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把数据中心建设在贵州

苹果为什么把数据中心建设在贵州,第1张

我觉得苹果这么做有以下几个原因

法律规定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去年6月1日颁布的《网络安全法》,对在中国境内经营的国外公司做出了新规定,为了最大程度上维护消费者权益,必须将敏感数据存储在国内的服务器中。而且该法律明确规定:所有与宽泛定义的国家安全问题有关的中国公民或地区数据都是敏感数据,而且云服务的运营方必须为本地企业。

访问速度上升

先前国内用户访问icloud时捉急的速度让人心累,而此次,我亲测,访问icloud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时服务会更加的稳定,这对于依赖苹果icloud服务的用户,尤其对于mac用户十分友好。

温度适宜,电价便宜

对于为什么建设在贵州,我觉得和贵州独天得厚的天气有关,数据库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理想的温度可以有效的减少数据库的电力供应,贵阳天气凉爽,周边年平均气温 151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同时贵州地区水电资源丰富,所以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来源。

在 iCloud 服务转由国内运营之际,聊聊苹果数据中心落地贵州的前因后果。

近日,有媒体报道,苹果国内首个数据中心即将正式启用,并将从今年 2 月 28 日起,由苹果合作伙伴云上贵州公司负责运营中国内地的 iCloud 服务,而在此之前,包括富士康、中国移动、联通、电信、思科、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都集中在贵州设立数据中心。

苹果为什么突然要在国内建立数据中心?对消费者而言又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青睐在贵州设立数据中心?

2016 年 11 月,中国公布了于 2017 年 6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网络安全法》,对在中国境内经营的国外公司做出了新规定,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 社会 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必须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存储在国内的服务器中,而且要求云服务的运营方必须为本地企业。

而这便是苹果投入 10 亿美金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并独家授权云上贵州运营内地的 iCloud 服务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包括微软、IBM 和亚马逊等不少美国 科技 集团,都已经通过本地合作伙伴在中国地区提供云基础设施服务。

而这也令人想起了近来比较热的 360 从美股退市并回归 A 股的故事,周鸿祎表示,曾不断有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找他谈话,希望 360 能够回归中国。当时,政府认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360 是一个安全公司,上百家企业单位使用着 360 的软件,而 360 也为包括政府部门、外交单位以及国防科研院等政府机构,甚至为敏感单位提供安全防护的软件和解决方案,服务对象数量庞大。但 360 却是一个外资企业,虽然是由中国人掌控。

当然,遇见类似问题的还有华为在美国的业务,华为之所以在美国业务受阻,本质上也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据《金融时报》报道,对于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执法部门提出的合法数据获取需求,苹果都已经同意了。但《金融时报》也指出,据美国法律规定,如果外国政府想获取储存在美国服务器上的该国公民数据,走完流程时间或将长达数年。而将国内用户数据迁到贵州数据中心,则会让法律程序走得更快更方便。 苹果强调,他们会并仅会响应符合法律程序的数据要求,而受到密钥保护的设备,苹果无法进行解锁。

因此,苹果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并独家授权贵州省级别政府督办的云上贵州运营,便是为了满足政府对国家安全方面的需求。按照某些媒体的报道,独家授权给云上贵州运营内地的 iCloud 服务之后,苹果的数据便再也不只是苹果一家外资企业了,甚至云上贵州将反而能更加方便地接触到这些数据。

当然,除了国防安全方面的好处以外, 苹果自己也多次称在内地建设数据中心将改善中国用户使用 iCloud 的体验。

此前苹果一直利用海外(主要是美国)的数据中心为国内 iCloud 用户提供服务,众所周知,中国的出口带宽很窄,本地用户访问 iCloud 文件时会时常遭遇到超时、进度缓慢等问题。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后,服务会更稳定,对 iPhone 、iPad、Mac 用户来说,这将是件喜讯。

苹果在国内建立数据中心,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但真正让人看不懂的,就是苹果为什么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贵阳?贵州,GDP 并不像东南沿海省市那么耀眼,也不像东北三省那么满是槽点,这曾是一个在中国经济、 科技 版图上中庸到几乎令所有人都会遗忘的中西部大省,然而,高大上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为什么没有跟经济、 科技 方面更加发达北上广深搭上亲,反而跟贵州这个落后地区成了亲家?

天时,适宜的气象条件:

据了解,温度控制问题一直是数据中心面临的一个挑战,而其中冷却设备仍然是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数据中心的最佳冷却不仅能够延长 IT 硬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力使用效率(PUE),并降低了服务器故障的风险,而且还可以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据估计,数据中心最大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 50%-70%,而其中制冷过程消耗的电能又占数据中心所有功耗的 40%!

因此,根据 2017 年早些时候的报道,Facebook 公司计划在北极圈内创建一个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这个区域具有理想的温度和湿度来保持服务器的冷却。同时,微软公司一直在试验可能既经济又环保的水下数据中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数据中心就一定要建在北极或水下。

据了解,数据中心对于气候来说,不允许酷热和潮湿条件重合,因此意味着湿球温度不应超过 23 摄氏度。而贵阳市气候凉爽,周边年平均气温 151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这样的温度差很容易形成温度差,形成自然风来为数据中心降温。因此,以 2014 年 6 月底建成的处于垭口之间的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举例,其四季风速为每秒 2 至 3 米,全年采用自然冷却,每年可节约 900 万度电。

另外,数据中心内的精密设备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灰尘等都不利于设备的保护和长期使用。而贵州森林覆盖率 49%,空气清新,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标准的上限,是数据中心运营的佳地。

地利,安全稳定,距离适中:

数据中心一个重要要素就是要安全,首先,贵州不在主要地震带上,破坏性地震风险极低。其次,贵州也少有洪水。而且还无台风、飓风、龙卷风、暴雪等威胁。

另外,贵州省水资源丰富,贵州水电装机量排在全国第四位,而且电力水火并济,电力充沛,能源富足,贵州也一直号称南方电网的电池,是“西电东送”的起源。对于像数据中心这种电力消耗比较大的业务,放在电力资源丰富的贵州,容易获得更为低廉的电价。

人和,政策支持,人力互补:

当然,符合上述条件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中国最大的比特币矿场所在地的四川等。但为什么偏偏是贵州、是贵阳抢到了包括苹果等企业?

其实,关键或许还是政府的支持。据中国网报道,2013 年被称为中国“大数据元年”,当年起,几乎所有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都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产业,次年 3 月,贵州便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推介会”,而当时大部分城市都处于观望状态。

而贵州地方政府也敢为人先,贵州省政府专门做出规定,除有特殊需求外,贵州省所有省级政务部门将不再自建机房,为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的流通创造了条件。贵州也由此建成了全国第一家省级政务云平台“云上贵州”。逐渐地,贵州成功从昔日工业时代的跟随者,悄然变成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领跑者。

另外,在人才方面,相对北上广深来说,贵州在尖端人才上虽然没什么优势,但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营和维护人才还是有的,而且数据中心本身也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员工其实并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数据中心基本上只是机房而已,需要的运营员工并不是太多,因此,包括贵阳本地的很多人都认为大数据跟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就业。但货车帮方面认为,这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先引进这些可能不需要太多人的大数据产业,再在此基础上做更多的产业扩展,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据了解,苹果选择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必然会带动更多企业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现在的问题就是何时从量变到质变了。

据Data Center Knowledge网站北京时间7月12日报道,苹果公司今天宣布,将在贵州省建立在中国的第一个数据中心。 历史 上,贵州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但是现在,贵州已经逐步发展成了中国大数据中心。

在中国,发达工业城市一片繁华。但是与此同时,崎岖、落后的地区则相当贫穷。

大数据中心

作为最偏远、 历史 上最贫穷的中国西南部省份之一,贵州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很有希望成为中国向大数据领域推进的中心。10年前还像郊区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了新的市区,建成了摩天大楼、会展中心和数据中心等配套设施。

高铁、大桥、隧道以及增加的国际航班把贵州与国内外城市连接在一起,帮助其摆脱了隔离,拥抱世界。

按照GDP衡量,贵州在中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25位。贵州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为期四天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017年大数据博览会在5月底结束,参展公司签署了价值24亿美元的合同。

许多 科技 巨头不远万里来参加博览会,包括苹果、Facebook、微软公司、谷歌公司、亚马逊公司、英特尔公司、IBM以及戴尔公司。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和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Jerry Kaplan)、创业公司创业者周岚(Adelyn Zhou)、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 Space创始人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offman)、谷歌开发者关系地区负责人丹·菲尔德(Dan Feld)等硅谷精英也参加了今年的博览会。

气候适宜

贵州的常年平均气温保持在59华氏度(约合15摄氏度),非常适合数据中心的运营。在吸引公司前来投资方面,政府也做出了出色的工作,推出了试点工程,并为水电的使用提供优惠。

除了代工iPhone、Kindle以及PlayStation 游戏 机等设备外,富士康也生产服务器。富士康在贵州建立了一个绿色隧道数据中心,里面有6000台服务器,距离贵阳市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和许多内地公司一样,富士康也希望借助云计算、网络化机器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让其制造过程更为高效。所有这些都需要存储和分析海量数据。

其实主要有这些原因:

1、 大数据需要大型数据中心承载,大型数据中心需要建在气候凉爽、能源充沛、地质稳定的地方,贵州正是天然之选。工信部评估报告显示,贵州是中国南方最适合建设大型绿色数据中心的地区。

2、 早在2015年数博会期间,苹果公司副总裁丽莎·杰克逊当天在贵阳考察时即表态,苹果公司将进一步密切与贵州的沟通交流,与贵州省和富士康 科技 集团一道,共同推动苹果公司亚太数据中心落户贵州。

3、 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背景。其由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履行出资人职责,贵州省国有企业监事会进行监管。政府支持。各类人才云集,已经拥有数十个控股和参股公司,业务涉及大数据产业和大数据金融等多个领域。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得益于贵州当地政府的重视,过去几年来,以贵阳国际大数据博览会(简称“数博会”)为代表,贵州已吸引了三大运营商,它们都选址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建设数据中心,总投资规模高达 150 亿人民币。苹果的合作伙伴、代工巨头富士康也在此建设了一个拥有 6000 台服务器的绿色隧道数据中心。

除了贵州以外,苹果日前还宣布将投资 921 亿美元在丹麦境内建设一个新的数据中心,位置在丹麦和德国的边境地区,这是苹果在丹麦建设的第二个数据中心,第一个仍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将可以投入使用。之所以选址丹麦是因为数据中心集合了大量的服务器,运行起来产生的热量惊人,建在北欧较为寒冷的地区,一方面可以降低电力消耗,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当地居民供暖,可谓是双赢之举了。

贵州在大家的映象中是比较穷的省份,不但经济落后,除了茅台也少有知名的企业,可大家不了解的是贵州的发展速度,近几年的贵州的经济增长一直排名全国前三,是 旅游 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世界的桥梁之都,高速公路里程全国第四,综合密度全国第一。

贵州的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少,很少有地震,数据机房的安全得到保证,空气清新,污染少,满足了机房对空气洁净的要求,本来贵州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再加之贵州有丰富的清洁能源,电费较为便宜,能大大降低运行成本,还有就是政府对大数据企业在土地税收等的优惠扶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最适合建大数据中心,贵州大数据是首个国家大数据中心。

除了苹果把数据中心放在贵州,富士康、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以及三大运营商都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州。还是那句广告语说得好: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苹果数据库建立贵州:1因为全球最大的 也就是那个大锅在贵州,也就是说贵州已成为信息网、2 不仅是苹果公司,还有华为、腾讯、富士康、阿里巴巴等等,贵州将成为网络系统集成地!3不是你们那些无知说什么贵州穷,地便宜什么的,你去贵州就知道了,现贵州县县通高速,在过几年县县通城际 、未来的贵州将成为全国人民所期待之处。其实消费一点不便宜,贵阳打 10元起步!

其实不止是苹果,华为和腾讯等大企业也纷纷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而贵州更是被称为中国的大数据“硅谷”。那么为什么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等 科技 巨头都选择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呢?

首先就是节省电费这个先天优势。要知道,数据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高能耗”。电力成本是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来自于服务器等设备的供电,另一半来自于机器设备散热的“空调费”。

而从气温和能源来说,贵州是公认的中国南方最适合建立数据中心的地方。贵州常年气温保持在14 到16 ,即便最炎热7月份,平均气温也只有237 ,是服务器等设备运行最合适的温度。

而根据华为的说法“大数据基地建在北京需要1块钱1度电,贵阳只需要4毛。我们不需要什么优惠政策,放在贵州,建成运行后一年可以节约上亿的电费”。

其次就是政策优势所导致的“弯道超车”。2013年是中国“大数据元年”,大数据的到来,贵州和北上广的等一线发达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贵州专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用于支持贵州大数据的发展。2014年开始,贵州鼓励奖政府部分的数据迁移到云端,即“云上贵州”,除了特殊需求,不再自建机房,这个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超前的。

总之,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精准有利的政策支持是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两大法宝。

不仅仅是苹果,现在华为,腾讯,京东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把数据中心建在了贵州,所以我们要分析一下贵州有哪些优势。

一是贵州的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在22—25摄氏度,相比于其他各省,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温带来的能耗。 二是贵州电力资源丰富,电价低。贵州是西电东送的主力,水利发电量居全国第四,丰富的电力资源给数据中心带来了低成本的电价。 三是贵州交通便利。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首先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高速公路总里程7600公里,总里程全国第四,公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一。其次是贵州高速铁路发达,现有成贵高铁、渝贵高铁、沪昆高铁、贵广高铁等,高铁里程截止2019年1340公里,居全国15位,未来2021年贵州将完成市市通高铁目标。 四是贵州地理位置优越。贵州处于地震带之外,地壳稳定,据统计贵州境内没出现过6级以上地震,所以安全性是值得肯定的。 五是贵州政府政策扶持。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对于贵州来说经济发展可以搭上信息 科技 的快速通道,所以政府在企业发展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主要是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人才培养,金融服务,企业上市等等,将大数据作为贵州的发展战略。

最近这些年,贵州作为大数据中心的确很火热的,不止是苹果,连华为、腾讯,还有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的数据中心,都建设在贵州的,其实,原因都各自有各自的考虑,但分析起来,无外乎主要就是下面的几点吧:

1、自然条件上,贵州深处内陆,地质结构比较稳定, 很少有地震、洪涝等地质灾害 ,数据存储方面,很安全妥当,而且 夏季气温比较低 ,特别是省会,更是夏天的度假胜地,有“爽爽的贵阳”的说法,这样一来,可以为很多储存数据的机房, 节省不小的散热成本, 要知道,在贵州很多普通人家,夏天很多人连空调都没装的,因为真的很凉爽。

2、 社会 经济方面,贵州,特别是大数据比较集中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贵安新区, 现在是一个才起步的国家级新区,规格高 ,现在整体来说, 地块以及各方面的成本,还没有那么高 ,对于一些 科技 巨头来说,如果能够在早期布局,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因为大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大, 科技 巨头又和房企不一样,房企占了地可以卖房子,但是 科技 巨头用作数据中心,回款模式就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商。

3、 zc方面的扶持和引导 吧,对于贵州搞大数据,是“有道理”的,虽然贵州整体来说, 科技 和人才这些软实力方面,和沿海发达城市和地区有不小的差距,但是 硬件先上 ,后期只要薪酬报酬给得高,不愁吸引不来人才,所谓的“筑巢引凤”就是这个道理。

4、可能是因为贵州属于后发崛起的地区吧,和沿海那些地方的“精明”不一样,这些年,接触下来的贵州人,不管男的女的, 大部分都相对比较朴实、淳朴,很有道德观念, 所以,有时候 对于金钱的诱惑,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抵抗力”的 ,并不纯粹全部是“唯利是图”的那种, 有的为人处世还比较传统,循规蹈矩的那种 ,所以数据中心放在贵州,还是比较放心的,至少能够少一些“为了利益出卖数据”的担忧。

总的来说,存在即合理,苹果公司不是一般的公司,他们对于数据存储地和运营商的选择,都是很专业的人才和工程师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定有他们的道理,而且, 每个企业、每个人和个体,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 ,全中国那么多地方,他们选择了贵州,那肯定是有他们自己的利弊考量的,所以,我们作为贵州本地人,当然是非常欢迎这些 科技 巨头来黔布局的,不仅能带动经济,还能增加就业机会。

苹果把数据中心建设在贵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苹果只能将国内苹果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中国,由于针对国内用户比如Icloud的隐私以及安全性,维护苹果用户的隐私与安全,苹果只能在国内选择某地作为数据中心。

2、贵州作为全国最大的数据服务中心,世界五百强企业包括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腾讯以及阿里巴巴等都将服务器坐落在贵州,贵州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常年温度适宜在15-20摄氏度左右,缓解了了服务器高速运转发热的现象,节约了服务器维护的一部分成本;同时贵州省本地对服务器建设有很多利好,无论是地价还是电费对于服务器的建设都有很大的优惠,因此不少大型公司都将服务器选址坐落在贵州省。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所拥有的大数据企业,自从2013年开始,从最初的不到1000家增长到目前的8000家左右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其中不乏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整个贵州省大数据产业规模实现超过1100亿元的收入,其中在2017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为372%,位列中国第一。

贵州省独特的地理气候、国家赋予的准确的定位加上当地良好的引导以及政策的优惠,使得不少企业都在贵州省开始建设数据中心,而苹果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这是其他省份所不具备的优势!

1、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该库是四大基础数据库中建设难度最低的,因为其中的信息收集相对容易,不涉及过多的部门利益分配等敏感问题。目前该库已基本建成,但真正投入使用的省市并不多。

2、人口基础数据库

人口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

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甘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通过专家、共建单位和地方法人库筹建单位反应的情况;就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形成“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先行”理念,提出建立“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标准体系”的构想。

目前已经开始了“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建立的课题研究。

4、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

通过该半台实现对宏观指标包括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完成情况、金融机构信贷情况、各镇办主要经济指标等信息的展示。同时,实现统计部门的宏观经济数据与各局委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统计数据的正确性。

扩展资料

第五大国家基础数据库:

伴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法令、措施的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保护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国内已经初步建立了第五大国家基础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据。

尽管全国各地都在尝试建设非物质文化资源数据库,但到甘前为止,能够做到高效运行的数据库还非常少见,具备资源管理基础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基础的团队,提供的研究成果较少。

比较突出的只有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中国记忆”资源数据库,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国家名录,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延伸: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国家测绘局1994年建成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注:含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1:400万地形数据库等;1998年完成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数据库建设;1999年建设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2000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2002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并更新了全国1:100万和1:25万地形数据库;2003年建成1:5万地名数据库、土地覆盖数据库、TM卫星影像数据库。现正在建立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等。各省正在建立本辖区1:1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等,并正在进行省、市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以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来看,瓶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发,二是生态。

在研发方面,数据库研发技术起点高,难度大,一个成熟的数据库产品要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才能逐渐走向市场。国内很多厂商为求速成,要么基于一个现有的开源系统改进,要么从其他厂商购买源码授权,虽然起步比较快,但是产品架构几乎不可能调整,短期内也不可能掌握其核心技术,因此遇到客户新需求这样的问题时难以快速响应。

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数据库技术突破,只有靠自主研发,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革新技术,实现突破。国产数据库发展的几十年间,从“可用”、“试着用”到“好用”、“喜欢用”的方向不断发展,产品的架构、性能、功能、安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国人在对待国产基础软件的态度上也有所转变。国产数据库要想快速发展,也需要在国家核高基等政策的推动下,在建立中国自主产权的软件国产化的重大主题的呼唤下,让国产数据库在一系列的项目中不断磨合,促进其产品的优化和成熟,使其更能适应市场,满足用户需求。

在生态方面,国产数据库生态建设困难,打破以国外品牌为主导的生态圈尤其困难。当前国外知名数据库在业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国际巨头的地位。如今,国内数据库厂商多达几十家,局面还有些混乱,单凭任何一家企业的力量难以打破国外市场的垄断,需要有“国家队”出现,集中投入财力物力,形成几家大型的国产数据库企业,深化数据库的市场化程度,集中力量牵头建设生态圈,共同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创纪录的数据

我们知道北极的冰盖在夏季会融化,在冬季又会重新出现,所以北冰洋的海水盐度是存在一个动态变化但相对平衡的状态。然而随着北极地区的温度异常,极圈附近大陆的冻土和冰川大量融化,冰变成的淡水最终都流入了北冰洋。

“淡水在北冰洋中积累。博福特海是北冰洋最大的淡水水库,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其淡水含量增加了40%。这些淡水不管从哪里流入其他海洋都将给全球气候带来深远的影响。”华盛顿大学,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一项研究最近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了他们对于北冰洋盐度变化的持续研究结论。

由于淡水比海水轻,所以目前这些流入北冰洋的淡水受到北极环流及季风的影响,整体是“困”在北冰洋的上层,并没有流入其他的海洋,这层淡水就像北冰洋的一个帽子一般被托在高盐度的海水上层。

然而目前有迹象表明,这些淡水已经开始通过加拿大群岛逐步流入达拉布拉多海,而并不是通过连接北欧海域的更宽阔的海洋通道进行释放。来自美国气候海洋与生态系统合作研究所的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称:“加拿大群岛是北极和北大西洋之间的主要水交换通道。”“将来,如果北极环流风变弱并且这些储蓄的淡水被释放,那么大量的淡水就有可能首先在拉布拉多海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还会影响更大的洋流循环系统。

我们知道大西洋中的存在一个水循环环流,正常情况下,北大西洋中的冷和重的海水会沉入水中,然后沿着海底流回墨西哥湾流。形成大西洋环流,这是维持一种气候系统的环流,然而进入拉布拉多海的新鲜淡水会减缓甚至中断这种循环,后果将是颠覆性的。

“我们知道北冰洋是最大的气候变化信号之一,”位于西澳州大学气候,海洋和大气研究合作研究所的合著者韦成说。“目前,这种淡水仍被困在北极地区。但是一旦这些淡水流出,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对捕鱼业及海洋生态,将会是一个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被人们忽视的问题

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科学家说:“人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为什么过去几十年博福特海的淡水如此之高。” “但是他们很少关心淡水的流向,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研究人员使用一套跟踪海洋盐度的技术,模拟了海洋环流,并跟踪了1983年至1995年发生的过去事件中博福特海淡水的扩散。他们的实验表明,大部分淡水都是通过加拿大群岛到达拉布拉多海的,加拿大群岛是加拿大和格陵兰之间的一系列狭窄狭窄通道。该地区的研究不完善,被认为对淡水流动的重要性不如连接北欧海域的更广阔的弗拉姆海峡。

在该模型中,1983-1995年的淡水释放大部分沿着北美路线行进,并显着降低了拉布拉多海的盐度-在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沿海的较浅西部边缘,淡水的含量为千分之02。在拉布拉多洋流中每千分之04。而事实情况是,博福特海中的淡水量约为所研究案例的两倍,超过了23,300立方千米!,即5,500立方英里。释放到北大西洋的淡水量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确切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集中于过去的事件,而当前的研究则着眼于当今的淡水积累可能在何处结束以及它可能引发什么变化。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威尔伯·韦耶尔说:“这种大小的淡水释放到北大西洋次极地可能会影响一种关键的循环模式,称为大西洋子午线翻转循环,这对北半球的气候有重大影响。”

消失的克劳维斯人

大约13000年前,克洛维斯文明以其特有尖尖的石质工具而闻名,他们拥有特定的工具来猎杀大型哺乳动物,并以此席卷了整个北美洲大陆。曾有假说,猛犸象就是被克洛维斯人杀光而灭绝的。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克洛维斯文明遗迹可以追溯至11500年前末次冰期,克洛维斯文化大约于13500年前出现,维持的时间大约在200到800年之间。而他们却在大约9000年前又神秘消失了,他们是怎么消失的呢?

一直以来,新仙女木事件的诱因都认为是北美冰架的融化导致洋流改变所导致的。众所周知,地处高纬的北大西洋沿岸各国,到了冬天,并不像其他相同纬度的地区那么冷,这是由于受一个由低纬流向高纬的 “北大西洋暖流”暖水海流影响造成的,而推动这些海流运动的动力,是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人们将其称之为“温盐环流”,它就像空调机那样,把低纬的热量带向高纬,使热带不会过热,而寒带也不会过冷。

如果气候变暖,分布在格陵兰岛、北美和欧洲北极地区的冰川就会大量融化,大股淡水流向北大西洋,一下冲淡了在此处本该下沉的高盐度海水团,低盐度的海水密度相对较小,不能下沉,此处的“温盐环流”便停止运转,继而像塞车一样,大西洋南部温暖的海水也无法北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水也无法从好望角方向为大西洋补给。于是,全球的“温盐环流”就停止了。

气温降低7~8度,持续千年。

一旦北冰洋的淡水释放到北大西洋,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再次出现“新仙女木事件”。北半球气温在短短几年内就将降低7~8度,并且一直持续千年的时间。新仙女木事件是根据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阿尔露德剖面粘土层所发现的八瓣仙女木花粉而命名的,又称为YD事件,简单来说就是在距今129万年~116万年时,原本正处于变暖期的地球变暖进程突然中断,并出现全球性的快速气温下降,整个事件持续约1200年,全球平均气温在该事件中下降6 。

在大约8400年前全球发生过一次冷事件。北美的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在那里有两个被冰川形成的大坝围成的大盆地,积满了水,形成大湖。这两个大湖,一个叫阿加西湖(Agassiz),一个叫奥吉布韦湖(Ojibway)。它们的面积大约分别相当于美国的五大湖吧,储水量也大约相当。公元前6400年,一直充当缅尼托巴湖大坝的冰块忽然崩裂,缅尼托巴湖决口,大量淡水经由哈得逊湾注入北大西洋,通过上面所说的机制,引起了一次持续几十年的北半球降温事件。之后,气温回升。但是公元前6200年的时候,奥吉布韦湖也忽然决口了,又引起了一次降温。这两次事件隔得很近,所以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8200年前冷事件。

梵观点:高悬在人类头顶的“水库”溃坝在即,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呢?

云数据库是指被优化或部署到一个虚拟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库,可以实现按需付费、按需扩展、高可用性以及存储整合等优势。将云数据库应用到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在很多问题上都能给出较好的解决方案,如数据库的扩容问题、建设与维护数据库的成本问题、云环境下数据库资源的安全与保密问题等。云数据库的开发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建议可以使用ZKEYS公有云管理系统,ZKEYS平台研发了云数据库自生产业务模块,ZKEYS平台提供技术,IDC合作商可利用本地资源进行生产。云数据库受控端分别为云数据库MySQL和云数据库SQL Server两种,由C++编写,具有多线程高并发、成熟稳定、安全等特点。网络环境隔离、实例资源隔离、热备等安全措施保障客户安全。软件采用一键安装、自动全套部署环境的方式,省去了环境部署的繁琐。云数据库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网站、电商、游戏、金融等各类应用场景。

以上就是关于苹果为什么把数据中心建设在贵州全部的内容,包括:苹果为什么把数据中心建设在贵州、什么是四大国家基础数据库、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7435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