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 aero主题怎么启用?

win7 aero主题怎么启用?,第1张

win7开启aero特效图文教程:

1、在桌面空白处,点击右键,调出快捷菜单。

2、选择“个性化”连接,打开个性化窗口

3、在个性化窗口的“Aero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

4、点击“窗口颜色”链接,打开“窗口颜色和外观”窗口,在“启用透明效果前的复选框”中划勾。

5、Aero 特性:

“Flip 3D” 功能,使用<Win+Tab>组合键时,唤醒此功能。

6、“Windows Flip”缩略图功能,当鼠标的指针指向任务栏中程序图标时,显示窗口的缩略图。

7、“Aero Peek” 功能:桌面预览功能,使所有程序最小化。

扩展资料:

Windows 7,中文名称视窗7,是由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发的 *** 作系统,内核版本号为Windows NT 6.1。Windows 7可供家庭及商业工作环境: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多媒体中心等使用。和同为NT6成员的Windows Vista一脉相承,Windows 7继承了包括Aero风格等多项功能,并且在此基础上增添了些许功能。

Windows 7 同样具有 Aero 特效,并且相对于 Vista 的Aero 特效有较大改进,Windows 7 增加了 Aero Shake 和 Aero Peek、Aero Snap 等功能,但在实际 *** 作中,作用并不大。

Windows 7可供选择的版本有:入门版(Starter)、家庭普通版(Home Basic)、家庭高级版(Home Premium)、专业版(Professional)、企业版(Enterprise)(非零售)、旗舰版(Ultimate)。

2009年7月14日,Windows 7正式开发完成,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发布。10月23日,微软于中国正式发布Windows 7。2015年1月13日,微软正式终止了对Windows 7的主流支持,但仍然继续为Windows 7提供安全补丁支持,直到2020年1月14日正式结束对Windows 7的所有技术支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Windows 7 Aero百度百科-Windows 7

Win7 下这样解决,其它的会有些区别。

1.首先,点“开始”,找到“计算机”并点右键,找到“属性”打开

2.找到“高级系统设置”并打开

3.打开“高级系统设置”后,找到选项卡“高级”,并打开

4.在“高级”选项卡中找到“性能”的选项“设置”

5.进入“设置”,找到“视觉效果”的“玻璃效果”和“启用桌面组合”取消这两个显示效果

6.选择完成点“确定”,显示器会黑屏一会切换显示效果

7.

里注意一点:当你关闭“启用桌面组合”显示效果后,那么“启用Aero Peek”也就自动关闭了,因为“启用Aero Peek”的前提就是先要启用“启用桌面组合”,大家看下图:

当你关闭“启用桌面组合”后,“启用Aero Peek”消失了,重新启用“启用桌面组合”才能找回“启用Aero Peek”效果。

大家可以先关闭“玻璃效果”看一下,如果显示的问题解决了,就不要关闭“启用桌面组合”了。毕竟关闭了“启用桌面组合”就没法用“Aero Peek”效果了。

8.过以上设置以后,显示效果就自动生效了,如果你不放心,可以选择重新启动一下电脑。

注意:请先保证正确安装了显卡驱动,且显卡能正常使用

Aero

Peek是Windows

7中Aero桌面提升的一部分,是Windows

7中崭新的一个功能。如果用户打开了很多Windows窗口,那么想要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窗口或桌面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而Aero

Peek,正是用来解决这一难题的。

Aero

Peek提供了2个基本功能。第一,通过Aero

Peek,用户可以透过所有窗口查看桌面。第二,用户可以

快速切换

到任意打开的窗口,因为这些窗口可以随时隐藏或可见。

1、在

任务栏

末端的那个“显示桌面”条上右击,勾选上“查看桌面”。之后就可以通过将

鼠标

悬停到该位置获得临时查看桌面的效果。此时层叠在桌面上方的窗口以虚框的形式呈现。

2、鼠标指向任务栏

图标

,悬停至预览窗口出现,鼠标移至多个预览窗口的某个上方,则直接会显示该窗口及桌面,其余桌面窗口以虚框方式呈现。鼠标移开预览窗口时会自动切回原始桌面场景。

3、

快捷键

Windows+Space(仅限Windows

7),Windows+(放大)、Windows-(缩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11306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