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独立性?,第1张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中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应用不需要改变。 逻辑独立性存在于外模式和内模式之间。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1、物理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2、逻辑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作用:

1、数据与程序的独立

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加上数据的存取又由DBMS负责,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可以说数据处理的发展史就是数据独立性不断进化的历史。在手工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完全交织在一起,没有独立性可言,数据结构作任何改动,应用程序也需要做相应的修改。

2、使得它们能独立发展

文件系统出现后,虽然将两者分离,但实际上应用程序中依然要反映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存取方法等物理细节,因而只要数据作了任何修改,程序仍然需要作改动。而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程序和数据真正分离,使它们能独立发展。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数据的独立性是数据库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在三层模式体系结构中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系统在某一层次模式上的改变不会使它的上一层模式也发生改变的能力。

扩展资料:

为了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与模式的联系和转换,在外模式与模式之间建立映像,即外模式/模式映像。通过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把描述局部逻辑结构的外模式与描述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式联系起来。由于一个模式与多个外模式对应,因此,对于每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的逻辑数据独立性指的是对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如果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要进行修改(如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那么外模式/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外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这比物理数据独立性更难做到。

扩展资料:

逻辑数据独立性说明模式变化时一个应用的独立程度。数据库系统,可以提供下列几个方面的逻辑数据独立性:

1、在模式中增加新的记录类型,只要不破坏原有记录类型之间的联系。

2、在原有记录类型之间增加新的联系。

3、在某些记录类型中增加新的数据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108728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