post" action="loginactionasp" target="_top">
<table align="center" style="margin-top:30"><tr><td>请输入用户名</td>
<td><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id="userName2" size="10" /></td></tr><tr><td>请输入密码 </td>
<td><input type="password" name="userPwd" id="userPwd2" size="10" /></td></tr><tr><td colspan="2" align="center"><input type="button" id="login2" value="登录" onClick="login2Check();" /></td></tr></table></form></div>新建loginactionasp<!--#include file="connasp"--><%dim sql,userName,userPwd
userName=trim(request("userName"))
userPwd=trim(request("userPwd"))
if userName="maintain" then
sql="select userPwd from user_info where userId=2"
rsOpen sql,cn,1,1
asd=trim(rs("userPwd"))
if userPwd=asd then
session("name")=userName
responseRedirect("maintainance_personnelasp")els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alert("密码错误!")
windowlocation="indexasp";</script><%end ifrscloseelse%>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alert("用户名错误!")
windowlocation="indexasp";</script><%end if%>新建连接数据库文件connasp<%
set c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如果两个程序都向表中写数据显然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会有意外情况发生。如果表正由一个程序写入,同时进行读取的另一个程序也会产生混乱的结果。锁定表的方法防止客户机的请求互相干扰或者服务器与维护程序相互干扰的方法主要有多种。如果你关闭数据库,就可以保证服务器和myisamchk和isamchk之间没有交互作用。但是停止服务器的运行并不是一个好注意,因为这样做会使得没有故障的数据库和表也不可用。本节主要讨论的过程,是避免服务器和myisamchk或isamchk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这种功能的方法是对表进行锁定。服务器由两种表的锁定方法:1内部锁定内部锁定可以避免客户机的请求相互干扰——例如,避免客户机的SELECT查询被另一个客户机的UPDATE查询所干扰。也可以利用内部锁定机制防止服务器在利用myisamchk或isamchk检查或修复表时对表的访问。语法:锁定表:LOCK TABLEStbl_name {READ | WRITE},[ tbl_name {READ | WRITE},…]解锁表:UNLOCKTABLESLOCKTABLES为当前线程锁定表。UNLOCK TABLES释放被当前线程持有的任何锁。当线程发出另外一个LOCKTABLES时,或当服务器的连接被关闭时,当前线程锁定的所有表自动被解锁。如果一个线程获得在一个表上的一个READ锁,该线程(和所有其他线程)只能从表中读。如果一个线程获得一个表上的一个WRITE锁,那么只有持锁的线程READ或WRITE表,其他线程被阻止。每个线程等待(没有超时)直到它获得它请求的所有锁。WRITE锁通常比READ锁有更高的优先级,以确保更改尽快被处理。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线程获得READ锁,并且然后另外一个线程请求一个WRITE锁,随后的READ锁请求将等待直到WRITE线程得到了锁并且释放了它。显然对于检查,你只需要获得读锁。再者钟情跨下,只能读取表,但不能修改它,因此他也允许其它客户机读取表。对于修复,你必须获得些所以防止任何客户机在你对表进行 *** 作时修改它。2外部锁定服务器还可以使用外部锁定(文件级锁)来防止其它程序在服务器使用表时修改文件。通常,在表的检查 *** 作中服务器将外部锁定与myisamchk或isamchk作合使用。但是,外部锁定在某些系统中是禁用的,因为他不能可靠的进行工作。对运行myisamchk或isamchk所选择的过程取决于服务器是否能使用外部锁定。如果不使用,则必修使用内部锁定协议。如果服务器用--skip-locking选项运行,则外部锁定禁用。该选项在某些系统中是缺省的,如Linux。可以通过运行mysqladminvariables命令确定服务器是否能够使用外部锁定。检查skip_locking变量的值并按以下方法进行:◆如果skip_locking为off,则外部锁定有效您可以继续并运行人和一个实用程序来检查表。服务器和实用程序将合作对表进行访问。但是,运行任何一个实用程序之前,应该使用mysqladmin flush-tables。为了修复表,应该使用表的修复锁定协议。◆如果skip_locaking为on,则禁用外部锁定,所以在myisamchk或isamchk检查修复表示服务器并不知道,最好关闭服务器。如果坚持是服务器保持开启状态,月确保在您使用此表示没有客户机来访问它。
大致的讲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然后设计数据库的E-R模型,然后将E-R模型图转换为各种表,并对其进行数据库设计范式(范式因不同书籍有不同)的审核,然后进行数据库的实施,然后运行维护。
一句话来讲就是将用户的需求变成带有各种关系的表,以及其它的数据库结构,然后供编程使用
具体如下: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全过程,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
(2)概念设计。
(3)逻辑设计。
(4)物理设计。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5.1.1需求分析阶段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需求。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时的一步。作为“地基”的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与准确,决定了在其上构建“数据库大厦”的速度与质量。需求分析做得不好,可能会导致整个数据库重新设计,因此,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5.1.2概念模型设计阶段
在概念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仅从用户角度看待数据及其处理要求和约束,产生一个反映用户观点的概念模式,也称为“组织模式”。概念模式能充分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间的联系,又是各种基本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易于向关系模型转换。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1)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任务相对单一化,设计复杂程度得到降低,便于组织管理。
(2)概念模式不受特定DBMS的限制,也独立于存储安排,因而比逻辑设计得到的模式更为稳定。
(3)概念模式不含具体的DBMS所附加的技术细节,更容易为用户所理解,因而能准确地反映用户的信息需求。
概念模型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如采用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该阶段即将所设计的对象抽象出E-R模型;如采用用户视图法,则应设计出不同的用户视图。
5.1.3逻辑模型设计阶段
逻辑模型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将概念模型设计阶段得到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如采用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该阶段就是将所设计的E-R模型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采用用户视图法,则应进行表的规范化,列出所有的关键字以及用数据结构图描述表集合中的约束与联系,汇总各用户视图的设计结果,将所有的用户视图合成一个复杂的数据库系统。
5.1.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存取方法。显然,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完全依赖于给定的硬件环境和数据库产品。在关系模型系统中,物理设计比较简单一些,因为文件形式是单记录类型文件,仅包含索引机制、空间大小、块的大小等内容。
物理设计可分五步完成,前三步涉及到物理结构设计,后两步涉及到约束和具体的程序设计:
(1)存储记录结构设计:包括记录的组成、数据项的类型、长度,以及逻辑记录到存储记录的映射。
(2)确定数据存放位置:可以把经常同时被访问的数据组合在一起,“记录聚簇(cluster)”技术能满足这个要求。
(3)存取方法的设计:存取路径分为主存取路径及辅存取路径,前者用于主键检索,后者用于辅助键检索。
(4)完整性和安全性考虑:设计者应在完整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效率方面进行分析,作出权衡。
(5)程序设计:在逻辑数据库结构确定后,应用程序设计就应当随之开始。物理数据独立性的目的是消除由于物理结构的改变而引起对应用程序的修改。当物理独立性未得到保证时,可能会引发对程序的修改。
数据库物理设计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1.5数据库实施阶段
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在计算机系统上建立起实际数据库结构、装入数据、测试和试运行的过程称为数据库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主要有三项工作。
(1)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对描述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结果的程序即“源模式”,经DBMS编译成目标模式并执行后,便建立了实际的数据库结构。
(2)装入试验数据对应用程序进行调试。试验数据可以是实际数据,也可由手工生成或用随机数发生器生成。应使测试数据尽可能覆盖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况。
(3)装入实际数据,进入试运行状态。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如果不符,则返回到前面,修改数据库的物理模型设计甚至逻辑模型设计。
5.1.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数据库系统正式运行,标志着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工作的结束和维护阶段的开始。运行维护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四项:
(1)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检查系统安全性是否受到侵犯,及时调整授权和密码,实施系统转储与备份,发生故障后及时恢复。
(2)监测并改善数据库运行性能:对数据库的存储空间状况及响应时间进行分析评价,结合用户反应确定改进措施。
(3)根据用户要求对数据库现有功能进行扩充。
(4)及时改正运行中发现的系统错误。
数据库查询过程是怎么实现的
首先我解释一下,查询数据库本身就没有间断,数据库接口语言在相应数据库查询接口的时候本身获取的就是一个数据集合,数据集合是一个静态的东西,用他去做查询就没间断过。当数据表不间断变化数据量的时候,你需要定时响应查询这种不间断,就需要刷新数据集合,连接对象不要关闭。在编程应用中像我们的ACCESS链接表,你看就是这样的,对于表视图,每次刷新或者重新打开数据表就是最新获取的数据。在编程过程中我们并不提倡这样去查询数据库,一般是用消息推送方式。
一般都使用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on)来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其他的hibernate什么的底层实现还是jdbc,以JDBC为例,首先你要知道数据库类型(注册驱动),然后根据数据库类型取得一个什么地方上的数据库的链接(取得链接),然后建立你要执行的 *** 作(执行 *** 作),最后对 *** 作结果进行处理,然后关闭链接释放资源就可以了。以SQL server为例。
Connection con=null;
Statement stmt = null;
ResultSet rs = null;
try {
String sql = "select id,name from users ";
DriverManagerregisterDriver(new netsourceforgejtdsjdbcDriver);//注册驱动,说明是什么数据库
c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jtds:sqlserver://localhost:1433/test1", "sa", "123456");//取得链接,说明我从哪里查询
stmt = concreateStatement();//创建 *** 作对象
rs = stmtexecuteQuery(sql);//执行 *** 作
while (rsnext()) {
Systemoutprintln(rsgetString("id")+ ":"+rsgetString("name"));//处理结果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catch(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关闭资源 释放链接
try {
if (rs != null) {
rsclose();
rs = null;
}
if (stmt != null) {
stmtclose();
stmt = null;
}
if (con != null) {
conclose();
con = null;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OVER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MySQL数据库表锁定的几种方法实现、具体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过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