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数据库API(DB API)

Python数据库API(DB API),第1张

虽然 Python 需要为 *** 作不同的数据库使用不同的模块,但不同的数据库模块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因为它们基本都遵守 Python 制订的 DB API 协议,目前该协议的最新版本是 2.0,因此这些数据库模块有很多 *** 作其实都是相同的。下面先介绍不同数据库模块之间的通用内容。

全局变量

Python 推荐支持 DB API 2.0 的数据库模块都应该提供如下 3 个全局变量:

apilevel:该全局变量显示数据库模块的 API 版本号。对于支持 DB API 2.0 版本的数据库模块来说,该变量值通常就是 2.0。如果这个变量不存在,则可能该数据库模块暂时不支持 DB API 2.0。读者应该考虑选择使用支持该数据库的其他数据库模块。

threadsafety:该全局变量指定数据库模块的线程安全等级,该等级值为 0~3 ,其中 3 代表该模块完全是线程安全的;1 表示该模块具有部分线程安全性,线程可以共享该模块,但不能共享连接;0 则表示线程完全不能共享该模块。

paramstyle:该全局变量指定当 SQL 语句需要参数时,可以使用哪种风格的参数。该变量可能返回如下变量值:

format: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 Python 标准的格式化字符串代表参数。例如,在程序中需要参数的地方使用 %s,接下来程序即可为这些参数指定参数值。

pyformat: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扩展的格式代码代表参数。比如使用 %(name),这样即可使用包含 key 为 name 的字典为该参数指定参数值。

qmark: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问号(?)代表参数。在 SQL 语句中有几个参数,全部用问号代替。

numeric: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数字占位符(:N)代表参数。例如:1 代表一个参数,:2 也表示一个参数,这些数字相当于参数名,因此它们不一定需要连续。

named:表示在 SQL 语句中使用命名占位符(:name)代表参数。例如 :name 代表一个参数,:age 也表示一个参数。

通过查阅这些全局变量,即可大致了解该数据库 API 模块的对外的编程风格,至于该模块内部的实现细节,完全由该模块实现者负责提供,通常不需要开发者关心。

数据库 API 的核心类

遵守 DB API 2.0 协议的数据库模块通常会提供一个 connect() 函数,该函数用于连接数据库,并返回数据库连接对象。

数据库连接对象通常会具有如下方法和属性:

cursor(factory=Cursor):打开游标。

commit():提交事务

rollback():回滚事务。

close():关闭数据库连接。

isolation_level:返回或设置数据库连接中事务的隔离级别。

in_transaction:判断当前是否处于事务中。

上面第一个方法可以返回一个游标对象,游标对象是 Python DB API 的核心对象,该对象主要用于执行各种 SQL 语句,包括 DDL、DML、select 查询语句等。使用游标执行不同的 SQL 语句返回不同的数据。

游标对象通常会具有如下方法和属性:

execute(sql[, parameters]):执行 SQL 语句。parameters 参数用于为 SQL 语句中的参数指定值。

executemany(sql, seq_of_parameters):重复执行 SQL 语句。可以通过 seq_of_parameters 序列为 SQL 语句中的参数指定值,该序列有多少个元素,SQL 语句被执行多少次。

executescript(sql_script):这不是 DB API 2.0 的标准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执行包含多条 SQL 语句的 SQL 脚本。

fetchone():获取查询结果集的下一行。如果没有下一行,则返回 None。

fetchmany(size=cursor.arraysize):返回查询结果集的下 N 行组成的列表。如果没有更多的数据行,则返回空列表。

fetchall():返回查询结果集的全部行组成的列表。

close():关闭游标。

rowcount:该只读属性返回受 SQL 语句影响的行数。对于 executemany() 方法,该方法所修改的记录条数也可通过该属性获取。

lastrowid:该只读属性可获取最后修改行的 rowid。

arraysize:用于设置或获取 fetchmany() 默认获取的记录条数,该属性默认为 1。有些数据库模块没有该属性。

description:该只读属性可获取最后一次查询返回的所有列的信息。

connection:该只读属性返回创建游标的数据库连接对象。有些数据库模块没有该属性。

总结来看,Python 的 DB API 2.0 由一个 connect() 开始,一共涉及数据库连接和游标两个核心 API。它们的分工如下:

数据库连接:用于获取游标、控制事务。

游标:执行各种 SQL 语句。

掌握了上面这些 API 之后,接下来可以大致归纳出 Python DB API 2.0 的编程步骤。

*** 作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使用 Python DB API 2.0 *** 作数据库的基本流程如下:

调用 connect() 方法打开数据库连接,该方法返回数据库连接对象。

通过数据库连接对象打开游标。

使用游标执行 SQL 语句(包括 DDL、DML、select 查询语句等)。如果执行的是查询语句,则处理查询数据。

关闭游标。

关闭数据库连接。

下图显示了使用 Python DB API 2.0 *** 作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这个是编程常用到的名词吧!控制程序出现异常的时的回滚或其它处理!

Sqlserver2000中的事务处理 一、 定义及其性质:事务:事务是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 *** 作。属性:一个逻辑工作单元必须有四个属性,称为 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事务:1. 原子性:事务必须是原子工作单元;对于其数据修改,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2. 一致性:事务在完成时,必须使所有的数据都保持一致状态。在相关数据库中,所有规则都必须应用于事务的修改,以保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如 B 树索引或双向链表)都必须是正确的。3. 隔离性:由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必须与任何其它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隔离。事务查看数据时数据所处的状态,要么是另一并发事务修改它之前的状态,要么是另一事务修改它之后的状态,事务不会查看中间状态的数据。这称为可串行性,因为它能够重新装载起始数据,并且重播一系列事务,以使数据结束时的状态与原始事务执行的状态相同。4. 持久性: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系统的影响是永久性的。该修改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将一直保持。二、指定和强制事务处理SQL 程序员要负责启动和结束事务,同时强制保持数据的逻辑一致性。程序员必须定义数据修改的顺序,使数据相对于其组织的业务规则保持一致。然后,程序员将这些修改语句包括到一个事务中,使 Microsoft? SQL Server? 能够强制该事务的物理完整性。企业数据库系统(如 SQL Server)有责任提供一种机制,保证每个事务物理的完整性。SQL Server 提供: 锁定设备,使事务相互隔离。 记录设备,保证事务的持久性。即使服务器硬件、 *** 作系统或 SQL Server 自身出现故障,SQL Server 也可以在重新启动时使用事务日志,将所有未完成的事务自动地回滚到系统出现故障的位置。事务管理特性,强制保持事务的原子性和一致性。事务启动之后,就必须成功完成,否则 SQL Server 将撤消该事务启动之后对数据所作的所有修改。三、控制事务:

应用程序主要通过指定事务启动和结束的时间来控制事务。这可以使用 Transact-SQL 语句或数据库 API 函数。系统还必须能够正确处理那些在事务完成之前便终止事务的错误。事务是在连接层进行管理。当事务在一个连接上启动时,在该连接上执行的所有的 Transact-SQL 语句在该事务结束之前都是该事务的一部分。

1、启动事务

在 Microsoft® SQL Server™ 中,可以按显式自动提交或隐性模式启动事务。

1) 显式事务:通过发出 BEGIN TRANSACTION 语句显式启动事务。

2) 自动提交事务:这是 SQL Server 的默认模式。每个单独的 Transact-SQL 语句都在其完成后提交。不必指定任何语句控制事务。

3) 隐性事务:通过 API 函数或 Transact-SQL SET IMPLICIT_TRANSACTIONS ON 语句,将隐性事务模式设置为打开。下一个语句自动启动一个新事务。当该事务完成时,再下一个 Transact-SQL 语句又将启动一个新事务。

4) 连接模式在连接层进行管理。如果一个连接从一种事务模式改变到另一种,那么它对任何其它连接的事务模式没有影响。

2、结束事务

可以使用 COMMIT 或 ROLLBACK 语句结束事务。

1) COMMIT:如果事务成功,则提交。COMMIT 语句保证事务的所有修改在数据库中都永久有效。COMMIT 语句还释放资源,如事务使用的锁。

2) ROLLBACK:如果事务中出现错误,或者用户决定取消事务,可回滚该事务。ROLLBACK 语句通过将数据返回到它在事务开始时所处的状态,来恢复在该事务中所作的所有修改。ROLLBACK 还会释放由事务占用的资源。

3、指定事务边界

可以用 Transact-SQL 语句或 API 函数和方法确定 SQL Server 事务启动和结束的时间。

1) Transact-SQL 语句:使用 BEGIN TRANSACTION、COMMIT TRANSACTION、COMMIT WORK、ROLLBACK TRANSACTION、ROLLBACK WORK 和 SET IMPLICIT_TRANSACTIONS 语句来描述事务。这些语句主要在 DB-Library 应用程序和 Transact-SQL 脚本(如使用 osql 命令提示实用工具运行的脚本)中使用。

2) API 函数和方法:数据库 API(如 ODBC、OLE DB 和 ADO)包含用来描述事务的函数和方法。它们是 SQL Server 应用程序中用来控制事务的主要机制。

3) 每个事务都必须只由其中的一种方法管理。在同一事务中使用两种方法可能导致不确定的结果。例如,不应先使用 ODBC API 函数启动一个事务,再使用 Transact-SQL COMMIT 语句完成该事务。这样将无法通知 SQL Server ODBC 驱动程序该事务已被提交。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 ODBC SQLEndTran 函数结束该事务。

4、事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

1) 如果服务器错误使事务无法成功完成,SQL Server 将自动回滚该事务,并释放该事务占用的所有资源。如果客户端与 SQL Server 的网络连接中断了,那么当网络告知 SQL Server 该中断时,将回滚该连接的所有未完成事务。如果客户端应用程序失败或客户计算机崩溃或重启,也会中断该连接,而且当网络告知 SQL Server 该中断时,也会回滚所有未完成的连接。如果客户从该应用程序注销,所有未完成的事务也会被回滚。

2) 如果批处理中出现运行时语句错误(如违反约束),那么 SQL Server 中默认的行为将是只回滚产生该错误的语句。可以使用 SET XACT_ABORT 语句改变该行为。在 SET XACT_ABORT ON 语句执行之后,任何运行时语句错误都将导致当前事务自动回滚。编译错误(如语法错误)不受 SET XACT_ABORT 的影响。

3) 如果出现运行时错误或编译错误,那么程序员应该编写应用程序代码以便指定正确的 *** 作(COMMIT 或 ROLLBACK)。

参考<<sqlserver2000帮助文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833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