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任务是什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任务是什么,第1张

(1)建立四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县(区、市)为单位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和基本农田等数据进行管理,满足县级日常变更等业务需要;在市级,以市(地、州)为单位,结合市级管理模式,整合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构建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满足市级国土资源日常管理需求;以省为单位组织,对市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全面整合,建立省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满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基础数据的基本需要。在中央一级,借助现有的网络系统,由国家组织建立国家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提供对各级土地数据到地块的查询检索、统计汇总、分析输出、及时调用和定期备案等功能。另外,各级数据库之间提供访问和调用接口,满足数据上传、接收、交换、备份、更新维护、日常应用等工作需要。

(2)建立市县地籍信息系统。各市(县)按照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以市(县)为单位,组织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对市(县)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属性以及各种表、卡、册等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编辑录入、查询统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登记发证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能,满足日常业务及管理需求。

(一)农用地分等数据的组成

农用地分等数据成果丰富,按照农用地分等的流程可分为自然质量分、自然质量等指数、自然质量等别、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利用等指数、利用等别、经济等指数和经济等别;按照农用地分等数据的性质可分为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文本数据。为使农用地分等成果能够方便、直观地展现国家级、省级、县级、乡级各级农用地的质量与数量特征,实现对农用地分等数据的查询、分析、融合、分发等功能,必须建立一套统一、规范化的数据管理体系。这套体系能够从农用地分等的基础资料、中间成果和农用地分等成果(图、文、表)等海量数据中提取信息,供汇总平衡、调整、分析,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支持,是土地信息化的坚实基础,对各级农用地的数据(包括属性数据和矢量数据)进行更新、查询、检索和集成,建设农用地分等数据库。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土地资源数量、质量、产能与生态环境并重管理及国土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是实现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前提,也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实施耕地占补按等级折算的重要手段。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自治区级与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主要包括文字成果、图件成果、数据成果和电子成果。

1文字成果

文字成果主要包括自治区级与县级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包含县级农用地分等基础资料汇编等)。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等对象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二是分等技术方法,包括分等参数的确定,分等因素指标区、分等单元、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与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划分方法,分等因素及其分值和权重的确定方法,等别划分方法,分等成果检验与调整方法,计算机技术在分等中的应用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技术问题等;三是分等成果及其分布特点和规律、地域组合特点、差异原因、农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四是分等成果的应用分析。

2图件成果

图件成果具体包括分等单元图、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分布图、农用地利用等别分布图、农用地经济等别分布图、标准样地分布图。

3数据成果

数据成果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用地分等单元原始属性数据表、样点投入产出调查数据表、农用地分等基本参数表、各指标区“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农用地分等各指标区分等因素体系及其权重表、土地利用系数与土地经济系数汇总表、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间表、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间表、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单元指定作物计算结果表、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单元多作物综合计算结果表、农用地分等结果各乡(镇)面积汇总表、农用地分等结果各地类面积汇总表、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单元综合数据表、农用地标准样地属性数据表等,部分表格见附录。

4电子成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电子成果用光盘或硬盘保存,提交的农用地分等成果包括文字、图件和数据等成果的电子版本。

(二)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设的依据与内容

1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设首先要依据分等数据的特点:一是信息量巨大;二是数据与信息种类多种多样,按数据的特征分为属性数据和矢量数据,按数据的来源和性质分为农用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这些数据涉及土地学、农业学、地理学、测绘学、信息学和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三是成果具有复杂多层次的特征。其次,依据《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的内涵、特点及其应用需求,设计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设方案,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对农用地分等的各个环节及其成果数据进行整合加工标准化处理,把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关联式数据系统储存、管理、整合在一起,建立统一、规范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库。

2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农用地分等数据的分类编码、农用地分等数据的图形要素分层、农用地分等数据的属性数据结构、分等单元扩展属性结构、外部表格信息和农用地分等数据文件命名6个方面的内容。

农用地分等数据的分类编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土地利用信息分类与编码和分等基础信息分类与编码。

农用地分等数据的属性数据结构内容复杂,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类图层属性表、注记属性表结构、县级分等基础层属性表结构、县级分等结果层属性表结构、自治区级分等基础层属性表结构、自治区级分等结果层属性表结构等内容。

分等单元扩展属性结构包括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表结构和县级综合等别计算表结构。

外部表格信息包括指定作物参数表结构、“指定作物-分等因素-分值”说明表结构、“指定作物-分等因素-权重”说明表结构、标准样地属性特征基准分值表结构、“县级-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单元对应表结构、县级文档结果和自治区级文档结果。

农用地分等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包括以行政区为基础的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和文档数据文件命名规则等内容。

(三)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利用该系统,通过对农用地诸多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找出农用地变化的特点与规律,从而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

1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在充分研究和总结土地利用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和吸收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而制定的。系统的设计综合了以下几方面的技术:①数字制图技术;②计算机的自动查询、检索分类、计算统计技术;③空间查询和分析技术;④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技术;⑤计算机网络技术。配套统一以上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到系统的设计中,形成系统基本的设计思想,即按照农用地分等数据的规范和标准,建立起农用地分等数据管理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按照GIS的要求严格控制入库数据的精度;提供方便、快捷的实用工具,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和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需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功能,完成对数据库的动态更新,维持数据库的现势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农用地分等数据的管理需求,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并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减轻土地管理工作的劳动强度,最终实现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构建“数字国土”工程的基础设施。

2数据入库

数据入库前要检查采集数据的质量,检查合格的数据方可入库。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边精度和完整性检查等。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DEM数据、DOM数据、元数据等数据的入库。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图3-17)。

图3-17 入库工作流程图

数据入库前要对采集数据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并对错误进行改正,数据的检查与更正是数据建库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1)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农用地分等规程》等相关标准确定检查项,包括矢量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

边完整性检查等。

(2)基于上述检查项,定制检查内容,配置相应的参数。

(3)按照定制的内容,系统自动实现批量检查,也可以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对重点内容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错误及时修正。

(4)自动生成或手工编写检查报告,检查与更正工作结束(图3-18)。

图3-18 数据检查流程图

1)矢量数据入库

(1)数据检查。数据入库前,对矢量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对质量不合格的数据应予以返工,质量检查合格的数据方可入库。

(2)参数输入及其数据组织入库。依据参数设置的要求,向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输入各种建库参数,对不同数据层的数据建立索引等,各要素数据可分层入库,也可批量入库。

(3)多尺度空间数据连接设置。对于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应设置连接参数,便于不同比例尺数据的显示。

2)元数据入库

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采用人工和自动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要素元数据内容进行检查和处理,导入各种元数据。

3)属性入库

利用Excel软件输入分等评价单元质量分值表,形成分等评价单元自然属性电子表格文件;再将各评价单元的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进行汇总,划分各等值区;然后,汇总到分等评价单元自然属性表中,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利用相关软件将整个Excel总表转换到数据库中,存为DBASE格式文件;最后,根据关键属性字段挂接,使图、表合一,形成统一的空间数据库。

4)系统运行情况

数据入库完成后,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并对测试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

具体测试内容及要求为系统运行无死机现象;系统能对数据库中数据层进行组合查询,且数据结构正确;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输出相关表格成果;系统能按要求输出相关图件,等等。

(四)系统设计总体框架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评价数据管理系统横向包括农用地调查评价基础业务工作,纵向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其总体框架如图3-19和图3-20。

图3-19 总体框架横向结构图

图3-20 总体框架纵向结构图

(五)数据库系统功能的实现

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和土地利用管理的需求,该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系统建库

系统建库是指把农用地分等成果及其涉及的信息用计算机存储起来,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全面进行数字化建库,采用MapGIS的数据结构和几何特征的描述术语,输入农用地分等数据;还可在已有的图形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建库,可利用MapGIS平台提供的数据转换和属性管理工具把图形和属性转换到系统中来;二是变更数据,根据农用地分等进展情况,及时更新农用地分等数据信息系统。

2数据查询和检索

数据查询和检索模块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地图浏览、图层控制、空间索引、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和报表输出等功能,为实现统筹数量、质量与生态并重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同时,也满足公众参与管理农用地分等数据的功能,加大土地科学普及工作,树立全社会关注农用地资源安全、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的意识;通过模糊查询、条件查询、空间查找等具体功能可以快速查询村、国家级基本农田、地类图斑等重要对象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能对县(市、区)各级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的统计汇总,并可用专题图的形式对不同区域的农用地分等数据按不同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输出各种图形和报表;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设计不同的数据应用分析模型,例如征地分析模型、土地开发整理前后质量评价模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等。通过系统,按这些模型进行处理,输出分析结果,从而有效地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专业化,提高办事效率,避免决策失误。

3成果输出

依据农用地分等制图规范和土地利用管理需求,输出农用地分等图形和数据成果;还可以按行政区域及任意区域裁剪图件等。

4系统维护

该系统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程和标准进行设计的,可根据土地管理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编码和更新,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加快全省县局函件业务发展的策划方案

为切实加快2006年全省县局函件业务的发展步伐,特制定策划方案如下。

一、2006年县局函件业务发展目标

2006年力争全省县局函件业务收入增长10%,进一步提高县局商函收入在函件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函件收入在县局总收入中的比重,从而使县局函件收入在全省函件收入的比重由目前的36%提高到38%。

将全省县局分为5个组,对不同组的县局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 2006年内有A组8个局函件收入增长8%,B组9个局收入增长10%, C组21个局收入增长12%,D组函件收入达到60万元以上,E组县局函件收入不低于50万元。分组情况及县局函件各项业务量收的最低参考指标详见附件。

二、2006年县局函件业务发展的主要措施

为达到上述目标,全省县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函件专业的营销体系建设,落实机构、人员和场地,不断完善经营机制。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对函件业务的定位。当前中国邮政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省县局邮政业务结构不合理,邮务类业务比重低,业务规模不大。随着邮储政策的调整,加快发展邮务类业务成为邮政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函件为核心的邮务类业务是邮政最为基础的业务,要从邮政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邮务类业务在邮政业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予以高度重视。年初召开的全国邮政经营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最重要的核心业务。

(二)建立健全函件营销体系建设。县局要成立商函经营专业机构。要配备得力人员从事函件工作,配备与函件规模相适应的人员进行项目营销。一般县局商函广告公司不少于5人,专职营销人员不少于3人,函件收入超过100万的局不少于8人,专职营销人员不少于4人。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商函公司成立账单、商业信函、邮资封片、邮送广告等多个项目组,由专职营销人员为主,各支局、网点营业人员为辅组成营销体系。县局商函广告公司要有保证业务发展的生产场所。

县局函件业务的发展可借鉴a、b和c模式。

a模式特点:将专业公司、现有网点、社会代办员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商函公司7人负责不同区域业务发展,实行营销区域责任制,调动支局所和社会营销员积极性。

b模式特点:组建专业营销项目组支撑商函业务发展,商函公司设立商函函件部、邮送广告部、户外媒体部、设计制作部四个项目部。

c模式特点:由于人口较少,县局在内部将不同的专业公司组建成立市场部,市场部有15人营销队伍,其中商业信函、邮送广告和邮资封片有专人负责开发。

(三)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市县联动发展。在函件收入超过100万的县局,可实施模拟法人方式运作,其它县局可采取承包经营的方式运作。在考核方式上,局方下达业务收入、收入结构、收支差额、成本核算范围等关键指标,同时赋予商函广告公司一定的分配权和经营自主权,使公司有能力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招聘人员,以及一定额度内的费用支出权限。

市局要加大对县局的管理,业务上市局商函公司要加强对县局的帮助和指导,加强在市场分析、方案策划、商函制作等方面的支撑和服务,提高县局的市场开发能力。

三、2006年县局函件专业的具体工作

(一)继续开展“数据为翼,商函腾飞”营销活动

在县局数据库营销要突出抓好中小(集体、民营、乡镇)企业宣传和产品销售的商函市场。加强对农业科技企业、种植、养殖企业(专业户)的开发,针对产品的终端用户和市场,提供适时对路的名址信息。通过开展“数据为翼,商函腾飞”营销活动,力争每个县局开发商业信函长期较大客户5-8家。

2006年县局要围绕数据库营销工作,在省局的统一部署下,积极运作好三个项目,以项目带动函件业务的发展。

1、积极开展招生商函集中营销活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各种“充电式”的职业培训和资质培训发展迅猛,教育的民办化比例和商业化成份不断增加,招生商函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由省函件局出台营销方案,全省在3-9月份开展招生商函营销活动,重点是中专、职高、武校、技校,民办及二级大专院校职业培训和资质培训等。要尽早做好应届学生名址信息的收集,锁定目标客户,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做好本地区营销方案的策划和落实。争取通过此次专项营销活动,A、B组县局招生商函业务量要达到3万件,C、D组达到2万件,E组达到1万件。

2、广泛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推广局以邮资封片为载体开展知识竞赛造信活动的经验,抓住专题纪念日市场机遇,联合纪念日的主办部门,创新有奖竞赛、有奖答题的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消费维权、环保、法律等各类知识有奖竞赛活动,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有效带动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邮送广告等业务的发展。同时通过对答题卡的有效整理,充实当地个性化名址库。争取每个县局至少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活动,A、B组开发答题卡邮资封片要达到5万枚,C、D组达到3万枚,E组达到1万枚。

3、认真组织第二届少儿书信活动。根据中青联发[2005]75号文件要求,要在2006年上半年在全省开展第二届少儿书信活动,活动主题“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各局要积极与当地团委、教委或学校联合,力争A、B组局开发活动专用邮资信封5万枚,C、D组达到4万枚,E组达到3万枚。省局将组织专家对收到的作品进行选评,并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参加全国评选。

(二)进一步加大帐单业务的发展力度。

通过加大帐单业务发展力度,争取在2006年涌现一批账单月寄递量超万件,年寄递量过10万件的县(市)局。

1、树立全网全局意识,认真组织帐单投递工作。投递工作体现了邮政账单寄递业务的核心价值,直接关系到账单业务的发展前途,保证投递质量是发展账单业务的基本要求。全省县局要牢牢树立全网全局意识,认真组织帐单的投递工作,严把投递质量关,视察部门要加强检查,规范管理,严格遵守省局制定的有关账单投递工作的规定,按时、保质地完成账单投递工作。

2、抓住机遇,积极开发交通管理告知单、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地方部门的帐单业务。这些帐单业务在省内部分地方已经成功开发,要抓住市场机遇,积极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关单位联系,作为政府树立形象、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对相关部门和企业实行监督、改善服务的有效措施,积极拓展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纳税凭证等账单市场。在测算成本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开发账单搭载广告业务,来降低账单制作成本,同时实现业务增值。

(三)健康发展普通邮资封片业务。

1、不断巩固和提高邮资封使用的覆盖面,使邮资信封起到抵制低面值邮票,净化通信市场,改善函件收入质量的作用。要可以采取各家单位联合印制,分散使用的办法,实现邮资信封的健康、持续开发。要重点开发各类校园市场,可以与校方签定协议,邮政局出资制作学校邮资封,在学校超市或商店面向学生销售,从而绕开了由客户先出资再制作的老路子,并可不断加印,成为长效业务。

2、鼓励商函寄递单位使用邮资封寄递商函,使邮资封成为商业信函的高端产品,促进邮资封大批量、长时期开发。

3、重点开发景点门票式邮资明信片业务,一是跟踪已经使用邮资明信片作门票的景点,听取使用意见,改进服务,确保景区的稳定使用。二是有风景区的县局要至少锁定一处景点,力争年内开发成功。三是在较大景点尤其是在“4A”级风景区推广电子门票系统。

4、要深挖地方特色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特色题材明信片业务。要在风景名胜区开发地方风光系列明信片,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题材明信片,在经济活跃的地区开发著名企业和著名经济人物明信片,使明信片成为地方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名片。

(四)进一步做大贺卡类业务规模。

2006年贺卡类业务的工作重点是调整业务结构,努力提高贺卡型和信卡型的比重,做到量质并重,提高收入规模。要将窗口销售的贺年有奖明信片和拜年卡作为一体化工程实施,满足不同层次的个性化要求。

2006年,全省拜年卡业务收入目标是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力争2006年我省出现拜年卡业务收入超百万的县局,并出现5个超80万元的县局,10个超50万元的县局,所有县局均超15万元。

贺年(有奖)明信片业务的开发,要做大窗口零散销售和上门推销相结合,尤其是要针对在企业拜年卡开发中有过接触的单位,有的单位由于受制作量的限制而未能制作拜年卡,比较愿意使用贺年(有奖)明信片。

(五)稳定发展邮送广告业务。

邮送广告的业务收入占全省商函收入的三分之一,是商函业务不可或缺的板块。邮送广告市场切入较为容易,在县局更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效益在于规模,关键是做到定期、定量发布,使邮送广告成为稳定的广告发布平台,重点是成立专门项目组,由专人负责,长期开发,做成规模,形成品牌。继续创新单页式、本册型、新闻纸等形式,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要重点开发衣食住行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行业客户。要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刊登农用类信息,进入农村市场,为三农服务。用联网运行、异地发布凸现邮送广告的优势;用创新投送方式来提高广告的达到率。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向规模化、效益化、品牌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统计系统有自己的内网,有专用IP地址,全国、省、市、县的内网是联网的,通过内部IP地址可以相互访问,数据是报表单位通过外网(互联网)上报的,报表单位上报后的数据存储在统计系统内网的服务器上,外网用户只能上报自己的数据,但各级统计机构可以通过内网查看分析利用数据,统计系统的电脑是内外网都能上的。数据流量和数据存储量是非常大的,在报表期间同一时刻一个省有几十万的用户在同时访问、读取、存储、修改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当然更大了。

信息化建设要看你做什么了?是报表程序(单机、联网的)、网站、OA办公系统、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机房?像大型的普查、调查,国家统计局说了算,面向地方统计局的小东西,也得到省统计局合作吧。

以上就是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任务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任务是什么、分等数据库的建设、加快全省县局函件业务发展的策划方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3212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