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web开发用哪个框架比较好

python web开发用哪个框架比较好,第1张

(1)Django。Django的文档最完善、市场占有率最高、招聘职位最多估计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完美的文档,Django的成功,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Django近乎完美的官方文档(包括Django book)。全套的解决方案,Django象Rails一样,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full-stack framework + batteries included),基本要什么有什么(比如:cache、session、feed、orm、geo、auth),而且全部Django自己造,开发网 站应手的工具Django基本都给你做好了,因此开发效率是不用说的,出了问题也算好找,不在你的代码里就在Django的源码里。

(2)Pylons和Django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Pylons本身只有两千行左右的Python代码,不过它还附带有一些几乎就是Pylons御用 的第三方模块。Pylons只提供一个架子和可选方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Template、ORM、form、auth等组件,系统高度可 定制。我们常说Python是一个胶水语言(glue language),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Pylons就是一个用胶水语言设计的胶水框架。

(3)Tornado即是一个Web server(对此本文不作详述),同时又是一个类webpy的micro-framework,作为框架Tornado的思想主要来源于Webpy,大家在Webpy的网站首页也可以看到Tornado的大佬Bret Taylor的这么一段话(他这里说的FriendFeed用的框架跟Tornado可以看作是一个东西):

(4)Bottle和Flask作为新生一代Python框架的代表,挺有意思的是都采用了decorator的方式配置URL路由。

(5)Flask 精简

(6)webpy 非常精简

概述: 英特尔安腾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64位处理器家族的第一位成员,它可使客户以更经济的成本(相比专用技术而言)、获得针对高端64位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更广泛的平台和应用选择。自2001年5月29日起,相关计算机制造商将开始付运基于英特尔安腾处理器的工作站和服务器。英特尔预计,今年年内,大约25家计算机制造商根据各自的生产和发布计划推出多于35款基于安腾处理器的系统。

安腾处理器大事记: 1994年6月,英特尔公司与惠普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为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共同开发全新的64位架构

1997年11月,英特尔公司与惠普公司宣布推出基于清晰并行指令计算(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的安腾架构,并就推出产品代号为"Merced"(现名为"安腾")的IA-64处理器家族的计划进行了磋商。

1999年5月,英特尔与诸多企业用户和数家原始设备制造商宣布成立"英特尔64位基金",斥资25亿美元为高端企业服务器和工作站开发软件应用程序。

1999年6月,英特尔公司与惠普公司宣布推出IA-64指令集架构。

1999年8月,英特尔首次演示运行于基于安腾处理器的系统上的Linux和64位Windows *** 作系统,并宣布向客户提供先期安腾处理器工程样机。

1999年10月,英特尔宣布其原产品代号为"Merced"的第一款64位处理器定名为"安腾"。安腾处理器家族和安腾架构(以前被称为"EPIC"架构)成为未来处理器的代名词。

2000年5月,英特尔面向软件开发商发布其《安腾TM处理器微架构互联网应用参考指南》,详细介绍了安腾处理器的功能特性。

2000年7月,英特尔公司与微软公司预发布(preview release)针对安腾处理器的64位Windows *** 作系统。

2000年10月,英特尔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eXCHANGE活动上展示了面向最终用户的安腾处理器样机,并开始付运该处理器。

2001年2月,英特尔在美国圣何塞"2001年英特尔春季开发商论坛"上公开展示了64位处理器家族中的下一款McKinley处理器。

2001年5月29日,英特尔宣布在年内将有约25家计算机制造商开始付运基于安腾处理器的工作站和服务器。

2002年7月9日, 英特尔公司宣布正式启运安腾ò2处理器,基于英特尔安腾2处理器的系统和软件开始在全球陆续面市。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众多OEM厂商包括全球有超过20家OEM厂商已经或计划推出基于安腾2处理器的系统,其中包括布尔、方正、富士通、富士通-西门子、HCL、日立、惠普、IBM、Itautec、Kraftway、浪潮、联想、Maxdata、NEC、三星、SGI、东芝、Unisys及Wipro等。主要 *** 作系统和超过1,000个大型企业软件已经面世。

安腾2处理器是英特尔64位服务器和工作站处理器家族的第二代产品。安腾是英特尔公司面向企业级应用处理器的名字,它将英特尔架构的卓越性能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带到了数据密集型、企业关键的技术计算应用之中。安腾处理器家族是专为高端企业和高性能应用设计的,能为业务智能、数据库、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高性能计算、计算机辅助工程和安全交易提供领先的性能。

安腾处理器家族能以比专用产品低得多的价格和更佳的性能,为众多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提供有着广泛选择性的可靠平台和软件。由于安腾2处理器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能够把处理器连接在一起形成多处理器系统)和巨大的增长空间,许多OEM厂商计划到2003年大规模交付有8至64个或更多基于安腾2处理器的系统。

安腾2处理器与安腾处理器家族未来两代的产品在接口上具有兼容性,从而使新一代产品可以方便地替换现有的安腾2系统。从而延长了OEM和消费者在基于安腾2平台投资的价值和使用寿命。另外,英特尔安腾处理器家族未来五代产品正在开发中,延伸产品的设计也已起动,整个项目将持续到2005年-2010年。

全球领先的软件制造企业正在开发丰富的应用程序支持基于安腾2处理器的系统,包括:BEA公司的 Weblogic、i2 Supply Chain and Factory Planner、IBM的DB2和Websphere、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 2000、Oracle 9i Database及Oracle 9i Application Server、Reuters财务服务平台、SAP公司的R/3和带LiveCache的APO及SAS的v90。

安腾2处理器比其它高端企业平台能支持更多的 *** 作系统。目前能够支持安腾2处理器的 *** 作系统包括:微软的Windows Advanced Sever,Limited Edition,和Windows XP 64位版、惠普公司的HP-UX、以及来自Caldera、Red Hat、SuSE和TurboLinux公司的Linux系统。另外,微软计划针对安腾2处理器推出支持安腾2处理器的WindowsNET Datacenter 和Enterprise Server版本。并且惠普公司将把它的OpenVMS和NonStop Kernel *** 作系统针对安腾处理器家族进行移植,以便在未来推出。

目前全球已经有上百家公司已经或正准备逐步在IT环境中应用安腾处理器家族,其中包括: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超级计算应用程序国家中心(NCSA)、美国国家能源部的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核研究欧洲组织及新加坡生物信息研究所等;在计算机辅助工程及计算密集型定制程序领域则有国家冲撞分析中心(NCAC)及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等;VTG-Lehnkering使用了安腾处理器系统作为关键任务企业资源规划;Liberty Medical和VeriSign在后端基础设施及数据库方面使用了安腾处理器;康奈尔大学及Wells Fargo在业务智能解决方案方面使用了安腾处理器。

由于安腾2处理器在业界受到的广泛支持,安腾2的创新设计将使IT和商业用户得到RISC架构带来传统优势--企业级的性能,可靠性和可升级性--可选择大量的系统供应商、 *** 作系统、软件应用,以及英特尔公司规模经济的价格优势。基于安腾2的服务器的性能两倍于基于安腾的系统,较同等的Sun系统费用低但处理性能提高50%。

安腾2处理器支持高交易量,复杂运算,海量数据和用户群。处理器的EPIC设计和3MB综合三级缓存可以保证在线交易处理、数据分析、模拟和图像绘制的处理速度和性能。处理器还具有先进的可靠性特点,包括对所有处理器主要数据架构和先进机器检查架构的超强检错和纠错能力,具有智能错误管理和复杂平台错误恢复能力,可以防止由于软件或硬件有故障或由于宕机而引起数据出错和丢失。

安腾处理器背景信息: 英特尔预计,2002年内,大约25家计算机制造商将推出多于35款的基于安腾处理器的系统(取决于各自的生产和付运计 划)。

· 英特尔的安腾处理器家族已得到4种 *** 作系统的支持,它们是:微软的Windows XP、Linux(四家发行商)、惠普的HP-UX和IBM的AIX-5L。英特尔预计,本年年内,将有数百种软件应用运行于基于安腾处理器的系统上。

· 首批推出的基于安腾的系统将采用2M/4M的L3高速缓存,速度为733MHz和800MHz。英特尔还将供应适用于双路/四路系统的英特尔460GX芯片集以及服务器和工作站主 板。

· 与英特尔ò至强TM处理器家族互为补充的基于安腾处理器的系统,其销售定位于特定的市场领域,包括大型数据库、数据挖掘、电子商务安全交易、计算机辅助工程和高性能计算等等。

· 数百家公司正在开发适用于安腾处理器家族的应用软件,更多的企业正在开发适用于安腾处理器家族的技术和产品(数量远远超过针对任何其他64位架构开发技术和产品的企业)。

· 英特尔安腾架构基于EPIC(清晰并行指令计算)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安腾处理器可同时执行多达20个 *** 作。

· 安腾处理器表现出世界级的浮点性能(每秒最高可执行64亿次 *** 作),尤其适合业务数据挖掘应用中的快速分析和高性能计算。

· 基于安腾的服务器包含特殊指令,能够加快安全运算,其性能是配置相当的RISC系统的12倍。

· 基于安腾的服务器能够直接寻址16万亿(16 terabyte)字节的信息量。

· 基于安腾的服务器每秒可处理21千兆字节

Intel第七代酷睿i3 7350K性能惊人:超过前两代i5

前不久,有国外零售商悄然上架了一款极为罕见的英特尔新处理器型号:Core i3 7350K,可以确定这是英特尔基于Kaby Lake第七代酷睿微架构的处理器,只不过型号十分怪异,因为此前在Core i3系列中并没有带“K”的型号。威锋网11月29日消息,就在日前,关于Core i3 7350K的更多规格和细节又一次被泄露了出来,包括具体跑分性能。英特尔未官方发布的Core i3 7350K处理器这一次次泄露于Geekbench的跑分数据库,并且再一次证实了带“K”型号的版本未锁频的传闻,用户可以通过“超频”实现更高的处理频率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在Core i3系列上出现还是首次,毕竟此前只有Core i5或Core i7系列带有“K”的型号可以实现。

如果Geekbench泄露的信息不假,那么这款中低端定位的新处理器Core i3-7350K,其单核和多核性能已经超过了英特尔之前多款Core i5处理器。以实例来说,Core i3-7350K的单核分数可以达到5137分,多核分数为10048分。这个成绩就表示,Core i3-7350K性能已经超过第四代 Core i5 4670k和第六代 Core i5 6400处理器,十分令人惊讶!

对比图如下:

根据之前泄露的消息了解,Core i3-7350K这款带“K”的型号的零售价比以往标准版更高一些,具体为177美元,而第七代Core i5标准版泄露的报价为195美元。那么,在相差不到20美元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不直接选择Core i5四核处理器呢?

普通消费者可能倾向于Core i5,但如果是发烧友或超频玩家,在这两者中或许更愿意购买Core i3-7350K,因为他们知道可以通过超频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甚至超过比非“K”型号的Core i5更高。而且玩家也很清楚,迄今为止许多游戏仍没有充分地利用超过双核的性能,所以Core i3-7350K 变得更具吸引力。

本次Geekbench泄露的参数还显示,Core i3 7350K是双核四线程处理器,频率可达到42GHz,相比同时泄露的i3 7320(41GHz)稍微高一些。提供更高频率的处理器,不仅可以满足一般消费者对更高性能的会追求,而且发烧友应该更加欣喜,因为如果超频的话,显然得到的稳定运行的性能更加可观,除非本身芯片的体质不行。

Core i3 7350K应该是英特尔最新迎合市场的赚钱策略之一,之前只是经济实惠的选择,但现在已经可以开始抢 Core i5的市场了,而且似乎还能延续“英特尔i3默秒全AMD”的传统。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CPU的壳子里面有两块CPU

众所周知,高端服务器平台通常会采用多个处理器,可并发执行多个线程,从而获得极大的性能提升。在消费级PC中使用类似于SMP技术一直以来是无数人的梦想,但高昂的价格和复杂的技术架构一直阻碍着多线程技术在低端市场的普及。

业界在处理器结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案——同时多线程处理器(SMT处理器)和单芯片多处理器(CMP)。先讲讲CMP,Chip Mulitprocessor。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以及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提高,人们逐渐产生了将大规模并行处理器中的SMP(对称多处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SMP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因此CMP结构设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两个物理核心整合在同一块芯片之中,晶体管数量,芯片面积以及芯片发热量都是突出的问题,造成后端设计和芯片制造工艺的要求较高。正因为这些原因,SMP技术在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厂商们纷纷转向另一种方案——SMT处理器的研发工作。

多线程处理器对线程的调度与传统意义上由 *** 作系统负责的线程调度是有区别的。它完全由处理器硬件负责线程间的切换。由于采用了大量的硬件支持,所以线程的切换效率更高。线程高效调度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减少处理器处于闲置状态,通过有效的线程切换来获取处理器在相同工作时间内更高的工作效率。而SMT最具吸引力的是它只需小规模改变处理器核心的设计,几乎不用增加额外的成本就可以获得显著的效能提升。这对于桌面低端系统来说无疑十分具有吸引力。因为价格始终是桌面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像高端平台那样去换取高性能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SMT比起CMP显然更适合于桌面市场。

虽然Intel并不是多线程技术的主导力量,但多线程技术获得大众广泛关注却源于Intel。在其新一代基于奔腾4的Xeon处理器中,Intel使用了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而这一技术的核心就是同时多线程(SMT)。其实Intel一直都想将多线程技术逐步融入到自己的产品当中,在Itanium的EPIC核心身上,我们看到了ILP(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指令级并行技术的身影。

对于处理器的并行处理而言,将并行处理“贯彻”到指令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分得越细,越有利于任务的调度,处理器的空闲机会就越少,并发处理的能力就越强。但对于性能、价格远不在一个层次的x86处理器身上使用类似的技术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且碍于架构和缓存容量的因素,能不能发挥出相同的威力也是个未知之数。再三考虑之下Intel决定将ILP的思想嫁接到新一代的Pentium4处理器当中,这就是Hyper-Threading。不同的是,Hyper-Threading是TLP(Thead-Level Parallelism)线程级的并行技术。

超线程技术可以使单一的物理处理器执行两个独立的线程。从架构上说,使用超线程技术的IA-32处理器由两个逻辑处理器构成,并且每一个逻辑处理器都有各自的架构描述。运行过程中,每一个逻辑处理器均可独立地挂起、中断以及直接执行特定线程而不受另一个逻辑处理器的影响。

和传统的双处理器平台使用两个独立的物理处理器(如Intel Xeon处理器)不同,使用超线程技术处理器的两个逻辑处理器共享处理器的核心,包括执行引擎,缓存,系统总线界面和固件等。超线程技术能够更好的发挥的Intel的NetBurst微架构,实现IA-32处理器在一般 *** 作系统,工作站以及服务器应用软件的性能。

事实上,目前的 *** 作系统(包括Windows和Linux)将任务分解为进程和线程,并能够自由地安排和分派到处理器。相似的工作方式我们可以在数据库引擎、科学计算程序、工程软件和多媒体软件等很多高性能应用程序中都看到。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处理器的效能,目前的不少 *** 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支持使用SMP技术的多处理器架构。

超线程技术通过同一个核心中两个独立的逻辑处理器实现目前 *** 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普遍支持的进程级和线程级的并行处理。每个线程可以由两个逻辑处理器之一执行。两个线程的指令同时分派到处理器核心,处理器核心通过乱序执行机制并发地执行两个线程,使处理器在每一个时钟周期中都保持最高的运行效率。

要真正发挥超线程处理器的威力,除了硬件方面具有NetBurst微架构之外,还需要配合带有多线程代码的IA-32指令。Intel的NetBurst微架构是专门针对单指令流设计并优化的,但即使是执行最优化的代码,运行周期当中处理器的执行单元都不能完全被利用。平均来说,当处理器执行多种复合的IA-32指令时,NetBurst架构中仅有35%的执行单元被利用(在这一点上AMD的架构更有优势)。为了使剩余的执行单元能被充分利用起来,超线程技术通过自身的并行多线程代码为处理器核心分配第二个可执行线程。两个被执行的线程通过公共的指令缓冲池向处理器提供指令编排,两个指令的相关性越少,两者的资源冲突就越少,因而处理器当中利用起来的执行单元数就越多,这样就使指令的执行速度得到提高。

使用超线程技术的IA-32处理器对于软件而言等同于两个独立的IA-32处理器,和传统的多处理器系统相似。这使得原来为传统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的应用软件不需要任何修改就可以直接在使用超线程技术的IA-32处理器上运行。只不过对于多处理器系统而言指令是向多个处理器分发,而现在指令分发的对象是相对独立的逻辑处理器。

在固件(BIOS)方面,超线程处理器的运作模式和传统多处理器系统相似。支持传统双处理器和多处理器的 *** 作系统也可以通过CPUID指令侦测使用超线程技术的IA-32处理器的存在。但尽管目前的应用代码都能在使用超线程技术的处理器上正常运行,但为了获得最理想的运行效果,简单的代码修改还是必须的。

在得到 *** 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之下,使用超线程技术的处理器比起普通处理器有30%的额外性能提升。超线程技术应用到多处理器系统时,效能的提升和处理器的数量基本成线性关系增长。在理想状况下,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就能有如此可观的性能增幅,Intel的超线程技术应该有不错的发展潜力。当然30%只是理想情况下,实际运行当中超线程技术可能会带来缓存命中率下降,物理资源冲突以及内存带宽紧缺等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不但会使影响超线程技术所带来的性能增幅,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造成性能的不升反降,所以要进一步发挥超线程技术的威力,还需要Intel和其他软件厂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

英特尔采用全新Core微架构的Core 2 Duo处理器,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扣肉”(Conroe)处理器

1采用宽度动态执行(Intel Wide Dynamic Execution)、高级智能缓存(Intel Advanced Smart Cache)等突破性技术的英特尔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处理器将是最快的处理器,不仅超过了Pentium EE,在最近的横向测试中还击败了AMD的旗舰处理器FX62。

2到2007年第二季度,新的Core微架构将应用于包括单核心Conroe-L在内的所有英特尔入门级桌面处理器。截至2007年年底,基于NetBurst微架构的Celeron D和Pentium 4处理器将全线退出市场。

3英特尔首次在全系列产品上采用统一的Core微架构:Conroe(桌面处理器),Merom(笔记本处理器)和Woodcrest(工作站和服务器处理器),以上产品均采用双核心设计和共享二级缓存机制。

4Core微架构处理器拥有更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更低的功耗水平,有助于增加笔记本电池的续航能力,缩小笔记本和工作站的体积,同时也令系统内采用更少的散热风扇成为可能。

5较低的功耗对于风扇转速的要求也有所降低,系统的运行将更加安静,有助于更多的PC走进起居室。

6尽管Conroe处理器采用了LGA775接口,但是由于电路设计不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Pentium D/EE(LGA775)主板并不能支持Conroe。不过有些主板厂商最新的产品已对处理器供电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因此这类主板已经可以支持Conroe,采用这样主板的系统可以较低的成本顺利过渡到Conroe平台。

7支持英特尔VT虚拟化技术的Core 2 Duo处理器,将系统多线程处理能力推向更高的层次,你可以将一台PC转化为数个虚拟系统,分别运行不同的程序或 *** 作系统。比如,理论上可以在第一个系统内运行FTP服务器,在第二个系统运行网站服务器,第三个系统运行数据库,而在第四个系统内玩游戏或者浏览网页。

8目前,仅有商用PC才内置了TPM 12 保护芯片,而Core 2 Duo处理器则保护所有PC,信用平台模块(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从硬件级别保护计算机的口令和用户数据免受黑客和间谍软件的攻击。

9关于Core微架构处理器的代号—Conroe、Merom和Woodcrest,其实与产品的速度和性能并无关系。事实上,英特尔桌面和工作站处理器的设计部门分别位于美国俄勒冈州(Oregon),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和德克萨斯州(Texas),英特尔将当地的地名作为处理器的开发代号,于是就有了“Conroe”(德克萨斯州)和“Woodcrest”(加利福尼亚州),而“Merom”则来自于以色列一个湖泊的名称。

10英特尔在7月27日正式发布Conroe处理器,在8月初出货。

微服务(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一种架构风格,一个大型复杂软件应用由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组成。系统中的各个微服务可被独立部署,各个微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每个微服务仅关注于完成一件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该任务。

微服务是指开发一个单个 小型的但有业务功能的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处理和轻量通讯机制,可以部署在单个或多个服务器上。

微服务也指一种种松耦合的、有一定的有界上下文的面向服务架构。也就是说,如果每个服务都要同时修改,那么它们就不是微服务,因为它们紧耦合在一起;如果你需要掌握一个服务太多的上下文场景使用条件,那么它就是一个有上下文边界的服务。

微服务架构的优点:

每个微服务都很小,这样能聚焦一个指定的业务功能或业务需求。

微服务能够被小团队单独开发,这个小团队是2到5人的开发人员组成。

微服务是松耦合的,是有功能意义的服务,无论是在开发阶段或部署阶段都是独立的。

微服务能使用不同的语言开发。

微服务易于被一个开发人员理解,修改和维护,这样小团队能够更关注自己的工作成果。无需通过合作才能体现价值。

微服务允许你利用融合最新技术。

微服务只是业务逻辑的代码,不会和HTML,CSS 或其他界面组件混合。

微服务架构的缺点:

微服务架构可能带来过多的 *** 作。

需要DevOps技巧 (>

可能双倍的努力。

分布式系统可能复杂难以管理。

因为分布部署跟踪问题难。

当服务数量增加,管理复杂性增加。

微服务适合哪种情况:

当需要支持桌面,web,移动智能电视,可穿戴时都是可以的。

甚至将来可能不知道但需要支持的某种环境。

SOA与微服务架构,在架构划分、技术平台选择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区别。

一、架构划分不同

1、SOA强调按水平架构划分为:前、后端、数据库、测试等;

2、微服务强调按垂直架构划分,按业务能力划分,每个服务完成一种特定的功能,服务即产品。

二、技术平台选择不同

1、SOA应用倾向于使用统一的技术平台来解决所有问题;

2、微服务可以针对不同业务特征选择不同技术平台,去中心统一化,发挥各种技术平台的特长。

三、系统间边界处理机制不同

1、SOA架构强调的是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和解耦合;(一种粗粒度、松耦合的服务架构);

2、微服务架构强调的是系统按业务边界做细粒度的拆分和部署。

四、主要目标不同

1、SOA架构,主要目标是确保应用能够交互 *** 作;

2、微服务架构,主要目标是实现新功能、并可以快速拓展开发团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SOA

百度百科-微服务架构

以上就是关于python web开发用哪个框架比较好全部的内容,包括:python web开发用哪个框架比较好、安腾很好吗、为什么要上三代i5,七代i3,奔腾还不是秒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10219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