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数据库都包含哪些二次文献类型

参考数据库都包含哪些二次文献类型,第1张

二次文献又称二级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目录、文摘杂志(包括简介式检索刊物)等。它们都可用作文献检索工具,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个学科、专业或专题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文献线索,是积累、报道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有效手段。

二次文献种类很多,有:

文摘

指示性文摘

又称“简介”、“概述性文摘”,它只对原始文献作简用叙述,通过简要的文字,指示读者了解原始文献论述什么内容,以帮助读者确定是否需要阅读原始文献,起到检索作用;

报道性文摘

又称“全貌式文摘”、“信息性文摘”,它是它是原始文献的完整浓缩,概述了原始文献基本论点对原始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浓缩,起到报道作用;

指示—报道性文摘

将原始文献中信息价值高的部分写成报道性文摘,其余部分则写成指示性文摘,起到检索、报道作用。

索引

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

目录

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范、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书

数据库研究跨越于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理论三个领域,其中应用促进新系统的研制开发,新系统带来新的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又对前两个领域起着指导作用。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里程牌,它使得计算机应用从以科学计算为主转向以数据处理为主,并从而使计算机得以在各行各业乃至家庭普遍使用。

在它之前的文件系统虽然也能处理持久数据,但是文件系统不提供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而这对数据量不断增大的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就要研究许多优化技术。

这些优化技术往往很复杂,是普通用户难以实现的,所以就由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而提供给用户的是简单易用的数据库语言。由于对数据库的 *** 作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所以数据库就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而存在,从而数据库又可以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和共享性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特征。数据共享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数据库系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得普通用户能够方便地将日常数据存入计算机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访问它们,从而使计算机走出科研机构进入各行各业、进入家庭。

扩展资料

在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上,数据库先后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产品中最重要的一员,80年代以来, 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厂商新出的数据库产品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即使一些非关系数据库产品也几乎都有支持关系数据库的接口。这主要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管理和存储关系型数据的问题。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半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需要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以此同时,分布式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对数据库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就开始出现。

这类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设计和数据结构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们更强调数据库数据的高并发读写和存储大数据,这类数据库被称为NoSQL(Not only SQL)数据库。 而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一些传统领域依然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bs

不太了解 但是我想这个数据库你应该明白是什么吧,他就是一个库。而你要了解的文摘数据库就应该是文摘所在的数据库,是一个目录式的数据库,存储的是文摘。全文就是全文了。具体内容所在的数据库。参考型数据库就是参考资料所在的数据库。题面解释就是这样

1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接一定的方式组织和贮存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存贮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根据课题的需要,主要借助于检索工具,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所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信息检索的过程往往需要一个评价反馈途径,多次比较匹配,以获得最终的检索结果。

2

当你拿到一本书就会在封底或版权页看到由“ISBN”(国际标准书

号)和10位数字为标志组成的字样,其格式为:ISBN7-5004-1693-

8/I·200,它的含义是:ISBN组号-出版者号-书名号-校验号/图书

分类号·种次号。组号代表一个地区或地理区域、国家或集团的编号,

中国的编号是“7”;出版者号代表出版社的编号;书名号是出版社出

版的一种特定出版物的名称;校验号校验ISBN编号是否合法。中国加入

ISBN系统之后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中国标准书号,并于1987年1月

实施。

如此繁复的代号和数字组合有什么作用呢?其一,帮你了解图书的

出版规模。ISBN由十位数字组成,其中校验号恒定为一位数,组号可取

1-5位数。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号是五位数,其中出版者号与书名

号位数之和就是四位数,通过排列组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出版量最多

只是一万种;而组号如果是一位数,那么其中出版号与书名号位数之和

就是八位数,其出版量将高达一亿种,组号的位数越大出版量越小,组

号的位数越小出版量越大。我国的组号是〃7〃,可见其出版量之大。

其二,帮你了解出版者。首先,可以了解出版者的出版规模和目前

的图书出版数量。ISBN的出版者号与书名号的位数之和恒等于八。目前

,我国出版者可取代码2至5位数,如果出版者号是三位,书名号就是五

位数,则出版量就是十万种,出版者号的位数越小,书名号的位数越大

,出版量也越多,反之出版量越少。例如: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出版

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三版,中国标准书号为ISBN7-100-01777

-7/H519。“100”是商务印书馆的代码,“01777”是书名号,表示

商务可出版10万种图书,至1996年7月已出版了1778种(出版者所出版

的第一种图书书名号从0计算)。另外,可以了解出版者是综合性的还

是专业性的。ISBN的书名号与种次号分别代表的是可以出版多少种图书

,已经出版了多少种和某一类目出版了多少种。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

的《当今十大奇案》,中国标准书号是ISBN7-02-000420-2/I·421

其书名号与种次号相等,说明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专业性的出版社,它以

出版文学类的图书为主。

其三,方便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ISBN具有世界唯一性,所以通

过ISBN检索的准确性要高于通过书名检索的准确性。书名有重名现象,

比如茅盾有长篇小说《虹》,而英国的劳伦斯也有长篇小说《虹》。通

过ISBN检索具有唯一性,检索的速度也要高于通过书名检索的速度。书

名少则几个字,多则十几个字,而ISBN只有十个阿拉伯数字,一般的工

作人员都能够录入且速度要比录入书名的速度快得多。

总之,中国标准书号的最大特点是将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全国

统一书号中的分类号和种次号的成份结合起来,结构简单层次性强,便

于计算机处理和检索,给出版、发行、订购、统计、分编等提供很大的

方便,是读者进入图书馆查阅图书的一个重要检索点。

3

计 算 机 检 索 系 统 的 构 成

计算机检索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和通讯网络构成。

一、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系统采用的各种硬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具有一定性能的主计算机、外围设备以及与数据处理或数据传送有关的其他设备。

二、软件

软件由系统维护软件与检索软件构成。系统维护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程序、词表管理程序等,其作用是保障检索系统的高效运转。检索软件是用户与系统的界面,用户通过检索软件进行检索,检索软件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检索效果。检索软件可以分为指令式、菜单式和智能接口等。

三、数据库

根据ISO/DIS 5127标准,数据定义为:“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通俗地说,数据库就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按一定方式存储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按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法,数据库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1 参考数据库

参考数据库(Reference databases)是指引用户到另一信息源以获得原文或其他细节的一类数据库。它包括书目数据库(Bibliographic databases)和指南数据库(Referral database或Directory database)两种。

书目数据库是指存储某个领域的二次文献(如文摘、题录、目录等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有时又称为二次文献数据库,或简称为文献数据库。如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数据库,属于此类型数据库。

指南数据库也称指示性数据库,是指存储关于某些机构、人物、出版物、项目、程序、活动等对象的简要描述,指引用户从其他有关信息源获取更详细的信息的一类数据库。如产品目录、机构名录、研发项目、基金项目等数据库均属于此类型。

2 源数据库

源数据库(Source databases)是指能直接提供原始资料或具体数据的数据库,用户不必再查阅其他信息源。它可以分为:

(1)数值数据库这是一种专门提供以数值方式表示的数据的源数据库,如统计数据库、财务数据库等。

(2)文本-数值数据库这是一种能同时提供文本信息和数值数据的源数据库,如企业信息数据库、产品数据库等。

(3)全文数据库这是一种存储文献全文或其中主要部分的源数据库,如法律法规全文库、期刊全文库等。

(4)术语数据库这是一种专门存储名词术语信息、词语信息以及术语工作和语言规范工作成果的源数据库,如名词术语信息库、各种电子化辞书等。

(5)图像数据库这是一种用来存储各种图像或图形信息及有关文字说明资料的源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建筑、设计、广告、产品、或照片等资料类型的计算机存储与检索。

除上述几种类型的数据库外,还有能同时存储多种不同类型数据的数据库,即混合型数据库。另外,按其载体不同又可分成磁媒体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等。

四、通讯网络

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公共数据传输技术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保障,信息检索逐渐发展成为网络检索,通过数据传输网将各个计算机连接起来。每个计算机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可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库,网络上的每个节点和其终端只要有授权均可对网络中的数据库进行访问,实现资源共享。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已进入了信息传递-卫星通讯-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新阶段。

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22大类: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

详细类目可查阅图书馆主页《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体育有: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5

1是否支持全文检索

2检索结果如何排序,相关性,时间等,是否全面

3检索功能是否全面,如布尔逻辑检索、关键词检索、位置检索、截词检索、限制检索等等

4查询速度如何,维护更新如何

5界面是否简单易用,易用性是否强

建议你找本关于《信息检索》的书来看看,我说的特别简单,手头没有书,你要是想具体看看,还得看书。人大出版社的那本信息检索不错。

6

根据文献的有关信息查找相应的馆藏目录或联合目录,找到收藏单位,再索取或复制原文。如果本单位图书馆没有收藏所需文献,用户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服务获取。

7

学术性图书馆当然以国家图书馆最权威,各高校图书馆都收藏有相应的学术资源,可通过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来查重要高校的馆藏和信息服务情况。

参考工具书可以列入参考数据库里。

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使用。

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检索性工具书和参考性工具书(美国工具书专家盖茨称其为控制-检索型工具书和资料型工具书)。另外还可以根据语种、学科内容、规模大小等标准进行划分。

扩展资料:

工具书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书是一种依据特定的需要,广泛汇集相关的知识或文献资料,按一定的体例和检索方式编排,专供查资料线索的图书、文献,是人们在书山探宝,学海求知的“器”。学会和善于利用工具书,是做学问的一项基本功。

我国的工具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籀记载,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就有字书《史籀篇》。如果说先秦是工具书的萌芽时期的话,那么两汉则是工具书的奠基时期。《方言》,《说文解字》《别录》《七略》等一批定型的字典、词典、书目,为以后工具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工具书的不断发展,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除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外,年鉴、手册在工具书类型中发展较快,品种多,规模大,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门或专科性的,既有学术性的,也有生活方面的。

特点:

1、从编辑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检索而非通读。

2、从编排方法而言,工具书总是按某种特定体例编排,以体现其工具书性,易检性。

3、从内容而言,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比较成熟可靠,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

以上就是关于参考数据库都包含哪些二次文献类型全部的内容,包括:参考数据库都包含哪些二次文献类型、数据库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阐述文摘型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参考型数据库的概念及关系”。有学识有爱心的人士帮帮忙!!O(∩_∩)O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7893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