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企业通信云服务平台

如何搭建企业通信云服务平台,第1张

基于Open Stack搭建云服务平台只需要5步,第一步根据需求选择相关组件,选择KeyStone,Swift,Neutron,Nova这些基本组件来实现企业云服务平台的云桌面等服务。第二步⌄优化和部署系统,借助自动化部署工具例如DevStack脚本可以快速实现系统的安装。第三步,搭建私有云管理系统,目前有一些现成的管理工具可以使用,例如Pupppet这是一种用于OpenStack配置和管理的“一次编写多次部署”包的声明性语言。第四步,虚拟机管理和存储管理。第五步,系统监控,目前市面上较好的IT基础设施监控工具有SolarWinds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监视器(SAM)等。Accrets国际基于OpenStack为企业提供搭建通信云服务平台服务,助力企业早日实现数字化转型。

《Swifter : 100 个 Swift 开发必备 Tip》(王巍)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gsqq  

书名:Swifter : 100 个 Swift 开发必备 Tip

作者:王巍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数:280

内容简介:

作者赴美参加了Apple 的WWDC 14,亲眼见证了Swift 的发布,并从这门语言正式诞生的第一分钟就开始学习和钻研。在《Swifter : 100 个 Swift 开发必备 Tip》中作者将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整理,以一个个的小技巧和知识点的形式揭示出来。全书共有100 节,每一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涵盖了一个中高级开发人员需要知道的Swift 语言的方方面面。

《Swifter : 100 个 Swift 开发必备 Tip》非常适合用作官方文档的参考和补充,相信也会是iOS 中级开发人员很喜爱的Swift 进阶读本。

作者简介:

王巍 (onevcat) 是来自中国的一线 iOS 开发者,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校期间就开始进行 iOS 开发,拥有丰富的 Cocoa 和 Objective-C 开发经验,另外他也活跃于使用 C# 的 Unity3D 游戏开发界。曾经开发了《小熊推金币》,《Pomo Do》等一系列优秀的 iOS 游戏和应用。在业余时间,王巍会在 OneV’s Den 撰写博客,分享他在开发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另外,王巍还是翻译项目 objc 中国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为中国的 Objective-C 社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很喜欢为开源社区贡献代码,是著名的 Xcode 插件 VVDocumenter 的作者。现在王巍旅居日本,并就职于即时通讯软件公司 Line,从事 iOS 开发工作,致力于为全世界带来更好体验和功能的应用。

《函数式Swift》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bp7n

简介:是一本引领你进入 Swift 函数式编程世界的读物,它让更多的中国开发者有机会接触并了解 Swift 语言函数式的一面,是广大程序开发者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iOS编程基础:Swift、Xcode和Cocoa入门指南》((美)马特·诺伊贝格(Matt Neuburg))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xohb    

链接:> 提取码:xohb    

书名:iOS编程基础:Swift、Xcode和Cocoa入门指南

作者:(美)马特·诺伊贝格(Matt Neuburg)

译者:张龙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4

内容简介:

O'Reilly Media通过图书、杂志、在线服务、调查研究和会议等方式传播创新知识。自1978年开始,O'Reilly一直都是前沿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超级极客们正在开创着未来,而我们关注真正重要的技术趋势——通过放大那些“细微的信号”来刺激社会对新科技的应用。作为技术社区中活跃的参与者,O'Reilly的发展充满了对创新的倡导、创造和发扬光大。

O'Reilly为软件开发人员带来革命性的“动物书”;创建第一个商业网站(GNN);组织了影响深远的开放源代码峰会,以至于开源软件运动以此命名;创立了Make杂志,从而成为DIY革命的主要先锋;公司一如既往地通过多种形式缔结信息与人的纽带。O'Reilly的会议和峰会集聚了众多超级极客和高瞻远瞩的商业领袖,共同描绘出开创新产业的革命性思想。作为技术人士获取信息的选择,O'Reilly现在还将先锋专家的知识传递给普通的计算机用户。无论是通过书籍出版,在线服务或者面授课程,每一项O'Reilly的产品都反映了公司不可动摇的理念——信息是激发创新的力量。

43岁的巨人,正在重新起舞。

文 / 华商韬略 贾澎

此次逆袭,对了解 科技 股的人而言,既在意料之内,也在情理之中。

逆袭封王

2018年,美股长达10年的牛市终结了。三大股指创下自2008年来的最大年度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624%,道指下跌563%,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88%。

苹果领跌之下, 科技 5巨头“FAANG””(脸书、苹果、亚马逊、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字母缩写)股票市值总计缩水逾1400亿美元。

凄风冷雨中,微软却一枝独秀。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微软股价报收10157美元,全年累计上涨19%。

更引人瞩目的是, 微软市值达到7798亿美元,自2002年来,首次成为年终全球市值总冠军。 排名第二的苹果市值7491亿美元、第三名亚马逊7344亿美元。

微软市值超越苹果是在1个多月前。2018年11月30日,微软以不到50亿美元的微弱优势领先老对手。自从2010年苹果市值首超微软后,微软就一直生存在苹果的光芒之下。

不过,微软此次逆袭,对了解 科技 股的人而言,既在意料之内,也在情理之中。

去年三季度时的持仓报告显示,当期对冲基金净买入微软逾420万股,卖出苹果约400万股。而原因,不难理解。

在已公布的2019财年一季报中,微软业务部门营收增长普遍达10-20%,智慧云端业务事业部的营收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4%,其中Azure云营收同比猛增76%。

截至目前,苹果的TTM市盈率不到13倍,微软则超过41倍。 偏爱未来现金流的投资者,似乎正把微软重新定义为成长型公司。 有分析师也预计,到2019年年底,微软市值或将超过1万亿美元。

然而,如今气势如虹的微软,在不远的4年前,还被认为行将没落。

失落的年代

年轻时的乔布斯,曾经这样评价微软:“虽然比尔听我这么说会很生气,但微软起家全靠IBM。他们的优势,第一是善于抓住机会,第二是像日本人一样锲而不舍。”

当微软不再能抓住机会时,人们认定,微软完了。

1999年12月,微软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所有公司市值的最高点。

此后,互联网时代来临, 科技 巨头群雄并起,微软市值一路滑落,到2013年时市值仅剩不到一半。市值再次超过6000亿美元时,已是2017年10月。

探底,微软用了18年。

带领微软走过25年之后,比尔·盖茨在2000年1月,将衣钵交给了史蒂夫·鲍尔默。彼时,距离微软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刚刚过去一个月,微软正在巅峰时。

鲍尔默是数学高手,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和无穷无尽的激情,极具感染力和执行力。在他执掌微软13年间,微软员工数增加3倍,年营收增长4倍,年利润增长10倍。

从创造利润的角度看,鲍尔默做得不错。但在把握方向上,他却犯了太多战略错误——

他把很多部门总裁换成销售,与研发脱节;在必应上不断烧钱,却依然在搜索上输给了谷歌;在智能手机领域,败给苹果;在移动 *** 作系统上,给了安卓崛起的机会;在媒体领域,则被Netflix抛下;云计算成为亚马逊的天下;期间推出的Windows 8也成为微软史上被诟病最多的 *** 作系统之一。

那时的微软,仿佛一尊被诅咒的巨石像,凝固在了PC时代。

对总也摸不到脉的微软,投资者丧失耐心。2000年至2014年间,微软股票价格一直2、30美元的区间徘徊不前。

这让鲍尔默成为众矢之的。在受到董事会施压后,2013年夏,他卸任微软CEO。当天,微软股价大涨7%。

大手术

在一片悲观气氛中,2014年2月,46岁印度人萨提亚·纳德拉正式接任微软第三任CEO。

此前,他在微软已经工作了22年,曾在Windows、Office等多个业务部门工作,先后领导了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SQL Server数据库和Azure云计算业务。

上任后,他给所有员工发送的邮件中提到:

我买很多的书,虽然不一定能看完。我注册了很多在线课程,虽然我不一定能学完。但我坚信,如果停止学习新东西,你将停止创造有价值的事物。

带着这种开放心态,纳德拉上任后首次公开讲话时,就举着一台iPhone,展示了里面安装的邮件应用。而在过去的微软,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是犯忌的。

在纳德拉的蓝图中,微软将成为一家跨平台、跨设备的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用户使用什么样的设备,都不应也不会影响使用微软的服务。

上任不久,纳德拉即公布了“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新战略。这在当时引发内部大量质疑声。对此,纳德拉说:“给我一年时间,错了的话我们再回去就好了。”

为了推进全新战略,纳德拉开始对微软展开全面“大手术”。

持续了多年、在微软内部被称为“狗咬狗”的竞争性考核制度,被更强调协作的新制度所取代。

上任后,纳德拉即裁去了26万人,包括收购来的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

对于鲍尔默时代巨资投入的移动系统战略,纳德拉则很快宣布“Windows Phone手机业务会转向企业市场”。但这更像外交辞令,实际上则是放任其下滑,并最终彻底放弃。

这种对业务和人员的调整,从未停止。为了进一步强化其云计算业务,2017年7月,微软对外宣布将裁减3000名员工,主要为销售人员。

在这些大动作中,倍受争议的是对Windows战略地位的调整。毕竟,这一 *** 作系统PC装机量高达15亿台,仍然是微软一大现金牛。

但在纳德拉看来,微软新战略生态立足于云上,而不在终端的 *** 作系统中。

所以,虽然依旧强调微软是一家Windows公司,但纳德拉把Windows的战略地位大幅削弱了。

2015年发布的Win 10,微软称这将是最后一个Windows版本,此后新特性将通过随时推送实现。到2018年4月,纳德拉更是干脆解散了微软Windows部门。

上任一年半后,“大手术”初步完成。 在新财报的统计中,微软主业变成了:Office、云计算、生产力应用、Surface系列电脑。

微软的“Windows为王”时代正式终结。

重塑世界观

其实在鲍尔默时代,微软就已经意识到了“云”的重要性。

早在2010年,鲍尔默就曾表示,要将公司的未来投注在云技术上。Office 2010、Windows Phone 7等产品,都将与云紧密结合。

2011年,被鲍尔默选定推进云平台Azure的人,正是纳德拉。

不过, 对于鲍尔默来说,云是下注的方向。但对纳德拉,云则是微软的世界观。

与鲍尔默将微软打造成“设备与服务提供商”的理念不同,纳德拉计划将微软塑造成生产力与平台提供商。

随着技术进步,想要提升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企业都将面临的问题。以云为基础,可以打造无限应用、重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构建智能化的云平台。

“云为先”的战略,将让微软占领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制高点。

在公开信中,纳德拉表示: “我们必须理解并拥抱只有微软才能带给世界的东西,微软是‘移动为先,云为先’世界里提供生产力和平台的专家,我们将重塑生产力,予力全球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成就不凡。”

在这一新战略指引下,微软不断强化云业务的“三驾马车”——Dynamics 365、Azure和Office 365业务。

其中,Office业务一直是微软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在“Office 365云赋能战略”下,Office被赋予很多云特性,再次焕发了新活力。

云平台Azure则是灵活并支持互 *** 作,将开发者与同微软的全球数据中心网络托管服务紧密结合。开发者可以用它创建应用,或者基于云的特性,来加强现有应用。

Dynamics 365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是植根云端的新一代智能企业应用平台,全面整合了CRM、ERP等众多功能模块,帮企业按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管理。

随着企业计算向云端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云服务市场快速崛起,2018年市场规模已近600亿美元,但依然不到高盛预计的潜在市场总值的十分之一。

“云为先”的战略,让微软虽然起步晚于亚马逊,但已经与亚马逊同在云服务市场第一集团领跑,谷歌、阿里、IBM等企业暂时处于跟跑的第二集团。

2015年时,纳德拉曾承诺,把云业务营收扩大3倍,到2018年达到200亿美元。实际上到2017年底,这一目标就提前两个月完成了。

微软2019财年一财报显示,Dynamics 365业务收入达到51%的增长,Dynamics产品与云服务收入增长20%。而智能云服务收入达86亿美元,增长24%。其中得益于Azure收入76%的增长,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收入增长28%;企业级服务收入增长6%。

“云与移动是同为一体的。”纳德拉曾这样解释“移动为先”,“云不与设备相连接的话,它仅仅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只有通过设备,一切才有可能。”

如今,虽然“云为先”战略成果斐然,“移动为先”却没什么作为。微软已经砍去手机业务,并停止对WP平台的支持。

不过,微软云发展迅猛,却未必通过自家设备实现。移动端的得失只是战术性的,云的崛起才是战略性的。

激情重燃

瞄准刚刚开启的智能化浪潮,纳德拉再次更新了微软的战略,舍去“移动为先”的提法,转向“AI+云”。

在近期微软举办的两场大会上(Build 2018与微软人工智能大会AI Innovate),AI与云始终是贯穿全场的主线,AI甚至风头更劲。其实,纳德拉在AI方面布局已久。

近年来,微软从外部收购了不少人工智能公司,例如Maluuba和Swiftkey。在内部,在2016年9月成立了5000人的人工智能团队,进行前瞻性研究。

在去年3月解散Windows部门的同时,微软架构已被调整为三大事业部:体验及设备、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及研究。AI被置于与“云”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们的战略愿景,是为智能云打造业内最棒的平台和生产力服务,并请智能AI来助力,而这就是微软未来的竞争力和增长点所在。” 微软在年报中如此写道。

认准趋势,及时调整,微软正变得敏捷而灵活。

曾经,伴随着整个PC时代发展,微软从一家充满激情的 科技 公司,变成了靠垄断地位获利的巨无霸。

如今,在纳德拉的治下,微软重新找回了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云计算上——

Surface系列硬件成为“情怀”加持的产品,正在大举侵蚀老对手苹果的地盘;

娱乐 人工智能小冰,能与人展开深层互动,演唱水平接近人类近乎以假乱真,微软甚至希望把小冰打造成虚拟偶像;

混合现实产品HoloLens模糊了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边界,成为革命性的人机交互方式,前景无限;

……

从艰难转型,到重新起舞,纳德拉功不可没。

在《刷新》一书中,纳德拉描述了他的终极目标:“将微软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平台提供商,激发创业活力,创造经济机会。”

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清晰的愿景,是纳德拉成功的关键,也是每个领导者应当面对的首要问题。

——END——

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WWDC 2021

在成功把M1芯片置入到了iPad Pro之后,我们最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iPad Pro是否能有足够的软件生态来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这颗高性能核心。

当你带着这样的期待去收看这届的WWDC 2021之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全部期待都落了空——iPadOS并没有得到给力的软件生态支持,并且外界谣传的14英寸版的MacBook Pro也并没有登场。

这次的WWDC 2021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 共享、统一与隐私。

视频通话变得越来越重要,苹果也为自家iOS 15加入了语音突显模式和宽频谱模式。前者可使用机器学习降低环境噪音,增强人声;后者将捕捉周围一切的声音,可以理解为没有经过通话降噪的原声。

Share Play

当然,比起音频增强,更多人关心的是「人像模式」——在使用FaceTime之时,iPhone不仅可以帮助你虚化掉背景,更为重要的是它居然可以帮助你进行实时美颜,当然仅限于在FaceTime通话中。

好在现在的FaceTime已经支持网页接入了,换句话来说,就是除了苹果设备之外,Windows设备和Android手机也能够通过苹果用户分享的链接加入到FaceTime通话中了。

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你就会发现苹果有多重视「与朋友/家人共享」这件事情了。这里苹果推出了功能,也是这次全系统更新的核心功能——SharePlay。它可让用户在FaceTime通话时,共享音乐、视频以及屏幕。

有了这个功能,你就可以像使用钉钉/飞书/腾讯会议等等一系列的协同类App一样,与同事协同工作,与家人一同刷剧,与朋友一同打 游戏

分享不止于此,在苹果的官方信息应用iMessage中,现在新加入了分享Apple Music中的音乐,Apple News中的文章等等功能。

专注模式

为了给你的现实生活和数字生活划上一道界线,iOS 15终于加入了专注模式。这次专注模式,笔者认为是此前「睡眠模式」的延伸——如果说睡眠模式是屏蔽掉一切通知消息,那么专注模式就是可选择性的屏蔽。

你可以设置不同的专注模式,iOS 15会帮你筛选相应的信息。比如,工作模式下,你就只能收到钉钉/微信的消息,而 游戏 和视频类App的推送就会被忽略掉,并且iOS 15会通过算法判断,哪一项消息更重要,并且将之置顶显示,以避免你错过重要信息。

当然,你也可以自定义不同「专注页面」,在开启相应的专注模式之后,iOS设备就会自动显示相对应的页面。

iOS 15新功能

每一年的iOS系统升级,同样会伴随大量的系统应用升级,这次也不例外。

Text Live

今年的相机和图库功能的升级方面主要是体现在,对于AI算法的利用层面上。新增的Text Live功能,它可以识别拍摄/现有中的文本,不仅能够转换文字,还能够进行翻译,首发支持英语、汉语、法语等七种语言。

图库中的「回忆」功能再次升级,这次用户可以自定义回忆功能,包括音乐、动画、主题等等。系统也可根据照片的内容和风格,自动匹配合适的歌曲、节奏以及呈现的效果。

钱包功能也得到了升级:这次它不仅能添加xyk和公交卡,它还支持模拟酒店门卡,迪士尼公园门票,甚至是电子身份z。目前尚不清楚,它能否替代掉你的小区门禁卡。

天气和地图应用的更新升级,则更多的体现在视觉动效的呈现上面:不同的天气会有不同的动画效果,海外部分城市的地图,支持查看海拔高度、地标景点、道路细节等。新增的公交模式,可帮助用户尽快找到附近的公交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移动端的Safari现在也支持安装浏览器拓展插件了,并且新加入了「标签组」功能——这一功能与微软推出的Edge浏览器的「集锦」功能类似。

iOS 15还为 健康 应用带来了一些新功能,允许用户与医疗团队共享数据,评估跌倒风险的指标,以及趋势分析等等。此外还可以将 健康 数据与家庭成员共享,让关心你的人第一时间了解你的身体状态。

AirPods升级

顺便一提,AirPods(主要是AirPods Pro和AirPods Max)也得到了小幅度的功能升级,比如新增了对话增强模式,利用计算音频和波束成形麦克风,AirPods 可实现更清晰的对话;新增了通知播报功能,AirPods 可自动阅读具有时效性的通知内容;以及新增了和AirTag类似的防丢功能。

简单来说,如果AirPods遗失在外,其会自动发出蓝牙信号,路过的iPhone识别到上传到iCloud,直达用户的「查找app」。至于有些音乐发烧友期待的更高清的码率更新并没有到来,Apple Music也只是新增了Dolby Atmos音效。

iOS 15支持的设备

令人意外的是,iOS 15支持的机型与 iOS 14基本一致。iPhone 6s、第一代iPhone SE也可升级。开发者预览版现在已经开始推送更新了,至于公测版则在7月份,也就是下个月开始推送更新,正式版会在秋季发布会之后更新。

iPadOS大部分的新功能与iOS 15一样,不过苹果还是为大屏幕新增了一些独有功能,比如说更大尺寸的小组件——现在小组件终于能够与App图标混排了。

iPadOS升级一览

借助这一功能,你可以在iPad上打造出更个性化的页面,比如 游戏 页面,追剧页面等等,同时iPadOS也终于加入了和iOS一样的App资源库的功能。

同时,iPadOS终于更新分屏 *** 作的逻辑:新增了「多任务控制板」和「App组合架」的 *** 作逻辑。通过多任务控制板,你不仅可以双开应用,甚至可以「三开」——就像之前华为的「智慧分屏」功能一样,拥有第三个悬浮的浏览页面。

多任务新特性一览

同时,你还能够将不同的分屏页面「放」在App组合架上,便于你在多个不同的分屏应用之间快速切换。你可以通过拖动应用程序来创建一个新的分屏视图,比传统的多任务还要方便。而这些 *** 作,也都可以借助iPad妙控键盘用快捷键实现。

苹果也对iPadOS上的备忘录功能进行了升级:你可以在任意应用的角落里,通过手指/Apple Pencil滑动呼出备忘录小窗,快速记录包括手写笔记、连接、Safari 高亮内容、便签等等任何一闪而过的灵感。

快速笔记也是支持多设备同步的,例如你在 Safari 中对某段文字做了备注,当你再次浏览时,便会出现快速笔记的缩略图,将你带回之前浏览过的内容。

iPadOS上Swift Playgrounds的更新,可能是这次唯一称得上是与生产力挂钩的升级了。Swift Playgrounds是苹果推出的可视化的编程 *** 作App。这次的更新允许用户直接在Swift Playgrounds中开发App,并且进行调试甚至是直接上架到App Store进行销售。

尽管与Mac采用同一种M1芯片的iPad Pro已经推出,但iPadOS的升级更多的是「适配更大屏幕的iOS」的逻辑,而非是想要将iPadOS打造成更强生产力,能让它取代掉Mac。这还是让笔者有些失望。

今年的watchOS更新还是从两个层面上:一是新增了「照片表盘」功能,你可以将任意设置成表盘,这张是具备景深效果的,你可以通过表冠来调节虚化效果。

watchOS新特性一览

新的macOS被命名为Monterey,源自加州的蒙特雷市。新功能与iOS保持一致,但拥有足以改变多设备交互方式的Universal Control功能。

Universal Control

简单来说,通过Universal Control,你能在靠近的不同苹果设备之间共享一套键鼠,并且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快速共享文件。比如,你可以通过MacBook上的键盘和触控板,修改iPad上的/文稿等等,并且可以直接将文字/拖动到当前Mac编辑的文稿/剪辑的视频时间线之中。

macOS新特性一览

此次更新中,最让笔者兴奋的功能是,AirPlay to Mac——你终于能够把移动端的内容通过AirPlay的方式直接投屏到Mac上,通过Mac的大屏和更棒的扬声器,享受更舒适的视听体验了。

最后是iOS上的快捷指令功能被移植到了macOS之上,你终于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指令,在Mac电脑上名正言顺地「偷懒」了。

隐私保护一直是苹果极为重视的方面,这次的多系统更新也一样:这次苹果为原生的「邮件」App新增了隐私保护功能,它不仅能够隐藏你的IP地址,还能隐藏你打开邮件的动作,以确保送信者无法得知你何时,甚至是否打开了邮件。

此前,苹果为iOS设备增加了更多的设备权限管理功能,这次则是新增了App隐私报告。你可以透过它很直观地看到哪些应用使用了相关隐私权限的次数和时间等数据。

Siri增加了语音识别功能。默认设置下,发给Siri的对话将在设备本地处理,不上传至云端。这也意味着Siri可以在离线状态下完成更多的指令,比如打开某个应用,设置提醒/闹钟等等。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原有的iCloud业务也升级成了iCloud+:在浏览网页之时,用户可以通过iCloud建立一条加密的链接,实现更安全的访问。

iCloud+还可以给用户生成随机的电子邮件地址,并转发到用户的收件箱。所以在网上填写表格或新用户注册时,不必输入个人真实的电子邮箱。

此外,苹果还新增了「数字遗产计划」:用户可以自行定义遗产联系人,万一用户不幸离世之后,透过这项功能,该联系人可以申请访问离世用户的iCloud数据。

每一届的WWDC都会带来苹果设备的系统级更新,而每一次的更新都会让苹果生态系统内的设备关系更加紧密,尤其是随着M1芯片的推出以及在不同平特设备上的应用(Mac和iPad Pro)。

这种密切的联系不仅仅是多设备之间的协同,更是不同设备之间同一种交互逻辑,同一种应用功能和界面。从这次的SharePlay功能和FaceTime跨平台支持的功能来看,苹果不仅想要牢牢绑定现有生态内的用户,还想要拉入其他平台的用户进来,体验苹果生态带来的统一性。

当然,这些更新中最有意思的,还是苹果对于 科技 与生活的理解:在你使用苹果设备之时,它不仅在意用户的数字隐私,也在意用户的身体 健康 。

在iOS 15公测版推送更新之后,笔者也将会第一时间给各位读者带来最新的体验。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唐植潇)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搭建企业通信云服务平台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搭建企业通信云服务平台、《Swifter:100个Swift开发必备Tip》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函数式Swift》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607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