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进行二调数据缩编的一些方法,能看清工程文件,网络上的都处理过了。知道一个说一个。

FME进行二调数据缩编的一些方法,能看清工程文件,网络上的都处理过了。知道一个说一个。,第1张

首先介绍下缩编的具体步骤:

源数据为经过国土资源部通过核查的1:10000二调成果数据,Shape格式,西安80坐标系。

本方案采用的方法是自动化与手工处理相结合,采用FME进行图斑融合、线要素提取、节点抽稀、线平滑、线构面、图斑全自动缩编等工作,使用GIS或者CAD软件(ArcGIS、MapInfo或AutoCAD等)作为编辑平台,并进行面积计算并形成二调成果缩编数据库。缩编成果数据库各要素层之间要求拓扑关系一致。

缩编步骤是对地类图斑进行处理后,进行线的编辑,编辑后进行平滑抽稀、构面等 *** 作。具体说明如下:

1、地类图斑的处理(自动处理)

11 预先设计一个表格,包含各种地类的最小上图面积、是否参与缩编、地类之间的语义邻近性分布关系等。根据这张表格,首先分离出交通、水系类等的带状图斑不参与缩编,即该类图斑和其他地类用地不互相归并。

12 然后地类图斑中不够上图面积的重要地类进行夸大,对图斑进行邻近、非邻近融合。

处理的模板如下:

13 根据图斑的全覆盖、无缝隙、无重叠、语义多层次等特点,检查重叠、缝隙问题并修正。

14 把不够上图面积的小图斑根据语义邻近融合到邻近的大图斑中。

处理的模板如下:

2、线图层处理(手工处理)

21 线状地物的处理

a、条带状图斑变单线线状地物情况

面状公路与铁路实地小于50米则处理为单线线状地物;

面状河流与沟渠实地小于等于20米处理为单线线状地物。

b、单线线状地物取舍

公路基本全部保留(舍去部分短小公路,没有连通情况),保证所有乡镇之间都有相应公路连通。

铁路全部保留(舍去一些专用线、短小的分叉)。

河流与沟渠主要对连通与主干渠、流向水系地物等进行保留。

农村道路主要保留与公路连接走向大型居民点、工矿等主干路线。

土地利用图中道路网眼要求如下:

城镇及农村发达地区道路网眼大小为实地面积75~100公顷(1:10万为200~300公顷);

山区道路网眼大小为实地面积100~150公顷(1:10万为300~500公顷)。

综合后的线状交通运输用地应检查道路网的拓扑关系,保持道路的连通性和空间关系的合理性。

22 图层合并

把21步骤中生成的地类界线、由行政区界线提取的外圈境界线(区县级)合并为一个图层,用境界线替代与地类界线重叠的部分,然后与线状地物构建拓扑关系,处理重叠等拓扑错误并给相关属性赋值,最后合并为一个图层。

23 拓扑检查

对新生成的线状地物进行拓扑清理,主要有重复线清除、自相交检查、悬挂线检查、线打断等。

3、重新生成地类图斑与其它图层派生

31 根据缩编要求,缩编后的图形节点要抽稀,同时一些小的弯曲都需要舍去,线条需要平滑,对图层线状地物进行抽稀取直。

FME模板如下:

32 用处理后的线构面生成新的地类图斑图层,然后根据步骤31中生成的线状地物对这个新生成的图层赋属性

FME模板如下:

33 进一步进行去除在抽稀取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小图斑的处理。

34 用新的图斑和地类界线抽稀平滑的线来生成新的线状地物、地类界线、行政区界线和行政区,并给相关的属性赋值。

"国土三调"全名: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

一、依据《土地调查条例》

利用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计划将于2017年启动,2019年12月31日完成。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查清全国城乡范围内的每块土地的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

获取国土资源管理专题数据,专题分析自然生态状况、建设用地等,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别。

二、主要任务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含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不动产权籍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

4.专项调查

5.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其中:国家部署地方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其它四项工作由国家组织地方开展,建设四级数据库,并全国汇总。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以外)

分辨率:采用优于1米和2米的卫星影像

比例尺:以不小于1:5000比例尺为主

(林区或牧区采用1:10000比例尺、沙漠无人区采用1:50000比例尺)

调查分类标准: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标准)

实地调查城镇以外的每块土地的利用类型、范围、面积、分布等状况。

同时,开展耕地细化调查,查清蓄滞洪区内耕地、内陆滩涂上耕地、林区内开垦耕地的位置、范围、面积和分布等状况。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分辨率:采用优于02米的航空影像,

比例尺:以1:2000比例尺为主,

结合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调查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状况,查清全国城镇内部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空闲地等各类土地的利用和分布等状况。

2.不动产权籍调查(部署地方开展)

利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土地征收等成果资料,查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人、界线、面积等信息,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数据库;

以不动产权籍调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充分利用已有不动产权籍成果,以宗地、宗海为基础,组织开展土地、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权籍调查,为不动产登记提供基础和依据。

3.基本农田调查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资料,将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范围界线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查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范围内土地的利用类型、分布、面积等状况,建立基本农田专题数据。

4.专项调查

(1)批而未用土地调查

依据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备案的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及往年批准的建设用地文件,对照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将批而未用土地的范围界线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查清批而未用土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面积等状况,建立批而未用土地专项调查数据。

(2)城市开发边界调查

依据城市开发边界有关资料,将城市开发边界范围界线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查清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内土地的利用类型、分布、面积等状况,建立城市开发边界专项调查数据。

(3)开发区边界调查

依据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批准界线等资料,将开发区范围界线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查清开发区范围内土地的利用类型、分布、面积等状况,建立开发区专项调查数据。

(4)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价

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所有现状耕地质量等别全面调查评价工作,建立县级、省级和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5.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依据土地调查成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利用二次调查数据库,重新建设县、市、省、国家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统一数据标准,确保数据一致。

三、技术路线和方法(新特点)

1、地类一致性初判

第三次土地调查要充分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开展。

国家组织专业队伍,以正射影像数据与上一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耕地等重点地类进行地类一致性判定,

区分提取影像与数据库地类一致部分和不一致部分。在此基础上开展实地调查和举证工作。

2、城镇内部空闲地提取

以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航片)与上一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照影像提取城市和建制镇范围内无建设痕迹或未使用的部分。对提取的城镇内部空闲地须地方进行核查确认、调查与举证。

3、采用新技术开展调查工作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3S一体化技术手段和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外业实地调查核实和数据建库工作。

对与国家地类一致性初判结果不一致的和重点地类变化图斑,地方应使用外业移动终端设备生成包括图斑实地GPS坐标、实地照片、视频、拍摄方位角及拍摄时间等综合信息的加密举证数据包,报送省级审核,省级采用互联网技术替代外业审核。

调查成果质量检查:

充分利用3S一体化和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省级审查和国家确认相结合的方法,以地方利用外业移动终端设备现场采集的包括图斑实地GPS坐标、实地照片、视频、拍摄方位角及拍摄时间等综合信息的加密举证数据包为基础,结合最新遥感影像,对地方报送的调查成果质量进行审核,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核查周期。

对内业综合确认有疑问的和重点地类图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外业移动终端设备开展外业实地核查,国家利用无线VPDN加密专网对外业核查全过程进行实时在线动态监管,确保核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根据国家审核确认结果与省级开展对接整改工作,形成最终调查成果。

四、专题分析

①土地利用分析

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对土地的利用状况、权属状况进行分析。重点对耕地、基本农田、各类建设用地等土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历年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辖区内不同区域类型的土地利用状况、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分析;评价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程度,预测变化趋势,对土地利用挖潜、节约集约利用提出建议等。

②生态状况分析

利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数字高程模型等资料进行综合处理,调查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区范围内的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状况,国家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状况,统计汇总出土地的利用类型、分布、面积、坡度等数据。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自然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保护相关的其他资料成果,结合有关政策文件,对本地区自然生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等。

以上就是关于FME进行二调数据缩编的一些方法,能看清工程文件,网络上的都处理过了。知道一个说一个。全部的内容,包括:FME进行二调数据缩编的一些方法,能看清工程文件,网络上的都处理过了。知道一个说一个。、国土三调,,,是什么意思,给解释一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10212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