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业务系统数据库对存储的延迟比较敏感,有没有高速稳定的SSD推荐

公司的业务系统数据库对存储的延迟比较敏感,有没有高速稳定的SSD推荐,第1张

高速稳定的SSD我还真有一个可以推荐的,我朋友公司用的是宝存科技的SP4 Series NVMe SSD,传输速度和稳定性能都在线。这个系列固态硬盘通过主控升级并充分利用NAND的特性,最大稳态延迟已经控制在10ms以下⌄能够为各种企业级IO负载提供优异稳态下的QoS表现,朋友说它内部建了16条闪存通道,读顺序读取和写入速度嗖嗖快,4K随机读取速度高达900K IPS,4K稳态写入高达180K IOP,这简直是公司存储的一大利器。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 作:

1、创建数据库。

2、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3、删除数据库。

4、切换数据库,use目标库。

5、创建表格createtable表名(字段1、字段2,)多个字段,以英文逗号间隔。

6、删除表格。

7、修改表结构-新增字段。

8、删除列。

9、查询表格数据。

10、往表格中插入数据。

近来对IDC机房的服务器进行改造,为了提高IDC机房的服务器利用效率,决定采用Vmware虚拟化方案,在对服务器进行VSphere虚拟化迁移后发现业务服务器运行速度并没有在物理机上的时候的速度快,在网上找过相关的方案并咨询相关的技术人员,大家建议使用SSD硬盘做为Esxi的主机缓存方案。

自从vSphere 50发布后,Vmware明确表明新版本的vSphere支持使用SSD做主机缓存,这样一来vSphere的主机速度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大幅提升。

下面将介绍安装和配置SSD硬盘为vSphere主机缓存的主要过程:

在添加SSD时,出现Esxi主机无法识别SSD硬盘, 将SSD硬盘识别为普通的硬盘, 以下是相关的处理过程:

(1) 登录到Esxi主机, 打开Esxi命令行(Enable SSH)模式;

(2) 通过SSH客户端,登录到Esxi 主机;

(3) 执行如下命令来查看ESXi 5x识别到的设备列表,执行如下命令

记录要修改的硬盘 VMW_SATP_XXXX 和 naaxxxxxxxxxx 的值

(4) 在需要将之配置为SSD盘的设备上,执行如下命令

命令参数说明:

(5) 最后回收一下设备,执行如下命令:

如果无法claim设备,可能是设备存在unclaim状态,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对设备进行unclaim *** 作, *** 作后再重新加载claim规则:

若无法回收设备,请安全重启即可。

(6) 查看已设置的设备。

云硬盘是更适合于企业使用的强稳定性,高性价比的云储存方式,是更适合于企业的存储选择。

云硬盘的三种分类

普通云硬盘,SSD云硬盘,增强型SSD云硬盘。

不同的云计算厂家对不同的云硬盘类型也有不同的命名,腾讯云的CBS主要有高性能云硬盘、SSD云硬盘和增强型SSD云硬盘三种。

本次就一起来通过腾讯云CBS的三种云硬盘来看一下不同类型的云硬盘之间都有什么区别,哪种才是更适合企业业务的。

读写能力对比

三种硬盘的数据持久性、磁盘大小配置基本相同,也即是三种硬盘可选的配置均为10GB到16TB,区间较大,用户可以灵活配置。

单个盘最大IOPS代表了磁盘一秒内的I/O读写次数,也可以反映出一个磁盘的处理速度。高性能云硬盘的单盘最大IOPS为6000,SSD盘有较大的提升,在26000,增强型的SSD云硬盘达到了50000。可以看出随着硬盘种类的提升,性能也有较大的跨越。

云硬盘的优势

单盘IOPS对比

高性能云硬盘为每分钟1800+容量(GB)x8,SSD云硬盘为每分钟1800+容量(GB)×30,增强型SSD云硬盘提升至每分钟1800+容量(GB)×50。

三种硬盘性能上均能满足企业的正常需求,企业的选择就可以更加结合自身业务,避免过度投入。

磁盘吞吐量

磁盘的吞吐量也是一个磁盘能力的重要表达指标。吞吐量代表的是每秒磁盘I/O的流量,磁盘写入加上读出的数据的大小。

单盘最大吞吐方面,高性能云硬盘可以达到150MB/s,SSD云硬盘提升较明显,提升到260MB/s,增强型SSD云硬盘是三者吞吐量最大,达到350MB/s,这也是一个较大的吞吐量了。

云硬盘因其特殊性,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访问延时,越小的访问延时越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三种硬盘随着性能的提升,访问延时越小。

高性能云硬盘的访问延时在5ms以下,已经可以做到无感知的程度,在高并发,大流量的访问情况下会表现出来一些小量的延迟。

SSD硬盘又缩短了2ms,访问时延小于3ms。增强型SSD云硬盘的访问时延最小,做到了小于1ms,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大并发下的无卡顿访问。

不同磁盘的适用场景

高性能云硬盘适合业务逻辑处理、低延迟应用程序,SSD云硬盘适合搭建关系型数据库和 NoSQL 数据库。

最高等级的增强型SSD云硬盘适合搭建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密集型NoSQL,ElasticSearch等日志检索业务,视频处理、直播等实时高带宽型业务。

希望本篇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望采纳~

1如何将固态硬盘恢复到当做缓存用

并不建议这样做,因固态硬盘有使用寿命,如果SSD做系统盘,缓存文件和虚拟内存文件放到机械硬盘上的话,SSD满使用的刷写不多。

但倒过来,用SSD做系统的缓存文件和虚拟内存文件存放。那么满刷写就多得多了。

假设一个80G的SSD,已经装了40G的系统,余下约30多G的空间,也就是说,当这个SSD,总刷写计用了30G就等于完成一次使用寿命。。一般旧型号的SSD也就3000次左右。新的型号约5000~10000次左右。

如果你忽略上面所说,定要将SSD做缓存盘。

那么,你先把机械硬盘做主盘并装好系统。SSD做从盘,

进入系统后,把默认有C区中的系统缓存目录TEMP和虚拟内存文件转设定在SSD中

2如何让SSD硬盘作为缓存使用

用SSD作为高速缓存设置方法:几步 *** 作:1、设置虚拟内存:我的电脑-->右键属性-->高级(点性能里的设置)-->高级(虚拟内存里点更改)-->选中安装SSD后显示的盘符(win7系统的话选系统管理大小、winxp就输入内存条容量的2倍设置虚拟内存完成)2、在SSD的盘符里建立文件夹名字为TEMP,将电脑环境变量路径指向新建的TEMP文件夹。

3、设置IE浏览器临时文件夹到SSD盘符的一个文件夹里。这样设置完后,电脑系统日常所用的所有交换文件和缓存文件都在SSD盘里进行处理,就把SSD硬盘的高性能利用上了。

PS: 假如你装上SSD后设置SSD分区盘符为E盘,那么以上 *** 作都在E盘TEMP也建立在E盘包括虚拟内存也放E盘。

3SSD固态硬盘如何做缓存区

去看我答的一个“笔记本硬盘32gb能存放多少?”的问题所放的图。

被采纳答案我估提问者是搞萝卜提问所至。

C盘占用这么少因我历来不开系统虚拟内存的,且禁用系统休眠,NB来说合上屏就自动休眠了,所以根本就不用开所谓的休眠功能而因此占几G的C盘。还在我从不装系统补丁的,一补就系统肿大,且补了就慢,电脑系统的事我不求人,在N年前杀软都收费时我就不装杀软地天天手动应付网毒了,且系统被丁我也是不补,中了就杀,杀了就防,几个月后就天下无毒了(也因当时硬件不绘力,装杀就卡得与中毒近似了,于是决心不装,XP系统地事了),现在因驱动问题不得不用WIN7,杀就不得不装了,,因WIN7下没XP下的天网防火墙(他六亲不认地管控网络是我能视网上天下毒的重要工具),只好360来应付了。除了常用及重要的,如开机就启动的东东,驱动,还有OFFICE等微软的东东是放在C盘外,就尽量不放在C盘,对有的软件的缓存,能指定路径的就不要放在C盘(大部分默认就是C盘)。系统当然是几年前的(2012)出的GHOTS系统。结合以上这么搞法,占用10G是很正常的。我有帮的装统的,所用的系统也兴用几年前才,WIN7X64才25g左右的。一来我自用的就是这样,二来U盘空间紧张,不这样就不能一盘多GHO文件了。

另外我开6G RAMDISK的(不知是什么就自查百度,我总内存12G),兴用它做缓存盘,IE的,影音的,下载的,解压的,只能设置的下载路径,还有系统的TEMP文件夹路径,还有如要开系统的虚拟内存时也是放到这盘下。因内存快于所有现在的硬盘(包SSD在内,但贵,而我入货时内存不贵),且最大情况地减少了HDD盘的读写量了(我的HDD有延寿作用,如是SSD也一样且更具此意义),有省电的好处(是NB,所以兴寻省电又快的办法)。最后说的估就是你想做的,如把SSD作缓存盘。但这样我看是更折磨SSD的。所以没还用它作系统盘更好,如我用32G的SSD就必然是系统而不是缓存盘,缓存盘我看除了快还要不怕折磨才好,RAM是理论与实际了是无限次读写的,所要没磨的问题,且更快。所以RAM盘才最好最理想缓存盘,当然了ssd了不是弱到不经磨的,只是只要磨了就理论一实际也是在缩命的,所以让它尽量不做没必要的写 *** 作才最好。作系统盘如系统及软件的缓存不放在C盘,对它的写入量就大不到哪个的。

当然我反对所用有去补系统的补丁,我帮手装系统时因旧所以必然是补丁只多不少的。我只对不会补的教下如何去补,但帮手补的,要补就他们自行补。反正我是XP系统时就历来不补,因补了就。。。。。WIN7系统以来就更加没碰过中招的事。当然360卫与杀的的帮助也是有的。

要走哪条路线你处决吧。不论哪条也是你自行负责的。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的业务系统数据库对存储的延迟比较敏感,有没有高速稳定的SSD推荐全部的内容,包括:公司的业务系统数据库对存储的延迟比较敏感,有没有高速稳定的SSD推荐、创建一个名字为wssd的数据库、使用SSD硬盘做为Esxi主机缓存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348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