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能介绍一下二战时的德国舰艇“俾斯麦”号的情况

有人能介绍一下二战时的德国舰艇“俾斯麦”号的情况,第1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技术最先进、吨位最大的战列舰。1939年下水,次年编入现役。满载排水量5.1万吨,航速30节,舰长251米,续航力9280海里,航速16节。装备380毫米主炮8门、150毫米舰炮12门、105毫米舰炮16门,载机6架,舰舷装甲厚度145~32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130~360毫米,舰员2000余人。1941年5月18日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奉命出海,企图进入大西洋,破坏英国海上交通线。21日被英国侦察机发现,遭英海军本土舰队堵截。24日晨在丹麦海峡与英舰交战,击沉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击伤“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午夜遭英“胜利”号航空母舰鱼雷机攻击。26日遭英“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鱼雷机攻击,丧失机动能力。27日上午在法国布雷斯特以西450海里处沉没。

俾斯麦级战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战舰。

在纳粹德国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之后,1935年与英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德国海军开始准备建造俾斯麦级战舰。英国曾要求德国将该舰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吨,但德国以其不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字国为由断然拒绝。俾斯麦级舰体采用平甲板船型,受穿越基尔运河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减少吃水,上层建筑比较紧凑,提高了舰体的稳定性。由於是德国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首次建造纯正的战舰,为了降低风险,保证研制进度,尽量采用现成的技术,决定采用双联装380毫米口径舰炮,理论射速很高,达到同期战舰的最高水准,主炮穿甲d采用「高初速轻型d」,但其远距离著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装甲防护沿用「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设计模式(称为「全面防护」),关键部位的装甲略显单薄。 同级舰两艘:俾斯麦号(Bismarck)、提尔皮茨号(Tirpitz, 亦译作「铁必制」)。俾斯麦号1936年7月开始建造,提尔比兹号1936年11月开始建造。

1941年5月19日,新服役的俾斯麦号首次出航,前往大西洋破坏英国海运航缐。英国海军调遣胡德号战斗巡洋舰和威尔斯亲王号战舰拦截。战斗仅仅进行了不到10分钟,俾斯麦号的穿甲d引发了胡德号的后部主炮d舱发生了大爆炸,胡德号舰体迅速断裂沉没。俾斯麦号还击伤了威尔斯亲王号,自身也中d负伤导致航速下降、燃油流失。英国随后调遣皇家海军的近一半舰只前来围击。5月27日,俾斯麦号被英国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舰载鱼雷机打坏船舵,无法 *** 舵。次日赶到的英国舰队群起围攻,战斗中亲自坐镇指挥俾斯麦号的德国海军上将卢金斯也随之丧命。该舰的上层结构几乎全被摧毁,但船体仍大致完好,英国巡洋舰向俾斯麦号发射了鱼雷,在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为避免该舰遭英军掳获,舰长最后下令其自沉於距法国布勒斯特港以西400海里的水域。 二号舰提尔皮茨号建成后自从1942年就一直隐藏在挪威的峡湾中,吸引了盟国大量的海军兵力,英国海空军动用重型轰炸机、袖珍潜艇、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多次发动袭击都未能将其击沉,直到1944年11月12日被英国皇家空军使用重型轰炸机携带五千五百公斤的「高脚柜」重型炸d炸沉。

俾斯麦号以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1898年)命名,人称「铁血宰相」。

提尔皮茨号以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铁必制)(1849年-1930年)命名,人称「德国海军之父」。

[编辑] 性能数据

排水量:俾斯麦号41637吨/提尔皮茨号42343吨

尺寸(长/宽/吃水):251米/36米/9.99米

动力:12台锅炉,主机设计功率136000马力(最大150000马力),三轴,航速:30节,续航力:9500海里/16节。

武备:8门双联装380毫米/52倍径(按英国标准是47倍口径)主炮,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副炮,8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0门20毫米高炮。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320毫米-170毫米,主炮塔(正面)360毫米,炮座342毫米,指挥塔360毫米,上甲板50毫米,主甲板80-120毫米。装甲总重17450吨.

舰载飞机:4架水上飞机(用於侦察、校射与联络)

舰员:1927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最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切断英国的海上运输。为此,德国海军不仅投入了庞大的潜艇部队和伪装成商船的辅助巡洋舰,还出动了大型水面舰艇执行这一使命。

进入1941年5月,英国所面临的局势更加险恶。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决心在这有利时机,再次派出大型水面舰艇突人大西洋,给英国捉襟见肘的海上运输再插上一刀!

德军命令停泊在波罗的海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先驶往挪威的卑尔根,再利用大雾的掩护从冰岛以北杀人大西洋。好在这两舰实力也不弱,尤其是“俾斯麦”号战列舰,作为第四艘以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命名的军舰,更是德国海军的骄傲。它装有德国最新科技结晶“海上节拍”雷达、雷达告警仪、无线电测向仪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并秉承德国军舰一贯重视防护的传统,舷侧水线达330毫米厚的优质装甲,主甲板装甲也有100毫米厚,加上水密舱设计精巧周密,称得上是“不沉的海上堡垒”!

5月19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从波兰格丁尼亚港悄然出航,出波罗的海经卡特加特海峡,沿挪威海岸北上,于5月21日驶入卑尔根东南的科尔斯峡湾。就在德舰穿越卡特加特海峡时,英军“萨福克”号巡洋舰的雷达发现了目标,一面紧紧尾随,一面向托维报告。托维命令霍兰率“胡德”号、“威尔士亲王”号及4艘驱逐舰迅速前去拦截,其它舰艇也全速靠拢形成合围之势。5月24日清晨,德舰顺利驶出丹麦海峡。2时47分,“萨福克”号雷达确认了“俾斯麦”号的位置,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5时许,霍兰下令准备战斗。一时间,英舰上警报大作,炮d上膛,炮手就位。不久,卢金斯也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英国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因此,于5时39分下令转向,准备避开英舰。几乎是在同时,英舰也在转向,舰首直指德舰猛扑过来15时54分,德舰见战斗已无法避免,便转为200度航向,对英舰形成炮战最为有利的“T”字阵形。5时55分,“俾斯麦”号的主炮开始了第一次齐射!德舰射击远比英舰准确,“俾斯麦”号第二次齐射就命中了“胡德”号的高炮d药箱,甲板上顿时成为一片火海。而“俾斯麦”号第三次齐射,准确地命中了“胡德”号的要害,使得“胡德”号在不到三分钟就沉入了大海!

“威尔士亲王”号目睹了“胡德”号的悲惨下场,还没回过神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全部火力就倾泻而下!“威尔士亲王”号连中七d,万幸的是只有三d爆炸,“威尔士亲王”号战斗力未受大的影响。大难不死的利奇舰长继续指挥战斗,第6次齐射,两发356毫米炮d命中“俾斯麦”号,其中一发击穿舰首燃料舱,使燃料本已紧张的“俾斯麦”号雪上加霜,为英舰以后的追踪创造了条件,也是德舰败亡的起因。

就在“俾斯麦”号冒着狂风暴雨匆匆返航时,英军的大网正在逐渐收紧!“胜利”号航母赶到距离“俾斯麦”号约220千米海域,转向逆风起飞舰载机。在“诺福克”号的无线电引导下,9架“箭鱼”鱼雷机于23时27分发现了“俾斯麦”号,领队长机埃斯蓑德海军少校立即命令攻击!“俾斯麦”号立即转向逃走。

卢金斯摆脱尾随的英舰,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英军一筹莫展之机,卢金斯却以为已经摆脱了英军的追击,可以松一口气,便向德国海军司令部报告了击沉“胡德”号、击伤“威尔士亲王”号的经过和己舰的损伤情况,并汇报了取消“莱茵演习”,准备返回法国的计划,整个电报足足发了半小时。这可是英军求之不得的一份厚礼。设在爱尔兰和直布罗陀的英军无线电测向站都截获了这一电报,并通过三角定位法,准确测出了德舰的位置,托维随即判断出德舰正企图驶往法国的布勒斯特。于是,所有参加围捕的英舰都朝“俾斯麦”号可能逃跑的方向狂奔。

19时,“皇家方舟”号航母再次起飞15架“箭鱼”,在“谢菲尔德”号引导下,准确地找到了在暴风雨中航行的“俾斯麦”号,立即冒着德舰猛烈的对空火力开始攻击。德舰利用云层掩护,从左右两舷同时攻击,先后投下13发鱼雷。“俾斯麦”号不时急转回旋,躲避英机投下的鱼雷,但还是有两雷命中,其中一雷则是致命一击,不偏不倚正中最薄弱的舰尾,炸毁的螺旋桨碎片又卡住了舵机,舵机舱进水。“俾斯麦”号只能用一侧轮机增速,一侧轮机减速的方法来制止军舰原地打转。由于舵机舱舱壁很薄,出现破口后顺风航行将加剧进水,德舰只能忽左忽右地扭动着逆风向北航行,再无法取最近的航线返回法国!萨默维尔成功实现了迟滞德舰的目的,为最后歼灭“俾斯麦”号立下头功!

5月27日7时许,日出云开,“俾斯麦”号在布勒斯特西北740千米处,正缓慢地以10节航速向北航行,离布勒斯特越来越远,已无可能返回法国。卢金斯知道英军舰队正在步步逼近,“俾斯麦”号处境岌岌可危!

8时20分,托维的主力舰队终于赶来了!“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这两舰的实力足以对抗“俾斯麦”号!英舰一边逼近“俾斯麦”号,一边用主炮猛烈射击。英军“诺福克”号、“萨福克”号和“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迂回至德舰右侧,与战列舰形成倚角之势。英军战列舰和巡洋舰从几个方向开火,并不断调整位置,以便取得最佳阵位。因重伤而行动笨拙的“俾斯麦”号根本无法应对,不断被大口径炮d命中,炮塔接连被毁。仅仅30分钟,4座主炮炮塔全部被打哑,而德舰只有几发近射d对英舰造成了轻微损伤。9时40分,“罗德尼”号竟然在距离“俾斯麦”号仅仅3 600米处来回穿行,9门主炮连连齐d射,如雨下,“俾斯麦”号上层建筑烈焰翻滚,浓烟四起,面目全非,船舱内蒸汽管道被炸断,气雾弥漫,海水大量涌入舱室,舰体开始急剧左倾。曾几何时,不可一世的“俾斯麦”号上如今已是血流成河,甲板上到处在爆炸燃烧,到处是尸体,主炮已全部被摧毁,只有个别副炮还在顽抗。

10时许,“俾斯麦”号开始下沉,“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毫不手软,凶猛的炮火继续倾泻。“俾斯麦”号甲板上数百名水兵不等舰长下令就纷纷跳海逃生。

在围歼“俾斯麦”号的作战中,电子战已初露端倪,卢金斯5月25日发出的长篇电报,无疑是最大失误,如果英军不是依靠此次电报定位,测出德舰基本方位,单凭军舰、飞机的搜索,在不知道目标范围的情况下,绝对是大海捞针一般的困难!对“俾斯麦”号造成致命打击的“箭鱼“式飞机鱼雷攻击,也是在军舰无线电引导下才取得成功的,而“俾斯麦”号巧妙摆脱英军巡洋舰跟踪的更是电子战中的神来之笔!由此可见,制电子权在60年前战争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不用说今天的现代化战争了。

而飞机在此次作战中所表现出的作用,更是充分说明制空权对制海权的巨大影响。英军22日首先发现德舰离开卑尔根的是飞机;26日在搜索毫无收效的情况下,发现德舰踪迹的又是飞机;而给予德舰致命损伤,最终导致其沉没的还是飞机!可以说,在整个海上围歼战中,每到关键时刻总是飞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反观德军因为没有远洋航空力量,威风八面的“俾斯麦”号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成为英军的鱼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114667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