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智下愚

    孔子说,唯上智下愚不移,什么意思?对吗?唯,什么意思,肯定,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你死我活的争斗里,肯定上层要胜于下层。谁有本事不是被杀掉,就是得天下称王称霸帝王将相。老子曰,为奇者司杀之,智者不敢乱动

    2022-10-29
    18 0 0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什么人说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董其昌。这句话出自明朝·董其昌的《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人非生而知之者下一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下一句是什么人非生而知之者下一句是什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

    2022-10-13
    28 0 0
  • 向你推荐 十万个为什么

    你看过《十万个为什么》吗?看完有什么收获?《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儿童科普读物,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记得自己小时候曾经是那么地为它着迷,里面的故事和问题深深地吸引着我。那时候,小伙伴们谁能

    2022-10-13
    16 0 0
  • 孔子为什么看重学

    孔子看重学是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本性上讲,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大,特别是在小时候。可长大孔子看重学是因为“知识改变

  • 孰能无惑的上一句是什么

    孰能无惑的上一句是人非生而知之者,意思是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出自于唐朝韩愈所著的《师说》。《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孰能无惑的上一句是人非生而知之者

    2022-10-4
    16 0 0
  • 读万卷书是谁写的名言

    读万卷书是明朝董其昌写的名言,出自《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读万卷书是明朝董其昌写

    2022-10-2
    23 0 0
  • 与读书有关的孔子语录 孔子说的关于读书的话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22-10-1
    34 0 0
  • 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人非生

    2022-9-29
    34 0 0
  •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意思

    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语出《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

    2022-7-27
    38 0 0
  • 学而知之意思

    意思指:学习一样东西,并且了解知道它。出处:《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

    2022-7-27
    57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