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开发的数据逻辑是什么

服务器开发的数据逻辑是什么,第1张

服务器开发的数据逻辑是指服务器端对于客户端请求所做出的响应,包括如何处理和存储数据、如何验证用户身份、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等方面。

具体来说,服务器开发的数据逻辑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并确定表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建立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等问题。

2. 数据 *** 作:编写代码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基本 *** 作。同时需要考虑并发访问时可能产生的冲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 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确保只有经过身份验证且有权限访问特定资源的用户才能够进行相关 *** 作。这需要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登录、注册和密码找回功能,并设置不同级别或角色的用户可以执行哪些 *** 作。

4. 数据安全性:确保敏感信息得到充分加密和保护,防止恶意攻击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机密信息。这需要使用一些加密算法或协议来确保传输过程中信息不被窃听或篡改,并采用其他技术手段(例如防火墙)来增强系统安全性。

5. 性能优化:针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并发访问等场景,对服务器端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性能。这包括使用缓存技术、负载均衡等手段来减轻服务器压力,并采用异步编程模型来提高响应速度。

综上所述,服务器开发的数据逻辑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在实际开发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设计与实现。

曹泽欣 孙秋菊 王 鹏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摘 要 本数据中心是基于 MapGIS K9 平台,利用数据中心架构,“搭建”式二次开发技术建立的,实现了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档案成果、野外原始数据)数据库管理、方便快捷的多途径数据查询和档案资料的在线浏览,其中通过“目录树”实现“多源异构”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的集成管理和服务是本数据中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地面物化探数据 数据中心 数据查询 目录树

1 概述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工作开展多年来,积累了海量的数据(物化探成果和野外原始数据)。这些数据是铀矿地学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潜力。但现阶段,核工业地质档案馆对地面物化探数据管理、服务仍处于传统的人工方式,在档案资料的快速存取、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工作的需求,制约了铀矿地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计算机、数据库、GIS 技术快速发展,为地面物化探资料数据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基于MapGIS K9 的数据中心集成开发技术,可解决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管理现代化、馆藏机构标准化、资料管理数字化、档案服务网络化。

2 运行环境

数据中心实现的环境包括硬件、软件环境两个方面。

2.1 硬件环境

(1)地面物化探数据库服务器 1 台,Pentium D2.8G,主存 4G MB,硬盘 1TB;

(2)客户端微机 10 台,Pentium D2.8G,主存 2G MB,硬盘 200GB;

(3)网络设备:网卡、集线器、网线若干。

2.2 软件环境

(1) *** 作系统:Windows2003 Server、Windows XP 及其后续版本;

(2)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5;

(3)地理信息系统:MapGIS K9;

(4)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Office2007。

3 建设方案

3.1 实现路线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是基于MapGIS K9平台,利用平台数据中心架构,进行“搭建”式二次开发,其中功能插件开发工具采用 Visual Studio 2005,数据库采用 Sql Server 2005。

3.2 数据组织管理

数据中心的数据可分为:成果数据、野外原始数据和底图3类。其中,成果数据是档案资料,包括报告、图件和矢量数据等;野外原始数据是物化探野外测量的数据;底图是用户和数据中心进行交互的界面,包括中国地理底图、地面物化探工作区和案卷目录、卷内目录。各数据具体的组织管理方式如下表。

表 1 地面物化探数据组织管理方式一览表

3.3 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分为:空间查询、属性查询。其中空间查询包含选择图元、行政区划、国际标准分幅和专家查询;属性查询是对底图的属性值进行查询。具体的查询方式如下表。

表 2 地面物化探数据查询方式一览表

3.4 数据服务

“目录树”是数据中心组织、管理和 *** 作数据的场所和工具;通过“目录树”的形式,数据中心可实现“多源异构”的数据管理。

按照地面物化探的不同数据类型,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数据来自包含三个不同的数据库,那么,同一案卷号的成果数据、野外数据来源不同,结构差异较大。如何将这些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数据中心从案卷管理、服务实际出发,以案卷号为主要节点,每个节点包含报告、图件、矢量数据和野外数据“四”个子节点,每个节点包含相对应的数据项,如下图所示。通过多级别、多专题等应用层次,对核工业地面物化探的成果数据(报告、图件、矢量数据)、野外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组织和管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在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的“目录树”中,并不存放真正的数据,它只保存相应数据项的链接路径以及浏览打开方式。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所需,在权限范围内旋转浏览数据。

图 1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目录树”结构图

3.5 数据安全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具有严格的安全保密性,它包含两个方面:数据的安全、用户的安全。

(1)数据的安全。

物化探案卷、卷内目录为内部密级;

物化探档案成果数据为内部密级;

物化探野外数据为内部密级。

(2)用户的安全。

用账号登录;

不能直接接触数据库;

用户分角色,不同角色具有不同访问权限。

4 功能模块设计

该数据中心主要针对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的日常管理、服务需求而开发的,是一套适合地质档案馆日常管理、服务使用的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能够方便 *** 作、查询、检索、统计、制作专题图件、打印等;能够查询、统计地面物化探工作区各种基本信息,为管理人员提供所需的各种数据。

表 3 与图 2 说明了该数据中心的模块结构设计与功能划分。

表 3 功能模块划分与描述

5 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库概念结构的实体关系如下图。

图 2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功能结构设计

图 3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库实体关系图

5.2 数据库中的表及其功能

表 4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库中的表

6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图 4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主界面图

系统主界面如图 4 所示,分 5 个部分,上部分为菜单栏;左部分为数据中心地图文档窗口;中间窗口为主体部分,用于显示图形和查询结果,图形中红色区块表示为地面物化探工作区;右部分为数据中心目录树,用于多源异构的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的集成管理和服务;下部分为 4 种数据查询的窗口,用于档案号、省性质区划、标准图幅和物化探工作方法的查询。

6.1 地图文档 *** 作模块

该模块主要以直观的方式向用户呈现核工业地面物化探工作区(红色区块)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并提供了对地图文档的各项基本 *** 作:图形的放大、缩小、漫游、鹰眼、选择图形显示比例尺等。

6.2 数据查询模块

数据查询模块是数据中心的主要模块,用来对地面物化探工作区进行空间和属性查询,分为 6 个小模块,专家查询又细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带“*”部分是本系统主要查询手段。查询的结果在地图视图上,以“闪烁”方式显示,并在档案视图上,显示相关的案卷目录,在案卷目录某记录上双击,自动检索到该记录相关的卷内目录。

表 5 数据查询一览表

图 5 数据查询─省行政区划查询

图 6 数据查询─标准分幅查询

图 7 数据查询─档案号查询

图 8 数据查询─物化探方法查询

6.3 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

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通过“目录树”对多源异构的物化探成果数据(报告、图件、矢量数据)、野外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服务,在权限内,允许用户浏览数据中心的档案资料。

图 9 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

7 结语

核工业地面物化探数据中心是根据馆藏地面物化探资料现状,结合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的。在实际测试、应用中,该系统体现出如下特性:①界面友好, *** 作简便,具良好的稳定性;②空间查询功能较齐全,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③图形窗口显示直观,能清楚反映地面物化探工作程度及相关工作区基本信息;④通过“目录树”实现了“多源异构”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的集成管理和服务。

该数据中心的建立有助于揭示馆藏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的全貌,有助于快速了解全国范围内地面物化探工作程度现状,有助于快速了解某区域相关地面物化探工作开展情况,并快速检索、浏览到相关档案资料成果,为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查询检索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用户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查询检索手段,促进了地面物化探档案资料的管理、服务。

1、离线时写本地数据库,通了往服务器上传;

2、离线时通过socket写本地数据库,通了往服务器上传;

这2种方式,从技术上来说,第一种直接访问数据库,技术上少了自己定义socket一环,稳定性上要比使用socket好,但去掉“socket”,技术实现方向没有任何区别。

当:

用于局域网环境时,第一种好,因为直连效率最高;

用于互联网环境时,第二种好,因为服务器与客户端通过socket接口转接,增加了数据库安全性。(当socket消息经过加密和验证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67584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7
下一篇 2023-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