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对的呢?下面就说说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1、数据库设计最起码要占用整个项目开发的40%以上的时间
数据库是需求的直观反应和表现,因此设计时必须要切实符合用户的需求,要多次与用户沟通交流来细化需求,将需求中的要求和每一次的变化都要一一体现在数据库的设计当中。如果需求不明确,就要分析不确定的因素,设计表时就要事先预留出可变通的字段,正所谓“有备无患”。
2、数据库设计不仅仅停留于页面demo的表面
页面内容所需要的字段,在数据库设计中只是一部分,还有系统运转、模块交互、中转数据、表之间的联系等等所需要的字段,因此数据库设计绝对不是简单的基本数据存储,还有逻辑数据存储。
3、数据库设计完成后,项目80%的设计开发在你脑海中就已经完成了
每个字段的设计都是有他必要的意义的,你在设计每一个字段的同时,就应该已经想清楚程序中如何去运用这些字段,多张表的联系在程序中是如何体现的。换句话说,你完成数据库设计后,程序中所有的实现思路和实现方式在你的脑海中就已经考虑过了。如果达不到这种程度,那当进入编码阶段后,才发现要运用的技术或实现的方式数据库无法支持,这时再改动数据库就会很麻烦,会造成一系列不可预测的问题。
4、数据库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效率和优化问题
一开始就要分析哪些表会存储较多的数据量,对于数据量较大的表的设计往往是粗粒度的,也会冗余一些必要的字段,已达到尽量用最少的表、最弱的表关系去存储海量的数据。并且在设计表时,一般都会对主键建立聚集索引,含有大数据量的表更是要建立索引以提供查询性能。对于含有计算、数据交互、统计这类需求时,还要考虑是否有必要采用存储过程。
5、添加必要的(冗余)字段
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备注”、“ *** 作用户IP”和一些用于其他需求(如统计)的字段等,在每张表中必须都要有,不是说只有系统中用到的数据才会存到数据库中,一些冗余字段是为了便于日后维护、分析、拓展而添加的,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黑客攻击,篡改了数据,我们便就可以根据修改时间和 *** 作用户IP来查找定位。
6、设计合理的表关联
若多张表之间的关系复杂,建议采用第三张映射表来关联维护两张表之间的关系,以降低表之间的直接耦合度。若多张表涉及到大数据量的问题,表结构尽量简单,关联也要尽可能避免。
7、设计表时不加主外键等约束性关联,系统编码阶段完成后再添加约束性关联
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团队并行开发,减少编码时所遇到的问题,表之间的关系靠程序来控制。编码完成后再加关联并进行测试。不过也有一些公司的做法是干脆就不加表关联。
8、选择合适的主键生成策略
据我的理解,数据库的结果显示与你的实际应用有关,在本问题中,如果你的两个日期要参与计算(比如查找某个时间段、起始时间),那么这两个日期就要设计成两个日期字段,如果不参与计算的话,比较方便的就是设计成字符型,但个人推荐还是设计成两个日期字段。1.建立销售记录表,显示每个商品每日出售信息:
create table 销售记录(商品代码 varchar(18),商品名称 varchar(50),计量单位 varchar(18),售出数量 decimal(12,4),销售单价 decimal(12,4),销售金额 decimal(12,4),销售时间 datetime)2.建立月汇总视图,显示每个月每种商口出售情况。
CREATE VIEW 月统计 asselect 商口代码,商品名称=MAX(商品名称),统计月份=month(销售时间),月售总额=sum(销售金额) from 销售记录 group by 商品代码,month(销售时间)
3.建立年汇总视图,显示每年每种商口出售情况。
CREATE VIEW 年统计 asselect 商口代码,商品名称=MAX(商品名称),统计年份=year(销售时间),月售总额=sum(销售金额) from 销售记录 group by 商品代码,year(销售时间)
建立以上三个数据库对象后,就可以这样查询:
每个商品每日出售信息:
SELECT * FROM 销售记录每个月每种商口出售情况
select * from 月统计每年每种商口出售情况
SELECT * FROM 年统计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